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子聚力思想的政治智慧
2022-04-06王硕民
王硕民
聚力,是指挥人员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种实力,包括人的、物的,或者精神的、物质的综合力量的巧妙运用,把现有的能量凝聚在一起,发挥到极致形成一种高效力量,是活动中主体思想意识正确支配物质力量的结晶。聚力思想,就是指挥主体通过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形成聚力的一种思想。孙子早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将“道”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孙子治军聚力的政治智慧。虽然《孙子兵法》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但是文本中已体现出这一思想倾向。如,要以政道凝神聚气,形成无坚不摧力量;以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筑牢强国之基;以周密协调,聚积奋勇杀敌之力;以严明一法,营造内聚法治氛围等。这就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聚力思想特色。新时代,这种思想仍是形成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精髓,是认识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的文化瑰宝,这对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凝神聚气,把我军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提升打赢能力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一、政道为首,上下同意:凝神聚气形成无坚不摧力量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凝聚作战力量也必须充分运用政治途径。兵圣孙武很早就认识到凝聚作战能力先要赢得人心这个关键,在考量战争诸种因素时,首先强调的是兵民对君主和将帅的服从,要使上下一心,统一意志,以此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形成无坚不摧的作战力量。
(一)注重政道
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君民、将士就能够同生共死而无所畏惧,由此而产生强大的战争力量。孙子很注重搞好军队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孙子兵法》开卷《计篇》列举的“五事”,即有关战争胜负的五种要素,把“道”放在首位。其要义在于“令民与上同意也”;奥妙在于“齐勇如一,政之道也”;旨归在于全国上下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凝神聚力,同生共死。
重视政道,凝神聚力,是各家的共识。正如《管子·形势》说,失道者,人们不愿来投;得道者,人民不想离去。“道之所设,身之化也。”能保持强盛,因顺从天道;能立于不败,因顺从人心。违背客观法则,虽然一时丰满,最终必然衰竭;上下不和,虽然暂时安定,最终也必致危亡。因此,“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天道之极,远者自亲”。如果一支军队一心一意,精诚团结,百姓、士卒听从君主、将帅的召唤,就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二)上下同心
《周易·系辞上》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1〕人心齐泰山移,思想统一目的在于取得行动上的一致。《军谶》说:“士众欲一”,“士众一,则军心结。”就是说,士卒意志统一,军心便团结不离散。能够如此,实现计划就不会有闪失。军队内部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心往一处想;如果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就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善于用兵者首先就要善于统一思想。《谋攻篇》列举取胜的几个因素再次强调“上下同欲者胜”。这就是说政治上必须符合民心,得人心者而能得天下。上下团结一心即可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此可与孙子的思想参看。
孙子所说的“道”,就是君主、将帅为统一思想,取得全体军民凝聚力所遵循的法则或规律。得“道”是赢得齐心协力、一致行动的前提。今天看来,其中的“道”就属于政治范畴。《黄石公三略》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还强调君主将帅要与民众士卒融为一体,即所谓“与众同好靡不成”,反之“与众同恶靡不倾”。〔2〕这就深刻揭示了治理国家、用兵打仗与兵民士众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通志于众”“与众同好”,就是要为民所思、为民所想,与民众保持亲密的内部关系。只要与民众保持心心相印的和睦关系,一旦有事就能形成一致对敌的力量,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与孙子令民与上同意之“道”的要求是一致的。对此,《孟子》也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揭示了执政者所行之事符不符合民众意愿,对人心向背、国家强弱、战争胜负至关重要的治国用兵哲理。
(三)教育养成
对士卒的关爱,不能变成失去原则的溺爱,否则就会养出骄兵,有害于军队,不利于战事。《地形篇》曰:“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将帅治军带兵,不但要“仁”,以德治军,而且还要“严”,恩威并用,这样士卒才能为之所用,军队才能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这两者是统一的,仁是严中之仁,严是仁中之严,宽严相济,才能行之有效。
要取得上下一心的凝聚力,还要靠平时的教育养成。《行军篇》分析了三种情况:如果士卒还没有从心理上依附于将帅,就去惩罚他们,他们是不会心服的,即“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如果士卒虽然从心理上依附于将帅,但不能实行严格的军纪,那么他们就不能用来作战,
即“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如果平时注重教育而且号令得到贯彻执行,士卒就会听从,即“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反之,“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即平时教导无方,贯彻军令没有养成风气,到关键时候,军民就不会听从。注重教育而且号令得到贯彻执行,将帅与士卒之间就能够相互信任,这样就能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即“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杜预注:“得,相亲说也。”“亲说”,即亲悦,团结和睦的意思。
总之,“民与上同意”,就能使民众与国君同心同德,可以与之同生共死,而没有二心。正如孟氏所言:“使民上下同进趋,同爱憎,一利害。故人心归于德,得人心之力,无私之至也。故百万之众,其心如一,可以俱同死力,动而不至危亡也。”〔3〕
二、唯人是保,利合于主:以人为本筑牢强国利民之基
围绕取得上下“同意”,凝神聚力,孙子提出要“修道而保法”,战争要以保证国家利益为要务;还要“唯人是保”,〔3〕上级对兵民要关心爱护。这是孙子治军思想之基,也展现其人本观念。
(一)坚持慎战保全生民
要取得举国上下的高度一致,君王和将帅必须关心人民的生存,珍惜士卒的生命,关心士民的疾苦,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发动战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卷《计篇》就表明孙子对战争的慎重理念,对国家和人民高度的责任感。
首先,深刻阐明战争的危害性。《孙子兵法》虽然通篇谈兵论战,探讨如何赢得战争,但是开宗明义强调的却是特别慎重战争,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因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重对待。〔3〕这体现了孙子对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对百姓身家性命十分珍惜。其次,倡导不费兵戎解决战争问题。对“国际”矛盾,孙子并不主张动辄诉诸武力,而是倡导外交斡旋,尽量避免战争,制止战争。只是在不可避免情况下,迫不得已才诉诸武力,设法赢得战争。再次,主张速战速决。为珍惜军民生力,孙子深刻认识到久拖不决的战争劳民伤财,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深信“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主张“兵贵胜,不贵久”。〔3〕
(二)真心实意关爱士卒
要取得上下一心的力量,必须以人为本,亲和士卒,关心爱护士卒。只有诚心诚意关爱下属,爱护士卒,在关键时刻,在艰险情况下,才能赢得共赴危难之志,士卒才能不怕牺牲,冲锋陷阵,视死如归。这就是要求君主与将帅要尊重民众意愿,以人为本,亲和人民,爱护士卒。《司马法》提出要以“安人”“爱民”为主,一切从人民的愿望出发。古代兵书《军谶》早就说过:“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2〕孙子在《地形篇》分析,假如将帅“视卒如婴儿”,就能够“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就“可与之俱死”。孟子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爱民众,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4〕。这些都深刻揭示了搞好军队内部官兵关系的重要性。关怀部属是凝聚战斗力之源。一份爱心,一份力量。爱护士卒,体贴士卒,必须真心实意,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时刻以民众利益为重
孙子呼吁将帅要“唯人是保”,体关爱民生。主张将帅在前方指挥筹划,仗可不可以打,不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看是否有必胜的把握,是否保证军民的安全,是否符合国家的利益。他认为,“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就是说,按战争实际情况的发展,有必胜的条件与趋势,即使处于后方的君主下令不战,前方将领一定要战也是可以的;假如按战争实际情况的发展,无胜利条件或者把握,即使处于后方的君主下令要战,前方的将领不战也是可以的。原则就是要坚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这才是国之栋梁。〔3〕“唯人是保”是孙子时代的民本思想,运用于兵学具有普遍意义。
(四)仁义宽厚,珍惜生命
孙子提出,君主将帅要仁义宽厚,珍惜生命,不能随意用兵;将帅用兵要精筹细划,不能打糊涂仗。他强调,“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3〕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理想境界。还要善待降卒,做到“卒善而养之”,不加害于他们,时刻体现仁义之师的人本性,并达到“胜敌而益强”的目的。后来荀子也总结说:“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5〕
三、并气积力,齐勇如一:周密协调聚积奋勇杀敌之力
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如果三心二意,军心涣散,各为其是,不听指挥,或者仰仗勇猛单独冒进,或者大敌当前畏惧退缩,都不可能形成专一的力量。为此,孙子强调行动专一,并气积力,才能千里杀将。正如《尉缭子·兵令下》所言:“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也;万人之斗,不如百人之奋也。”
(一)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是取得一致行动的基本要求。孙子强调,战场上要统一号令“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3〕“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如果恃武逞强,轻敌冒进,单独行动,兵再多也是徒劳的,“必擒于人”(《行军篇》)。善用兵者,在复杂环境下,就要靠治军有方,三军严整,令行禁止,勇敢如一人。这告诫人们,军队行动整齐划一重在平时的训导,懂得“用众之法”〔3〕。
(二)周密协调
将帅的整体协调配合能力对凝聚战斗力十分重要。孙子认为,在指挥大军作战时,要善于协调行动,凝聚力量。如果“不知三军之权”,指挥协调不当,不但不能发挥整体力量,反而还可能“乱军引胜”。(《谋攻篇》)
孙子在《九地篇》中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队伍的协调并进作了详细阐述。认为善用兵者,能使队伍在行动时保持前后首尾照应,行动自如,调动队伍就如常山中的率然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九地篇》)这些都强调了行动整齐划一的重要。三国时刘备忿而伐吴,倾蜀国之精锐,几万大军顺江而下,排起前后相距遥远的长蛇阵,由于协调不力,而被吴军分而食之。教训十分深刻。
(三)齐心专一
孙子还考虑到如果军队进击,长驱直入,作为客军,深入敌国,更应设法调动士卒斗志,形成合力。《九地篇》提出:“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认为一支军队深入敌境,必须懂得“为客之道”,对敌作战,要保持精诚专一。
原因在于“客军”深入敌境,对国情、人情、地形等不了解,如果敌国切断退路,客军将走投无路,就有被困而围歼的可能,因此更需要加强团结,拧成一股绳,决一死战。李筌认为:“夫为客,深入则志坚,主人不能御也。”杜牧则认为:“言大凡为攻伐之道,若深入敌人之境,士卒有必死之志,其心专一,主人不能胜我也。”梅尧臣认为:“为客者,入人之地深,则士卒专精,主人不能克我。”这些都在强调军队思想统一、精诚团结、勇往直前对夺取胜利的重要性。
(四)分合为变
要凝聚强大战斗力,还要善用分合之变。孙子认识到兵力的“分”与“合”是灵活使用兵力的根本。治军时,以“分数”达到“治众如治寡”;用兵时,以“形名”达到“斗众如斗寡”〔3〕。这就要机动灵活,兵以诈立,“以分合为变者也”〔3〕。善用分合之变,收到较好的聚力效果,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兵力,这样才能以一当十,赢得胜利。
假如,相遇众多而集中的强敌,就要以“分合”分散其力量。这就是“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集中我之力量,而分散敌之力量,我以十倍力量打其一倍力量,使其“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捉襟见肘,“敌虽众,可使无斗”(《虚实篇》)。以“合”集中力量是聚力的正向思维,以“分”分散力量则是聚力的逆向思维,分合得当,就能使我由寡变众,敌由众变寡。后来的高明指挥家就将这种方法概括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四、令文齐武,严明一法:执法公允营造内聚法治氛围
要使上下一心,还需要依法治军,实施“德”“法”兼用。要文武兼施,“合之以文,齐之以武”〔3〕。将帅还要作则垂范,诚信待人,执法公允,以楷模的感染人,促使人的思想内化,以取得下属与上级高度一致,并收到心悦诚服的固化效果。“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6〕。
(一)诚信一法
孔子极力倡导人要有“信”,“民无信不立”〔7〕。将帅必须对士卒诚信。孙子将“信”作为将帅品德的基本要求,足见将帅诚信的重要。孙子所讲的“信”,就是要求将帅要守信用,对君主忠贞不贰,对下级负责,言而有信,行而必果。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朝令夕改,都必然要失信于属下,必然就失去广泛的支持。
(二)执法公允
制度和法纪是人制定,也是用来约束人的。人的素质、尤其是将帅的法治品德,是取得上下一心的重要因素。“七计”中,孙子将“法令孰行”作为判断胜负的又一标准。孙子吴宫教练斩宠姬,就是以不分贵贱亲疏,法纪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法的典范。还有司马穰苴整军斩庄贾、曹操割发代首等,都是严于律己,“刑无等级”的最好例证。只有执法公允,一视同仁,身体力行,才能赢得士卒对将帅的信服与爱戴,营造出“一志”的氛围。
(三)赏罚严明
《计篇》将“赏罚熟明”作为判断胜负“七计”之一。梅尧臣阐发:“赏有功,伐有罪。”〔3〕孙子还主张必要时“施无法之赏”,实行超越常规的奖赏。这样就可以“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3〕
注重赏罚已为诸家认同。《尉缭子·兵令下》也明确指出:“赏如日月,信如四时,令如斧钺,制如干将,士卒不用命者,未之闻也。”将帅赏罚分明,讲究信用,士卒没有不服从命令的。孙膑在答威王问时说:“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8〕这些无疑是强调明信赏罚的重要。《管子》还强调赏罚要公开透明。《枢言》要“明赏”“明刑”,“赏罚明,则德之至者也”。人君治国,“莫不有法令赏罚”。用兵打仗也是如此。《七法》认为“有功必赏,有罪必诛”。《立政》说:凡将行事,“赏罚之数,必先明之”。赏罚要信实,不然,就如《权修》所说,“赏罚不信,则民无取”。《八观》断言,如果“赏罚不信,五年而破”。赏罚坚决,就有遵守的法度,人们才坚信不疑。《七主七臣》称:“赏罚必,则下服度。”《禁藏》云:“赏罚莫若必成,使民信之。”这些都是规正人们的准则。
(四)激励士卒
孙子在《作战篇》中说:“取敌之利者,货也。”货,就是以物质激励的意思。曹操引用《军谶》说:“军无财,士不来;军不贵,士不往。”〔3〕认为物质利益是吸引人心,鼓舞士卒的一个较为有效方法,理解更为深刻。孙子不仅提出军争要实行奖惩原则,而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奖励办法。《作战篇》说:“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孙子倡导通过奖赏立头功者,激励将士不畏艰险,争先恐后,顽强拼搏,视死如归。
五、综论
作战能力,始终是关乎军队兴衰、战争胜负、国家存亡的决定性因素,能否打赢,是检验一支军队有无作战能力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无论何时,提高战斗力都是军队建设的根本追求。如何提高作战能力并有效释放,历来为兵家所重视。从流传至今的著述与战史资料看,中国古代兵家早已将战斗力的凝聚放在战争准备的首要位置,在这方面兵圣孙武最具有代表性,在《孙子兵法》中得到充分体现。新时代,系统研究孙子治军聚力思想,汲取其政治智慧,对于新时代加强军队政治建设,凝神聚力,提高军队战斗力,把我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注释】
〔1〕朱熹注:《周易本义》,宋元人注《四书五经》本第五种,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59 页。
〔2〕周百义:《武经七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1 页,第273 页。
〔3〕孙武著,曹操等注:《孙子十家注》,第3 页,第177 页,第1 页,第33 页,第177 页,第226-227 页,第117 页,第201 页,第66页,第113 页,第166 页,第11 页,第210 页,第30 页。见《诸子集成》(6),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版。
〔4〕焦循:《孟子正义》,见《诸子集成》(1),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版,第51 页。
〔5〕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1 页。
〔6〕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注》,见《诸子集成》(7),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版,第237 页。
〔7〕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6 页。
〔8〕林茂荪:《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外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