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数字人的未来

2022-04-07张利娟

今日中国 2022年4期

文| 张利娟

在北京冬奥会上,冬奥会气象主播冯小殊、冬奥AI 手语数智人聆语等彻底带“火”了虚拟数字人。

18岁的中国队运动员谷爱凌摘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的前一天,本该积极备战决赛的“谷爱凌”却还在演播室里录节目。这么不务正业?别误会!在演播室里的并非本人,而是她的“数字分身”Meet GU。

何为虚拟数字人?简单理解,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人物形象、语音生成、动画生成、音视频合成显示、交互这五大模块进行融合后实现的一种外显的虚拟人形象。

如果说此前的万科员工崔筱盼、清华虚拟女学霸华智冰、抖音美妆达人柳夜熙等代表着虚拟数字人“出圈”的话,那么,在本届冬奥会上,冬奥会气象主播冯小殊、冬奥AI手语数智人聆语等则彻底带“火”了虚拟数字人。

资本也闻声而动,相关统计显示,2022年过了不到一个月,虚拟数字人领域融资数量近百起,融资金额达4.11亿元人民币。

借势元宇宙概念?

虚拟数字人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2022年开始大“火”。不少观点认为,其之所以“火”是因为搭乘了元宇宙的“东风”,果真如此吗?

“虚拟数字人之所以大‘火’,核心要看数字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表示,驱动力之一是用户需求与技术升级的握手。目前中国有超过4亿的泛二次元用户,有超过万亿级企业智能化市场,人工智能的加持使得虚拟数字人能够满足各方的需求。另外,从2017年到2021年,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支持数字相关产业发展,资本的涌入也助力不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虚拟数字人的确在元宇宙“东风”之下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各类企业和机构纷纷推出虚拟数字人。但从根源来说,离不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高度拟人化、可视化虚拟形象的需求,以及企业希望通过虚拟数字人传递企业价值和理念的需求。

“我们不能否认元宇宙对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布局虚拟数字人的企业数量激增,市场一片火热。”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工程师颜媚认为,虚拟数字人之所以可以乘上元宇宙的“东风”,是因为其已具备三个条件:数字人技术快速进步,可用性大幅提高;数字人应用前景广阔,可满足各方对于数字内容智能化生产、可视化交互等相关需求;应用环境利好,随着视频成为国民级内容载体,通过数字人技术来打造可视化IP是大势所趋。

“虚火”还是“真火”?

虚拟数字人并不是全新的事物。过去几年中,在技术和需求的双向驱动下,二次元风格和超写实虚拟数字人层出不穷,一方面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路径;另一方面,虚拟数字人应用于金融、运营商、数字展厅等领域,涌现出银行数字员工、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服务型角色,并显现出商业价值。当前中国虚拟数字人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颜媚认为,当前虚拟数字人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离公众期望的全面应用尚有距离。从市场的角度看,虚拟数字人产品开始投入市场,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进入该产业的企业也开始增多,但产业总体上还没有实现盈利。从应用的角度看,虚拟数字人作为新型计算机应用,基本保障了各场景的需求,但还存在数据和基础技术积累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智能化程度欠佳等问题。

2021年7月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AI数字虚拟人闪耀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商汤公司开发的拥有高仿真人物形象的数字人可以做出逼真表情和动作

李士岩表示,现在虚拟数字人已经进化到了3.0阶段,这个阶段的上半场是虚拟数字人在平面计算平台上的应用阶段,以手机、电脑、智能设备为主;下半场则是在空间计算平台上的应用,以VR、AR设备为主。

近5年,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数字人的制作过程得到有效简化。尽管如此,腾讯智能产品副总裁李学朝仍认为,当前虚拟数字人刚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初级阶段,也正朝着智能化、便捷化、精细化、多样化发展,步入成长期。

“虚拟数字人当前多为展示性应用,尚不能实现与人真正交互,整体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人应用仍有一定的距离。”左鹏飞说。

大规模应用大概率会开启

目前,虚拟数字人发展尚处在早期阶段。其未来发展方向、商业化潜力以及大规模应用潮能否开启等则令人期待。

颜媚表示,未来,虚拟数字人将朝着智能化、便捷化、精细化、多元化、平民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未来建模、动作捕捉、算力及网络通信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精细度也将不断提升。“虚拟数字人还将逐渐实现在多场景、多领域的融合、应用、落地。随着使用门槛及费用的降低,虚拟数字人最终将成为人人可用的大众技术。”她说。

左鹏飞认为,虚拟数字人将成为元宇宙的重要应用入口和功能集中体现,会成为每个用户的全天候、全方位“助手”,因而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满足用户的各种对外连接、沟通、交互需求,实现用户对于元宇宙世界的直接操作。

当前,我们进入网络世界,是点击手机应用软件(APP)。“伴随元宇宙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替代我们当前使用的APP,我们点击的不是APP,而是一个个虚拟数字人。因而,虚拟数字人领域发展前景巨大,未来大概率会出现大规模应用浪潮。”左鹏飞分析道。

相关统计显示,到2030年,中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其中,得益于虚拟IP的巨大潜力,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将占据主导地位,约1750亿。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则相对稳定发展,多模态AI助手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多种对话式服务升级至虚拟数字人形态,总规模超过950亿。

“虚拟数字人商业化潜力巨大。而且现在各个平台都在进一步降低数字人的应用门槛,力争让更多人能够实现‘数字人自由’。”李学朝说。

诸多难题不容忽视

“伴随元宇宙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替代我们当前使用的APP,我们点击的不是APP,而是一个个虚拟数字人。因而,虚拟数字人领域发展前景巨大,未来大概率会出现大规模应用浪潮。”

虚拟数字人的兴起折射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走向融合的大趋势,虽然未来虚拟人的智能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但要实现真正融合还有不小距离。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难题。

“上下游产业平台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该产业的投资竖立了无形门槛,而且制作方式自动化较低、生产门槛高、关键技术不够成熟,以及技术人才、综合人才的缺乏,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虚拟人的发展。”李学朝分析道。

在李学朝看来,目前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主要在技术方面。语音识别属于感知智能,而让机器从简单的识别语音到理解语音则上升到了认知智能层面,机器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如何也成为其是否有智慧的标志。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难点,计算机怎么去表示、获取、学习知识,并将知识与数据结合是个挑战。所以,未来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破局关键在于“深度的场景理解”和“有效的技术提升”。

目前做一个数字人往往要整合几个公司来完成全链路,服务场景和演艺场景没有有效打通。这在李士岩看来,是虚拟数字人大规模落地面临的一大难点。其次,服务型数字人如果IP属性很强,有一定的知名度及用户喜爱程度,将对服务效果和服务满意度大有促进。而演艺型数字人,如果能有它适合的服务属性,将大大提高它商业的天花板,目前这两点也没有被有效打通。此外,满足高机动性、高频需求成本依旧较高。

除了在技术应用层面的难题,颜媚指出,目前制约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的还涉及四个层面。政策环境层面,行业依然处于培育期,缺乏政策与资本扶持;人才培养层面,技术人才、综合人才极度缺乏,人才供应体系不完善;标准体系层面,行业内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和体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伦理层面,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尚待完善,存在潜在风险。

健康、规范发展任重道远

随着虚拟数字人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规范等问题也开始引起关注。

李学朝呼吁,目前业界急需一套完善的人才供应体系,特别是跨界人才体系,才能保障产业的良性运转。此外,由于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发展中会引发一些法律问题和伦理风险,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亟待完善。

左鹏飞提出,一要积极引导,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前景巨大,要尊重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引导虚拟数字人行业领域相关企业聚焦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步伐;二要文创结合,虚拟数字人附着了技术属性和文化属性,需要通过其展示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三要科学监管,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在规范中推进虚拟数字人行业加速形成行业自律;四要标准先行,需要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加快标准研制工作,通过先行构建标准规范,推动虚拟数字人行业进入发展快轨;五要前瞻立法,在保障虚拟数字人行业创新活力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伦理、安全等基础性问题,做好前瞻性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