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07辛雅靖

河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演唱者艺术歌曲艺术作品

辛雅靖

(阿坝师范学院)

高校与初高中阶段在教学模式和目标上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差别,音体美等素质教育在大学阶段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音乐教育,作为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近年来课程思政理念在学科协同育人之间的理念得到重视,对中国古诗词这种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有着现实意义,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得以提升也是大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因此,笔者将结合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发展应用现状和作用,论述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策略。

一、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发展现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同时,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以艺术歌曲的形式在声乐演唱领域大放异彩,中国古诗词的艺术歌曲出现时间非常早,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是历代中国历史上声乐艺术的结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古词古曲,也就是说,由古代艺术家作曲作词,例如,南宋时期白石道人所作的《杏花天影》等;第二类就是古词新编,也就是说近现代的音乐艺术家在古人所作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作曲和改编,特别是从学堂乐歌时期开始,许多留洋归来的仁人志士在对国内的音乐教育进行发展时,结合西方学习到的作曲手法和编创手法不断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探索,进行了相当多的古词新编,譬如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等。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文化部门针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和推广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文化机构——“全国艺术歌曲推广委员会”,其中,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以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体现,在中国艺术歌曲中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代表之一。一直到今天为止,中国古诗词和声乐艺术在艺术歌曲等形式中的结合,仍然焕发着生机,为声乐演唱艺术和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都作出着贡献。

二、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中国古诗词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除了在其艺术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之外,对于演唱者的要求也十分之高,在对声乐演唱中融合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声乐演唱者的技能、人文积淀也随之不断得到提升,同时,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还能够启发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创造性发挥。

(一)有助于声乐演唱技能的提升

中国古诗词在声乐艺术中的运用和其他国家的传统艺术是不同的,中国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自有的抑、扬、顿、挫,对于声乐演唱者的咬字、气息等功力要求非常之高,对于演唱者的乐感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演唱者的气息和咬字。气息在声乐演唱中是决定演唱者能否唱好艺术作品的支撑和前提,尤其是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声声慢》谱例来说,曲中的咬字往往都是一字双音,需要演唱者稳定地把控气息,将每一个吐字咬字都呈现清楚。

古诗词艺术歌曲除了要有“声”的表达之外,还要有“情”的表达,且比起“声”,要更加重“情”,单纯的气息运用是无法体现古诗词中的内涵和意境的。只有确实掌握了气息自然流动和演唱时身体状态的控制方法,掌握好演唱中“度”的存在,结合声乐演唱技巧和扎实的演唱功底进行演唱,才能将歌曲中对于古诗词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更为贴切地传达到听众耳中。因此,在声乐演唱中运用好中国古诗词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对于声乐演唱技巧的提升是十分显著的。

(二)加强演唱者的人文积淀

中国古诗词和艺术作品结合的声乐演唱,也有利于加强演唱者的人文积淀。首先,演唱这类歌曲对演唱者的文学素养和音乐审美、文学审美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为了将中国古诗词从中华文化发展长河中提取出来进行声乐作品的改编和演绎的过程中,演唱者的人文素养也在逐渐得到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古诗词声乐艺术作品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声乐演唱者对这些作品进行演绎,尤其是在当下大学音乐声乐教学环境中对于这些作品的重视中,中国古代诗词为声乐演唱者的表现风格和表现内涵开辟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在对相关作品进行演唱时,只有深刻了解作品内涵,根据自己的演唱经验对作品进行剖析并分析其作者背景和在古诗词创作之中融入的时代内涵和内在情感,才能将歌曲真正演唱得有质量、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演唱者的文化积淀不断提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不仅提升了演唱作品的效果,也加深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启发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创造性发挥

音乐表演中,二度创作和创造性发挥是保证音乐作品在其发展过程中永葆活力、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常见常新、再见再新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手法,在声乐演唱中也是如此。在声乐演唱中进行的二度创作和创造性发挥无处不在。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活动,在表演过程中的创造性发挥并不是无止境、无规则、无迹可寻的,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如何确定应该循着怎样的规则和注意事项进行表演,思考在表演的创造性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都是具有现实性意义的。中国古诗词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对于启发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创造性发挥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中国古诗词这种独具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创造性的发挥运用到声乐演唱表演中,能够突破传统作品创作模式下古诗词中时代特点的局限,为声乐演唱艺术效果增加更多表现形式,也给相关作品的音乐创作带来更多内容,为声乐表演的创作性增添了时代的印记。并且,以往在传统声乐演唱艺术的创作模式中,由于门槛较高,因此进行音乐创作的大都为音乐相关的专业性人才。而随着时代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各种中国古风声乐作品进行调查可发现,如今声乐艺术创作不再是专业人才单独的舞台,更多业余爱好者也参与进了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的创作中,音乐风格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古曲风格,而是相继出现了很多具有探索和实验精神的古风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中国古诗词和现代音乐创作的壁垒,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得以充分展现,网络平台的出现为所有喜爱中国古诗词音乐的人们提供了尽情发挥的空间。随着时代背景的推进,在当今,中国古诗词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运用,声乐演唱艺术的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表演中的创造性发挥变得更为多样,启发着更多专业或业余声乐演唱者进行着二次创作,使他们在对古诗词相关的声乐作品进行创造性发挥时更具时代感。

三、中国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演唱技巧

前文提到,中国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自有的抑、扬、顿、挫,对于声乐演唱者的咬字、气息等功力要求非常之高,对于演唱者的乐感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中国古诗词与声乐演唱的结合中,演唱者需要切实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首先,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歌曲是有着其原作诗词本身的韵律和节奏的,我国传统的古诗词往往有着一字一音、一字多音的吟诵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吟诵形式,在进行声乐演唱时对演唱者气息的稳定、流动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同时,中国古诗词独有的抑、扬、顿、挫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因此在演唱练习过程中必须要下“苦”功,尤其是在一字多音的作品中,务必要做到使每一个音的气息都均匀流动,保持对节奏感的有效处理,尤其是渐强、渐弱、强收和弱收等处理上。无论是哪种演唱技巧,都要求声乐演唱者将作品中原有的顿挫、韵律准确地展现出来,并在其中融入自身的演唱风格。其次,除了对身体状态和演唱技巧的调整和练习之外,也要注重原作中的音乐风格和情感体现,根据这些去调整节奏感和气息。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五度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有时甚至会出现五度以上的音程跳跃,而且,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因为其本身的艺术形象对表现过程中的多层次、多视角需要,在节奏、音区的变化方面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它对于声乐演唱者的气息、技巧处理等的要求甚至可能在其他声乐演唱作品体裁之上。因此,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演唱者需要下苦功、行苦练,切实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以此在更高的技术水平上呈现相关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二)加深文学素养

近年来,各专业都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教育理念的推进,对于声乐演唱的演唱者来说,音乐审美的提升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就是对于素质教育的体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古诗词和声乐艺术的结晶,在这种融合之中,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和声乐演唱之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是“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仅仅只是具有高超演唱技巧的演唱者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演绎的,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决定的是这类声乐演唱作品的“地板”,演唱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音乐素养决定的是相关作品进行演绎的“天花板”。只有切实培养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拓展自身在中国古诗词、中华传统文化、哲学、艺术的领悟和眼界,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声乐演唱作品的艺术内涵,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要如何去唱好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往往是在依词作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对于相关音乐作品歌词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之前,首先要对作品的词义、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变迁进行了解,不仅要了解诗词表面的内容,还要深入去了解诗词背后的寓意。只有在深刻了解了诗人的内在深意,加深了自身在这个领域的文学艺术素养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拓展作品的演唱和创作性发挥的空间。不仅如此,演唱者在日常的阅读和学习中也要尽可能拓展自身的文学积累,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多阅读相关的文艺作品和作品解析,培养自身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真正意义上去构建和塑造自身在音乐和文学艺术双方面的审美层次,才能更好地表现和演绎相关作品。

(三)提升情感体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作品中,都是有着故事背景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古代诗人、词人往往或是在人生际遇之上抒发志趣,或是根据各种爱情故事、山野怪谈进行文学创作,从而逐渐形成了璀璨的中华古诗词的文化海洋。若是想要确实演唱好中国古诗词音乐艺术作品,对于作品背景的理解、相关故事的深入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长相思》这个作品中,其故事背景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发展的描述,在对于相关作品进行演绎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了解唐玄宗和杨贵妃是怎样从“邻家有女初长成”一直到了“后宫粉黛无颜色”,了解二人在“从此君王不早朝”中的深情相守,再到最后红颜魂断的深切悲痛,然后来到故事最后,唐玄宗的“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情感表达,在演唱之前对于故事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歌词、作品中的感情在结合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将这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融入演唱过程中,从红颜恩爱,到香消玉殒、无处寻觅,在这样的情感体悟之下和古典文化故事的沉浸中,相关作品的演绎自然也能得到提升。同时,对于作品背景和情感的领悟也不仅仅是为了某一首作品的演绎和呈现,在情感体验的提升中,往往也能在其他的艺术作品中拥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是对自身整体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提升,也就能在此之上更好地引起听众、观众的情感共鸣。音乐是一种传达的艺术,声乐演唱尤甚。只有自身先具备良好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这种体验传递给接收者。因此,提升自身在中国古诗词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诗词艺术作品在声乐表演中一直是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在当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被强调的前提下,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在大学这个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艺术表演形式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学科,能够准确实现高校在“育人”上的目标,也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全面化的要求,而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演唱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拓展不仅是过去声乐演唱领域的重要方面,也是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声乐演唱者要做好对自身演唱能力、文学素养、情感体验的提升,结合时代特点和时代发展情况及时更新自身的演唱观念,并加强对自身文化素质的积淀和对自身演唱功力的“苦”功,在提升自身声乐演唱能力的同时,为我国艺术领域的融合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演唱者艺术歌曲艺术作品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