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创新策略分析

2022-04-07赵子涵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新媒体分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处在新媒体时代的气象影视制作来说,要想不被淘汰,气象影视制作团队就需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与新媒体特点相结合,逐渐打破传统气象影视制作的局限,使节目的效果和收看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从分析传统气象制作优势和新媒体内容出发,点明了现阶段气象影视制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新媒体背景下的气象影视制作的创新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影视制作;创新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87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有效运用,使得新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广受大众喜爱。作为面向于群众生活的一类电视节目,气象影视主要以传播气象信息为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的气象影视制作除了气象节目之外,还覆盖了交通、农业等方面。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更新换代,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转向手机、ipad、电脑等新媒介,新媒体为传统气象影视制作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积极探索气象影视制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是当前各地气象影视制作应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1. 传统气象影视制作的优势

传统气象影视制作主要是以电视传播为媒介,向大众传播气象节目。自第一档天气预报节目在1993年首次亮相以来,电视气象节目已经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变迁并逐渐完善,以其权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优势,培养了一大批的忠实受众。传统气象影视制作从一开始提供单一的天气情况,发展到覆盖了交通、农业等多方面的应用,气象节目日渐多元化。

各级电视台是气象影视的主要播出平台,在新媒体广泛发展之前,作为代表性较强的一种传统媒体,电视受众群体十分庞大,同时气象节目又与民生相关,因而气象节目在电视节目中长期处于必要地位,例如,老百姓每晚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播出,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节目的特殊性使其具备了无法比拟的品牌性。

2.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的有关内容

2.1 新媒体的含义

在新媒体含义方面,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切的结论,从空间上看,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作为新传媒产业联盟的秘书长,王斌对新媒体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解释:立足于现代数字技术,对媒体信息进行广泛的传播,由此形成极具创新性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就是新媒体。简单来说,新媒体就是在集合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优势上,以智能手机、电脑等为媒介,所形成的一种新媒体形式,不但集齐了数字广播和数字杂志等数字媒介,还涵盖了一部分以互联网和数据流量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其特点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互动性强、成本低。

2.2 新媒体环境下的气象影视制作

由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与气象影视制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密切相关,在传统的气象影视制作环节中,通过气象节目与电视的有机结合,可以为观众有效呈现出每天的天气信息,老百姓在了解天气状况后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计划,及时做好预防。但是对传统气象影视制作来说,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人员在进行制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人为或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气象影视制作与实现精准化、专业化的高水准这一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

现阶段,我国信息化水平已经日渐成熟,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据有关调查显示,受电脑、平板、手机等的广泛普及,传统电视正逐渐被互联网所取代,成为现代社会更为流行的一种新广告媒体,借助这些电子设备,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随时随地获取所感兴趣的新闻、娱乐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群众就是新媒体新闻的“编导”,此外,由于新媒体新闻极具实时性和互动性,在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些个性化优势是传统广播电视无法达到的。

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不同于传统的娱乐媒体,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受众的接受范圍上:娱乐媒体具有广泛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流行性,使得其广受大众喜爱,因此,娱乐媒体的受众面较广;对于气象媒体来说,节目内容缺少新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一般受众面较窄。但是对于现代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来说,天气信息又是必不可少的关注内容,而当手机、电脑等新媒介上都具备天气信息的时候,人们借助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天气状况的需求便会极大地减少。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除了要以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为目的外,还要注重即时性,根据需求以及极端特殊天气,及时制作,超前播发。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制作模式,为大众提供严谨的、多样的气象信息,从而使气象影视制作的成效不断得到提升。

3. 新媒体环境下的气象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

3.1 气象影视制作内容和形式单一

自气象影视节目出现以来,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节目制作内容都是预报常规天气现象,例如阴晴、雨雪、气温、风力等内容虽然近几年增加了部分与个人健康相关的内容,如紫外线预报、人体舒适度、湿度等,也逐渐覆盖到了交通、农业、旅游等方面,但是仍缺少精细化气象状况的专题报道,起到的作用不尽理想。同时,在气象影视制作形式层面来看,绝大多数的地方电视台都是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为参照,把图片、音乐等形式运用到气象预报中,在当地新闻节目结束后进行播放,模式较为固化,创新性不高,逐渐丧失了一部分受众。

3.2 传统气象影视媒体趋于边缘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气象节目发展愈发艰难,网络频道、网络电视数量的不断攀升,以其传播的即时性、内容的丰富性等优势,给传统电视气象节目带来了很大冲击,气象信息虽然在大众的日常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传统气象电视节目的忠实受众多数是网络条件较差地区的人民以及农村中老年人,对气象节目的生存带来了一定挑战,由于传统气象节目定时播放、内容单一、节目固定等特点,使得大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传统气象电视节目收视率逐渐下降,这就造成传统气象影视媒体逐渐边缘化,导致气象影视制作效果不断降低。

3.3 气象影视制作存在的相关矛盾

在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节目日渐多元化,受众的多样化影视体验逐渐增强。从当前气象影视制作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还存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矛盾现象。气象影视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是群众生产生活掌握和了解气象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就群众自身而言,气象信息是重点关注的一个节目内容,然而,在电视播放气象影视节目时,往往会穿插着一些广告,特别是各城市界面,都是由其品牌代言的,宣传形式单一且长期不变,缺少对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同时对于地区重点产业、农业特产等的宣传较少,对天气对其影响的关注度不够,再加上气象影视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收视率日渐下滑,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有限,这就导致气象影视制作尚未完全发挥出在提高地区产业知名度和树立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4. 新媒体环境下的气象影视制作创新策略分析

新媒体可以使信息获取便捷度、信息内容及时性以及社会大众互动性等得到有效提升,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吸引并稳固受众、如何不断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这都是值得相关人员思考和探索的。

4.1 创新气象影视制作内容

在我国时代变迁和发展中,电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同时作为一种主流的传播媒介,电视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相比之下,新媒体缺乏真实性、权威性不高,受众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因此,气象影视制作的创新不但要紧抓电视等传统媒体,同时也要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首先,要立足于电视的特征,以此对气象影视制作的内容进行设计、优化、细化,例如,增加适当的气象直播类型的节目,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气象主播,有利于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普及;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设符合大众需求的访谈栏目,把气象与大众旅游、体育赛事、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结合实际对气象内容进行拓展,分类别向大众普及气象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相关知识;此外,气象影视制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制作中增加森林防火防治专题、旅游服务等专题,探索具有多样化、针对性、专业性的节目内容,使人们对重大天气的关注度不断增强,以便生产生活能够有序开展。通过不断创新制作内容和形式,使气象节目的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4.2 突出节目主题,贴近民众生活

人们观看气象节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天气状况的需求,在我国气象部门的有关文件中,指出气象影视制作要面向人民群众,向公共服务方面发展,切实做到所传播的信息是能够为人民群众办事带来一定积极作用的信息。因此,气象影视制作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要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为基础,把专业的气象数据转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字,突出节目主题,把气象元素向受众解释清楚、明白。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节目,气象影视制作要与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技术结合起来,把高深的专业术语转化成既严谨又通俗的语言、图片等,努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贴近民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这样才能够吸引和留住广泛的受众群体。

4.3 积极打好气象影视服务的基础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天气个性化、精准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商家来说,也会结合天气情况推出各种类型的产品,有关部门也会根据天气变化对公共服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对于气象影视制作来说,在做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基础的气象服务之外,还要积极进行与旅游、救援、交通、大型活动等的跨界联合,构建起一套气象影视制作综合化、立体化的服务模式。例如,在旅游旺季到来时,在播报气象信息之外,还可以利用公众传播渠道向大家解释天气对游客身体状况、情绪状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科普典型的气象气候本身也是一种景观等内容,使大众对气象的认识不止停留在天气层面,在提供气象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宽大众的知识面。此外,在特殊天气、特殊时期等情况下,气象影视制作更要凸显出播报融合性、专业性等特点,面向的无论是专门领域的受众,还是普通的人民群众,都要秉持即使天气不断变化,服务自始至终的理念,为受众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

4.4 减少矛盾,构建新气象影视

对于气象影视制造存在的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需要把二者分离开来,解决各自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气象影视经济来源的渠道进行拓展,掌握好广告比例度。例如,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直播就是其中一种,作为当下关注度非常高的一种形式,对于气象影视制作来说,可以适当增加日晕、月晕、日华、月华等特殊气象的直播,还可以对專家观测和分析气象过程进行直播,在普及气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这一形式提升经济收益。此外,在特殊区域或特殊时期,气象影视制作也要发挥社会效益,例如,在台风过境时,确保气象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做好报道的权威发声、防灾减灾的科普和后续的天气预报工作;在出现暴雨、干旱等天气时,要对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以便制定出针对性的防灾策略等。通过上述方式,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分离开来,使二者的效益都能够得到提升,可以使气象影视获得良好的发展。

4.5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互动性

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软件层出不穷,带来了多种互动渠道,传统媒体主要不足就是互动性不强,而增加互动方式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好的气象服务体验。气象影视制作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增加与群众的互动,可以使节目制作内容更贴近民生,能够使气象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大提升。在强化气象影视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的使用强度之外,还可以开通B站、小红书、知乎、豆瓣等受年轻人喜爱的渠道,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为气象影视注入活跃的关注力,多关注实时天气情况,在传播气象信息的同时通过多渠道增强与群众的互动。例如,对于今年多雨天气和即将到来的寒潮,可以借助微博直播等形式,结合新媒介的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把天气状况及时呈现给观众,邀请气象专家与观众通过跟帖、弹幕、实时讨论等形式进行互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能够在传播气象信息的同时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受众获得良好的体验,有效提升气象影视制作的效益。

4.6 通过与新媒体合作来吸引受众

通过与新媒体合作,能够有效吸引对气象影视感兴趣的潜在群体,还可以解决气象节目固定模式、固定内容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发展数字化气象影视制作带来创新路径。通过新媒体可以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其随时随地了解天气状况,同时,通过把晦涩、抽象的科普知识制作成动画视频等,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不但可以使大众在了解气象内容时变得更容易,还可以充分感受到气象知识带来的现实作用。此外,还可以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对交通出行、体育赛事等与天气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普及和宣传,例如,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大众普及体育赛事项目与气象之间的联系,在宣传国家赛事的同时也使大众对气象的认识不断增强。

5. 结束语

现阶段,新媒体发展不断深入,从短期来看,虽然会对以电视为主要媒介的传统气象影视制作带来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新媒体环境也会为气象影视制作更好、更持续地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气象影视制作要积极贯彻新旧媒体整合传播、优势互补的理念,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对气象影视制作的多样性、可视性进行创新,以服务群众为基础,积极探索气象影视制作的创新路径。同时,气象影视制作人员也要对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提升,使气象影视制作在服务大众、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有效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推动气象影视行业向着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农化.新媒体環境下气象影视的创新与发展探析[J].北极光,2019,(12):130-131.

[2]王云鹏,靳荣.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J].农业灾害研究,2019(02):94-95.

[3]苗润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的创新[J].数码设计(上),2019(010):296.

[4]程亮.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创新与发展[J].2021(23): 88-89.

[5]石永玮.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创新发展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33):58-58.

[6]赵楠,孙琳琳,辛明月.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气象影视服务应对策略[J].丝路视野,2018(025):179.

[7]杨雯.浅谈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气象影视服务应对策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12):1-1.

[8]彭飞.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7(15):99-100.

[9]吴伟楠.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的创新探讨[J].科技传播,2016(23):2.

[10]刘莉坤.新媒体下气象影视服务的发展思路[J].环球人文地理,2016(004):292-292.

[11]赵凡,林鹏.论气象影视服务如何应对新媒体的传播挑战[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05):68+71.

[12]张建武.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资料的开发与利用[J].吉林农业,2019(005):96.

[13]刘乐.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产业创新策略[J].中国报业,2020(10):102-103.

[14]董元元,朱宝峰,冯瑶.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J].吉林农业,(014):100.

[15]闫健,唐莹."互联网+"背景下的气象影视服务的创新与应用[J].求知导刊,2018(025):51-52.

作者简介:赵子涵(1992-),女,满族,吉林省集安市,职称:气象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气象.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新媒体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