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涵育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新

2022-04-06初金哲庄卫东葛淼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农业

初金哲,庄卫东,葛淼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近两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就新时代加强学校劳动教育特别是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作出重要安排,不但进行了整体设计,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具有深化劳动教育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1],既是涉农高校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又是涉农高校传承耕读文化和发扬耕读精神的必然要求;既与涉农高校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是实现乡村振兴宏伟大略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涉农高校如何实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耕读教育,需要在理论方面不断提高认识,在实践方面不断探索,这是新时代涉农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的重要课题。

一、 认识基点——耕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内涵价值

耕读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涵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内涵和价值越加丰富、越加深刻、越加重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耕读教育面临新任务、新要求,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将展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

(一) 传统耕读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1. 功利性需求促使耕读教育的产生

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古国,直至近现代,一直是以农立国,广大人民群众以农耕为业、为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出现了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而生存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的生活质量远比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的生活质量高,努力进入士大夫阶层成为多数人追求的美好愿望。而要实现这个愿望,唯有通过读书,于是自然产生了耕与读紧密结合的耕读教育。“耕”指农业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存之本;“读”指读书,是人追求更好生活的途径。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直接促进了耕读教育的大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冲破了阶级束缚,使平民百姓有机会入仕为官,实现“鲤鱼跳龙门”的跨越,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平民百姓的读书动力。随着乡村教育的普及,平民阶层愈加重视子女教育。同时,读书不仅可以科举入仕、改变命运,还兼具明人伦、正家风等多重作用,致使越来越多的家族尤其是名门望族,都寄托于子嗣通过读书成为达官显贵。由此可见,耕读教育得以产生的本质是人们的现实需求。

2. 精神性需求提高了耕读教育的品质

耕读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求之后,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提升,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物质生活和理想精神生活的方式,二者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耕读教育的品质。广大劳动人民的人生价值取向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步,对社会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对人的精神的教化,代表人物孔子就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耕读教育作为精神需求不断形成、不断巩固。尽管存在一定的重读轻耕思想,但耕读教育开始从贵族阶层走向乡村百姓,促进了广大乡村劳动人民有耕有读甚至更加重读的物质所有与精神追求紧密结合的生活状态的形成。南北朝陶渊明、唐代许浑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有子孙在,带经还荷锄” 的诗句千古流传,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耕读教育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宋代的统治者对乡村发展非常重视,使得耕读教育越加成熟[2],耕读形态成为一股社会洪流,亦耕亦读成为了全民化的思想。其中,士大夫阶层不再重读轻耕,主张耕是人的生活之本,读是人的精神之需,二者相辅相成[3]。苏轼曾自称“我是识字耕田夫”。隐居鸿儒、落第士子等乡绅阶层不但是耕读教育的践行者,也是耕读教育的传播者。

3. 民族性需求促进耕读教育的升华

数千年中,随着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华民族也逐渐形成了以奋斗、理想、情怀相统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征,其中耕读教育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首先,耕读教育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数千年来,在广袤乡村的各个角落,许多有识之士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之余坚持读书学习,不但努力“勤耕立家”,还努力“苦读荣身”,形成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克勤克俭、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耕读精神。很多人尽管穷困潦倒,甚至科举落第,也不放弃读书。其次,耕读教育促进形成了广大劳动人民报效国家的宏伟理想[4]。广大劳动人民除了怀着 “耕以致富,读能荣身”的个人美好愿景,更怀着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耕读教育的内涵中充分蕴含着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走向辉煌的重要精神力量。再次,耕读教育促进形成了广大劳动人民崇尚民族文化的高尚情怀。耕读教育的发展繁荣很早就在追求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而发展、而升华。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鲜明的耕读教育文化构筑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

(二) 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1. 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丰富耕读教育新内涵

传统的耕读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传统内涵和价值不变,但改革开放后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丰富了耕读教育的新内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本质性的变化,既有利,也有弊。耕读教育一度被抛弃,人们更多地向往并投身于商品经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耕读教育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重新获得发展生机,耕读教育随着党的教育方针的变化经历了两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2001年至2011年,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二阶段自2012年至今,在这个阶段,劳动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强化,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成为“五育”之一。2021年以来,耕读教育作为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多次出现在中央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政策文件之中,至此有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自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印发以来,涉农高校对耕读教育高度重视,将耕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更加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近年来与耕读教育相关的教材课程、品牌活动、实践基地层出不穷,学生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显增强,耕读教育取得初步成效,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家庭共建共育的局面已基本形成,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在场所、师资、资金、课程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保障。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耕读教育具备新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崭新里程碑。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问题、新要求,需要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更加丰厚的精神和文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全面发展,从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其他领域一样,耕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发挥新的价值。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崇洋媚外思想有所泛滥,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实施耕读教育不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

二是推进乡村振兴价值。推进乡村振兴是目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专门文件,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实施耕读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乡村振兴不只是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乡村教育的振兴,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将发挥极大的引领作用。

三是培养优秀人才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新时代的耕读教育不再是简单培养有一定文化的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管理工作者,而是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特别是像袁隆平一样高尖端的农业发展领军型人才。

二、 导向分析——把握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正确方向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在政治、经济、价值、育人、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把握好方向,才能不走偏,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一) 以时代需求为导向,聚焦理论和实践创新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必须符合社会发展时代新导向,聚焦理论和实践创新。理论上,一是聚集“新指南”,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核心要义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聚焦“新理念”,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必须在坚持中华民族传统耕读文化的基础上,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做到既继承传统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优秀精神,又按照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要求不断创新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实践上,一是聚焦“新重点”,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必须在普遍培养普及型高素质农林人才的基础上,以突出培养创新型、领军型的高尖端农林人才为重点,只有具备相当数量的高尖端人才,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实现乡村振兴;二是聚焦“新背景”,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必须在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充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思想环境、新人文环境、新法治环境、新应用环境和新高科技环境为背景,切实以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作为促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与时俱进。

(二) 以教育价值为导向,强化思想观念培养

一是文化观念培养。耕读教育是耕读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实际体现,耕与读紧密联系、相互融合。耕读教育以“亦耕亦读”为理念,以“勤耕重读”为导向,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的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耕读教育也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就业创业等各个方面,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耕读文化及乡村文化的认同,树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

二是劳动观念培养。耕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劳动,耕与读相互支撑、互为补充。耕读教育在将中华农耕文明、农业经济、农事劳作等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的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促进农业走进校园、走近学生,厚植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形成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和行动自觉。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认同既要将耕读教育融入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又要在耕读教育中增加劳动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磨炼劳动意志、砥砺劳动品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终生受用。

三是实践观念培养。耕读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耕与读相互促进。耕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以推进耕读文化的价值内化、资源深化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实现耕读教育的实践归宿。耕读教育突出实践育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平台载体,引导鼓励学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价值、感受劳动快乐,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必须坚持生产劳动实践,包括开展各类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强度适中、安全可靠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升耕读教育的育人实效。

(三)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政治经济建设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办学指明了方向。高校耕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应紧紧围绕涉农高校办学目标与发展战略,与涉农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同频共振、融为一体。

在政治方向上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耕读教育管理、服务、组织育人功能,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局意识,加强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联系,引导广大师生将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社会实践等与农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科研方向上要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导向,充分发挥耕读教育科研育人功能,鼓励广大师生投身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建设。

在就业方向上要培养更多学农、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充分发挥耕读教育课程、实践、文化、网络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增强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四) 以体制机制为导向,重视综合系统建设

1. 注重拓展创新培养模式

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要注重拓展创新培养模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中国农业发展强大动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兴业态与前沿技术。面对新形势下农业发展新格局,涉农高校在开展耕读教育时要注重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校企战略合作,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新兴农科专业知识,在实践教学中适应劳动新形态、社会服务新变化,拓展耕读教育内涵。

2. 健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要健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组织建设、服务管理中融入耕读教育内容,增强耕读教育实施的全面性;要将耕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拓展耕读教育的理论深度;要打造校际、校企、家校、校社共同体,凝聚多方合力,拓宽耕读教育路径,建设多样化、规范化、差异化的耕读教育体系;要整合校内校外耕读教育资源,通过劳动实践、走访调研、志愿服务、参观体验、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 建立健全综合实施系统

要加强顶层设计,认真制定耕读教育实施方案;要持续推进耕读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管理以及后续评价反馈;要切实把耕读教育摆在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协同推进;要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支持引进耕读教育专兼职教师、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组织耕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耕读教育质量与育人成效;要将耕读教育成果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组织专人对耕读教育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反馈;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投身于耕读教育之中,对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营造浓厚的“勤耕重读”教育氛围。

(五) 以提高品质为导向,实现耕读教育新融合

1. 实现耕读教育与农耕文化相融合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所倡导的亦耕亦读、耕读传家理想至今仍被无数家庭弘扬,激励后人奋发图强。耕读教育的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二是引导学生扎根“三农”、服务乡村振兴,这就要求涉农高校立足传统文化,把握时代特征,不断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耕读教育在形式、内容、目标、育人成效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耕读教育,就是将“勤耕重读”的价值追求融入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用耕读文化浸润心灵、启迪智慧、砥砺品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耕读教育相融合既能铸魂育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又能使中华农耕文化薪火相传。

2. 实现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劳动精神面貌,塑造正确劳动价值取向,掌握劳动知识技能。耕读教育倡导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涵养劳动精神,两者具有明显的内在统一性。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要在基本内涵、教学内容、实践场所、总体目标上同频共振、双促共赢,既要多渠道拓展耕读教育实践教学场所,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又要要求师生深入农业一线,直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两者完美融合。

3. 实现耕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四个认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耕读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勤劳的综合性育人功能,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既是将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又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涉农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将耕读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等各个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加强耕读教育顶层设计,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推进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先进典型榜样示范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耕读文化、生态文明、农耕文明、劳动精神教育,构建耕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4. 实现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耕读教育在强调劳动教育的同时,当然更强调文化学习,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育人导向、教育方式等很多方面相融相通,都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本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将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既能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又能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既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又能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既能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又能拓展耕读教育的内涵。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耕读教育元素,优化耕读教育的表现形式;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既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浪潮之中,又要有利于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六)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增强对策措施的针对性

1. 针对思想重视不足的问题,加强全员思想教育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们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思想上和情感上逐渐疏远农业生产,出现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轻视,体现在教育上,是对耕读教育的轻视甚至歧视。人们忙于追求工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忙于追求快速积累财富,更忙于享受现代化生活,而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视为落后、低等的工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使积极发展耕读教育严重受限,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不断加强全员思想教育。

2. 针对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决定耕读教育实施质量的首要环节,如同好的建筑必须要有好的设计图纸。目前的问题是由于思想上和实践中的很多障碍,使各级政府和高校自身对实施耕读教育缺乏全面的、系统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设计,经常是喊喊口号、走走形式,敷衍了事。耕读教育存在明显的片面化、碎片化现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此,各级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在思想教育、课程教育、队伍建设、保障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反复修正完善,建立起一整套目标定位科学并行之有效的耕读教育体制机制。

3. 针对学习内容不足的问题,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教育,因此学习教材必须充实丰满,课程设计必须结构合理,课堂教学必须形式灵活。目前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比较严重,首先是缺少关于农业生产和乡土知识的设计和安排,其次是缺少适合学生学习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再次是缺少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总的问题是农业知识学习偏少,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教学方法不灵活,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很低。对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加快推行课程教材的乡村化改革,组织专家学者不断探索,编撰出一整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乡土教材,通过认真的实践检验,使课程教材不断完善。

4. 针对人员设备不足的问题,加强师资和保障机制建设

推进事物发展进步的根本因素是人。目前涉农高校在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教师自身的思想觉悟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从事耕读教育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愿望需要不断增强,更多、更主要的还是受条件、利益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此国家和高校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努力改善从事耕读教育教师的待遇,使他们在职称评定、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多方面达到令人称羡的水平,从而从根本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一线教师队伍。

此外,涉农高校在实施耕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是经费不足,教学场所和设备等严重受限。教学活动走形式、轻实践,学校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举办一些活动,场面大、声势大,但缺乏深度、教育性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外还存在社会舆论导向有偏差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高校需要协同一致,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三、 对策措施——针对矛盾和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模式选择是重要的宏观决策,影响长远。同时,模式的实施必须有细致周密的具体举措予以保障。

(一) 宏观方面:践行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新模式

1. “政社校企家”共同发力,五位一体全员育人模式

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家庭五个主体协同联动,构建“政社校企家”五位一体全员育人格局。

(1) 政府提供政策扶持。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投身农业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在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公务员考试等招录计划中增加农村地区招聘岗位数量,提高涉农岗位录用比例;农业、人社部门为农业企业和农业院校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根据行业、专业、地域等差异组织特色专场招聘会,为涉农高校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提供平台保障;打通涉农高校建设发展渠道,全力支持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

(2) 社会营造良好氛围。社会要营造“勤耕重读”的良好社会氛围,例如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深入社区村屯悬挂标语、张贴倡议书、发放宣传单,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普及耕读文化知识,让耕读文化浸润社会每个角落,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用勤劳双手创造财富,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耕读精神。

(3) 学校培养农业人才。涉农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校园文化、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的优势,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也要在实习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既要在校园文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耕读文化自信,也要在思想引领上涵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劳动精神;既要在组织建设上增强耕读教育育人实效,也要在就业创业中引导学生扎根“三农”、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4) 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涉农企业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涉农高校要为涉农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涉农企业应主动对接涉农高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与涉农高校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和投身乡村振兴的机会。涉农企业要将耕读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和软实力,让学生通过企业文化深刻领悟耕读文化,培育学生“三农”情怀。

(5) 家庭潜移默化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耕读教育实施过程中家庭教育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环节中推动实施耕读教育的主体,要明确自身应履行的义务。首先要在家庭中达成热爱劳动的共识,指导学生参与各项居家日常劳动,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其次要在家庭日常交流中给学生灌输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思想,鼓励学生多读、多看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题材的书籍和文艺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最后要将耕读文化有机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和弘扬耕读传家的人文理念。

2. “勤耕重读”双管齐下,四年一体全程育人模式

四年一体化全程育人是指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大学各个阶段学生认知成长的规律,对耕读教育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和任务分解,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一体化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以抓好理论教育,培养学农知农爱农意识为目标。将耕读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等多种理论教育,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激发学生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通过专业导论、校史校情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必修课,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2) 第二阶段以提升劳动技能,涵养劳动品质为目标。结合耕读教育内容,侧重实践体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田野调查、实习实训、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涵养勤于劳动、善于创造、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5]。

(3) 第三阶段以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弘扬耕读文化为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耕读文化必修课,将耕读文化融入日常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等重点领域,将耕读文化有机嵌入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环节。要抓住新生入学、校庆、中国农民丰收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毕业季等宣传耕读文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增强学生对耕读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主人翁意识,做耕读文化的忠实传承人和积极践行者。

(4) 第四阶段以建立就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平台为目标。涉农高校要利用地域、学科、专业、科研、人才、文化优势,积极对接涉农企业建立就业基地,主动联系农场、垦区、农业园区等机构开拓就业市场,洽谈毕业生就业事宜,打破毕业生的求职壁垒,并与区域农业部门加强合作,实施农业人才专项招聘计划。要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科学性的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就业服务。

3. 一二课堂协同联动,相互促进全方位育人模式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有利于推动耕读教育与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相融合、与多种教育相融合、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1) 第一课堂建设。高校应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耕读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是开展理论教学最生动的教育素材,教师要在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加入耕读文化元素,让传统耕读文化常讲常新。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坚持追根溯源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让耕读教育活起来、火起来,让农耕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走入学生心灵。二是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利用头脑风暴、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强化有关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等课程教学[6]。三是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时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耕读文化、在实践中传承耕读文化,让耕读教育顺应时代潮流。

(2) 第二课堂建设。高校应将耕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榜样引领、思想引领、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实施耕读教育。一是在社会实践中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组织学生前往农业园区、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运用实景还原、情景讲述和互动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耕读文化发展历程,领悟耕读文化的魅力和价值;然后组织学生前往纯农地区参加农业生产、生态建设、耕地保护等活动,身体力行体会劳动的艰辛,在劳动中淬炼成长;最后组织学生前往垦区、农场等地开展走访慰问调研,与服务“三农”模范人物和农民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传承老一辈“三农”致富榜样的劳动精神,弘扬耕读文化的时代价值。二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榜样引领、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建设,首先多渠道多平台广泛宣传榜样事迹,引领学生以榜样为精神灯塔,做到价值判断、价值诉求与耕读教育价值观念相统一;然后打通线上线下、网上网下等宣传阵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耕读故事,通过打造“名师讲堂”“博文典故”系列短视频、微电影,设立讨论专区、答疑专区、弹幕专区,加强学习互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加入学习,提升耕读教育实效。最后创建专门以耕读文化为主题的读书角、文化墙、展览馆、社团等,加强耕读教育阵地建设,营造浓厚耕读文化熏陶氛围。

4. 校内校外两个场景,坚持全过程育人

高校应实现耕读教育“不断线、不打烊”,打造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实效性和可推广的耕读教育特色育人模式。

(1) 校内场景。在日常教学时间,通过加强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提升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和实操性,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有收获,在实践学习中受洗礼,坚定耕读文化自信。在日常教学以外的时间,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天候育人,校园广播选取耕读教育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分时段播报,增强耕读教育育人实效。在相对集中的休息时间以班级、院系为单位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要贴近学生需要、迎合学生喜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活动教育意义。开展以“做耕读文化的传承人”为主题的班会,鼓励学生通过情景剧、歌唱、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诠释对耕读文化的理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践行“勤耕重读”的理念。

(2) 校外场景。在寒暑假期间,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耕读教育要求,重点启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性活动,鼓励学生走进农场、农业园区体验生产实践,开展好助农、助困、扶贫为主旨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农业展览馆、博物馆、陈列馆学习耕读历史和文化,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慰问、考察、调研,深化耕读教育成果,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 微观方面:讲求实效实施周密细致举措

1. 加强耕读教育顶层设计,建设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把耕读教育贯穿于办学治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各领域。要制定好“任务书”,统筹推进耕读教育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要签订好“责任状”,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要绘制好“流程图”,厘清重点任务和战略步骤,捋顺工作实施路线;要规划好“时间线”,紧扣时间节点,突出过程管理,确保耕读教育取得成效;要制订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耕读教育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教师队伍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农学类、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等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专门制定耕读教育教师培训方案,对专职教师展开耕读教育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耕读育人的意识和专业化水平;要创建耕读教育研究基地,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规模,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与农场、乡村共创共建耕读文化研究基地,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交流研讨的平台,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要聘请农业领域专家、乡村工匠等兼任耕读教育教师,让耕读教育实践环节回归乡村田园,将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劳动技术等相关知识更加直观、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2. 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在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基础上,涉农高校应重点拓展耕读教育实践教学场所,为学生参与生产劳动搭建实践平台,解决耕读教育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改变实践教学比重较少的现状。要依托农业历史博物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等社会资源,建设一批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要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节日开展具有“耕读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要将挖掘校内资源与运用社会资源相结合,与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农场、乡村深化协同育人,挖掘提炼耕读教育元素,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学习,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指导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培养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实践教学内容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实践教学方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走进农村、亲近农民、感知农情,确保实践教学内容、方法、育人导向、具体方案与现代农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使学生更加符合就业单位人才需求的新特征。

3. 推进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校园氛围

推进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举措。要依托校园环境和文化,营造良好耕读教育的氛围,将爱校荣校教育与耕读教育有机结合;要挖掘校史、校情、校风、校歌、校训、校徽和校园景观的教育作用,有效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大型活动等重要契机,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要鼓励学生设计独具耕读文化特色的周边创意产品,引导学生在创意设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耕读文化;要充分利用校园自然人文景观,打造耕读文化宣传栏,不断凸显校园文化载体的价值引领作用;要建立耕读文化研习社团,开展耕读文化特色活动,将农耕文化教育与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相结合;要将耕读教育内化到学生日常管理中,举办以耕读教育为主题的各类文体活动,给予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和熏陶;要建好用好网络思政阵地,提升耕读文化的影响力;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贴近网络语境,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两微一网一端”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格局,运用图文、图解、音视频、海报等学生喜欢的融媒体表达方式,广泛开展线上宣传教育。

4. 突出榜样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师生践行“勤耕重读”理念

榜样是在伟大事业奋斗中能够代表时代精神风貌的典型人物[7],是耕读教育最鲜活的素材和案例。要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出发,注重榜样选树的真实性、时代性和群众性,大力选树出学生认可度高、可学、可看、可触的榜样典型,深入挖掘其事迹行为、价值精神、人格范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梳理凝练与“三农”高度相关的部分,尤其是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基层就业、投身农业科技攻关的先进事迹,形成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育人素材,用榜样精神点亮学生心灵,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前行;要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为榜样人物雕塑立像,利用榜样人物诞辰纪念等重要节点,举行纪念仪式和缅怀活动;要将榜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以学农、知农、爱农为荣;要通过事迹报告会、嘉宾访谈、主题宣讲等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与榜样对话、交流的机会,激励师生践行“勤耕重读”的理念,引导和鼓励学生激扬青春、报国奉献;要适应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现实条件,打通网上网下,开启“双线”联动,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推出耕读榜样系列专题专栏、新闻报道、融媒体作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5. 广泛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应践行“亦耕亦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价值、理解劳动的内涵。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物馆、产业园区、垦区等地,让学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身体力行与农民一起播种、灌溉、施肥、秋收,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切含义;要让学生在农业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具有厚重农业历史文化底蕴的场所聆听历史故事、认识农耕文物、品读耕读文化史料,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前世今生”;要让学生在生态农业园、科技园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学习农业设施和装备的使用,学习杂交、育种、栽培、嫁接等农业技术,了解千姿百态的农作物新品种,厚植强农爱农情怀;要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既要以参观学习、走访调研、慰问演出、关爱帮扶等传统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又要以生产实习、校企合作、理论宣讲等具有实操性的创新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要依托网络新媒体阵地、运用新技术手段组织学生参与线上实践活动;要拓展线下涉农兄弟院校、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实践场所;要将耕读教育的理念贯穿实践活动始终,注重文化表达,将耕读文化融入实践活动全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参观走访、生产实习让学生感悟耕读文化。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