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及物性视角下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以《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

2022-04-06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物性纽约时报例子

江 逸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6500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首站告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采取的各种抗疫举措以及疫情对中国社会、经济、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早已成为各国媒体所关注的焦点。新闻作为一种传播载体,主导着世界的舆论,影响着人们对周遭事物的认知,新闻话语虽然力求公正客观,但无可避免地受到报道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始终是批评话语分析所关注的焦点。

学术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传播学视角,更多的是针对报道的特点、模态、路径、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建议,例如:臧程程[1]对疫情新闻报道的污名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的成因,提出了三点构建客观新闻报道环境的建议。黄楚新[2]等人针对疫情新闻报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报道中存在一些道德失范问题。贺潇潇[3]针对疫情新闻的对外传播模态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国际舆论引导的几点建议。吴世文[4]对疫情新闻中的伪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提出了治理困境以及其突破路径。从语言学角度对疫情报道展开的研究非常有限,且大多是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视角出发,例如,苗兴伟[5]等人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评价系统研究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语言在防控宣传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共同体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王龙[6]从新闻表层和深层架构方面着手,分析了危机语境下中外新闻报道的异同,揭示了差异背后的原因。目前,基于及物性理论视角探究疫情新闻背后的态度和意识形态的研究暂未涉及。因此,本研究选取纽约时报官网中阅读数、转载量较高的对于中国肺炎疫情相关报道10篇,对其及物性系统的各个过程进行统计,再基于及物性系统中四个主要过程对所选新闻报道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英语新闻语篇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得以体现,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话语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认知。

一、及物性系统理论框架

及物性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最基本而又非常强大的语义概念,是批评话语分析最早从功能语言学中借鉴并广泛应用的概念之一。在传统语法中,关于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动词上,根据动词是否带宾语来区分及物和不及物的概念,然而有一部分动词因兼具两种属性而无法进行归类,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韩礼德将及物性概念提升至广义上的小句层次,对及物性系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阐释,他指出“及物性系统包含了各种‘事件’——发生、做、感知、意指、是和变成,这些事态都在小句中得到了分类整理”,[7]在他看来,及物性系统把人们在现实世界的各种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识解为六组可操作的过程类型,并且通过小句表现出来,这六种过程分别是:涉及动作的物质过程、与言语相关的言语过程、指明某物体与其他实体的关系或者性质特点的关系过程、介于心理和动作之间的行为过程、指明某物体存在的存在过程和包含感情、认知和感觉等非动作行为的心理过程等。[8]其中每个过程有三个要素:过程、参与者以及与过程有关的环境成分。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针对同一个过程,使用不同的过程类型展开描述,可以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9]通过及物性的分析,有助于人们透过语篇的表面形式,探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目的。语篇的词汇特征反应了语篇所隐含的观点,因而在体现意识形态上,词汇特征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新闻是意识形态的映射,也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外媒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态度和评价,本研究利用及物性这一有效的工具,将选取的10篇相关新闻,使用及物性这一工具,在定量研究及物性过程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目标语篇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语篇进行定性的研究,通过语言特征揭示新闻媒体报道背后的态度和意识形态。

二、样本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一直都是国际各大媒体最为关注的话题。《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有权威的报纸之一,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影响力。本研究选取了新冠肺炎爆发的初期阶段(2020年1月9日至4月1日)纽约时报官网的报道,以“Convid” “Chinese Covid” “Virus”为关键词搜索,选取阅读数、转载量相对较高的10篇新闻报道,其中每个新闻语篇字从296到1 677不等,共计字符6 784个,小句/过程484个。基于及物性系统中的六个过程,对新闻语篇的小句进行分类,统计出各个过程的分布情况如下:

过程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数量245103983233百分比50.6%21.3%20.2%6.6%0.6%0.6%

由上图可知,物质过程占了一半以上,体现出新闻的特点是以客观记录报道事件的发生为基础。仅次于物质过程的是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分别占到21.3%和20.1%,心理过程次之,占6.6%,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占的比列非常小。本研究将针对占比高的四种主要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语篇分析

及物性系统是一个语义系统,它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通过一组过程在句子中表现出来,包括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action process)以及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六个类别。其中,每个过程都指明了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10](P71)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报道者通过选取不同的过程,并且巧妙地设置参与者,以及相关的环境成分的位置来含蓄地表达出话语的意图和报道者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美国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可以通过新闻报道所选取的词汇表现出来,以下将对前四个过程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

(一)物质过程分析

物质过程是一个“做”某件事的过程,该过程的执行者被称之为“动作者”, 另外的主要参与者或者动作的影响对象,称之为“目标”。这个过程一般由动词来表示,动作者和动作目标一般由名词或者代词来表示。[10](P72)物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以及成分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因此,对于物质过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新闻报道时怎样通过及物性过程体现意识形态的。

例子1:Train stationsblockpeople from entering cities if theycannot provethey live or work there. In the countryside, villages havebeen gated offwith vehicles, tents and other improvised barriers.

例子2:Even to start up again, Chinese officialsare requiringbusinesses toprovidemasks to workers,recordtheir temperatures andtracktheir movements tomake surethey haven’t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coronavirus, named COVID-19.

在《纽约时报》中,由上图统计可以看出,物质过程所占比例为全部过程的一半以上,通过诸如例子1和2中“block”“provide”“record”“track”等过程动词的大量使用,目标成分涉及国家、政府 、企业、工厂、人民,物质过程的涵盖范围复杂多元,主要有隔离、防控举措、社会变化、科技支持等等。这些描述全面客观地再现了疫情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符合新闻客观性和叙事性的要求,可以让读者获得关于疫情的准确信息,同时也体现出美国社会和国际舆论对中国疫情和抗疫行为的高度关注。

例子3:In Wuhan, the governmentdeployarmies of enforcers toensurecitizenscomplied withthe lockdown, and volunteerswentdoor-to-door checking residents’ temperatures.

例子4:China’s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canquarantineentire cities ororderpeopleoffthe streets in a way that would be hard to imagine in America, presumably giving China an advantage inslowing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然而在例子3和4中,《纽约时报》选择了消极语义的过程动词来描述中国政府实施的居家隔离的措施。上述例句中,动作者皆为中国政府,目标成分涉及居民,物质过程为主动结构:动用执法者来强制民众准守隔离规则(例子3)和勒令其足不出户(例子4)。报道者使用“deploy”“ensure”“comply with”“order off”一连串的密集的动词作为物质过程,显然是为了表明居民迫于执法者的高压,别无选择,被迫服从的状况,可见报道者把疫情初始,中国政府推行的居家隔离政策刻画为政府强行隔离民众,因而传递出一个独裁专断、高高在上的强迫者姿态。在某种程度上,“有意为之”是物质过程的基本语义属性。[11]涉华话语的及物性物质过程主要聚焦中方的行为,上述例子中,“强制性”动作过程的频繁使用,目的在于凸显、强调行为主体或动作者采取的行为措施的简单粗暴,从正当性层面引发读者对此的关注和思考,暗示行为者对公民权益的损害和态势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中国在疫情防控当中取得的成效(slowing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本是对中国政府抗疫坚强信心、坚实措施的最强有力证明和支持,然而在例子2中通过使用“giving an advantage”的物质过程隐蔽地将受众的注意力从抗疫成效转移到动作者“China’s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上面,强调了疫情传播速度的减缓是依靠美国人难以想象的举措实现的,将中国政府领导抗疫所取得的成果模糊化。这样的物质过程,容易激起受众对中国政府抗疫行为的谴责,抹杀防控取得的重大进展,从而诋毁抹黑中国政府,透露出其险恶用心。通过物质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报道者利用参与者成分和物质过程对读者进行了概念意义操控。话语中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倾向,暗示了这是与美国体制迥然不同的异类。

(二)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获得信息的过程,用于表达解释、赞扬等等。[10](P79)该过程包括讲话者(Sayer)、听话者(Receiver)以及讲话内容(Verbiage)。新闻语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引用相关人员所说的话,从而增加说服力。主要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方式。引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借他人之言,隐晦地表达报道者的观点。因此,讲话者身份反应了新闻报道所代表的声音,分析言语过程的参与者对分析意识形态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

例5:But expertssaythat in epidemics, overbearing measures can backfire, scaring infected people into hiding and making the outbreak harder to control.

例6:But othersquestionthe cost of China’s containment, and are asking if it’s worth turning to draconian measures that indiscriminately infringe on citizens’civil liberties and cripple their livelihoods.

例7:“Public health relies on public trust,”saidAlexandra L. Phelan, a specialist in global health law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These community-level quarantines and the arbitrary nature in which they’re being imposed and tied up with the police and other officials is essentially making them into punitive actions — a coercive action rather than a public health action.”

上述的三个例子,均是《纽约时报》对疫情爆发初期,西方评论家、专家学者、未指明身份的人士对中国实施人员管控的看法。虽然讲话者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讲话内容有相同的态度表达,即共同反对中国政府实行的人员管控,如例子5中专家对中国管控过度造成感染者的藏匿(scaring infected people into hiding),从而诱发更大疫情的预测。例子6表达了评论家们对中国不分青红皂白实施全员管控所要付出代价的质疑(question the cost of China’s containment),例子7表达了乔治亚大学公共卫生专家对管控本质的看法,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暴力执法(a coercive action)而非公共卫生行为。这些所谓的引语,看似来自多元层次人群的话语,[12]代表着不同人群的利益和意识形态,体现了其报道的客观性,实际上从内容指向来看,是美国大报作者基于其意识形态立场,进行再次加工和取舍的原话。这些“他人话语”具有共同的指向,通过聚集的方式,变成了“自己的他人话语”,而后又变成了报道者“自己的话语”,[13]是以报道者构想的意义对现实的建构,其内容皆为管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反对管控所造成的对公民自由和权利的限制,隐含着意识形态意义,未必是现实本身。正如van Dijk指出的,一旦牵涉到行为准则和价值,它们就是评价性的,而非事实性的。[14]事实上,在此次抗疫过程中,中国以自己独特的实践,即疫情爆发初始就立即实施隔离和管控,要求个人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大数据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基层组织等,使得疫情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例8:Mr. Duansuggestedthat the government restrain its urge to be in charge of everything and focus more on supervision.

例:9:His vision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blurred,saidhis girlfriend, we are lost, there are just no resources left for other patients.

例10:On Jan. 23, the day the city was locked down, some deaf residents didn’t find out about it until they had trouble tak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Ms. Cuisaid.

其次,在引述语中,《纽约时报》还大量转述了中国民众和弱势群体表达不满和无助的话语,例如例子8中,转述了中国政府对宗教团体捐款的限制,例子9中慢性病患者的无处救治的哭诉,例子10中聋哑人的知情权没有得到重视和保护等。通过密集地聚集和放大来自中国的负面声音,报道者在悄然不觉地暗示读者:中国治理专制独裁(in charge of everything)、缺乏人权自由(supervision)、应急体系弱后(no resources left for other patients)、管控救治不力(we are lost),无视弱势群体的需要(deaf residents),企图以此作为中国政治治理体系不人性化的证据,破坏中国政府和官员的良好形象,左右受众的价值判断,以达到控制读者的认知和理解的目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引语是报道者别有用心的转述,一方面巧借客观中立的引述表明所引词语出自中国人之口,与自己无关;一方面借助密集的呈现弱势群体的声音以触动读者,流露出自己对中国的这些做法不赞同,暗含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和同情的口吻。

综合言语过程分析可以看出,新闻报道通过交融各种声音,把报道者自己的立场观点巧妙地融合在言语过程中,[11]进而实现报道者意图的建构。《纽约时报》大量采用这种“假借”“拆借”的方式,借助他人之言将作者的观点融入新闻话语,使读者悄然不觉地接受被引用的内容,从而建构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抗疫行为的认识。此外,报道者还有意将读者视线聚焦在弱势群体的声音上,从更细微处挖掘各界声音,作为中国政治治理体系不人性化的证据,以所谓的“正当性”否定中国政府的抗疫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对中国政治治理体系作出不利的评价,达到诱导读者的目的。

(三)关系过程分析

关系过程是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用于描述事物的属性或者类型,有归属和识别两个种类。[10](P75)归属关系是指实体具有的某种属性,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和属性的关系;识别关系是指实体和其他实体处于同等位置,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识别者和被识别者。两种类型又可以细分为内包式、环境式和所有式。关系过程可以展现出美国媒体对中国疫情的认知和属性归类,属性常常隐含着更广泛的意识形态意义,通过分析表面文字进一步挖掘其产生此类认知的原因。

例子10:China hasbecomea voracious consumer of the world’s rocks, oil, food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Yet, China’s appetite goes beyond raw materials.

例子11:If the coronavirus plunges the world into recession, Chinawill bethe biggest reason. Nor is it to discoun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United Stateswill be sparedthe worst effects.

《纽约时报》中关系过程最为集中的部分是对中国政府以及其行为的评论或者判断,仔细分析,会发现,关系过程的载体主要为中国、抗疫行为等等,属性判断均为其关注的焦点,例如,“China has become a voracious consumer ”(中国=贪婪的原材料消费者)“China will be the biggest reason”,(世界经济衰退,中国=最大的诱因)。“United States will be spared the worst effects”(美国=承受最严重的后果),上述句子通过动词“be”和其他一些形容词建立起了归属类(例子10)和识别类(例子11)的关联,通过负面属性以及标记的设置,报道者给中国政府贴上了“贪得无厌”“野心勃勃”“罪魁祸首”标签,企图向受众传递大量的涉华负面信息,如:肆无忌惮地掠夺资源,制造病毒,引发世界经济衰退,美国等其他国家深受其害,塑造了极其危险的中国国家形象,从而煽动读者对中国的责难和恐惧。通过关系过程分析可以看出,其情绪化的表达胜于理性分析,具有抹黑中国的特定意图。美国媒体所关注的焦点和在现实世界中的“属性”表明,《纽约时报》报道的新闻立场和态度倾向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治倾向基本一致。[15]这进一步证实了语言不是中立的媒体,是带有意识形态的表达工具,被语言使用者所操控。

(四)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一个表示感知(五个觉的活动)、认知(思考或认识)、情感(喜欢或讨厌)和意愿(愿望或者想象)的过程,用于展示感知者对发现现象的感知、思考、情感和态度。[10](P73)它是由“感知者”,和“现象”组成的。通过分析心理过程,有利于我们了解感知者的内心状态、态度和价值观。

例12: Mr. Smerling said he couldseeworrying signs for other small businesses across the country.

例13: Still, many in Chinaare uneasy aboutloosening up virus controls too quickly.

例14:Their rain ponchos zipped taut over winter coats. All of the pregnant women,feeling anxiousduring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had been waiting hours to see the same doctor.

例15:Journalists also say, “Well, they’re only out of fear of the government,” They’re mobilized, like in a war, and it’s fear of the virus that was driving them. They reallysawthemselvesason the front lines of protecting the rest of China. And the world.

例16:“China has acted as a responsible big country,” said an article this week in Global Times. “Nonetheless, du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ejudice against China, American elitesdon’t believeChina’s moves and experience are reliable and helpful.”

心理过程表达了不同主体的感觉者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上述例子中,感受主体涉及亲历者和旁观者:贸易行业商人、孕妇、中国民众、医护人员和美国精英。现象为各自对当下疫情的担忧(see worrying signs)、不安(are uneasy about)和恐慌(feel anxious)。这些例子均是通过情感过程中的动词和现象直接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感觉者内心状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目的在于展现社会各界对政府作为的不满和担忧,侧面抨击了中国医疗体制和政治治理存在的问题。在例子15中,该报道本身是言语过程,但是主要通过心理过程展现,重点描写了医护人员被派支援前线时的心理状态,“be out of fear of the government”道出了她们是迫于政府的淫威,硬着头皮上战场前线,将自己“视为”(see as)中国和世界的守护神。这样的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真相,一方面与当时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支援的现实场景相互违背,另一方面与中国医护人员救死扶伤、舍身敬业的职业操守格格不入。可见,《纽约时报》在报道相关新闻时,通过心理过程(see, feel,be out of fear of,see...as),将医护人员、病患等亲历者的内心状态扭曲而片面地呈现给受众,从而搭建起了读者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外部世界对中国抗疫行为形成有利的认知。此外,心理过程的选择性使用也是报道者态度的选择性表达,通过参与者的设置,巧借他人的态度来表达美国社会对中国的疫情的态度。如例16中描绘的《环球时报》中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抗疫行为的不信任的心理(don’t believe),这种不信任感实际上是报道者有意要传递的心理体验,目的在于通过心理过程对读者的情感认知施加影响,左右受众的价值判断。

四、《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疫情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上述新闻报道的及物性可以看出,新闻语篇中及物性过程和参与者选择、词汇的使用等,都取决于语言的功能和语篇生产者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在报道新冠肺炎的新闻语篇中,物质过程的大量使用符合新闻客观性的特征,但是物质过程中目标成分和过程动词的选择,又渗透着意识形态偏见。同时,言语过程的使用看似客观,视角多元,通过精心挑选和编排,借用貌似客观公正的引述语对事实进行主观和片面化的重构,聚焦放大的负面的声音。关系过程的运用,则在属性、识别者和拥有物这类参与者的选择上面带有强烈的敌意、指责,给中国扣上不实的帽子。心理过程中动词的使用、参与者的设置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疫情的担忧和怀疑的态度。

总体而言,从上述的新闻话语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主流媒体在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的形象刻画并不客观,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的差异

美国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高于一切,神圣而不可侵犯。而中国传统文化信奉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即大局意识、团结意识、爱国意识,突出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人对社会和国家的使命担当。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上升至国家层面,就是西方中心主义,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使他们对自己的“完美”的制度体制充满了天生的优越感。这种傲慢和偏见,使之从自身的观念、体制、经验、文化出发妄加指责、抨击中国的抗疫行为,例如把隔离、封城的举措和大数据支持视作侵犯公民人生自由、把中国的疫情防控说成专制等,完全忽略了中国抗疫所取得的成效和两国携手抗疫的可能性。因此,价值观念的差异是导致美国主流媒体在对待中国新闻叙事进行报道时具有明显地意识形态攻击性的重要的原因。

(二)政治体制不同

与美国推行的两党制、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同的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形成了有效的国家力量,同时,通过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抗疫统一战线,为成功控制疫情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此外,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其机制体制的优越性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是其制度的根基,他们坚持“以资本为中心”,执政党仅代表少数资本家的利益,疫情当前,两党互相推诿,利用疫情打压政治对手,因而无法现实有效的领导、动员和组织,[16]在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执意复工复产,把经济、政治利益放在生命前头,[17]其社会制度的弊端一览无遗,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形见绌,因而加剧了美国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视为一种对立的存在,处处抨击、抵制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它的存在对西方民主制度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和挑战。这是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时候,难免带有敌对色彩,误解、误读中国抗疫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中美关系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然成为世界秩序的重要变量、稳定力量和塑造者。[18]中国的崛起对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特朗普为首的政府认为中国的迅速发展已然直接挑战了美国的霸权,[19]如今,中美关系已近陷入建交以来最坏的僵局。[17]处于激烈博弈的美国,疑虑其竞争优势和对华主导性地位的减弱,试图以疫情为抓手,加剧美国民众对华的厌恶感和警惕性[20],加紧打造排斥中国的国际阵营,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负面认知。因此,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服务的主流媒体自然会刻意丑化中国在“新冠疫情”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国际舆论走向,毒化中国的外部环境。[21]

通过及物性分析,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新闻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辨别力。针对外媒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首先,我们应该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和思考,认真对待、客观分析新闻语料,才能清晰看出报道者的出发点,认清其真正的意识形态和目的。其次,我们要大力加强话语传播的建设,提升中国实践和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在叙事策略上,我们要注意挖掘中国与世界共通的内容[16],多强调共性与互利性,减少宏大、抽象、政治化这类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语言,用更多的数据、生动的事实,有理、有力、有节地展现中国为推动抗疫和合作作出的努力。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多使用普通人真善美的例子,引起外国读者的共鸣,以增进国外读者对中国的了解,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治理体制和中国智慧的理解,改变被西方媒体任意解读的话语处境。此外,在话语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积极考虑到中西方的差异,针对中西差异和舆情热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新闻叙事和回应,使中国的智慧和实践在国际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接受和认可,进一步促进国外读者对中国形成正确认知,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猜你喜欢

物性纽约时报例子
比较类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
弗雷德对极少主义的批判
食品物性学研究方法优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现代视阈下的商品拜物教反思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商界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