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起搏器导线活动性血栓1例
2022-04-06孙梦语孙玉坤梁春香
杨 燕 孙梦语 孙玉坤 梁春香
患者男,89 岁,因反复胸闷、心慌20 余年,加重1 周在外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赘生物可能”转入我院。患者9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心房颤动仍反复发作,2年前更换起搏器。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等病史,曾口服利伐沙班,后因大便潜血阳性,自行停药。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3℃,血压122/67 mm Hg(1 mm Hg=0.133 kPa),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节律绝对不齐,心率87次/min,未闻及心脏杂音。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扩大,右房、右室内见起搏器导线回声;右心可见不规则异常回声呈“海藻”样,长约88 mm,最宽处约23 mm,随血流摆动、扭曲,无蒂,与房室壁无连接,其上端包绕于起搏器导线,下端游离,随心动周期摆动,舒张期经三尖瓣口入右室,收缩期还纳入右房。三尖瓣少量反流(图1)。下腔静脉、双下肢深静脉均血流通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床旁超声心动图提示: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起搏器导线异常回声,考虑血栓形成。临床考虑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风险,给予口服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2 周后复查床旁超声心动图,血栓较前缩小;1个月后再次复查,右心血栓完全消失(图2)。
图1 心尖四腔切面示右房、右室内不规则异常回声,上端包绕起搏器导线,下端游离。白色箭头示起搏器导线,黄色箭头示异常回声(LA:左房;RA:右房;LV:左室;RV:右室)
图2 溶栓治疗后起搏器导线上异常回声消失;白色箭头示起搏器导线(LA:左房;RA:右房;LV:左室;RV:右室)
讨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附着于起搏器导线上的血栓发生率低,且多无症状和体征,目前仅限于个案报道[1],其原因尚未明确,本例患者形成血栓的原因可能与术后反复发作心房颤动,导致右房扩张,血液淤滞,且患者自行停用抗凝药物等因素有关。由于血栓位于右心系统,一旦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甚至出现猝死,因此快速、准确诊断非常重要。本例血栓活动性大,有伸展性,需与黏液瘤鉴别诊断。黏液瘤有长短不等的蒂,且多数蒂与房间隔相连,瘤体以蒂为定点在心腔内往返运动,舒张期可堵塞房室瓣口造成相对性狭窄,收缩期造成房室瓣反流。而本例血栓包裹起搏器导线,无蒂连于房间隔,亦与房室壁无连接。起搏器导线血栓还需与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相鉴别。另外,对于右心占位性病变,临床检查时应注意观察下腔静脉,排除静脉系统血栓或肿瘤(如静脉内平滑肌瘤)迁徙可能。
总之,床旁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方便、重复性佳等优点,能实时监测病变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