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碗窑单元化教学实践之“五部曲”
——以《寻找远去的家园》主题单元为例

2022-04-06徐晓亮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制瓷古村落乡土

徐晓亮

(杭州市文海启源中学,浙江 杭州 310018)

碗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制碗烧窑而得村名。它保留了较完整的古陶瓷生产线,是“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同时,它作为浙南地区闻名的古村落,融明清民居、古庙、古戏台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先人在村落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装饰技巧等方面的高超水平,是一部研究浙南乡土文化、乡土建筑和陶瓷发展史的活教材。

古村落承载了闽南人历史的风景和陶瓷文化的遗存,给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在逐步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古村落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保存在博物馆之中,成了仅仅见证一个文明的代名词,忽略了它们曾经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学生与这些文化印记逐渐产生了距离。

为了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传统的技能技巧及单课时教学,无法承载文化传承的使命。鉴于此,笔者采用主题式单元化教学进行实践与探索,开发了《寻找远去的家园》主题单元课程,并以此主题为统整,下设五个子单元(见图1)。

图1 单元主题活动架构

该单元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走进古村落、走进生活,寻找那些习以为常的文化资源,并从中体会乡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产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文化的态度(见表1)。

表1

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不少尝试,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把单元教学分五步走,即“参观寻访—写生再现—制瓷尝试—集体创作—情感表达”,可称之谓单元教学“五部曲”。在每一部曲,教师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学习工具”,如学习单、评价表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内容、步骤、方法和要求,学会自主学习[1](见表2)。

表2

这个主题单元课程融合了碗窑历史、碗窑文化、碗窑生活等各个方面,拓展了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了综合性与跨学科、自主与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了创造能力,并找到了解决“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问题的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参观寻访——感受乡土碗窑

(一)走进博物馆,走近艺术家

博物馆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走进苍南博物馆碗窑展厅,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直观地了解碗窑古村的基本概况及其发展历程。参观馆中陈列的陶瓷器皿,通过民窑碗器背后的知识、故事等,了解碗窑的风俗习惯,体会碗窑先民的建村思想(见图2)。学生通过场馆参观、查找资料,结合课堂学习,对碗窑古村的建筑、制瓷工艺、人文风俗等方面形成初步的认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将美术与历史、德育、信息技术等进行学科整合,学生完成对展馆名称、参观内容、欣赏分析等基本信息的记录,明确下一步的任务分工,以填写参观报告单的形式呈现(见图3)。学生依据“参观报告单”的要求,以问题为纽带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学会独立判断与选择,学会自主性地探究与学习。

图2

图3

此外,带领学生观看博物馆展出的“美丽浙江·画说苍南”美术作品展,感悟乡土碗窑原作的魅力,深化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与理解,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学生在欣赏了中国美术学院周刚教授的水彩画作品《碗窑村的古戏台》后问道:“老师,画家画得太好了!画家小时候也是我们这样画画的吗?”笔者笑而不语。当周末来临之际,博物馆都会定期应邀专家举办“文化驿站”主题讲座,周刚教授也在应邀之列。孩子们得以聆听水彩名家周刚教授讲座,并进行面对面交流。原本质疑的问题,也得到了明确的回答。这种将博物馆和美术家两种资源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学生向画家学习的愿望,并与画家进行对话,而且也推动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从观察生活到画家笔下的乡土碗窑,学生们通过“眼”看“耳”听,感受碗窑,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多重感官和思维,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走进古村落,亲近大自然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乡土碗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创设了别样的问题情境,学生走进古村落,行走在乡野田间里,呼吸泥土的芳香。怀抱在大山中,与大自然对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艺术创作欲望变得更加强烈,个个跃跃欲试,同时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这种改变学生学习环境的方式,开阔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与视野,更大程度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单元活动之初,笔者组织学生参观碗窑古村落,并根据主题设计出几个基本问题和小问题。学生在参观前和参观时分别填写调查表,将任务驱动前置化,很好地将生活中的问题切入到教学中来(见图4)。

图4

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等,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学习热情,一步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写生再现——品味乡土碗窑

(一)考察记录,现场写生

塞尚说过:“要画出大自然内在的真实。内在的真实不是说大自然有不被人观察到的秘密,而是指艺术家要画出内在的真实,即情感与精神的真实。”[2]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了碗窑古村落写生实践活动(见图5)。学生们面对面近距离观察古建筑,并听取村民们所描述的古村情况,知道了这里曾经繁荣鼎盛时期人口达4000 余人,柴烧龙窑多达18 条,碓房40 座,碗窑制品远销闽浙一带及东南亚地区,月收入达苍南地区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现如今,遗存有35栋,327 间保存完好的浙南山地瓦厝文化古建筑群,留守村民35 户,57 人,平均年龄65.5 岁。……许多传统风俗依旧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学习兴趣迅速变浓。他们赞叹道,“一个小小的村落,竟创造出这么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将所遇到的生活中的问题引向纵深处,形成问题串和问题链,这些串联起来的各个问题就会让学生对基本问题的探究形成深刻的认识(见图6)。学生们在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下,品味真实而质朴的碗窑,他们观察、触摸、测量、记录、探索、写生。

图5

图6

学生在面对这些对象写生时,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他们在面对大自然时,就会将自己的观察方法、主观体验和情感状态植入写生的作品中(见图7)。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观察力和表现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并体会到美就在身边。

图7

(二)归纳记忆,再现碗窑“导航”

学生结合碗窑考查的内容,以手绘行迹地图的形式再现考察成果。利用废弃的厚纸板,采用影像拍摄与手绘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碗窑古村全貌。地图以长卷的形式反映考察过程行进路线,堪称碗窑“导航”(见图8)。学生在原有写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形成绘画的迁移性,与作品产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叶洋洋同学说:“我们将这个地图取名为《碗窑青迹图》,‘青’即是青山绿水,碗窑位于大山深处,三面环山,一面背水。引玉苍山上的水源,从上而下,贯通整个村落,水流清澈见底。‘迹’即是由我们手绘留下与我们游历过的足迹而来。在这里,我们一行人踏着一级级青阶,望青山,听绿水,寻找远去的家园。在这里,亦在心中的足迹。”

图8

通过小组合作手绘地图,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增进了他们对乡土碗窑的了解,进而品味这块土地上的气息,提高自身审美判断能力。

三、制瓷尝试——体悟乡土碗窑

(一)走访制瓷艺人

学生大胆地“走出去”,即走访碗窑制瓷老艺人。目前随着大量老窑工的纷纷故去,碗窑会传统制瓷技艺的人已所剩无几。如不及时发掘和保护,这门技艺将会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年近70 岁的余振镘师傅是碗窑古村传统制瓷技艺的一个孤独坚守者。学生通过相关书籍、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身边的制瓷工艺。他们自主阅读碗窑相关材料,并讨论制定走访制瓷艺人的方案。通过现场访谈、观看老艺人演示、合作探究等活动,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在余师傅的指导下亲自体验取土、捣浆、拉坯、晒干、修坯等制瓷过程。他们与大山对话,与民间老艺人对话,与自己内心对话,真实地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了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他们陶醉在大自然中,陶醉在片刻的制瓷瞬间里。

(二)非遗文化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是以人为传播媒介的活态文化遗产。将浓郁乡土气息的制瓷技艺传承人“请进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技艺传授,这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们美术基本素养的形成,还将形成一种非遗文化学习的活态传承模式。乡土课程资源引进校园,与学校课程结合起来,形成了良性互动。这不仅对于学生,对于老师也是完全必要的。有的学生说:“每一秒,每一个动作,都在赋予泥土新的生命!”有的学生说:“平日里用的碗不只是简单的陶瓷器,它是经过时间带来的经验;人们的智慧,造就了一个以碗展开故事的古村落!”通过公益教育在孩子们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期待自己生根发芽成长,他们将成为“非遗”传承的力量(见图9)。

图9

制瓷技艺是碗窑古村的灵魂,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乡土碗窑的魅力,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活动方式,将学校与碗窑古村联结在一起,以此发挥更好的教育功能。

四、集体创作——还原乡土本色

(一)用线描还原乡土碗窑

笔者根据有绘画、书法、写作、组织等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最佳小组成员组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线提炼出人物动态及其建筑场景,共同探究材料和技法的综合运用,合作完成一幅碗窑长卷作品。他们共同经历了搜集素材、借鉴经典、构思草稿、动手创作、展示分享、评价反馈等过程,不断克服困难、修改完善,形成了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孩子们用童稚的线条将家乡之秀美勾勒于纸上,描绘在心中。全卷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纵30cm、横605cm 的《碗窑行旅图》历时两月有余合力完成。该卷系孩子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为碗窑开启了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见图10)。当作品展示在学校大厅时,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图10

(二)用泥塑还原乡土碗窑

笔者尝试在泥塑教学中融入碗窑乡土建筑。首先让学生了解泥的可塑性,掌握泥压、揉、捏、搓、卷、压、接、贴等技法。其次让学生动手完成窑的构架造型,如窑室、窑床、窑门、窑墙、窑房、烟囱等(见图11—13)。最后指导学生将几个建筑物进行组合与细节调整。完成之后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相互评价与分享。学生们经历捏泥、打碎,再捏泥、再打碎、再重来……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二十多天的艰辛付出,终于实现了由草图转化为真实作品的蜕变。孩子们以童真的视角再现历史文化古村落,集体创作了以碗窑古建筑为主的群塑作品《家·窑》(见图14)。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并将创作的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提升了美术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碗知山语,窑箴千秋。”这正是大自然给予碗窑人民劳动智慧创造的概括。学生们运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媒介材质的美术创作方式进行实验,通过实践和对作品不断反思、修改、完善,创造出绘画、雕塑作品。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融入了文化理解,进而生发出对家乡的认同感。当学生经历了“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在真实性的情境中,还原乡土碗窑“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本色时,全面提升了美术核心素养。

五、情感表达——守望乡土文化

学生们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诠释了他们对乡土、乡情的精神理解,展现了孩子们对乡土文化内涵的求索,增进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有了这种认同感,学生才能与乡土事物间建立交流,并有一种文化“归属感”。孩子们在校刊、校园网、微信群里发表文章、书画作品等,抒写心中的乡情。学校可定期制成展板在校园里展出,供学生观赏与交流。在校刊网站、专题展览展示过程中,教师、家长、同龄人聆听孩子们对美的阐述,分享他们对美的体验和感悟。例如,兰斯妮同学写道:“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溢满人类智慧的古朴建筑,以及这流利连贯的制碗技术组成了碗窑古村落。碗窑人就像这碗一样,烈火煅造的简朴、自然。……这文化的火种需要传承和发展,在这制碗技术落寞之际,我们需要传承它,改进它,让人类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永远不止地燃烧下去!”

学生梳理参观笔记,撰写探究报告,并用美术形式进行展示。他们在扩展中自由表达情感,丰富了课余生活,获得了许多同学、家长、老师的点赞。特别是“乡韵碗窑”主题作品展,孩子们在碗窑原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新的元素,创作了手绘明信片、书签、抱枕等文创衍生品(见图15—17)。他们展示了家乡的风土民情,传播了乡土文化,在守望乡土的同时建立了文化自信。

图15

图16

图17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发展乡土教育将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乡土碗窑为载体的单元化教学实践“五部曲”,贯穿了单元教学的前、中、后。学生在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后,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增强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自觉传承了本土文化。

陈志华教授在他的《寻找远去的家园》中写道:“我们并不是眷恋农业社会的怀旧者,我们想要留住的,不过是历史的几件标本而已。暮春时节,残花总要辞别枝头,我们乐于看到,梁上的旧巢里,还有去年的燕子归来。”孩子们通过亲自经历、自主探究,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这方土地养育了我们,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这就是家园。

猜你喜欢

制瓷古村落乡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乡土中国
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