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
2022-04-06王旭东
文/王旭东
金 赵霖《昭陵六骏图》卷(局部)
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现代价值之间的契合点,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精髓与审美特质,建立与时代精神的共鸣,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
把馆藏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通过现代化阐释将学术成果转变成受群众欢迎的文创产品以及影视和舞台艺术作品,让藏在博物馆里的稀世珍品亮相荧屏,努力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出文物的价值。
结合历史研究、文物研究讲出深度和哲理,结合文艺创作、先进技术创新形式和载体,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和现实生活增添价值和趣味,可以在更高维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
用雄健有力的舞姿,复现《昭陵六骏图》卷中骏马的神韵;借音乐剧形式,演绎《快雪时晴书画合璧》卷蕴含的浓浓师生情谊;将《竹石图》轴中的画面化为“实景”,营造富于象征的东方美学意境……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共同推出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引发观众热议。
中华文明如万古长河,奔流不息。几千年来,诗笔与画笔一直记录着山河的景象,传承着民族的精神血脉。《诗画中国》受到欢迎并非偶然。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与多家机构合作,连续推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儿童剧《甪端》等,在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建立与时代精神的共鸣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现代价值之间的契合点,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精髓与审美特质,建立与时代精神的共鸣,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
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把馆藏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通过现代化阐释将学术成果转变成受群众欢迎的文创产品以及影视和舞台艺术作品,让藏在博物馆里的稀世珍品亮相荧屏,努力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出文物的价值。
以《诗画中国》为例,故宫博物院30余幅书画藏品在节目中获得惊艳亮相、精彩展示。在藏品的选择上,我们特别注重与当下的关联。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放,从北京故宫精选出的900余件藏品在港展出,其中有鲜少与观众见面的《江山秋色图》卷。《诗画中国》展示了这幅图卷,邀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见证,由香港演员和香港学生代表用粤语和普通话朗诵《次北固山下》,配合香江、维多利亚港的唯美风光,展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成为时代的见证。
藏品的呈现方式同样充满时代特质。裸眼3D、全息影像等前沿科技和影视化拍摄等制作形式,构建了一个基于画作又高于画作的视觉世界。音、舞、诗、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传统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视频形式的融合,文艺理念与数字科技的优势互补,共同为观众带来更强烈的沉浸感和别样的审美体验。畅游诗中画,品味画中诗,文明长河的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聚在观众心中。
《诗画中国》是文化创新传承、艺术创新表达、传播创新方法的有益尝试。从中不难发现,结合历史研究、文物研究讲出深度和哲理,结合文艺创作、先进技术创新形式和载体,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和现实生活增添价值和趣味,可以在更高维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
与文化宝藏建立“超链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需要在文物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多元、便捷的沟通桥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博机构守护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职能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故宫博物院坚持从公众需求出发,展陈中华风物,弘扬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些年,从“石渠宝笈”到“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从“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到“敦行故远——故宫敦煌”,从“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到“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一系列专题文物文化特展得到专业人士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数字化传播有助于拉近公众与文物的距离、加深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故宫博物院一直高度重视数字故宫建设,不断加强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建设数字故宫资源库。从2020年开始,我们每年约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余件文物影像。我们还建立了“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以及“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每日故宫”应用程序等,积极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实现保护成果的开放共享。“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等数字展览备受欢迎。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利用自身文旅资源研发各类文创产品,力求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故宫日历》很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公众每年都会期待的陪伴;创意互动解谜书《谜宫》系列、童书《我要去故宫》《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等,针对特定受众采用特定表述,让传统文化以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以《千里江山图》为主题的文具、茶具、饰品、沉浸式数字展演等,从多个层面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的传承。
这一系列努力,开拓了故宫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新局面,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走进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已逾600岁的故宫,在今天愈加充满活力。
风从东方来,潮涌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美好生活,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是文化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