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思、转译、完善:写作教学的三大核心认识

2022-04-06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4期
关键词:过程教师教学

何 捷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福州 350108)

写作是作者本人展露自我,证明存在独特价值的方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写作界定为“自我表达”以及“与人交流”[1]。区分二者,关键看写成文章后的读者。读者是作者本人,就是“自我表达”,例如日记、随笔、记录自己的生活,疏导自己的心理体验等。读者是他人,就具有“与人交流”的功能。从这个角度看,大多发表出来的作文,都应该有特定的“功能性”。因此,写作可以看作是关联作者、读者、文字、表达意图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不断生成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

一、对写作教学的认识纠偏

将写作纳入教学,师生共同期待的是产出优质的教学效果。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最应形成的认知是了解支撑写作这一系统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只有获悉这一密码,瞄准核心,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有效提升。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体系中,长期以来试图对“静态的写作技术”进行精细化施教,达到理想效果。这类似于漫无目标地“盲打”。首先,这些技术本身是七零八落、不成系统的,技术之间没有衔接关系。其次,崇尚的所谓“技术”,更准确地说是技术的“末梢神经”。例如:能否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美化语言;能否借助引用诗句等方式改变语言模式,瞬间提升表达效果等。最后,此类“技术”本身不具备迁移的价值,仅用在当下以改变结果。

同时,教学的环节也有所缺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者大多从写作结果角度去界定写作,如夏丏尊、刘熏宇的《文章作法》(1926年),梁启超的《作文入门》(1924年),叶圣陶的《作文论》(1925年)等传世经典。这样的研究成果有着历史的传承因素,也导致较大一部分教师指望着在学生写作前进行命题讲解,在写作后的“修改”环节发力,试图通过直接改良产生效果。这样的“重两头”倾向,造成了学生在真正需要辅助的写作过程中的孤军奋战。况且,对“修改”的认识偏差,也让这一环节几乎等同于“校正”——调整文字顺序、添加修饰词汇,学生成了为文字进行装饰的“粉刷工”。

同时,教师给出的评价也出现空洞、散乱、无法操作提升的困局。评价的主动权长期被教师把控,且与教师个人的写作经验、审美水平、道德标准等密切关联,评价中容易出现诸如“大胆想象”“具体描写”“感情真实”等空洞无力的评价语。至于说如何做到,无可操作的流程、方法,无具体评估测量的条款可参照。评价类似“中餐师傅放盐巴”,多少随意,结果看心情。

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着根源与历史。其一,源于传统辞章学的影响,如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就直接指出:“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其二,受课标的影响,写作携带着浓厚的“表达本位”特征。现状是无论命题如何变化,教师讲解如何费力,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一个调子”。王荣生教授称之为“小文人语篇”。刘锡庆教授则坦言“这一类文章像散文,但又达不到散文的真正水平,是无法进入文学殿堂的”。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困扰一线教学的“千篇一律”与“矫情造作”。

写作教育中对核心能力的认知缺失,加上教师过度借助威望与权限,实施盲目发力,更无法带来理想中的结果。这一表象的深层次问题在于:教师对写作“复杂性”的误判和短见,也带来简单、生硬、僵化的操作。从教学角度认识写作,涉及卷面、书写、语法、段落结构等语言知识;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认识,还牵涉到被写作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参与激情、话题兴趣、写作动机等所左右。从写作学科本身看,写作知识也不是似懂非懂的“知识术语”,而是要生动活泼的支架,要融合于整个写作的任务中,要真正能提供辅助,并在完成具有明晰写作目标性活动中呈现。写成的文章不是呈交给教师的“作业”,而是代表个人气质的“作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得到知识的补给、能力的支撑、信息的融合,写作是一种广泛适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获得认知,建构能力。

同时,基于语篇自带的功能属性,写作不仅是语文学科中的专享,也是跨学科学习的交融点,是未来生活中亟需的基本技能,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活动。例如,美国通用的课程标准《各州共同核心标准》中,将“大学和就业准备锚定写作标准”作为整个写作部分的总体标准,强调其社会实用性,并与当下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加州独立的写作教材——《作者的选择》则在每一册,设计了应用文写作单元(如表1所示)。

表1 《作者的选择》中的应用文类型

这些课程建设意在凸显其交际功能性。学生日常写一封书信,不是锻炼“书信的格式”,而是借助书信这一文体写作行为,实现与同伴的信息传递,意念表达,邀约协作。写作活动是社交行为,文章是社交工具与平台,这就决定着写作过程还与社会环境、道德评价、生活经验等关联。

二、写作教学核心认识的形成

《剑桥科学学习手册》中提出:“学习就是新手变为专家的过程。”[2]写作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写作方面的新手,获得专家的方法、策略,解决学习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经由教学过程,成长为相对原先自我的专家。从教学领域中认识写作,需要优先确定——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对写作成败起到关键性作用,是最为核心的要素。

在一份针对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调研中,有多位专家建议研制专业的写作知识、技能、策略和态度;建议通过清晰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作为课程的保障;建议重视写作中的思维训练[3]。足见在写作教学体系中,确实存在重要的核心认知,有待重拾。单从外部表征来看,写作是复合型的学习活动。结合对写作时作者大脑内部运行的假设与推断,写作是复杂的认知活动,因其涉及思维运作、内隐心理活动、参与时主观能动性等,包含的认知加工活动也极为丰富。例如:观点意念的生成、表达目标的设定、阅读对象的确证、文本体式的认识、文字的编辑转译等。如果放置在更大的过程中考量,还包括写作前的信息搜集、素材储备、语言积累;写作后的方向调校、目标靶定、文本检查、观点核对等。

写作中的认知加工活动不但丰富,且相互交织,不是线性关联。如此看来,对写作教学的认识,必须进行梳理与归纳,否则无法瞄准靶心,教学容易被教师个人的经验所局限,被失当的言行所左右。

荣维东教授在探讨写作核心素养时,提出构建一个包含“任务情境+过程能力+语篇结果”的类似魔方的三维立体写作核心素养框架。这三个维度中,“任务情境”维度需要清楚界定“为谁写、为什么目的写、以什么角色写、在什么情形或条件下写”等各种写作任务类型;“过程能力”维度回答完成上述写作任务“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态度、策略”等,主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语篇结果”维度主要回答“写成什么样的文章”的问题[4]。此框架与诸多学者在写作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结果基本达成一致,对写作教学中认知的核心要素应包括:构思、转译、完善三类。

其中,构思主要指向“任务情境”维度中的写作目标、读者对象、写作功能等;转译主要指向“过程能力”维度中“怎么写”“如何写得更好”等方面问题,涉及具体表达中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完善主要指向“语篇结果”维度,在“写成什么样”“写得如何”等方面起到作用。构思、转译、完善各自独立,同时彼此间也相互关联、作用、互嵌。例如,构思影响转译,决定文体的选择、语言风格等;转译需要因循构思完成,同时也决定着完善中需要进行的操作,还影响着构思;完善主要任务是服务构思,将构思转换成的文本进行修改加工,更符合构思时的预设。完善也是对转译过程的检视,让其更加符合构思的设定。构思、转译、完善三个写作认知加工过程,都需要相关的信息输入,牵涉到写作者对写作话题的理解、写作知识的获取,潜在的读者意识等,三者也可以看作因写作实践而融合的整体。

(一)从写作目标出发,认识到“构思”的先行意义

构思的“先行”意义,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至于在一线教学中,教师经常鼓励学生直接跳跃构思环节,进入起草。也许是考虑到年龄较低的学生构思能力欠缺,由教师通过命题解读的方式代替作者构思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很常见的是教师在写作开始前“提要求,做解释”之后以“开始写吧”四个字发出“最后通牒”,推动学生进入写作状态。此时的写,就是受命而为,明显带有被动且负面情绪。

实际上,构思是无法“代替”的。学生在写作上的构思能力需要培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得到提高。初学写作的学生构思能力较弱,也没有构思的意识,但随着年龄增长,写作体验的丰富,构思能力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构思的内涵也变得充盈起来。例如:构思文章的立意,即写作目的;构思文章的素材选用;构思行文的风格以及文体采用等,都是构思中需要考虑的。如果作者无法构思,也就无法实现写作素材的组织与调用,无法从记忆中提取与写作相关的原始材料进行再加工,也无法从外部资源中搜索相关材料,增补到当下的写作任务中,更无法将材料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并且不能对材料作出适用性的评估。写作就像是“无头苍蝇”。

情绪与认知是一个双向依赖的过程。即当情绪与认知相吻合时促进认知,不一致时阻碍认识发展。在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构思:去感知、想象、还原写作的语境,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任务与个体已有生活经验之间的共通点与共同点,建立情绪一致性的写作任务情境,形成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与维持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5]。我们常见学生匆忙下笔,却“咬着笔头,皱着眉头,半天开不了头”的囧况,就是因为工作记忆中的总认知容量或可取用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作者在成文阶段还必须分配一定的认知资源用于构思,到了文字转译阶段,作者需要同时经历构思和转换,势必影响写作的质量。所以,试图超越构思环节的,也必将被拉回。

构思阶段如何指导?根据“意义学习”的倡导者梅耶博士的研究,构思包含三个子过程,即生成过程(generating)、组织过程(organizing)、目标设定过程(goal setting)。所谓生成过程,就是指写作者从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或者是从外部资源中找到相关信息;组织过程是指写作需要将所提取或找到的信息,即将写作材料组织成连贯一致的结构,如形成事物之间的对比或形成一个因果链等;目标设定过程是指写作者需要自己确定一定的写作标准,它将直接影响写作计划的执行[6]。娴熟的作者总是能够将自己的目标与潜在读者的要求协调一致;有经验的写作者总是会花相当的时间用于写作构思。梅耶还拟定了构思教学的策略(Cognitive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Writing,缩写为CSIW):(1)设计思考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设立标准,生成观点。(2)组织思考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观点组织成一个提纲。(3)书写思考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写初稿,重新阅读和组织思考单,用事例来充实观点。(4)编辑“编辑者思考单”,旨在通过同伴编辑来指导。(5) 修改思考单,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反省自己的编辑计划。

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构思,该如何做?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实施:

1.谈话,激活并关联已有的经验

写作教学中的构思可以从师生对话开始。话题与写作内容有关,意在让学生充分回忆、调用、激活存储的经验,为写作预备。例如统编五年级习作《20年后的家乡》,可以从“今天家乡的生活”实情谈起,也可以罗列“今天家乡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真实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感受、思考被唤醒,形成写作的愿望。谈话是构思指导中最常见的方式,让作者从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提取到相关信息。这是杜绝成文的过程出现“无话可写”窘境的有效且便捷的方式。

2.定向,明晰并理解写作目标

每一次的写作教学,并不是单纯为了“训练”,更不是让手头灵活而已。写作,需要具备目标意识,特别是教学系统中的写作,必定在写作中携带目的。《20年后的家乡》一案中,单元导读页面已经明确列出目标“学习列提纲,分段表述”。此处的“分段表述”应予以讲解,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为“按照不同内容,集中呈现”。例如,对“20年后的家乡”的想象,可以是关于家乡环境变化的;关于家乡人民各自生活细节的;关于家乡科技发展进步的。不同的写作方向,应分为不同的段落进行集中表述。条分缕析,集中归类,清晰明朗的写作逻辑,正是本次写作的关键目标,更应让学生在写作前的构思环节就予以充分理解。

3.连接,组织并形成可视化的写作支架

构思是在作者大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一种隐秘而不可见的“黑箱”。教学中的构思指导,就是要打开这一黑箱,让构思过程得到公示。例如《20年后的家乡》,可以根据教材的指导意见,让学生列出提纲(参见图1)。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提纲中包含题目、开头、部分重点内容、结尾。在写作之初就让学生心中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写作蓝图,还可以在提纲中做好详略的标注,让这一蓝图的关键节点更加清晰可见。支架的搭建,有助于写作顺利推进,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更有助于写作目标的达成。

图1 提纲式样

(二)从过程监控的需要,认识到“转译”的操作路径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对自己的写作行为实施监控,不断调整写作方向,使之与写作目标更为匹配与吻合,最终达成写作意图。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存储于心的内部语言要转译成外部语言,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转译的流畅度、准确度、清晰度都直接影响着写作质量。确保转译不走样,最大程度反映作者的内心意思,在教学中可以有这三个操作的路径:

1.指导阅读

这里的阅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日常阅读积累,二是写作前临时获取样本。日常阅读的功效已经得到一致认可,不必赘言。临时样本的获取,即在教学中提供具有示范作用的写作例文,让学生学习迁移。例文的提供意不在于让学生模仿语言,而是让学生获取例文中的写作模板,了解例文是以何种方式组合的,组合后是如何表情达意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呈现例文后,应适当予以批注,指示学生看到例文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

例如《20年后的家乡》一案教学中,教师提供了下水文为例,同时以批注的方式,提示学生注重写出变化,写出画面,注重写对话让人有互动,加入科技含量,让想象更具有时代感(参见图2)。统编教科书中“习作单元”的每一篇习作例文,都带有批注,正是这一用途。

图2 批注方式

2.日常练习

转译的顺畅程度来源于练习,这也是无可逃避的。古往今来的写作高手,无一例外都提倡练笔。百字练笔能帮助作者减轻认知负荷。之前的构思要转化成文字,并非从“构思—文字”的单向联系进行,而是相互交替的。熟练的作者往往能够驾驭文字,实现传情达意以及与读者沟通。这一沟通的过程需满足字迹清晰、标点符号正确、无语法错误、语言表达规范等要求,要让文字形成连贯一致的组织结构,这些技术性层面上的“自动化程度”,需要经过练习才能达成。

写作教学中的日常练笔指导,不能“临时抱佛脚”,而应放置在日常。特别主张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进行日记或“百字作文”的练写,而不是仅依靠每学期8篇的“大作文”来实现。执行时不要拘泥于“是否写满百字”。所谓的“百字作文”,就是鼓励儿童用两三百字,即兴、及时地将自己每天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一段“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幽默文字,随即发生的精彩事件,最真实的感受等记录下来。记录过程不必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语句不必字斟句酌地苦苦推敲,意断时笔止,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要想让转译更为顺畅,让流失的信息在最大程度得到遏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日百字是一项值得坚持的系统工程。

3.口头表达

在写作教学中,教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尽可能降低对作者在写作技术层面的要求,减少因陌生的知识、技术带来的干扰与影响。而从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这不是日常表达的常态,因此存在着陌生带来的干扰因素较大。此时可以借助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口头语言,来实现减低干扰,易于动笔。可以让作者在写之前,先练习口头表达,然后再笔头记录。在口述过程中,学生还能自觉地调整纠正表达的口误。练习后再转化成文字,差错就会减少。同时在口头练习时,也可以不断比对,让表达更集中地指向写作目标。

这样设计,既可以让作者集中监控自己在表达中的意思传递,不必同步关注使用什么标点符号、字迹是否清晰、语法是否正确等因素,将尽可能多的认知资源集中于转译。

(三)从综合结果考量,认识到“完善”的真正价值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善,需要经过不断修改。修改包括但不仅限于找出文章中语法错误,并非针对表面、看得见的语病的校正。完善的真正意图是让写作结果更契合之前设定的目标,让构思经由文字更充分、准确地展示出来。认识到完善的价值后,实施的修改行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改进:

1.整体调整

从文章的选材、布局、语篇结构等整体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调整。意图是让整篇文章更有利于写作目标的凸显与达成。

2.局部优化

针对部分进行加工润色,通过增补、删减、替换等方式,让有利于凸显目标的部分得到强化。同时,也让文章的表达品质更趋于完美。

3.互助协商

组织同伴进行交叉互读,借助伙伴思维以及伙伴语言,对作品细节处进行推敲、协商、改进。过程中,作者吸纳伙伴的经验与思想,也为文章发表后,产生真正的传情达意功能做好预演。

完善部分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直接组织的修改环节进行,也可以通过示范来提高学生的修改水平。但务必记住,不同形式的教学,统一指向引发学生参与。修改是作者的事,而不是教师的事。

构思、转译、完善,这是对写作教学的三大核心力量的认识。在教学视域中正确认识写作实质,从写作核心素养的层面去科学施教,是一线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扭转写作教学困局的重要策略。▲

猜你喜欢

过程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