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测机构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探究

2022-04-06李双凤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食品中心样品

李双凤

(郯城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临沂 276100)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关注,作为我国民生热点问题,应当严格进行监督管理。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性,需要从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入手,提高检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推动食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检测中心是食品检测的主要机构,需要立足于国家法律与检测标准,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对食品质量进行分析与判定。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具有极强的积极意义,能够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度。

1 加强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食品检测应当结合食品的生产要求,对食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测,进而出具具有公信力的食品检测报告,明确食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以此来保障食品检测报告的可信度与实用性。食品企业可依据检测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对食品材料采购、生产、包装等关键节点进行调整,优化生产流程,进而提高食品安全性[1]。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①能够保障检测工作的科学性,检测不合格的食品与未经检测的食品可能对消费者经济健康权益产生威胁,因此保障食品检测的质量能够间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②如果食品检测工作的质量较高,就能够为食品企业提供一定的标准与指导,使食品生产各个环节更加规范标准,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性。③食品检测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2 检测中心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食品检测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同时,检验环节并非仅靠检验室完成,还需要抽样配合。当前,检验中心开展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对检测中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样品采集与使用不规范

食品检测工作中对样品的采集是关键一步,如果采集的样品不符合标准,容易导致食品检测出现误差[2]。①食品检测样品的收集较为烦琐复杂,一些检测中心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样品采集工作的预算支出,导致采集到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同时,一些检测中心样品采集流程不够完善,缺乏标准参考,以至于样品采集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②一些采集人员并未遵循采集规范,在采集食品样品时按照个人经验进行,导致检测结果准确率降低。③部分检测中心的抽样文书书写不够规范,导致在使用食品样品时无法得知准确的结果,真实性有待提高。④采集人员之间并不注重沟通,缺乏沟通意识,即存在技术问题,也存在采集人员忽视问题的做法,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偏差。

2.2 检测过程科学性待提高

检测中心在开展检测工作时,若检测过程不够科学合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①食品安全检测需要根据食品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正确仪器进行检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检测中心的预收集信息不够精确,以至于检测人员选择的方法不够恰当,影响对食品综合质量的判断。同时,部分检测人员在工作中不重视检测方法的选择,随意性较强,以至于检测出的食品质量与实际存在偏差[3]。②检测仪器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部分检测中心对仪器的管理较为疏忽,并未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与维护。在此种状况下,检测仪器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消极影响。这些因素都会降低食品检测的质量,不利于检测中心的持续发展。

2.3 检测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检测工作质量管理需要进行科学的监督,以此来约束检测人员行为,提高检测质量[4]。①食品检测中心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检测的重要意义,使得检测工作缺少有力监管,导致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检测中心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同时,检测中心并未提前制定出完善的意外处理方案,导致检测问题难以解决,影响检测效率与结果。②检测中心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未制定检测仪器维护制度,因此检测人员忽视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影响检测仪器的正常使用。此外,食品检测工作制度不够健全,也会导致检测工作随意性较强,检测人员的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与流程,严重影响检测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4 检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保障食品检测质量的基础是检测人员,只有检测人员综合素质足够高,才能提高检测报告的精准性。但是当下,检测中心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①一部分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工作时间较长、经验较为丰富等原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忽视。同时,检测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知识较为陈旧,并未掌握当下创新的理念与技术,使得检测质量相对较差。②检测中心缺少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不仅考核范围不全面,而且考核标准有待创新,无法对检测人员起到制约作用,导致绩效考核形式化较强。③激励机制缺乏,以至于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

3 检测中心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样品采集与使用管控

食品检测工作中的样品极为关键,样品的质量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加强对样品采集与使用的管控。①样品采集人员需要提前制定出采集计划,结合样品采集地点、样品种类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样品采集时间,保障样品采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后续的检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②需要加强对样品储存的管理[5]。检测中心需要严格管控样品,立足于食品样品的储存标准,创建适当的储存环境,严格管理储存温度与湿度,保障食品样品能够符合检测标准,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③食品样品容易受到环境、时间等要素的影响,因此,流转运输所消耗的时间越久,食品样品的质量就会越差。对此,需要减少食品样品的流转次数与运输时长,提高样品的可使用性。

3.2 有效提高检测过程的科学性

想要提高食品检测的质量,需要加强对检测方法与检测设备的管理。①检测人员应当结合食品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食品种类与检测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食品检测方法的选择,因此,检测人员需要立足于这两个重要因素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测。例如,针对农产品的检测,检测人员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污染情况与营养价值,以农产品生产过程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②检测中心应当更加重视对检测设备的升级与维护,依据相关标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优化检测设备性能[6]。同时,检测中心需要结合工作需求更新设备,引进配套的检测技术,淘汰老旧设备,避免检测时发生故障。这样能够维持检测环境的稳定,提高食品检测报告的精准性。

3.3 健全食品检测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能够起到保障作用,对食品检测工作的进行十分关键。①检测中心需要树立起监督意识,完善食品检测监督制度,对检测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同时,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定应对策略,在发生问题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检测中心产生损失。②检测中心应当加强安全意识,确立安全检测制度,以提高检测的安全性为基础,加强对食品检测中风险隐患的防范与预警。对此,需要明确操作规范,说明禁止操作的具体事项,提高工作的标准性,使检测人员的行为能够受到制约[7]。③检测中心需要加强检测仪器维护制度建设,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制约与管理,确定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流程,设置维护保养标准,以此来保障检测仪器的正常使用,提高食品检测的质量与 效率。

3.4 注重检测人员的综合培训

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影响,对此,需要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使其在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①检测中心需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结合工作需求,丰富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使其对现下创新的理论与技术更加了解。同时,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检测人员主动了解市场的意识,明确不断变化的食品市场中食品的新种类与不同食品的检测情况[8]。此外,需要快速掌握创新的检测技术与检测方法。②检测中心需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标准,以职业素养为基础,约束检测人员的行为,优化其工作态度,保障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需要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对表现优秀、工作态度良好的检测人员进行精神表扬与物质奖励,提高对检测人员的激励作用,优化检测中心工作氛围,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管理能力提高,需要检测中心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样品采集与使用管控、提高检测过程科学性、健全食品检测管理制度、注重检测人员综合培训4 方面入手,改善质量管理模式,创新质量管理方法,以此来实现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食品中心样品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一种新型深空探测样品封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