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122、松辽186 抗盐碱性鉴定试验研究
2022-04-06耿文良姜兆远刘晓梅李国忠
高 明,耿文良*,宋 双,姜兆远,吕 珂,王 丹,刘晓梅,李国忠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 130033;2 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长春 136100;3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 盘锦 124010;4 公主岭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长春 136100)
松辽122、 松辽186 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但抗盐碱性强弱尚不明确,因此,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区进行抗盐碱性鉴定试验研究, 并为建立亲本源库评价体系,创制核心育种技术亲本材料,科学选配双本配组,提供科学依据[1]。
1 内容与方法
1.1 气象特点
海拔约150 m,5~9 月平均气温约4.6 ℃,日照平均1 400 h,全年≥10 ℃活动积温2 900 ℃~3 000 ℃,无霜期138~145 d,降雨量420 mm,均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的5~9 月。
1.2 试验品种
水稻新品种松辽122、松辽186。 对照品种是吉林省区域试验中熟组, 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吉玉粳。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松原市前郭县, 土质为苏打盐碱土,碳酸盐含量高,pH 值8~8.2,中度盐碱土,盐分含量0.25%~0.30%,中等肥力。
1.4 试验设计与实施
随机区组,3 次重复, 小区行长7 m,3 行区,小区面积21 m2。 棚旱育苗,4 月15 日播芽种子200~250 g/m2,培育壮秧,秧龄35 d,5 月20 日插秧, 密度30 cm×16 cm, 插3~4 苗/穴, 保证20穴/m2以上,667 m2基本苗在4~5 万株。 667 m2施纯氮(N)12 kg(折含N46%尿素26.5 kg),按底肥:蘖肥:穗肥:粒肥为4:3:2:1 的分配比例施入;667 m2施磷肥(P2O5)6.7 kg,全部做底肥;667 m2施钾肥(K2O)5.3 kg,其中,70%施入底肥,30%在水稻拔节期做追肥。灌溉技术采用浅(分蘖期)深(孕穗期)浅(灌浆期),生育后期干湿灌溉相结合,以湿为主,收获前15 d 停水。
1.5 试验调查
每小区取代表性植株5 穴,室内考种数据。田间收获做好晾晒,稻谷水分降至15%~16%脱粒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调查
室内考种调查试验品种结果表明 (表1),松辽122、松辽186 根系发育较好,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多5 条、8 条, 主根长分别长出5 cm、8 cm,大维管束均多1 个,根粗壮,说明两个品种的抗盐碱性强于对照品种吉玉粳。
表1 水稻新品种抗盐碱性鉴定试验根系调查情况
2.2 田间调查
从表2 鉴定结果表明,松辽122、松辽186 抗盐碱性较好,适于在pH 值8~8.2,含盐量0.25%~0.30%的盐碱性土壤种植,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成熟期抗盐碱性均强于对照品种吉玉粳。 此结果仅限于土壤pH 值8~8.2, 含盐量0.25%~0.30%的试验。
表2 水稻新品种抗盐碱性鉴定试验田间调查情况
2.3 产量结果
表3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新品种松辽122、松辽186 在土壤含盐量0.25%~0.30%生态环境条件下,由于耐盐碱性较强[2],表现生育正常,构成产量性状因素较稳定, 变化不显著, 丰产性稳产性好, 产量较理想, 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9%和15.2%。
表3 水稻新品种抗盐碱性鉴定试验产量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新品种松辽122、 松辽186 连续3 a 在松原市前郭县盐碱地区鉴定试验结果, 表现抗盐碱性较强,在肥力中等地块,土壤pH 值8~8.2,含盐量0.25%~0.30%生态环境,生育正常,丰产性好产量稳定。 松辽122 平均产量608 kg/667 m2,松辽186 平均产量620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2.9%和15.2%。
本项目主要是在盐碱地区种植两个新品种,鉴定其抗盐碱性与适应性、丰产性、稳定性及增产潜力。 然而,一个水稻品种产量的形成,是构成产量性状因素、栽培技术、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气象条件等复杂系统因素的合一, 并非是提高某一个构成产量性状因素或减少某一个技术措施都有增产作用。目前水稻常规遗传育种选育目标,依然是株型紧凑,剑叶上举角度小,叶片宽窄适中,源库协调,受光率高,积累有机物质时间长,增加生物产量,结实率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广性好,综合性状优异的特征特性, 育成的新品种其相适应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同步, 熟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亦相适应,诸方面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品种自身生育最佳生产水平与增产潜力。 因此松辽122、松辽186 亦不例外,在盐碱地种植明确其抗盐碱性的同时, 更要掌握品种主要构成产量性状因素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 提高产量因素与产量的协调关系。把每项技术优化组合,生态环境条件佳,达到科学促进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良种良法技术科学综合组装配套[3],方能得以实现最佳产量与品质优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