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秘管建刚作文教学

2022-04-06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实验小学校张昌荣

黑河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管建刚真话习作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实验小学校 张昌荣

最近,我拜读了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等系列丛书,管建刚的书内容朴实、鲜活、深刻,贴近教师,更贴近教学实践。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勇气、胆识与魄力,感受到他潜心探索作文教学的真谛,敢于揭露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病,敢于挑战,大胆创新,掀起了作文教学革命的高潮,从这一点上说,管建刚可以称之为教育界真正的勇士。管建刚宛如教学路上的一盏明灯,让你眼前一亮,不禁感叹道“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教”;管建刚又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的一艘航船,让你惊叹条条大路通罗马;管建刚更象一位友人,让你在作文教学上找不到方向时,为你指点迷津,使广大教师走向幸福的作文教学之路。

一、管建刚的作文教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一)作文评价方向正确

管建刚认为一线教师对“什么是好的儿童作文”的评价发生偏差,有的一线教师认为打一百分的作文,在管老师眼里很有可能才六十分;在管老师眼里是一百分的作文,也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一线老师给他六十分,作文评价发生错误,教和学都会发生根本的错误。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方向要正确,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的习作,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写出浓浓语文味和富有儿童语言的作文。

(二)“小步走”的作文课

关于作文课,管老师不太喜欢用“高效”这个词,他认为一堂课得一点点就够了。管老师问过很多教师这样的问题:“一个孩子作文只有五十分,你希望上一堂课,他的作文能达到多少分?”有的老师说六十分,有的老师说七十分。管建刚说如果一个孩子是五十分,他希望这个孩子上了作文课之后,能够有50.5 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一个星期上一次作文课,能够提高0.5 分,那么一学期20 节课,那就提高10 分,一年40 节,那就是提高20 分,两年80 节,那就提高40 分,两年后由50 分变成90 分,这是教学上多大的成功啊。如果是想把他50 分变成70 分的话,你就是冒着一个巨大的风险,叫做拔苗助长,所以为什么他这次50 分到70 分,下次他又是50 分、60 分、55 分,原因就在于那次70 分的拔苗助长,而不是脚踏实地往前走的半分。一堂好的作文课,要“小步走”,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学习写作文,让学生会写、乐写、写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写真话

管老师主张“兴趣”重于“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生写作兴趣消失的原因:学生说的话教师不认同,家长不认同,试卷标准不认同,说得再起劲也白搭。管老师倡导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不说正确的假话,然而当下许多教师为了让孩子得高分,逼得孩子不敢在作文中写真话,学生的作文皆是带着“面具”的“正能量”,充斥着虚情假意。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假话的学生,在生活中会说真话吗?一个习惯于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呢?当写作文和做人紧密相连,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时,写作就成了一件大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教会学生说真话、写真话,否则教师就有可能成为人民的罪人,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个罪名有些大,但细细想想的确如此。比如,在武汉确诊第一例或前几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如果有人敢讲真话,将这一信息上报给相关部门,各级领导做出正确判断,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武汉绝不会出现疫情爆发且向全国蔓延的局面,也不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直面生死,14 亿人居家隔离,学生停课、工厂停工、商铺停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当说真话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危、民族的生死存亡时,谁还敢说说真话不是一件大事?说真话要从娃娃抓起,说真话要从作文抓起,在写真话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挖掘写作“金矿”

在主张“生活”重于“生成”中,管老师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他在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和痛点,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独特的“写作金矿”。管建刚举了一个例子:十年前,我教过一个农村学生,他的作文很糟糕,不只是错字连篇,六年级了,只能写一两百字的作文。一次,他写去湖里“偷鱼”,错别字依然多,却写了四百来字。我很欣喜,同他聊天,发现他的“写作金矿”在“捉鱼”“养狗”“打鸟”,干无聊的“坏”事上。管老师鼓励他发掘出自己的“生活金矿”,他每次都能写四五百字,从而对写作有了信心。毕业时这名学生在班级作文周报上留言:“我很高兴,我遇到了一位伟大的作文老师。”

如果管老师非要他去写“一个敬佩的人”“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这名学生跑到自己的生活库里一看,翻个底朝天也没有,只能痛苦地强迫自己去写“马路上扶瞎子”“商场里捡皮夹子”的作文。这样,学生怎么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呢?管老师一语中的,找到了多年来小学生写作选材“亘古不变”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的病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最不能做的事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让学生写成人“喜欢”的故事。那么,教师该如何挖掘学生写作的金矿呢?

1.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教师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应鼓励学生积累亲身经历过的素材,这些充满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素材学生才能写得酣畅淋漓。

2.引导学生关心新闻。新闻既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情,也可是社会热点,还可以是国家大事和国际大事,让学生了解记录,也许在学生的某一次习作中就会成为学生写作的“金矿”。

3.鼓励学生阅读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告诉我们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读书汇报会、评选读书状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五)注重写作后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很多语文教师非常注重写作前指导,而管老师却说“学生作文前,教师的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写作前指导的祸患,已经严重到了可以毫不心疼,应该像割掉肿瘤一样地将它抛弃。”管建刚在主张“讲评”重于“指导”中指出99%的指导都是好心办坏事,教师想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帮助学生分析习作要求,指导学生选材、构思、列提纲,有的教师写了好多开头供学生选用,甚至为学生提供习作例文,让学生参考,结果指导出来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过度指导的作文,不仅会导致学生作文千人一面,还剥夺了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学生在写作文上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离开教师这个“拐棍”不能独立完成习作。“作后讲评”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在管建刚的作文讲评课上,管老师能够根据本次学生习作的优缺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展示学生习作中的亮点,针对习作存在的不足,诊断出作文“病”。管老师对症下药,教给学生“治病秘方”,学生实际操作,达到人人会“诊断”,人人会“治病”,人人今后不得类似的“病”,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管老师的作文讲评课上得是如此用心、如此扎实、如此幽默,学生常常在管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在管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中,在欢声笑语中激发写作兴趣,掌握作文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六)发表文章增强写作信心

管建刚2005 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 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 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9年出了11 本书,他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发表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的奇迹可以在学生身上复制。”管建刚作文教学的成功与班级作文周报是分不开的。管建刚意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后者尤其重要,这是一切作文教学的根基”。当班上学生的作文长期没有起色的时候,管建刚灵机一动,创办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也能体验到发表文章的成功,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班级作文周报》主要编发在学校、班级和家里发生的故事。这类习作最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也最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体会到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不断地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快乐,从而提升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管建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根据不同水平的作文,给他们寻找成功的机会。通过积极投稿,发表文章的形式,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鼓舞,能够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七)独具特色的激励机制

用办报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写作,这种方法在语文教师中其实并不鲜见,但为什么管建刚的报纸能够引发学生如此高涨的写作热情呢?这与管建刚独特的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

1.等级评奖

学生每发表一篇作文,就发“刊用纪念卡”一张,凡获得3 张“刊用纪念卡”的学生,可以换取一张奖状,名为“作文新苗”奖。获得“作文新苗”奖之后,再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表5 篇文章,可获得“作文小能手”的称号;再发表7 篇文章,可获得“班级小作家”称号;若能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刊出2-3 个“小作家专栏”,并且必须在报纸上正式发表文章1-2 篇,能够获得“班级诺贝尔文学奖”。

2.积分活动

积分活动就是学生在《班级作文周报》上每发表一篇习作,获得相应的积分卡,如果学生发表的作文是540 字,就获得540 分的积分卡,学生写作一学期,积分卡上累积的分,就是他素质报告单上作文项成绩的决定性依据。

3.稿费活动

管建刚发给学生的稿费不是真钱,而是一张模拟稿费单。名片纸上盖上“《班级作文周报》稿费”的字样。稿费单可以换免写家庭作业一次,可以换免考单元测试一次,还可以换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老师亲笔签名书一本。

二、管建刚作文教学成功的原因

管建刚老师参加工作后一年生病,二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 年安心教学,2008 年获江苏省特级教师。为什么管建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敢于向传统的作文教学说“不”

管建刚最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学习的就是他的勇敢,他敢于站起来向传统的作文教学挑战,敢于对传统作文教学说“不”。传统的作文教学,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前指导都做得很精、很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写作文都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导致很多孩子上了很多年学,却写不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作文,这是传统作文教学的诟病,也是语文教育的悲哀。管建刚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轻作文前指导,让学生独立审题、选材、构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作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写出富有儿童语言和情趣的作文。

(二)敢于向传统的作文审美说“不”

管建刚的勇敢还体现在向传统的作文审美说“不”。很多语文教师喜欢学生优美的开头,例如:“每个人都有美好而有趣的童年,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满了许许多多的珍珠,有些已经随岁月的流失而渐渐褪色,有些已经却依然光彩照人。童年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数也数不清。今天就让我来摘一颗最耀眼的星星,与大家分享。时常摘下这童年之花,闻一闻它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取出一个个小秘密与好友分享。或是跳进那波光粼粼的童年之河,尽情地遨游嬉戏,与小伙伴们一起悠悠地做着童年的梦”。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这类优美的开头十分欣赏,管老师却认为这些开头是“套话”,不是出自学生之手,应该摒弃。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连续动作时,要求学生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这类连接词,而管老师却认为这是一种病——连词病,连续动作不应该使用连接词,作文语言应该是干净的,绿色的。管建刚否定了许多传统的作文审美,让学生的作文远离套话、假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作文审美标准,学生的作文别具一格,令读者耳目一新。

(三)善于钻研总结

管建刚老师的成长与他本人善于钻研总结是分不开的,管老师总是站在儿童的角度设计作文教学,用儿童的视角去讲作文、评作文,所以作文课很接地气,也很受儿童的喜爱,学生喜爱了,写好作文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管老师特别善于总结,把自己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总结并及时记录下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管建刚作文教学经验,例如:常见的6 种口语病——“然后”病、“开始”病、“其实”病、“在”病、“就”病、“是……的”病。记事作文的7 种语言病——“我想”病、“多此一举”病、“关联”病、“我”病、“的时候”病、“少年痴呆”病。这些作文病的名字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学生很容易记住。

管建刚总结了许多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经验,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版书籍。先后出版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等一系列作文教学丛书,让他的作文教学经验传遍语文课堂,让更多的教师更新作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能力,从而使学生爱上写作文,写好作文,真正受益。

猜你喜欢

管建刚真话习作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话重要,放前面
写实验,要曲折
真话都可以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