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食育推进的价值意蕴、体系架构与实践路径

2022-04-06王虎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食育食物思政

王虎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健康入万策,环境系家园。健康中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托,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有机构成。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而这两者都与食育息息相关。我国在《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提出要把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但截至目前,在整体践行中,学校教育推广不够,高校贯彻尤为乏力。因此,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知识生产、文化传播重地的高校,倡导并梳理食育推进方略的价值意蕴、体系架构与实践路径,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高校食育推进的价值意蕴

顾名思义,食育就是对良好饮食习惯的培育,但其真实内涵却不止于此。日本在2005年公布的《食育基本法》中明确把食育定位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并认为食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国民学习饮食知识,具备饮食选择能力,培养国民关于“食”的思考方式,形成健康、丰富的国民文化生活氛围[1]。我国也有学者认为食育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食育主要包括食品节约、食品安全与营养、合理膳食结构、科学饮食方式、常见烹饪技巧等;广义的食育则包括食物生产常识、国家食品和粮食安全形势,传统饮食文化等[2]。还有学者认为,食育包含了了解人类生存常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体育教育等相关内容[3]。总而言之,食育就是以食物为载体的综合性教育[4],其目标是通过与食物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使人们理解食物、关爱自我、尊重自然、感恩社会、传承文化[5]。综合而言,笔者认为,食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不断推进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的多元战略背景下,食育理应首先在核心范畴上凸显对国民日常饮食健康与合理的影响与改造,以实现促进国民健康和人类食物可持续消费的目标。同时,人类食物在生产、加工与消费中所蕴含的深刻伦理和丰富文化,也使得食育可以在情感与道德、思想与文化等层面承载更加丰富的内容。基于此,本文赞同有学者所认为的“食育是培养爱惜粮食、了解食物营养、重视传统饮食文化以及与相关食品产业有关的综合教育”这一观点[6]。结合这一认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推进高校食育至少可分别从知识、情感与文化三个维度孕育出深刻的价值内涵。

(一) 提高知识储备,增进大学生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知识素养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校园教育工作。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提升食品安全公众素养。2021年4月,我国又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其中第21条明确规定了学校对于反食品浪费的教育义务和责任,强调学校要通过学习实践、劳动体验等形式,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由此可见,党和国家深刻意识到,要想实现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长治久安,离不开校园宣传、学校教育。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教育既包含着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也包含着知识教育、文化教育。食品安全当中涉及大量的物理学、生化学、营养学、心理学等科学内容,而粮食安全也涉及经济学、农学、国际关系学等知识内涵。在当前高等教育日益重视通识性、全面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有效推进高校食育,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知识素养,增强其应对国家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与形势的科学理性,从而既有利于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也有利于推进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国家战略。

(二) 增强情感动员,培养大学生亲近自然、家庭与社会的情感力量

情感是人在感性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主体性的特征伴随着人类的认识活动,并抑制或推动认识活动的展开[7]。当前,伴随社会高速变迁,我国在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关系上都必须借助情感动员来实现和谐、稳定与发展。然而,某些方面的情感异化正在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一定层面上削弱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8]。例如,一些调查研究显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淡漠是当代大学生在环境知识、观念和行动方面不足的主要原因[9];家庭关系情感疏离是形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重要原因[10];即使在农业高校,也仅有26.7%的学生明确表示,在毕业后愿以投身农村建设的方式来回报社会[11]。可见,在高等教育中,要想树立大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加强情感动员,激发学生情感力量。食育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亲近自然、家庭与社会的情感力量。首先,一切人类食物皆源于自然,万物生长,既丰富了物种,也为人类提供了食材,因此,了解食物的过程就是亲近自然的行动。其次,食育有改善家庭与人际情感关系的功能。二战以后,伴随日本女性的高学历化和就业人口的增加,日本家庭出现了大量的“孤食”和“个食”现象,这被认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成为诱发校园欺凌的一个因素[12]。因此,日本在《食育推进计划》目标中强调,要通过食育增加家庭早餐或晚餐的共餐次数,并以此增进家庭与人际交往情感。最后,食物生产离不开社会分工与合作,特别是离不开农业和农村发展,因此食育也与“三农”意识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高校,特别是涉农高校,应抢抓历史机遇,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源不断输送知农爱农事农的卓越农林人才[13]。因此,借助食育,可以让大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培养对乡村振兴的情感力量,激发投身乡村振兴热情,增强回报社会责任意识。

(三) 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对民族饮食文化认同与传承的自觉意识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选择、饮食习惯、用餐礼仪是当地人民长期的历史积淀,具有重要的文化属性。在人类学意义上,饮食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食育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沉淀出了璀璨的饮食文明,其中,首先就孕育了丰富的食礼文化。例如,《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中国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另外,中医传统还非常重视饮食养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生。”同时他还注重食疗医病,强调“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除此之外,中华美食更是古老中国的一张世界名片,传承了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烹饪文化。例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就十分热爱美食,甚至以此入词,留下了千古名篇《猪肉颂》,其中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14]可见,中国古代在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和烹饪技巧等许多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断向我国大学生散播“西方文明优越论”错误观念的局面,在高校推进食育,可以有效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坚定维护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自觉抵制西方世界意识形态的不良渗透。

二、 “双绿四维”下的高校食育体系构造

尽管高校食育价值深远,但由于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因此如何在教育规范化的语境下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与内容,对其形成应有的逻辑架构,是必须深思的问题。结合食育的最直观性内容以及“三全育人”的基本理念,应当形成以树立“健康+环保”双绿生活理念为核心教学目标,以培养“食商”引领下的食知、食趣、食操、食礼“四维”素养为综合教学内容的高校食育教学体系。

(一) 核心教学目标:树立“健康+环保”的双绿生活理念

食育广阔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其应当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普及健康知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农业农村建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但是,就当下食育最核心的教学目标而言,应当是树立大学生“健康+环保”的双绿生活理念。这不仅是因为健康与环保的饮食理念与方式是食育的最直观性内容,构成了上述其他教学目标的基础,同时还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全育人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全”。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根本是“育才造士”,是培养人格健全、发展全面的人才。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人才是中坚,资源环境是依托,只有青年身心健康,自然保护得力,国家事业才能稳步前进。然而,这两者都离不开对公民现代生活理念和方式的教育。一方面,健康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据WHO统计,全世界60%的死亡主要归因于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15]。另一方面,“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6]。因此,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必当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为引领社会现代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当前,垃圾食品、不良饮食习惯还在侵蚀着一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部分食品的高污染高能耗生产、食品浪费等现象也在破坏着环境,损耗着资源,因此,推进高校食育,在根本上就是一方面倡导大学生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增强绿色食品认知,形成以健康为导向的绿色生活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强化食品节约意识,避免食品浪费,减少对高污染高能耗的食品消费,形成以环保为导向的绿色生活理念。最终,就是要通过食育培养大学生对国家与社会“健康+环保”的“双绿”意识,树立新时代新青年新生活理念。

(二) 综合教学内容:培养“食商”引领下的食知食趣食操食礼四维素养

近来,新华社提到了“食商”这一新概念[17],用以概括现代人在饮食方面的综合能力。高校食育教学内容应当牢牢围绕提高大学生“食商”而展开,具体来说,它又可细化为食知、食趣、食操、食礼四维素养。

1. 食知——高校食育之基础点

食知即食商的知识面。只有建立起食知体系,才能真正理解、尊重、敬畏食品。从知识学的角度而言,食知是多维的,既包括客观知识,也涵盖主观知识。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消费行为研究,Alba J W和Hutchinson J W认为,主观知识更多地以经验和其他因素为基础,客观知识则主要取决于能力和专业知识[18]。食育中的客观知识主要包括理论和应用。理论知识即结合物理、生化、营养、农学等学科了解食品种植和加工过程、性状变化、营养作用机制等;应用知识即从消费行为学角度了解如何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如何识别食品标识信息等。食育中的主观知识则主要涉及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主要用以帮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风险感知、食品信息传播机理、食品节约社会意识等。

2. 食趣——高校食育之吸引力

食趣即食商的兴趣面。培养食趣,一方面是让大学生形成终生食育的观念,并辐射家庭,扩散至社会;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形成感恩自然、热爱生命的积极生活态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伴人一生的朋友。因此,提升食趣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食育学习动力,还能促使其把食育贯穿终生,并惠及家庭与社会。另外,囿于当代快速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对日常饮食仅有饱腹之需,而无浓厚之趣。食趣的缺乏使他们不仅不愿意去认识食物,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食物和生命之间的关联性。日本在《第二次食育计划》中就指出,食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对食物的感恩,因为食育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食物观、生命观和人生观[19]。在欧洲,自20世纪末以来,为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开始兴起了“慢城文化”,其中,就包括最早于1989年由Carlo Petrini在意大利的Bra所发起的“慢食运动”[20]。所谓“慢食运动”,就是强调要通过慢食感受生活,体味生命。可见,培养食趣可以帮助人形成感恩食物,热爱生命的积极生活态度。不过,不同于食知,食趣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既需要情感的引导、知识的哺育,也需要实践的操作、文化的浸润,是一个长期而综合的任务。

3. 食操——高校食育之强化面

食操即食商的技能面。食物是生命延续之根基,制食是生活必备之技能,因此,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制食技能,才能得以让其真正亲近食物、感恩食物、关爱自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乐享其成,缺乏亲身体验食物“从田地到餐桌”的过程。这不仅导致其缺乏生活必备之技能,也不利于大学生感悟到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艰辛与不易。因此,通过食操训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农耕劳动,参与食品生产制作,学会识别、加工、烹饪食材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避免食品浪费,保持操作卫生,注重营养均衡等习惯,促使其最终形成食品节约和食品安全的个人意识 。

4. 食礼——高校食育之升华层

食礼即食商的文化面。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构成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要义的一部分。同时,食礼在礼中又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因此也被称为是“食礼之国”。有学者认为,中华饮食文化有三重境界,分别是尚美、善德与和谐[21],在这三重境界中,都饱含了礼的重要成分。首先,食礼之初,与祭祀有关,庄严肃穆的祭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传统仪式的美感;其次,食礼在古代是对人们德行伦理的教化,强调的是要在日常饮食中克己复礼,要孝亲、尊长、慈幼;最后,中国古代食礼还十分注重“天人合一”的观念。孔子云,“不时不食”,强调的就是饮食要符合自然规律。可见,通过高校食育培养食礼,就是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孝长爱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品德。

三、 高校食育推进的实践路径

如同德美体三育一样,食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情感、知识、文化等教育于一身,具有高度复杂性。因此,高校食育的实践推进绝非凭一朝一夕之功、一课一时之力即可完成,而是需要多元结合,全面协同,持久推动。

(一) 在思想引领上,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着重体现。明代心学家李贽曾说过“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可见食育中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教育。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体现出食育也蕴含国情教育的属性。伦理教育和国情教育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因此,开展高校食育理应充分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1. 要充分借助已经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开展食育

一方面,要把食育的教学理念、目标与内容针对性融入现有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中,使之目标统一、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浑然一体;另一方面,也要围绕食育,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创新形式。例如,高校可以鼓励思政教师通过开设思政公开课、专题课、讨论课、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加强食育学习。在这一点上,有些高校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在2021年春季就面向在校学生开设了名为“绿色中国”的思政公选课,其中,校长李召虎讲授了“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一课。通过作为农业领域专家的校长来讲授思政公选课,同学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增强了对国家发展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2. 要分别从学校、专业、课程三个层次上有意识增加课程思政的食育元素

“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因此,它应当融于学校、专业和课程的三重路径之中[22]。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要融入食育理念。例如,可设置“要培养具有健康观念、环保意识的新青年人才”内容。其次,专业培养目标方面也应融入食育色彩。例如,可根据专业方向,设置“鼓励学子投身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献力于国家乡村振兴”的培养目标。最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可结合具体知识点,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开展食育教学。

(二)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一般认为,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最早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用来说明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对学生进行有价值而无意识影响”的教育活动。自他提出这一概念后,课程便有了显性和隐性之分[23]。一般说来,显性课程主要是指被明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规范性教学文件支撑,并以授课为主的课程。隐性课程则与之相反,是指借助学校情境,以非正式、非确定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场景布置、人际关系等各种方式向学生进行无意识教育的活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教育座谈会上强调,思政教育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校食育作为情感、知识、文化教育的统一,也应坚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路径。

1. 要鼓励具备不同办学条件的高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开设食育显性课程

由于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高校的办学资源和禀赋不同,因此难以要求开设统一的食育显性课程。但是,应当鼓励、督促各级各类高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优势,积极开设特色食育课程。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农业院校走在前列。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就利用专业优势,面向在校学生分别开设了有关食品生产与加工的“名优茶加工与品评”,有关食品鉴别的“食品感官与评定”,有关食品安全的“食品污染与健康”,有关食品营养的“果蔬营养与健康”,有关食品文化的“中国饮食文化”,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食育显性课程。其他高校也可结合本校专业、区域、资源等条件优势相应开设相关课程。

2. 要倡导高校积极全面地开设食育隐性课程

作为对学生非正式学习各种要素的整合,隐性课程最大优势就在于,只要教育者有意识去开展,它便无需依赖过多的教学硬件,可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进行。它真正体现了“三全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理念。因此,各级各类高校都有条件开设食育隐性课程。具体来说,首先,高校教职人员应当率先树立起“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有学者指出,校长言行即为隐性课程[24]。因此,高校教职人员应当首先树立正确的食育理念,追求饮食健康,避免食物浪费,讲究饮食礼仪,言传身教地食育学生。其次,高校校园应当追求与建设食育文化。校园文化就是大学校园里包含物质、精神及制度等所有文明的总和,它也具有隐性课程的性质[25]。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高校也应有意识增添食育元素。例如,在食堂以漫画、标语等形式宣传珍惜粮食;结合国家每年六月份举办的“食品安全周”开展宣传活动;建设能够体现崇尚健康、节约粮食的校园景观等。

(三) 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情感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情感教育的研究认为,学生在学习场景中是以“整全生命体”的状态而出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认知——情感的交融互通。情感的激发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诺丁斯所说,学校教什么并不非常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教的[26]。正是基于此,近来有学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情感教育[27]。另外,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由于食育既包含了丰富的伦理与文化属性,又具有强烈的实操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坚持情感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路径。

1. 要在食育中坚持以情动人、以感化人,以情感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理解食物、尊重自然、关爱生命、传承文化

从心灵哲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就是我们所吃的食物,理解食物就是体验自我的过程。食物不仅源于自然,也同样来自人类辛勤的劳作,因此,尊重自然和劳动,是人类持久获得美好食物的前提。对自然和劳动的尊重意味着要关爱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能孕育生命,只有生命才能实践于劳动。生命的延续不仅是代际的延续,也应当是文化的延续。因此,食育可以通过不断启发大学生思考食物与自我、自然、生命和文化之间逻辑关系的方式,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情感不是无序单纯的混乱,它有意向性,情感意识首先是对世界的意识”[28]。没有什么能比人对自我、对自然、对生命更能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因为这些是人对世界最基本的意向。因此,在食育中,应注重心理暗示,加强情感教育。例如,可通过历史素材展览、人物主题教育等教学手法,展示新中国在人类农业发展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激发学生的粮食节约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也可通过影视、文学作品鉴赏等教学方式,展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展现“美食塑造美好生活”理念,以激发学生生命热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心理。

2. 要在食育中协同利用多元力量,坚持实地、实习、实操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在教育中增强情感体验,避免空洞说教,还有助于强化知识学习,增强技能训练。具体来说,首先,高校应当贯彻全员教育理念,利用社会力量,联动食育实践教学。全员教育是“三全育人”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优势,形成教育合力。食育的实践教学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协助,同时,许多社会机构也有意愿参与食育工作。例如,2018年,中科院就牵头开展了“国家级贫困县库伦旗食育扶贫”活动[29]。因此,高校可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通过鼓励学生假期参与家庭烹饪,联合社会力量开展食育试点、建设食育基地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其次,要通过实地、实习和实操的形式加强食育实践教学。日本非常重视在食育中采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食物生产、鼓励学生进行种植体验、开办家庭食坊、引导学生参与乡土饮食文化宣传活动等。我国也应当积极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党员进社区等多种形式鼓励师生开展食育实践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食育食物思政
我是“食育”小画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