APP下载

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探讨

2022-04-07

四川水泥 2022年3期
关键词:成槽导墙护壁

危 伟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

0 引言

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槽壁的稳定性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由于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且相关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导致无法有效地控制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现象。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与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有很大的关系,而泥浆质量与槽壁稳定性有着直接联系。本文借助有限差分技术,引入强度折减等相关概念,通过分析与计算,得出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对应安全系数。

1 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机理

1.1 整体稳定性

在超深地下连续墙开挖工程中,通过对槽壁失稳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可知,槽孔开挖深度一般在20m以上,槽壁失稳现象通常发生在10m~20m的土层中,导墙的正下方会出现土体鼓出的情况,并且在地表面沿着槽长布展,大多为椭圆形。通常情况下,当泥浆降至地下水位大概1m位置处会出现槽壁失稳现象,在槽壁失稳状态中,地基变形速率为0.1mm/h。根据泥浆护壁开挖槽段稳定的三维显示,越靠近地表,土体的稳定性越差,通过离心试验可知,当地面有超载现象时,更容易出现槽壁失稳情况。通过对三维数值的分析可知,当施工条件正常时,导墙对槽壁的稳定性没有较大的影响;泥浆液面和地下水位之间的高度差相对稳定时,地下水位越低,整体稳定性则变得越差。

1.2 局部稳定性

在地基土体中,如果出现软夹层,则会对局部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造成超挖情况,从而使得混凝土灌注充盈系统变大,大大增加施工的成本,并且施工难度也会随之增加。除了土体剪切强度之外,槽壁周边地基的渗透也会影响局部的稳定性。泥皮形成之前,泥浆的渗透会出现渗透力,以确保槽壁局部的稳定,一旦渗透力与槽壁的土压力无法保持平衡的时候,则会导致槽壁局部出现失稳现象。

1.3 土拱与时间效应

利用有限元法对槽段开挖周边地基土体的主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可知土拱效应对应力重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并且部分槽段的中部土压力会发生转移,从而降低失稳的压力,由此可见,土拱效应对开挖稳定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时间的作用下,开挖卸荷引发的地基土体空隙应力会逐渐消散,从而使槽壁周边的土体发生位移,导致稳定性大大降低,与黏性土相比,高渗透的砂性土的发生时间会更短。所以,在具体施工中应加快施工速度,以确保稳定性。

2 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 地下水位

根据力学理论可知,当泥浆压力比地下水压力大的时候,并且可以与部分土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够充分发挥护壁作用。所以,泥浆液面和地下水位保持合理的高差是槽壁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条件。通常情况下,泥浆液面应比地下水位至少高出1m或者1.5m。离心模型、室内模型等都是根据增加地下水位、降低泥浆液面的高度等方法建立的,部分失稳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断层、裂隙等情况导致跑浆,使得泥浆液面低于地下水位,从而造成失稳;也可能是洪水的出现使地下水位上升,并高出泥浆液面,从而造成失稳。地下水位和泥浆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地下水位越高,失稳的可能性就越大,平衡所需的泥浆密度则越大。

图1 地下水位和泥浆密度的关系

2.2 泥浆性质

通常情况下,护壁泥浆使用的是膨润土,主要由蒙脱石黏土组成,遇水会发生水化反应,没有添加剂的时候,在咸水中会发生絮凝现象。在开挖护壁中,弱胶结性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使部分土颗粒悬浮,减少浮泥出现;另一方面,当泥浆向孔隙的周边渗透时,孔隙被黏土颗粒堵塞之后,便会快速在槽壁上形成泥皮,确保泥浆静态压力作用在槽壁上,对抗槽壁周边土体的水土压力[1]。

2.3 土质条件

地基土质抗剪强度指标对槽壁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土体的内摩擦角越小,槽壁便越容易出现坍塌现象,土体的密实度对槽壁稳定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内摩擦角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4°~8°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内摩擦角越大,槽壁的稳定性越强。在泥浆护壁下,黏性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很容易形成泥皮,当黏聚力越大的时候,泥浆容重则越小。对于非黏性土,其空隙比较大,在渗透土层一定距离之后,在胶凝作用下则会停止渗透,并在槽壁形成泥皮,由此可见,土质的条件、颗粒大小等,对槽壁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土质较差的时候,则没有中间颗粒,孔隙便会比较大,无法形成泥皮,而泥浆的渗透距离过长,造成一定的流失,大大降低了槽壁的稳定性。

图2 内摩擦角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2.4 施工因素

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和施工有着密切关系。首先,开挖机械重量、振动等对开挖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在开挖之前,通常会埋设1m~2m的导墙,以把控开挖垂直度,确保临空面土体的稳定。如果开挖时间过长,或者槽孔静置过久,那么泥浆则会沉淀或者絮凝,容重相对变小,导致稳定性大大降低[2]。最后,形成超载情况,超载的重量及分布等都会影响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地面的荷载、机械振动等所产生的动荷载,对槽壁稳定性非常不利。

3 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数值计算

3.1 强度折减法

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通常使用安全系数进行评价,其主要是在极限平衡状态分析方法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指标,而数值计算则是与其并行的一种方法,比较侧重于破坏机理。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安全系数,指的是槽壁到达破坏的临界值时,实际的抗剪强度与临界破坏折减后的剪切强度两者之间的比值。该方法是通过对土体强度指标进行不断调整,直到临界破坏时得出折减系数,属于安全系数。FLAC3D是一种专业的岩土工程分析软件,计算功能非常强大,通过借助该软件求解安全系数的时候,先设定一个较大的黏聚力数值,改变土体应力,并找出力平衡的时步,然后对设定的安全系数执行时步。如果不平衡力、典型内力比率小于10-3,那么体系便达到了力平衡;如果比率大于10-3,则需要再次执行时步,一直到小于10-3时,开始新一轮的折减计算[3]。

3.2 数值计算模型

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宽度方向,构建对称平面计算模型,宽5m、高80m,总共为1560个单元。左边界属于对称边界条件,开挖宽度是0.5m,深度是67m;右边增加X向水平约束,前侧与后侧增加Y向的水平约束,在底部增加X、Y、Z固定约束。同时,第一层承压水头增加-4m~-17m的单元上面,第二层承压水头增加-17m~-33m的单元上。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从开挖至混凝土灌注,耗时较短,因此,槽壁稳定性只需要考虑静力平衡条件。

3.3 承压水与稳定性

承压水头对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在-17m~-33m的地下连续墙槽壁中,受到承压水头的作用影响,出现坑内位移,且具有一定的流砂趋势,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较低。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安全系数存在出入,主要是因为在计算安全系数的时候,从槽壁的整体压力与泥浆压力平衡方面着手考虑,在计算数值的时候,则从承压水作用下槽壁的局部稳定方面考虑,所以,FLAC3D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无承压水的地层开挖时,槽壁会在泥浆压力作用下,逐渐向外挤压,泥浆和周围土体的压力则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当地层有承压水的时候,应调整泥浆容重、液面高度,以提升槽壁的稳定性[4]。

3.4 泥浆参数

通过对泥浆液面高度、容重的提升,加大泥浆的黏度,减小含砂率,有效提升泥浆护壁的效果。由于数值计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泥浆容重、液面高度等参数选择展开探究。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与泥浆液面高度、容重等呈近似正比关系。如果泥浆容重是12.5kN/m3,泥浆液面与地面持平的时候,安全系数为1.04;如果泥浆容重是14.5kN/m3,泥浆液面比地面高出2m的时候,安全系数为2.3。由于泥浆容重难以超过13kN/m3,通过调整泥浆液面的高度,泥浆容重配置为12.5kN/m3,并将泥浆液面高度增加1m左右,安全系数则会达到1.4,从而确保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

4 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控制措施

4.1 制作导墙与型钢处理空槽

在软土层地带,应用现浇L形的钢筋混凝土导墙,标准的导墙深度为1.5m,深导墙的深度为2.0m~2.5m,其厚度大于0.25m。通过对地下连续墙的上方10m空槽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在临近连续墙施工的时候可以顺利成槽。一般情况下,使用混凝土在空槽位置进行浇筑,然后在开挖之后清除上方的混凝土。但是这样的方法不仅浪费资源,还浪费人力。当首开幅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在型钢中间填充素土,然后在闭合幅施工完成之后,将空槽中的部分型钢进行回收[5]。

4.2 避免成槽机等设备的影响

在成槽机施工处与钢筋加工处,使用混凝土硬化。在成槽施工过程中,在停机处铺设4cm的钢板。在成槽过程中,应坚持慢放、平稳入槽与出槽等原则,尽量避免动荷载对槽壁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挖槽过程中,成槽机抓斗、导墙的中心线重合,抓斗一侧靠近画线处,确保设计的稳定,将导板面调整至能够顺利入槽。当挖深超出导墙的底部之后,开始注入泥浆,确保泥浆面和导墙的上部之间保留0.3m~0.5m的空间,当处于2.5m的开挖范围之内的时候,尽量不要移动机具,并随机纠偏,确保垂直度。

4.3 合理控制地下水位的高度

遇到软土层或者流沙层的时候,成槽过程应慢速推进,并适当增加泥浆的密度,保证槽段内部的液面比地下水位至少高出0.5m,当槽段成孔之后,放入钢筋,浇筑混凝土,缩减挖槽与混凝土浇筑之间的时间,使地下水位下降,以降低水流冲击。

4.4 严格把控泥浆质量与处理工艺

对于护壁泥浆的配比,水∶膨润土∶CMC∶纯碱=100∶(8~10)∶(0.1~0.3)∶(0.3~0.4)。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可以适当加大泥浆占比。若增加膨润土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时,还可以添加重晶石,从而提升泥浆的比重。在配置泥浆的时候,在搅拌机加水旋转之后,均匀加入膨润土,然后依次加入CMC、纯碱、定量水,在搅拌之后,添加膨润土水溶液再次搅拌,并在储浆池内放置24h后投入使用。

5 案例分析

以某地铁工程为例,某站总长为206m,标准段宽为19m,车站的埋深为18 m,地下连续墙的最大深度为40m,宽度为6m,厚度为1m,施工难度比较大,且地质中含有淤泥质土、黏土、液化砂层等。该位置初见水位的埋深是1.8m~4.1m,初见水位的标高是2.1m~5.1m,稳定位的埋深是0.3m~3.6m,稳定水位的标高是3.1m~6.5m。

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在泥浆护壁情况下,使用挖槽机械开挖沟槽,当开挖到设定好的深度,并将沉淀物清除干净之后,将钢筋骨架调入沟槽里面,然后灌注混凝土到标高处,成为一个单元槽段,每一个单元槽之间使用接头连接,形成混凝土墙。

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槽段竖向分层、泥浆的配比。在成槽期间,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使用量具测量槽深,依据竖向分层的情况,及时向槽内填充泥浆,增加相应的监测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的指标,以保证在泥浆性能指标内。超深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时间比较长,通常需要18h~24h之间,并且成槽机械较重,在成槽机等设备工作区域铺垫钢板,以此分散压力,防止地面超载造成土体侧压过大,使得槽壁出现坍塌现象。在深槽内开挖的时候,抓斗通常借助液压设备等进行抓土,如果土质过硬,挖土效率会大大降低。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砂土中,槽内泥浆液面较低或者性能指标差、槽壁受到震动等,会导致槽壁出现坍塌现象。因此,在抓斗入槽与出槽的时候,应保证匀速进行,控制好垂直度。在抓斗施工过程中,将速度控制在1m/s之内;在黏土或者砂土等土层开挖时,将下切速度控制在1m/h之内;在其他地层中,可以适当增加下切速度。针对特殊槽段,可以在其周边预先注浆进行加固;针对施工作业,通过合理把控施工进度,防止在成槽期间停工时间较久而出现坍塌现象。

6 结束语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受到地下水位、泥浆性质、土质条件、施工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利用强度折减法对槽壁稳定性的数值进行计算,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制作导墙与型钢处理空槽,控制泥浆质量与处理工艺,合理控制地下水位的高度等,防止槽壁失稳现象的发生,确保槽壁的安全。

猜你喜欢

成槽导墙护壁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超深地下连续墙针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工效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流砂层灌注桩人工成孔钢管井架和工具式模板超前支撑混凝土护壁施工工法研究
旋挖钻机“环接法”护壁工艺探析
钻孔灌注咬合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杂填土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若干问题浅谈
非常规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河口水电站下游导墙爆破拆除试验参数的确定
富水粉砂地质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