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尔·诺丁斯关心理论视域下的亲子关系重构

2022-04-06邹太龙张前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关怀亲子关心

邹太龙,张前锐,赵 瑞

(湖北民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哲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关心理论,通过哲学推理与论证,将关心理论推导至道德教育及整个教育范畴。作为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亲子关系塑造着人的性格、滋养着人的灵魂,奠定了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探讨关心理论视域下关心型亲子关系的理论旨趣和实践启示,对剖析当前亲子关系失序的内在机理、预防和解决亲子冲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解关心——关心理论下的关心型亲子关系

作为个体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对个体认知和社会化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树立关心型亲子关系有助于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表达方式、学会倾听他人需要与正确回应他人诉求。理解并实践关心型亲子关系,需要阐明关心关系的基础、透析关心关系的内涵、领悟关心关系的核心。

(一)关心的基础:厘清和倾听需要

厘清和倾听需要是关心的基础,唯有搭建好关心的基础,独立个体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具备健全人格。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的基本需要,作为“归属与爱的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对人的影响尤为突出。一方面,厘清和倾听需要诉求关心者仔细甄别被关心者的真实需要。诺丁斯将人的需要划为明示的需要与推断的需要:明示的需要产生于被关怀者本身内隐的意识或行为;与之相反,推断的需要产生于关怀者本人的框架。[1]由于需要的产生来源各异,个体的需要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一旦判读失误,来自被关心者的需要就有可能被忽视甚至误解。学会关心即在识别被关心者需要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恰当地给予关心。作为关心主体,父母识别孩子所展露的各种需要是给予关心的前提,同时父母还应学会判断、理解孩子所展示的主体间性与二级主体间性,忽视其中任何一点,关心就有可能丢失其原有意味。

另一方面,厘清和倾听需要更加注重接纳被关心者的需要。父母认真倾听来自孩子的需要是对孩子的尊重。认真倾听是建立关心关系的开始,没有良好的倾听,回应的质量也就不高,下一次对话也就难以为继。诺丁斯认为“认真倾听并且积极回应是关心的基本标志”,[2](P2)倾听最基础的表现形式为交流与接触,一方认真听取并给与另一方中肯的建议。在交流与接触过程中,倾听成为双方交换观点的桥梁,并不断地完善彼此之间的关系、促使情感的共鸣。厘清和倾听需要构建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成熟的关心关系”,[2](P35)即接触的双方既考虑对方的感受与实际需求,不盲目地进行关心,实现关心的双方位置与角色不断互换,又以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态度对被关心者予以帮助。

(二)关心型亲子关系的内涵

国内外对关心的内涵界定不一,没有统一定论。不同的人对关心的定义不一样,国外学者对关心做了如下定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认为关心既是主体对生命所展露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他认为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关心中,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3]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关心是爱的组成,是责任感的表现。他认为爱蕴含关心、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4]吉利根(Carol Gilligan)认为关心是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另一种声音,它扮演着维持关系、承担责任和避免受伤的角色。[5]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一种连续而稳定的关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2](P33)从词义来看,“Care”具有照顾、护理、小心、谨慎、忧虑、处理等含义,[6]《现代汉语词典》将关心释义为(把人或事务)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7]总体而言,“关心”是双方情感情绪的传递,是彼此关系建立的动态过程。

关心型亲子关系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其内在核心是亲子情感的交融,它具备具体性、连续性、适度性与主体间性等特点。关心型亲子关系有其独特内核,它拒绝普遍性。“任何事物一旦被证明是符合道德的,那么任何别人面对相似情景时都有义务做同样的事情”,[2](P40)这也就意味着道德推理与决策过程失去其本真的价值意义。真实情况是:亲子之间因内在个性、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需要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我—你”之间情感的纷杂性,要求父母更加注重理解鉴定如何回应孩子的需要。就其内涵而言,关心型亲子关系建立在以具体、适度为基本特质的关怀基石之上,是一种以现实亲子情感态度表达为切入点,以给予关心和回应关心为连接纽带,以建立尊重、包容、平等的亲子关系为价值取向,在亲子教育中以培育亲子关心意识为目标的稳定且牢固的情感关系,它对被关怀者的回应是一种具体的、个性的可被感知的爱,它注重“爱”的把握。

(三)关心型亲子关系的核心:关心关系模型构建

关心型亲子关系既是预防过度关心与强迫关心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沟通不足、关心式微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关心型亲子关系营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将关心落至实处。关心关系模型的构建,既包括关心关系流程路径模型的构建,又包括关心关系培养模型的建构。

1.关心型亲子关系流程路径

“关心理论的最基本思想是对每一个个体的需要予以恰当回应,目的是建立并且维护关心关系。”[2](P7)亲子教育中的关心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短的关心关系,它要求关心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针对亲子关系恶化问题,应明晰关心型亲子关系培养流程路径。父母与子女作为关心的两端,分别是回应的实践者与需要的发起者。从流程走向来看,关心的双方是交互动态发展的过程,关心关系以倾听需要、回应需要、情绪反馈为载体。具体流程如下(见图1):(1)“给予关心”与“回应反馈”共同构成亲子关系桥梁;(2)如果父母认真倾听、厘清需要,孩子理解关心、积极回应关心,那么关心型亲子关系得以建立;(3)一旦父母忽视孩子正常需要、强制关心,那么孩子就会否认父母的关心、消极回应父母,此时关心型亲子关系必将受阻,走向亲子冲突。“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2](P33)

2.关心型亲子关系培养模型的构建

从模型理念来看,培养关心型亲子关系由外部的关怀背景信息、关怀输入、关怀过程、关怀评价结果四个维度组成;内部由父母与孩子两端组成,每一端均涉及外部四个培养层面,连接亲子两端的是情感联结。该模型(见图2)外部四个培养内容具体包括:(1)由亲子关系现状、内外部环境与所遭遇的挑战等所构成的背景信息;(2)为关心型亲子关系培养所提供的物质支持、文化服务、情感态度与价值投入;(3)对关心型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活动方式、情感投入、培养方式与策略的思考;(4)对关心型亲子关系构建过程中问题反思与评价。内部是关心型亲子关系建立的结果:父母与子女在动态交互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与关心技巧的完善。父母在以尊重、体谅等形式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爱与关怀的教育,以内在的人格魅力引导孩子向善向上、学会关心。受此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关心培养中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真正学会关心。

图2 关心型亲子关系的培养模型

由于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问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和亲子沟通不畅等因素,亲子关系愈发紧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应是培养有能力学会关心的人,而非情感冷漠的“知识人”。部分父母在经营亲子关系中,忽视孩子需要造成关心式微、过度关心导致关心回路受阻、强迫关心导致单向关心。具体而言:

(一)忽视孩子需要造成关心式微

父母作为关心的实践者既要对孩子予以关心,又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孩子养成关心品质。然而,在当下亲子教育实践中,父母关心实践者角色缺席,忽视孩子需要造成关心关系式微。一方面“智力型”家庭普遍形成,学校、教师、家长更为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然而如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被忽视,导致父母关心不足。另一方面,在亲子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生理需求给予足够关注,然而在构成个体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生理需求只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诸如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审美、自我实现和超越等需求被部分父母忽视。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关心的式微。

“我们需要这样一条线索,它能够贯穿起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2](P69)诺丁斯认为关心正是这样一条贯穿生命始终的线索,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与我们有关的一切。“关心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我们去计划,去准备。计划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很可能出现一些问题。”[2](P43)若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期内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那么所珍视的这些东西也就无法贯穿生命的始终。缺乏关心往往会伴随自卑、忧虑、失望、孤僻、患得患失等心理情绪,如果这种不健康或亚健康心理状态得不到调适,极有可能导致孩子们在成长的旅途中走入歧途。孩子的异常行为是一盏红灯,警醒父母反思关心的式微。

(二)过度关心导致关心回路受阻

过度关心是指父母无原则、无底线关注子女吃穿住用,过度注视子女的学习、生活、情感情况。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新交异性朋友势必刨根问底,即使孩子再三解释,父母依旧心存疑虑、想一探根本。实质上,无原则底线的关心不是真正关心,本质上它是信任的丢失。父母不相信或不敢相信孩子有能力也有经验解决学习、生活、情感上所遭遇的突发状况。所有有认知能力的人都有一定识别、判断某一特定事物的能力,只不过受社会阅历、思维方式的限制,年幼的孩子尚不足以完全考量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劣。但事实是:尽管孩子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但最终这些困扰孩子的突发状况依旧得到了解决。“充满信任的关心关系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2](P57)这应是无原则底线关注孩子生活的父母的必修之课,父母应该清晰地知道过度关心所带来的危害。

过度关心不同于漠不关心,然而带来的危害同样严重。亲子教育中的关心牢牢建立在一种坚实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过度关心意味着亲子信任的失衡,它逐渐隐形地瓦解着子女对父母的关心与崇敬。长期如此,关心型亲子关系无从建立,因为信任这一先决条件难以满足。父母事无巨细地关注子女的生活,释放着这样一种讯号:我不相信你!这种讯号很容易被孩子觉察,为应付来自父母的过度关心,孩子采取选择性逃避、屏蔽父母的关心。由此,过度关心导致关心条件的丢失、影响孩子对父母关心的回应,关心关系的回路受阻,关心型亲子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三)强迫关心导致单向关心

关心关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关系性的营建,父母与子女除了血缘的关系性还有情感依恋的关系性,这种亲密的关系需要亲子双方平等对待彼此。“学会关心的一个重要准备是认识到一个人可以同时站在争论的双方。”[2](P153)站在争论的双方强调的是暴力的避免。然而,部分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强塞给孩子,希冀孩子能完全成为自己心中所想的人。子承父业无可厚非,但不顾孩子身心感受与实际情况,强迫孩子完全接受自己的意志与价值观、强行关心孩子的一切势必扰乱亲子关系。事实上,父母不是天然的统治者、发号者与施令者,孩子也不是应然与实然的接受者、承担者。在本质上强迫关心是父母控制孩子的具体表现,这种控制意识渗透于从穿衣到婚姻、从学习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这种控制意识形态,具有强迫关心意识的父母们正滴水不漏地控制着孩子们的生活、情感、意识与思维方式。“一旦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新的一代,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巨大危险:失去维系一个蓬勃向上的社会最为重要的价值观,那些倡导和鼓励反思、批评、修正错误和创造革新的价值观。”[2](P197)

关心型亲子关系必然是一种双向互动、平等的关系。当父母强行将自己的意志与价值观塞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时,也就面临着亲子关系破裂的风险。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父母推行的强迫关心必然带来关心的单向通行,造成关心关系回路阻塞。关心的关系性将亲子置于平等地位,如果关心单向通行、孩子不认可被关心,那么关心的关系性也就消逝了。关心型亲子关系绝不是任何一方的单向关心,尽管父母与孩子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合理的亲子关系是情感依恋的角色互换,是情感与责任的双向传递,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局面。

三、学会关心——关心型亲子关系的重构路径

理解与追问关心本身并不能直接建立关心型亲子关系,实现亲子关系重构的必然是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关怀品质、理解并接受他人的关心需要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关注需求与回应两个层次、把握关心的具体性、适度性、连续性与主体间性,最终在榜样、对话、实践与求证活动中实现亲子关系的修复与重构。

(一)建立一种机制:惩罚与奖励

关心理论不依赖于道德判断,不诉诸谴责和惩罚,[2](P149)但亲子冲突的解决需要一种缓冲与纠正机制。奖惩制度与措施的制定,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它在亲子关系中的教育作用及其意义。首先,奖惩是一种中性的教育手段,并不意味着奖励就是好的,惩罚就是坏的。一味的奖励,忽视惩罚对人的规范作用是片面的,奖惩的运用应当合情合理、形式灵活并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8]其次,在关心理论的指导下,惩罚应当具备关系性与连续性,即在需要长期纠正的内容上保持一贯性的同时,亲子双方保持相互性,[9]也即规则与措施的制定反映着亲子双方共同的需求与情感。与惩罚不同的是,儿童内在需求的核心来自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支持与鼓励。奖励并不意味着是物质的,支持与鼓励同样可以成为奖励的组成部分。“我们总的教育目的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2](P17)实现这一目的,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不可或缺,而培育有道德、会关心及值得被人关心的人,父母必然是以“关系为中心”形成美德、注重接纳个体差异。[10]

(二)关注两个层次:需求与回应

需求与回应构成了关心关系的全部,关注需求与回应是关心型亲子关系不可避免的话题。关注需求与反映两个层面,父母必须体验动机位移,[2](P34)所谓动机位移即关注他人需要的同时,主体处于一种要帮助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欲关心他人,必须将自己融入另一个人的生命,[2](P143)从他人需要的根本出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人的各种需求是人存在的基础,需求的满足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父母满足孩子的各种正常需求。而需求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更加要求父母辨别孩子的需要,尤其是推断的需要。父母们有没有认真思考孩子们的各种需要究竟来自于何方,其背后所隐藏的是父母如何回应孩子的需要。杜威(John Deway)认为最好的最智慧的父母为其孩子所争取的,也一定是整个社会为所有孩子所争取的。[11]尽管杜威忽视了孩子的能力与兴趣的作用,但却认识到了父母在回应不同孩子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作用。换句话说,父母回应孩子的需要不是简单地根据孩子的浅层次表象行为施以关心,而是透过行为、抓住本质予以关心。

(三)强调三个特性:具体性、连续性和主体间性

关心型亲子关系是一种具体的、连续的可被感知的爱,它具备具体性、连续性与主体间性三个特点。首先,普遍意义的关心不具备具体性。真正的关心“既有一些明确的判断标准,又要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人和事、具体的需要和关怀者的能力。”[12]父母在关怀培养过程中既需从孩子需求的实际出发、兼顾孩子的差异性,又要给予孩子可感具体的关心。诺丁斯认为最好的家庭景象是父母与孩子齐坐一团,相互交流讨论具体的事情、询问彼此的计划,满足彼此的精神需求。[2](P31)显然,这样的家庭景象洋溢着来自父母具体可感的爱。“孩子们最紧迫的需要是关心,而关心需要连续性”,[2](P92)连续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父母在关怀培养与关怀流程中关心不能中断。这种稳定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事而变,但最基本的状态是亲子和谐沟通。最后,关心型亲子关系“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强制性关怀、随心所欲的关怀和想象上关怀,它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怀。”[12]在关心理论视域下,关心型亲子关系具备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体现于父母判读孩子推断的需要,也即父母对孩子的实际意图的推测判断,从而发现孩子真正需要的过程。

(四)注重四个方面:榜样、对话、实践与求证

诺丁斯认为道德教育应包含榜样、对话、实践与求证四个方面。[2](P41)而亲子教育亦囊括这四个方面。榜样在关心型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关心关系的关键因素。父母作为第一任教师,其榜样作用在于言行示范与价值引领。父母之榜样在于向年幼的孩子展示如何有效关心、怎样正确合理回应关心,以及回答孩子关心什么与为什么关心的问题。年幼的孩子的确不能直观地成为关心者,但在父母构建的“场域”中,孩子也能逐渐学会成为一个会回应关心的人。对话是关心关系的开始,一切有效对话发端于“我—你”之间。作为一座交换观点、解决冲突的桥梁,对话允许公开表达彼此的心声。对话绝不是父母先作出了决定然后才来与孩子交流,[2](P42)它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与欣赏的过程。亲子对话没有固定形式,它的核心是情感情绪与言语态度的表达。如果父母高度注意孩子所思所想及其背后的原因,那么漠不关心、强迫关心成长的温床也就荡然无存。关怀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亲子之间的活动次数与实践效果。实践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孩子习得的关怀能力也就相对较高。诺丁斯指出“家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其它一切基本的需要都聚集在它的庇荫之下,并在此获得愿望的满足”。[13]以卫生劳动、家庭聚餐、体育运动等形式为载体的家庭实践活动,有助于促使孩子关于安全、发展与情感的需要得到满足。出于完善亲子关系的目的,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情绪状况,及时给予孩子指导。与前三者不同的是,求证过程要求对最可能与真实情况发生联系的动机加以确认,[2](P44)即确认他人行为动机、洞彻他人行为的本质。在求证过程中,父母绝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依据表层进行判断。形式的求证只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此外,求证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对等的求证也就意味着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动,即使最终明晰了隐藏的动机,但最初建立的关心关系的根基——信任——,必然在短时间内遭受冲击。最后,求证是有一定目的的,但求证的方式——对话——是开放的,否则求证也就不再成为求证。

猜你喜欢

关怀亲子关心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如何面对“贴上标签”的关心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关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