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炮搭建记
2022-04-06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徐媛媛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徐媛媛
户外搭建时间到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了规划,首先对昨天搭建的房子做了总结。轩轩说自己是用垒高的方法搭建的房子,但是在封顶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两个柱子上面的板子被风一吹就倒。别的小朋友给他想出了很多办法,如增加材料、用砖块固定、用长方体更适合一些、换成矮的支撑力更大。
从孩子们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他们想说、能说且能说到关键处,充分说明孩子们在平时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经过充分讨论,孩子们生成了三个主题活动——房子、大炮和桥,并且用小组绘画的形式呈现出了效果图,同时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讲述他们的规划图。
来到户外,我挑选了一个小角落开始观察,用手机拍摄时才感知到户外温度是极低的,但孩子们丝毫没有怕冷的意思,仍在热火朝天地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炮主题小组的主人公是唐唐,他和队友熟练地从西墙边滚来了两个车轮,紧接着又搬来了4块长木板,经过前后调节最终固定在车轮上,这样大炮底盘就算是完工了。
接下来搭建大炮的第二层。他们将4块圆柱体立在底座上,紧接着用两根长条板子分别把两块圆柱体连接了起来。这时他们发现第二层并不牢固,所以唐唐的队友又去找圆柱体,结果找来的圆柱体都是比原来短的,并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大家就把这些短的圆柱体放在了旁边。接下来孩子们继续找长板子,并把刚才用圆柱体连接起来的两条长板子连接起来。在搭建这一层的时候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刚开始的7根长板子都是一样长的,搭在上面很合适,但是这一层还需要好几根这样的板子,大家后来找到的板子有点短。唐唐并没有放弃搭建,而是尝试着把大家取来的短板搭了上去,最终经过调整把短板放在了中间的位置。
最关键的是搭建炮台。只见唐唐取来了两个圆柱体放在了最前侧,接着在圆柱体上斜着立了一条长板子,这样炮台算是搭建好了。这时,壮壮手里拿着好几块方形的积木走过来,笑着对唐唐说:“你用这些当炮台吧!”可是唐唐却不同意。壮壮时不时地跑到炮台这里按一下、那里按一下,然后又跑到唐唐的身边说:“快用我的积木当炮台吧!”壮壮和唐唐商量了好几次后,唐唐终于同意了。这下可把壮壮高兴坏了,他把积木一会儿当成发射器,一会儿当成子弹,兴奋地爬到上面发射起来。唐唐看到壮壮玩得这么起劲似乎也被感染了,钻到了最前面,弯下身来操控前面的方向盘。两个小伙伴配合得非常完美。
他们的游戏吸引了好几个小伙伴过来,其中嘟嘟一直和壮壮讨论消声器的问题。这一次唐唐很爽快地说:“我给你们搭建一个双炮台吧!”说着,他又给嘟嘟搭建了一个炮台。嘟嘟很入戏,像极了一个小战士,嘴里不时地发出“噗噗噗”的声音,还时不时地用手指去点击操作台,玩得很开心。
唐唐看到两个小伙伴玩得这么投入,又想出了一个创意,笑着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加长炮筒吧!这样会打得更远。”唐唐取来了两块长木板直接压在了原来的木板上,但刚开始没有找到平衡点,木板总是会掉下来,经过几次调整后最终把木板固定好了。这一次加长炮筒似乎没有难倒唐唐,所以他想继续加长,但是没有像第一次那么容易,最终没有成功。
两个发射手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减退了游戏兴趣,他们继续用不同的方式发射大炮。唐唐这一次跑到了大炮前面一次次假装被大炮击中倒在地下。两个发射手更是来了劲,变换着花样发射大炮。唐唐见伙伴的子弹不够了,就从大炮的底下取出短的圆柱体当作子弹送给他们两个。游戏就这样持续进行着,看着孩子们脸上愉悦的表情,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儿童游戏精神吗?
在搭建活动中,孩子们玩起了角色游戏,有的是一开始就有目标要求,为了角色游戏而构建;有的是建构完成了玩角色游戏,游戏的种类、主题和内容都不会被空间和环境所限制。儿童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调整、转换,教师不需要为儿童是否能玩起来而担忧,因为游戏原本就是儿童的本能,他们会从一个游戏生发出了另外一个游戏。
孩子们在本次搭建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表达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做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契机,尊重、放手、支持幼儿游戏发展。福禄贝尔曾经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的一面镜子。”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我看到,我看懂,我回应”的反思流程,转为幼儿主导的“我计划、我研究、我回想”的实践流程;我们在游戏前做好计划、游戏中充分体验、游戏后回顾整理,从而捕捉游戏亮点,发现儿童的力量,师幼共同构建游戏课程。
由主导到退后,由观察到反思,在倾听儿童中我们真正懂得“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从知道到懂得,再到会做,幼儿需要持续的积累和反思,只有有了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的习惯,他们才能更快成长。
教育感言
有效观察的关键是教师要树立“观察是为了了解幼儿游戏需求”的观念,把握好幼儿的发展水平。为支持幼儿推进游戏积累素材和经验,教师必须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真正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观察幼儿在做什么、说什么,甚至洞察他们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