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探路“跨境养老”
2022-04-07汪灵犀
文| 汪灵犀
在“跨境养老”方面,港澳和大湾区内城市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不仅有利于满足港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且还将激活大湾区医疗养老产业,互利共赢。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大湾区内城市也逐渐成为许多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之地。业内专家认为,在“跨境养老”方面,港澳和大湾区内地城市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内地有着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港澳则有先进的医疗条件和丰富的社会养老服务经验,两者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不仅有利于满足港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且还将激活大湾区医疗养老产业,互利共赢。
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
欧阳良,香港人,是众多选择在广东江门养老的港澳老人之一。虽已至耄耋之年,但身体健朗,每天都会围着所住的养老院跑上几圈。按他的话说,江门这里环境好,空间大,跑步很舒服。每次看到有港澳老人来此咨询,他都会主动上前,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这里的环境和自己在这里生活的情形。老人常说:“希望越来越多的港澳老人可以到这里来养老,因为这里真的很好。”
确实,同样4000多元的月租,在香港只能住狭窄的床位,在内地却可以住宽敞的单间,这笔账老人算得很明白。事实上,除了收费相对便宜外,内地养老院的环境和设施配备也都更好。内地养老院一般都主张“医养合一”,即院舍融合医疗及养老,部分养老院有24小时驻诊医生,有的则位置毗邻医院,对长者健康的支持度更好,而且户外空间大,对长期病患长者能有更好的照顾。娱乐设施方面,大部分月租4000多元的养老院已备有包括健身中心、游泳池、卡拉OK房等配套,老人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惬意地安排日常生活。
“过去养老主要在于解决吃、穿、住、医、用等日常生活必需的问题,是‘生活必需型’养老。现在,养老将由‘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发展。”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如今的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也更高。因此,大湾区不少养老机构也适应这一趋势,开设老年大学,推出古典舞、民族舞、声乐等课程,这些都大大丰富了赴内地养老的港澳老人的生活。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通关模式改革,落实落细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领域政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学习工作生活,这为推动大湾区实现“跨境养老”提供了明确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黄晓渝认为,大湾区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应该有意培养医疗卫生各层次的人才,加强医疗护理的人才梯度建设,培养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城市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下功夫,广泛吸引大湾区的有志青年投身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香港年长者关注大湾区养老概念楼盘
舒缓港澳社会养老压力
港澳都是长寿社会,居民平均寿命达到84岁以上,人口老化指数正在不断上升,给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都带来不小压力。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近日在网志中介绍说:“到2040年,香港总人口将达到811万,人口急速老龄化,住宅房屋也呈现‘老龄化’,长者的住屋及社会设施等均对土地有很大需求。”对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港澳社会普遍共识是需要未雨绸缪。
推动和发展“跨境养老”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估算,截至2020年约有54万名香港永久居民经常在广东省生活,当中16.5%(即约9万人)为65岁或以上。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认为,香港在医疗、社会服务、规划等方面做得不错,但用地和人手是“最大的两座山”,而大湾区内地城市在这两方面的资源总体较多,如果在此多建养老院,对香港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澳门,“跨境养老”已不再是新鲜词。近年来,粤澳为推动澳门居民在横琴养老,合力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24小时通关,常住横琴之澳门居民的医保试点,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引进集养老、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澳门新街坊”的兴建等。预计2023年,“澳门新街坊”即将竣工,这个为澳门居民专门打造的集住房、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有望为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全新的示范和借鉴。
香港工联会广州中心主任邵建波认为,从长远来看,港澳老人赴内地养老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如果福利政策能支撑的话,希望回内地养老的港澳老人应该会越来越多。在妥善安置养老者的前提下,更可有效减轻香港和澳门的养老压力。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关注大湾区经济民生发展,包括内地和香港的养老政策对接等议题。陈勇说,由于内地的社保体系和香港不同,特别是养老、失业和住房公积金,对于在内地就业的香港居民而言,会感到无法受惠而影响到内地就业的积极性。他建议对选择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香港雇员,允许其在内地工作期间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在香港购房或修缮房屋,至于养老和失业保险金,建议参考上述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以此提升港澳居民到内地养老的吸引力。
吸引资金发展养老产业
大湾区在医疗养老方面的巨大机遇和市场,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涌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6次提及“养老”,特别提到要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等。如何和政策做好对接、抓住产业发展黄金机遇,业内人士都在探索。
“澳门的社服机构起步较早,已探索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总会理事长吴小丽认为,澳门是人情味很浓的城市,这是澳门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也是澳门养老服务的一大特色。她说,很高兴看到“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被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希望今后加强与内地的交流,推动更多澳门社服机构进驻内地。“期待与内地同行一道,为国家应对老龄化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前司长、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去年底表示,他正在广东省内寻找机会,探索设立若干国际医疗养老试验区。他认为,在国际医疗养老试验区内,应允许同时使用内地、港澳和先进医疗国家的药物和技术,允许内地、港澳和国际合资格医生在试验区内执业,鼓励港澳及国际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内地医疗数据和香港医管局的数据对接等。梁锦松表示,这样的试验区可带动大湾区医疗养老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满足内地民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养老服务需求,为港澳同胞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养老服务。
“大湾区内地城市需要完善养老、康复、临终关怀等老年生命产业链,吸引港澳地区长者。”从事养老社区建设的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邱建伟表示,该企业计划在珠海、惠州等地寻找社区专门解决港澳长者的养老需求。邱建伟认为,未来若能完善大湾区的医保等政策,将会更好地促进大湾区养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