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用药规律分析
2022-04-07肖祥吴宣諭孙香娟
肖祥 吴宣諭 孙香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小儿厌食症属于中医学的“不思乳”“恶食”“不嗜食”“疳证”“积滞”等范畴,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脾失健运,纳运失司,以食欲不振,食量降低,身形瘦弱,面容憔悴,精神倦怠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不愈易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甚至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佝偻病、智力低下等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常见疾病,属于小儿脾系病证[1-4]。目前西医针对小儿厌食症尚无系统治疗方案,中医学与该疾病进行长期斗争,对该病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5]。本研究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以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和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小儿厌食”“儿童厌食”“中医药”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3月。
1.2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为小儿厌食症患者;②中药处方组成明确;③治疗以服用中药汤剂(或中药冲剂、散剂、颗粒等)为主且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1.3排除标准 ①综述、理论探讨类文献、个案研究和动物实验类文献;②无法获得原文;③以其他治疗手段为主,如西药、针刺、耳穴埋豆、推拿等。
1.4规范化处理 根据《中国药典》[6](2020年版),《中华本草》[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中药大辞典》[8](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采用系统中“数据标准化”模块将文献处方中的中药名进行规范统一。如藿香统一表示为广藿香,炒鸡内金、醋鸡内金统一表示为鸡内金,炒白术、生白术统一表示为白术,半夏曲、清半夏、法半夏统一表示为半夏等。
1.5数据录入 将篇名、作者、治法、方剂、中药组成等输入Excel2016软件,建立小儿厌食症中处方数据库。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筛选出的153首处方批量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由1名实验人员完成录入,由另外1名实验人员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1.6数据分析 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全部加入分析池,运用数据挖掘功能模块对处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中医证候分析、药物频次分析、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
2 结果
根据以上方法,筛选出明确诊断为小儿厌食症的有效研究153项,共153首处方,涉及药物149味,总用药频次1459次。
2.1中医证候分析 在153项研究中,指明中医证候的研究有83项,对83项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医证候是脾胃气虚证(48次),占比31.37%,其次为肝旺脾虚证(12次),脾胃阴虚证(9次),脾虚食积证(8次),脾虚湿困证(6次),如表1。
表1 8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医证候频次表
2.2中药频次统计 对153项诊断为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中的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从高到低的频次排列结果,其中以焦山楂使用频次最高,达96次,使用频率为62.75%,平均使用剂量达10.17 g,最小剂量0.5 g,最大剂量30 g。使用频次前10的中药依次为焦山楂,白术,茯苓,焦麦芽,炙甘草,焦六神曲,陈皮,鸡内金,砂仁,山药。频次>25的前20味中药如表2。
表2 15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药用药频次表(前20味)
2.3中药属性统计 对153项研究中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2.3.1中药四气统计 对153项研究中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四气统计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所用药物以温性药物最多,使用频次为447次,其次为平性药物411次,微温性药物169次,微寒性药物131次,凉性药物49次,寒性药物35次,热性药物5次,大寒性药物1次。中药四气统计频次雷达图如图1。
图1 15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药用药四气雷达图
2.3.2中药五味统计 对153项研究中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五味统计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所用药物以甘味药物最多,使用频次为725次,其次为辛味药物472次,苦味药物431次,酸味药物184次,淡味药物108次,微苦味药物73次,涩味药物19次,咸味药物9次,微酸味药物6次,微甘味药物3次。中药五味统计频次雷达图如图2。
2.3.3中药归经统计 对153项研究中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归经进行统计,若一药归属于多经,该药的所有归经均纳入统计,经统计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所用药物以归脾经药物最多,使用频次为1061次,其次为归胃经药物795次,归肺经药物563次,归肝经药物260次,归心经药物249次,归肾经药物236次,归大肠经药物97次,归小肠经药物76次,归胆经药物61次,归三焦经药物38次,归心包经药物11次。中药归经统计频次雷达图如图3。
图2 15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药用药五味雷达图
图3 15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药用药归经雷达图
2.4中药聚类分析 对153项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中频次>20的前20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4。
以距离9为界,可以将上述中药分为如下两组:
第一组:炙甘草、白术、茯苓、焦麦芽、焦六神曲、焦山楂、陈皮。
第二组:鸡内金、砂仁、太子参、山药、党参、木香、白芍、谷芽、枳壳、苍术、莱菔子、广藿香、厚朴。
图4 15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药聚类分析图
2.5复杂网络分析 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数据分析挖掘模块的多维分析功能,以边权重=50导入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53项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中的核心方药组成如图5。
图5 153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核心处方
3 讨论
3.1小儿厌食症中医认识 中医学没有明确提出“小儿厌食症”这一病名,但根据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特点,可将之归属于中医学的“疳证”“不嗜食”“不食”等范畴。有关厌食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素问·五常政大论》[9]载:“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素问·评热病论》载:“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素问·风论》载:“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等。在上古时期,祖辈们便已认识到“不食”的基本病因病机乃寒湿内盛,水饮内停,或阳邪入阴,暗耗胃阴,或风邪循经犯脾,导致脾风,引起脾失健运。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10]载:“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明确指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导致脾胃受损,脾不运化,胃不受纳而引起小儿“不能饮食”。幼科鼻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虚羸》[11]指出:“脾胃不和,不能食乳”,其所创制的异功散至今仍广泛用于小儿厌食症[12]。元代李东垣撰《脾胃论》[13]载:“饮食劳倦则伤脾”,脾行胃津,“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系统阐述了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导致脾胃不和,从而引起伤食的病因病机。明朝鲁伯嗣《婴童百问》[14]载:“惊邪入脾,则呕吐不食”,提出小儿伤食亦可由情志失调所致。龚信《古今医鉴》[15]载:“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明确提出脾疳可见纳呆之症。清人吴谦《医宗金鉴》[16]载“开胃进食汤”专治脾胃两虚,不思饮食之伤食证。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多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情志失调等导致脾胃不和,脾虚肝旺,脾失健运,饮食积滞,纳运失常,临床表现以较长时间内厌恶进食、食量减少[17]。
3.2用药特点分析 复杂网络分析导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核心中药,为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所载方剂健脾丸加减,健脾丸方重用人参、白术、茯苓为君,功能补气健脾;以焦山楂、焦六神曲、焦麦芽为臣,功能消食和胃;山药健脾止泻,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开胃,醒脾化湿,使全方补而不滞,共为佐药;炙甘草补中和药为使。全方共奏健脾消食,行气化湿和中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胃黏膜,加快胃排空,促进肠道运动等作用。
聚类分析得到第一组聚类为异功散合焦三仙,异功散载于《小儿药证直诀·虚羸》:“凡有虚冷症,先与数服,可助其气”,方由四君子汤加陈皮组成,功能温中和胃,主治小儿不思乳食,呕吐腹泻等,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18]。焦山楂、焦六神曲、焦麦芽三者合称焦三仙,《慈禧光绪医方选议》[19]载方“加味三仙饮”,三药相须配伍,功能消食积、和脾胃,常用于脾胃升降失职,消化不良导致的食积,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最早记载炒制山楂,2015版《中国药典》明确指出焦山楂消食作用更强;多部古籍如《药性解》《肘后备急方》等均有焦麦芽的记载,认为焦麦芽具有较生麦芽更强的消食导滞能力;六神曲由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苦杏仁、赤小豆以及白面六种物质混合制成,具有健脾消食之效,炒制后作用增强[20-2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焦三仙内含利于促进代谢的有机酸、消化酶、维生素B以及酵母菌等物质[22]。平人禀气于胃,脾土为胃行津气,厌食症小儿不思饮食,胃无物以纳,脾无气可行,脾胃精气匮乏,纳运功能减退,厌食之症愈演愈烈,唯有 “吃得进”方有胃气生化[23],脾气得行,受纳运化功能正常而欲食,形成良性循环。异功散温中和胃,助胃腐熟受纳,助脾运化升清,焦三仙消食导滞,进一步增强其腐熟运化之力,对于脾胃虚弱,饮食积滞所致的厌食症具有改善作用。
第二组药物为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开胃,消食和中功效的中药群,与江育仁教授“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24]的学术观点不谋而合。木香与砂仁配伍,辛温苦香,木香性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善行脾土之气滞,消食和中[6],《汤液本草》[25]载:“安胎健脾胃,补也”;砂仁性辛,温,归脾、胃、肾经,具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6],《本草新编》[26]云:“止哕定吐,除霍乱,止恶心,安腹痛,温脾胃,治虚劳冷泻,消宿食”,用于脾虚湿困证及脾虚气滞证。二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化湿行气之功。李杲葛花解酲汤中木香砂仁配参、术,用以治疗酒毒伤胃所致之湿热内蕴证,董建华[27]善用木香,砂仁,枳壳等中药调畅气机,治疗诸证。苍术与鸡内金两者配伍,消食导滞之效尤彰。鸡内金性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善消积[6],《本草备要》[28]载:“鸡肫皮,甘平性涩。鸡之脾也。能消水谷,除热止烦,通小肠、膀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内金与山药配伍能够较好的增强促进胃肠蠕动的效果[29];苍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善燥湿健脾[6],苍术煎汁,冲服生鸡内金末,二药相须使用,可增强消食导滞之效,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治疗颇具良效[30]。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数千年来与“伤食”证的斗争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小儿厌食症多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情志失调等导致,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中医辨证以脾胃气虚证,肝旺脾虚证以及脾胃阴虚证为主,通过数据挖掘,我们不难发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以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为大法,方以异功散,健脾丸等经方为基础加减,善用焦三仙等药对,以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之药为核心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