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绘本的情绪表征 丰富幼儿的语言关键经验
2022-04-06方黄杲杲
■文/方黄杲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习得,也更加重视语言领域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整合。而绘本是幼儿习得语言关键经验的重要媒介,为此,笔者跟随《幼儿园领域课程指导丛书: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一书的指引,从“择”绘本、“赏”绘本、“话”绘本三个维度出发,探索了聚焦绘本的情绪表征,丰富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择”绘本:从有 到优,筛选绘本资源
在前期建立的绘本资源库中,笔者将情绪类绘本按幼儿情绪发展的顺序大致分为了三类,即情绪理解类、情绪表达类、情绪调节类,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但如何实现从有到优,笔者认为,还需要从兴趣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三个方面出发继续探索。
(一)兴趣导向:尊重儿童本位,追随儿童视角
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其主动阅读绘本、获得语言关键经验的前提,那么哪种类型的绘本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呢?对此,笔者尝试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在自主选择绘本时的关注点,最终发现幼儿最先拿起来的绘本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封面色彩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例如,笔者班上有几名幼儿喜欢翻阅《情绪小怪兽》系列绘本,这一系列绘本最吸引幼儿眼球的就是封面上那只色彩斑斓的小怪兽。“怪兽的样子一般都是很凶的,怎么这只小怪兽看起来有点难过呢”“小怪兽是打翻了颜料桶吗”这些都是幼儿在看到封面后自然而然发出的疑问。由此可见,优质的情绪类绘本仅通过简单的封面就能牢牢抓住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深入 阅读。
幼儿的兴趣往往转瞬即逝,什么样的绘本内容能够持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呢?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性观察,结合班级情绪类绘本的阅读打卡记录,发现能够持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绘本内容具有这三个特性:与幼儿的生活情境相呼应;以儿童视角描述情感历程;画面细节可反复推敲。以绘本《情绪小怪兽去上学》为例,这本绘本是《情绪小怪兽》的续集,故事中的小怪兽以捉迷藏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幼儿园经历的各种事情,这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在阅读这本绘本时,他们会通过观察画面细节发现小怪兽身体颜色的变化,据此猜测小怪兽的情绪变化。
(二)问题导向:发现幼儿需求,捕捉情绪变化
大班幼儿多变的情绪需求和复杂的情绪问题使得部分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育契机,于是,为了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情绪需求和问题,笔者给家长发放了相关的调查问卷。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班上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和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较强,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稍弱,且只有少数家长对幼儿的情绪需求有持续性的关注和了解。
结合调查问卷,笔者尝试整合一部分幼儿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情绪需求和情绪问题,如渴望被关注、害怕失去、感到孤独等,并将其作为依据,挑选了一些情绪类绘本开展阅读活动,如《抱抱》 《猜猜我有多爱你》《会飞的抱抱》等。
此外,笔者还将班级中少数出现了情绪问题的幼儿作为阶段性观察的对象,在生活中重点捕捉这部分幼儿的情绪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如《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生气汤》《杰瑞的冷静太空》等,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让幼儿从绘本中习得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 方法。
(三)价值导向:把握关键经验,理解不同情绪
幼儿的语言关键经验是在情境运用中自然习得的,情绪类绘本是充满情感色彩和情境体验的中介,是幼儿习得语言关键经验的载体,幼儿在感受绘本故事中人物情绪的同时,能够产生语言表达的兴趣,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情绪。例如,在师幼共读绘本《情绪小怪兽》时,幼儿能够敏锐地观察绘本上的图画,从中发现小怪兽的情绪变化,并能通过动作、表情、颜色等理解开心、伤心、生气等情绪。
同时,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习得在不同年龄段和各类情绪绘本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指导策略。例如,教师在带领小班幼儿阅读情绪类绘本时更需要满足他们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的情绪需求,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等情绪问题。所以,笔者更注重引导小班幼儿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说一说阅读后的感受,以此习得必要的日常交谈经验和叙事性讲述经验。中班幼儿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稳定,笔者会在绘本阅读中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情绪,并适当扩展延伸活动,以帮助幼儿获得必要的日常交谈经验和早期读写经验。大班幼儿的情绪体验逐步丰富化、复杂化,所以,笔者更关注绘本中与幼儿情绪控制、管理相关的内容,并注重帮助幼儿积累辩论经验和情绪调节经验。
二、“赏”绘本:化虚 为实,感悟情绪表征
情绪情感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绘本作者借助文字、符号、线条、颜色等将这些抽象的情绪情感具象化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幼儿能够借助这些情绪表征更好地理解情绪。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绘本中的情绪表征,能够引导幼儿将抽象的情绪化虚为实,使得情绪可视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解读肢体语言表征,初步识别和感知情绪
在绘本中,作者会通过插图和文字描述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主人公的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人物语言等,以此表达主人公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有关肢体语言的图画或文字,让幼儿初步识别不同的情绪的表现方式,帮助他们在日常交谈中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动作,识别他人的情感态度,并据此适当地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内容。
(二)关注自然环境表征,借助细节理解情绪
在绘本中,除了前文提到的方法,作者通常还会利用自然环境表征来表现人物当下的情绪变化。相较于外显的肢体语言表征,自然环境表征相对来说要隐晦很多,幼儿需要通过观察细节的变化,根据前后文内容理解人物的情绪。例如,在《生气的亚瑟》中,小男孩亚瑟很生气,他想象自己的气化作一团乌云或形成强劲的旋风,掀走屋顶、烟囱和教堂的尖塔。在阅读这一绘本的过程中,幼儿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体验作品表达的多重情绪情感。
(三)重视行为事件表征,结合行为理解情绪
在绘本中,行为事件表征往往指绘本中的人物在情绪刺激下与外界的动作交互,它可以将肢体语言表征、自然环境表征等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对于部分幼儿来说,理解行为事件表征的难度是较大的,因为这是一个整合性的表征,需要幼儿具备情绪感知的敏锐度和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笔者所在班级的幼儿彤彤在阅读绘本《伤心书》时遇到了困难,她无法根据简单的肢体语言表征识别情绪,导致看不懂绘本内容。于是,笔者以聊天的方式介入,让她说一说自己对绘本中肢体语言表征的理解,彤彤说自己看到一个叔叔弯着腰,慢慢地在平地上走,她觉得这个叔叔只是走累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在听完彤彤的讲述后,笔者先问她绘本《情绪小怪兽》中提到的灰色和蓝色代表什么心情,彤彤说代表伤心、难过。接着,笔者引导彤彤关注绘本《伤心书》的画面颜色,让彤彤将肢体语言表征和自然环境表征串联了起来,进而彤彤理解了主人公的情绪。
三、“话”绘本:多元 表征,丰富语言经验
幼儿通过阅读情绪类绘本可以习得多元化的情绪表征方式和语言关键经验。但幼儿在获得语言关键经验后,教师还应思考如何使幼儿的语言关键经验从有效学习延续到有效巩固。为此,笔者尝试在一日生活中鼓励幼儿进行多元化表征,借此帮助幼儿巩固相关的语言关键经验。
(一)创设“我的一日情绪罐头”板块
笔者创设了“我的一日情绪罐头”板块,用黄色代表快乐、红色代表生气、绿色代表平静、黑色代表害怕,通过色彩表征呈现幼儿当下的情绪。这给幼儿提供了较为宽松的交流氛围和有趣的中心话题,可以调动幼儿参与谈话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交流能力,让幼儿积累和巩固新的语言关键经验。
随着这一板块的出现,笔者所在班级的晨课变得格外热闹。例如,在某天早上,笔者班上的翊翊情绪非常激动,他拿着红色的纸条,怒气冲冲地塞进自己的“情绪罐头”里,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发脾气,大声喊道:“我想在建构区玩,怎么人都满了!”几名幼儿过来关心翊翊,邀请他去别的区域一起玩,笔者也鼓励他尝试新的游戏。经过一番劝解,翊翊的情绪逐渐平复,并说:“我愿意和铭铭去科学区玩。”在上午游戏时间结束后,笔者看了一眼“情绪罐头”板块,翊翊已经换上了黄色的 纸条。
(二)开展“情绪日记画”活动
为了巩固幼儿习得的叙事性讲述经验,笔者在语言区开展了“情绪日记画”活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感受。“情绪日记画”中涵盖了日记的基本要素,如日期、天气,还有情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幼儿可以通过情绪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观察,初步构思如何用较完整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经历。笔者还组织了日记画分享会,让幼儿从中倾听、理解同伴的喜与忧。
(三)设置“心情信箱”
早期读写经验的习得离不开一个特定的情境。例如,在阅读情绪类绘本《会飞的抱抱》时,幼儿了解到小猪把一个抱抱当作一封信交给邮递员,让他传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奶奶,并对这种表征交流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设置了“心情信箱”,让幼儿利用图片、文字等尝试与人交流,这激发了幼儿对绘本中各种图片、文字和符号的兴趣。他们专注地写下一封封信,投入“心情信箱”,然后充满期待地打开回信。在这样有意义的文字环境下,幼儿产生了了解文字功能、使用文字符号、阅读书信的欲望,这有效地巩固了幼儿早期习得的读写经验。
综上所述,在实践过程中,从“择”绘本到“赏”绘本,再到“话”绘本,笔者将幼儿的多元化情绪表征作为切入点,反思、回顾先前的实践,重新将语言教育和情绪情感教育相结合,探索丰富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新思路。笔者的探索实践也实现了从有到优,使得丰富幼儿的语言关键经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