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实现研究
2022-04-07张灵运
[摘 要]全球化浪潮下,泛在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渗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学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存在着被异化的风险。而作为高校传统文化中心的图书馆能够为学生的思想观念提供方向性指引,尤其将其与第三空间理论相结合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因应之策。但是图书馆的转型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互联网时代消解了传统图书馆的文化中心地位;二是图书馆的运作难以打破既有科层制思维模式的藩篱。为此,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建设:在实体维度层面,应当打造高校图书馆立体空间架构;在价值维度层面,需要充分发掘高校图书馆的多元功能属性;在精神维度层面,应当实质性地贯彻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文精神理念。
[关键词]文化安全 高校图书馆 第三空间 人文精神
課题: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课题《文化安全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实现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JK0104)。
引 言
文化安全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流变中所积淀、传承下来的意识形态及其产物不受外来威胁的一种状态。国家文化安全是相对于“文化威胁”和“文化霸权”提出来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之间不断冲突、碰撞,一方面,西方民主、自由等观念影响了我国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拜金、享乐等腐朽文化也逐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出现。由于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加之其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到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为了避免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就需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以维系我国的文化安全。
将高校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地方,应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辐射功能,使其肩负起维护文化安全的职责。
1.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thirdspace)是隶属于社会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奥登伯格将之视为不限功利关系的公共空间,诸如咖啡店、书店、酒吧、美发沙龙等。处于第三空间的人是一种平等的横向关系,既不同于第一空间以家庭为主中所蕴含的浓厚的血缘、姻亲关系,也不同于第二空间以职场为主中存在的严格的等级纵向关系,而是较少受到角色、身份约束,能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天性。可以说,奥登伯格的观点成为高校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理论根基。“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这一命题在学界达成共识始于2009年国际图联的卫星会议。会上指出,图书馆应从知识共享空间、文化共同体、创新舞台三方面发挥其功能价值。“第三空间”理论的介入,使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面向向文化面向转变,逐渐承担起满足文化需求与推动文化传播的积极功能。
“第三空间”中并没有过多的框架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而是秉持“兼容并包”的理念,突破其他空间的桎梏,而将所有积极要素容纳其中。任何试图将“第三空间”进行精确定义的做法都违背了“第三空间”的核心旨趣,因为这个概念蕴含了诸多可能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处于“第三空间”的人们在思想上不受“一元观”的束缚,在身份上不因种族、宗教、职业等因素而被差别对待,只要其行为没有触碰法律底线,便不会被束缚。一言以蔽之,第三空间是一个平等、自由、开放、共享的平台。
2.高校图书馆为何作为“第三空间”
立足于上述理论,可以将高校图书馆涵摄于第三空间。具体而言,可以从物理属性与价值属性两方面论证。
从物理属性来看,图书馆是一个实体空间。如果将作为第一空间的学生宿舍和作为第二空间的教室视为休闲与学习的两种极端,那么图书馆无疑处于两者的渐进谱系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图书室阅读、自习,发挥图书馆的学习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开放的公共区域交流、休闲。在应用方面,图书馆被定义为身兼双重属性的公共空间。
从价值属性来看,图书馆是一个虚拟空间。图书馆除了是存放图书的物质载体之外,还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通过满足学生在情感、文化、美学等方面的多元需求,最终促进他们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区别于传统单向教育模式,图书馆通过对书籍、环境、空间、资源的有机整合,增强学生的身心体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施加正向影响。
3.高校图书馆为何作为维系文化安全的载体
文化是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尺。判断一个民族是否灭亡的核心在于其文化是否延续。高校图书馆中的藏书不仅记载着文明的发展流变,还从侧面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天然便具有维系文化安全的职责与使命。作为高校文化的核心象征,图书馆的精神内涵能够指引学生抵制腐朽文化、净化校园生态,是维系文化安全的重要载体。
高校图书馆作为维系文化安全的载体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中。一方面,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这也正是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其使图书馆能够如“灯塔”一样引领高校的文化取向。这种正向文化的外在“辐射”,必然成为维系文化安全的重要基石。
高校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现实困境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内在功能价值是维系我国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但在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1.互联网时代消解了图书馆文化的中心地位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学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媒介可以随时随地地足不出户地获取大量信息。互联网时代以前,人们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纸质图书,主要场所便是图书馆。而今,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海量信息,而且纸质图书的电子化、文化场所的数据化也进一步消解了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的中心地位。学生不需要踏足图书馆便可以获取所需文献,图书馆因而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产物。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理念转向。在纸质媒介时代,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中心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导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特定领域中的文化中心。在呈“指数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中,学生很难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即便刨除这些因素,互联网的便利性也会导致阅读的“碎片化”,这不仅会养成学生的惰性思维,更会导致文化需求成为一种“快餐消费”,从而背离了文化的初衷。
2.图书馆的运作难以打破科层制思维模式的藩篱
文化安全视阈下,高校图书馆若想充分发挥指引、教育的作用,必须对既有思维模式进行变革,将第三空间理念实质性地介入其中。而这种状态下,许多高校图书馆在物理建设与运作理念上并没有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藩篱,仍旧充满行政色彩。
从图书馆的内外布局来看,大多只是在既有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仍旧遵循传统的设计模式。在笔者有限的参观经历中,在图书馆中实质性地引入“第三空间”理念的例证非常少见。究其原因,在于“第三空”理念在我国尚属于较新的概念,并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而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历史相对较长,闭塞的物理空间阻碍了馆内内部空间的无缝对接,传统设计方式难以从物理上进行根本性变革,所以引入“第三空间”理论的空间有限。
从图书馆的运作理念上来看,并没有完全贯彻平等、自由的理念,仍旧充满了行政色彩。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不对外开放的,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少有“通借通还”的交流。为了便于管理而制定的种种规章制度,在人性化体验上尚存较大空间。举例来说,某些高校对图书进行分级管理,部分阅览室不对本科生开放,甚至部分书籍(并非珍贵的古籍)不允许外借。此外,受传统科层制思维模式的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容易与学生之间形成“隶属关系”,缺乏平等交流的基础。
“第三空间”理论介入高校图书馆运转的演进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下,高校图书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第三空间”理论的介入,为图书馆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若想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需要从实体维度、价值维度、精神维度三个层面展开。
1.实体维度:打造高校图书馆的立体空间架构
图书馆的基础空间布局要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要实现集休闲、学习、社交为一体的图书馆“第三空间”,就必须对图书馆的物理格局进行科学划分,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单一物理划分格局就需进行重新的整合。在传统一元阅览室布局的基础上,着力通过完善文献信息、引入技术设备等方式,增强实体书籍的“厚度”。当然,仅仅通过对既有空间的优化不足以应对时代的发展和多元的价值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在实体维度上引入“第三空间”理论,打破传统单一的阅览室布局模式,根据馆内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在物理格局上进行优化、重组、增设,着力打造立体空间架构。
首先,应当着力构建互联网互动空间。通过引入3D打印、虚拟现实、电子沙盘等技术设备,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其次,为学生提供休闲交流空间。空间并不单纯具有物理属性,而是通过各种人类的交互行动而产生的。构建水吧、茶吧、咖啡吧等场地,为学生提供开放、宽松的沟通空间。最后,还可以设置一定数目的自由区域,不赋予其特定的空间属性,而是为学生的特定需求服务。举例来说,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可以利用一些空间进行展览,与他人交流设计理念,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设计需求。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架构不应当是扁平的,而应当是一个立体化的模式,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行空间布局,并遵循特定的、统一适用的范式。
2.价值维度:充分发掘高校图书馆的多元功能属性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不仅取决于图书馆本身,还有对时代的回应和对学生需求的满足。面对新兴媒体与新的阅读方式的冲击,加之学生阅读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向,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发掘新型功能,以将自身打造成立体化的“第三空间”。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当对原有的功能进行创新。在学习研究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既有功能进行改造升级。举例来说,可以通过开发线上系统实现座位预订、图书借阅、图书续期等功能,进而提升图书馆的便捷式服务功能。与此同时,还应当深入发掘既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将主体优势充分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举例来说,可以通过举办“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或者修补古典文集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使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并自主形成保存、传承、创新文化的内在信仰与行为习惯。
其次,高校圖书馆应当充分发掘自身的休闲与社交功能。图书终极环节的价值实现,也在于用户的进一步交流和参与,就用户“人”处于图书空间的存在而言,交流也是其永恒的价值。从这个意义来看,传统图书馆所具有的“静态”属性需要向“动态”属性转化。当然,此处强调的休闲与社交功能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娱乐功能,而是针对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特定区域内有条件地引入“动态”元素,从而增大图书馆的吸引力。举例来说,可以设立水吧为学生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或者以观影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研讨。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掘图书馆的休闲与社交功能,有助于图书馆形成良性、轻松的文化环境,从而实现各方主体的平等和谐。
最后,高校图书馆还应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积极承担起服务社会的功能。现今,高校图书馆早已脱离了远离社会的“理想国”状态,而是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不仅应该对本校学生开放,有条件的高校更应该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世界最前沿科学技术的信息中心,只有通过搭载合作联盟的船,才能避免成为孤岛。为此,可以与政府部门或公益性组织积极联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建、共通、共用、共享,并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为社会成员提供资源支撑与智力支持。
3.精神维度:贯彻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文精神理念
“第三空间”倡导平等与自由理念,其核心要旨在于贯彻和发扬人文精神。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其制度建设要融入人文因素,注重公平和自由,实行人性化管理。具体而言,是将人文精神需要贯彻到图书馆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建设和人文建设。一方面,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构造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着力打造实用性、舒适性的设施建设,并要考虑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如为残疾人建立无障碍电梯等,以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与管理方式上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将学生视为图书馆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一言以蔽之,必须实现学生作为图书馆使用者与建设者的双重身份的统一,用实际行动诠释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价值意蕴。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阵地,原则上允许各种思想和学说的对话与碰撞,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空间。面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将自身的功能简单定位为书籍借阅,而应该将传统的静止形态演化为兼容并包的动态交流。这就要求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宽松、舒适的沟通环境,通过交流达到知识学习、传播、分享的价值功能。除此之外,还应当着力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文精神。举例来说,通过真诚的笑容与和善的言语为学生服务,或者充分发掘图书馆馆员的智力优势,通过培训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并为学生答疑解惑,构建馆员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
结 语
互联网时代,不同文化既相互交织、相互交融,又相互冲突、相互渗透。高校图书馆的“第三空间”建设不仅是增强本民族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还是回应文化安全威胁的因应之策。若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价值功能,就需要从实体维度、价值维度、精神维度进行建设,为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提供人员和物质等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瑞香.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中的国家文化安全[J].社会主义研究,2016(5):70.
[2]吴小林.图书馆成为“第三空间”[N].人民日报,2009-9-2(13).
[3]劉兰.图书馆“第三空间”营造途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5):100.
[4]卫军英,刘晶.公共图书场域转型的空间变迁和价值重塑[J].中国出版,2019(2):40.
[5]李媛,付敏君,王茉瑶.第三空间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模型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39(1):11.
[6]史艳芬.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及创新服务实践研究[J].图书馆,2016(6):82.
(张灵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