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双创”背景下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地方文化的思考
——以岭南文化为例
2022-04-06梁国英张卓娅
梁国英,张卓娅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根本指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我党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工作重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双创”)[3]。在文化“双创”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入更广泛地传承与创新,既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一、文化“双创”的内涵与建设意义
(一)文化“双创”的内涵
文化“双创”,是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方式手段和必经之路。历经五千余年发展演变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难免会有与今天的社会生活时代相脱节的情况出现,一些人或许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停留在古典书籍或者博物馆的馆藏中。在新时代的今天,利用各种介质和媒体手段,经过创造性的产值转化或者创新性的表达传播,将古老的历史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现代的社会生活生产进行产值链接与实践转化,不仅能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还能带来全新的经济商机,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元素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
(二)优秀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建设的意义
岭南文化开放、创新、多元,包括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等区域组合,也包括岭南地方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创新文化、海丝文化等元素构成。历经两千多年发展的优秀岭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凝结着岭南人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兼收并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202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5]。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将独具岭南地方文化特色的粤剧、粤菜、粤绣、广彩、醒狮、陶艺、木雕、玉雕、端砚、凉茶、工夫茶等非遗项目作为文化名片和重要载体,旨在推进岭南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和时代光彩。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建设对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魅力,打造融深厚岭南文化特色与科技创新魅力于一体的世界游客旅游向往之地的重要路径。
二、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地方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承担高校基本职能的责任使命
传承与创新优秀地方文化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既承担着培养青年人才和科学研究的职能,也承担着服务社会和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2022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6]。因此,各地方高校应该利用自身资源和平台优势,自觉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作用,主动研究和拓展项目,利用专业建设、思政教学、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各种平台和媒介,做好推进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活化传承的等工作,在新时代文化“双创”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融入地方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承与创新优秀地方文化是高校融入地方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优秀地方文化是该地区历史发展演变中积淀的智慧结晶,以独具地域特色的物态、风俗、人文、情志等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地方文化滋养地方高校的发展,一所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校园文化发展总是与所在区域的文化传承创新息息相关,带有地方文化发展影响的独特文化烙印。例如岭南地区的高校也毫不例外地根植于岭南文化,与岭南地方的地理位置、文化观念、人文政策、科技创新等互为影响。地处岭南地区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的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多是来自岭南本地区,他们在成长过程潜移默化地接受岭南文化的熏陶影响,对岭南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广泛的认知度。因此,岭南地区的高校积极参与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传承工作,是服务社会、融入和推进地方文化发展、正确定位自身价值和提升自身育人水平的现实需求。
(三)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载体资源
“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的载体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7]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育人资源。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发展延续的需要,也是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美育功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的需要。例如粤港澳地区的广东高校在教学实践中,以开放兼容、勇于开拓、务实创新的岭南文化精神和元素为育人载体资源融入教育教学,会有利于培养大湾区青年大学生的浓烈乡土情怀和家国信念,有利于培养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文化自信。
三、广东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岭南文化的路径思考
(一)挖掘优秀岭南文化元素,搭建合作平台资源库
广东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和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掘优秀岭南文化元素,搭建合作平台资源库。
1.政府“非遗+”科研课题立项
广东省政府着力积极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建设,让这些“非遗”和文物瑰宝焕发新的活力和时代光彩,形成一村、一镇、一城的地方文化标识或地方名片,既是彰显岭南优秀文化的社会价值,也是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及各相关部门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或“非遗”传承项目课题立项,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开展粤绣、剪纸、广彩、陶艺、木雕等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研究,构建“一校一特色”的“非遗”工作室或项目基地,形成项目分类保护开发和创新传承资源体系。
2.校村(镇)“非遗+”文化产业合作
散落岭南各地的文物瑰宝犹如一颗颗沉睡的明珠,见证着岭南历史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岭南人民的集体记忆。例如烙印着南洋文化的梅州松口古镇,是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中的商业重镇;具有独特“潮文化”的城市潮州,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潮剧非遗文化可谓家喻户晓;有“食在广州”美誉的广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广府文化的核心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广东的地方高校可以与周边的村、镇、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地方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合作,搭建“非遗”项目创新创业平台,推动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在合作共建中推动岭南文化繁荣发展。
(二)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建设
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大众要注意深入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想,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深化创新创业制度改革[8]。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新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创新人才驱动,发掘和培养青年创新创造能力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因此,广东高校应响应省委省政府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建设的号召,将文化“双创”融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培养岭南“非遗”文化项目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建设。例如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理念等,利用岭南历史文化积淀,挖掘文化灵感和素材进行创意设计,并将文创作品实现商业商品转化和流通,从而将传统文化资源转换和转化为社会生活生产资源。高校双创教育融合文化“双创”工程建设,在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兴盛,既让文化传承发展,又带来社会就业岗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商机和经济效益。
(三)构建“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宽职教发展领域
1.构建“非遗+”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非遗+”专业课程
高校开设的大多数专业类别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相关教育教学资源,例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等专业,都可以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素材教育教学。广东地方高校可以构建“非遗+”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非遗+”专业建设:开设一门课程、建立一个社团、打造一个基地、冲击一个目标、创新一种模式等。其中,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非遗+”专业课程,例如玉雕与数控加工技术、粤绣与服装设计等跨领域专业课程,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将岭南非遗传承创新与专业匠造培养相融合,将职教工匠精神与传统非遗文化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培养文化素养深厚、技术技艺精湛的匠造人才。
2.成立“非遗+”专业社团协会,实施模块化的“非遗+”专业实训
高校“非遗+”专业群人才培养,除了课堂专业教学,还可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成立岭南“非遗+”专业社团和协会,实施模块化的“非遗+”专业实训,将专业实训体系与非遗技艺项目相融合。例如,成立醒狮社、龙舟社、粤绣社、剪纸社、广彩社、木雕社、粤剧社等“非遗”社团,通过明确非遗社团的定位、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开展活动的类型等形式组织学生的课外专业实践,推进校园“非遗”文化实践传承,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走进非遗,在“非遗+”专业社团实践实训中得到更多创作灵感,从而热爱非遗,成为非遗传承的后备军。
(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现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同向同行
大学生年轻有为,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接触面广,大学期间也是大学生人生观的成长期,是人生道路、人生理想和行为取向形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新时代广大青少年最宝贵的德育美育教材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9]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同向同行。广东的地方高校可以利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素材案例,使思政课程从“课堂”走向“校园”,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学校”走上“社会”,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10]。把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既能释放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四、结语
总之,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既承担着培养青年人才和科学研究的职能,也承担着服务社会和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和平台资源,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元素,搭建合作平台资源库,通过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等举措和路径,激发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入更广泛地传承与创新,既是优秀地方文化的社会传承延续发展需要,也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