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不同地域林下养殖胭脂虫试验

2022-04-06陈海游

绿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胭脂成虫高原

陈海游

(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人民政府,福建 厦门 361100)

1 引言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林木资源为背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科学种植、养殖以及各种休养生息等健康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模式[1~5],其囊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多项内容。昆虫是地球上未被开发完全的最大的生物资源,林下养殖昆虫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分,常见的有林下养蜂、林下养蝉、林下养蚕等,而林下养殖胭脂虫却是林下养殖的一种重要探索。

胭脂虫(Dactylopiuscoccus)是一类寄生于仙人掌上、能生产天然红色素的珍贵资源昆虫,其原产于墨西哥瓦哈卡地区,后被引种到他国,于2004年引入我国。目前国际胭脂虫干虫价格在30~50 美元/kg,国内市场上含量为50%的胭脂虫红色素售价1380元/kg,含量为52%的胭脂虫红色素售价为1400元/kg[6~8]。

本文选取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多地开展林下养殖胭脂虫的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地域林下养殖的效果,探讨了各地林下养殖胭脂虫的可行性,评估林下养殖胭脂虫的年亩产值,也为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新的思路。

2 试验设计

因胭脂虫不适宜寒冷气候,故在南方选取不同地域作为实验地:云南元江(属北热带);云南景东、怒江(属南亚热带);福建古田、四川西昌、贵州兴义、云南昆明和禄丰(属中亚热带);四川攀枝花(属南亚热带-北温带),开展林下养殖胭脂虫试验,通过测定雌成虫数、雌成虫鲜干重、雌成虫体积和怀卵量,比较不同地域胭脂虫的养殖效果。

3 试验地概况

3.1 北热带——元江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经102.01°,北纬23.06°,年均气温12~24 ℃,≥10 ℃年积温4000~8700 ℃,海拔457 m,年相对湿度59%,年降雨量600~800 mm,年蒸发量2751 mm,全年干燥度1.9,干湿季节分明,年日照时数2340.6 h,无霜期200~364 d,属北热带干热气候类型。

3.2 南亚热带

3.2.1 云南景东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董家山,东经101.08°,北纬24.47°,年均气温18.3 ℃,≥10 ℃年积温6500~7700 ℃,海拔1162 m,年相对湿度71%,年降雨量1045 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季,年日照时数2131.6 h,无霜期355 d,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3.2.2 云南怒江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东经98.85°,北纬25.87°,年均气温20.2 ℃,≥10 ℃年积温7200 ℃,海拔910 m,年相对湿度67%,年降雨量1012 mm,干湿分明、雨热同步、干凉同步,冬春干旱,年日照2005.2 h,主要集中在6~8月,属南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类型。

3.3 中亚热带气候

3.3.1 四川西昌

试验地位于川西高原安宁河平原腹地,东经102.16°,北纬27.54°,年均气温17.2 ℃,最低9.4 ℃,最高23.8 ℃,海拔2000 m,年降雨量1004.3 mm,年均蒸发量1945 mm,春旱较严重。年日照时数2432.1 h,年相对湿度61%,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春秋季长达270 d以上,夏天只有2个月,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

3.3.2 云南昆明

试验地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东经102.75°,北纬25.06°,年均气温15 ℃,最热月均19 ℃,最冷月均8 ℃,冬日温差12~20 ℃,夏日温差4~10 ℃,≥10 ℃年积温4480 ℃,海拔1891 m,年相对湿度73%,年降水量1035 mm,5~10月降雨量占全年85%(雨季);11~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15%(干季),日照长、无严寒,干湿分明,年日照2481.2 h,无霜期227 d,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

3.3.3 云南禄丰

试验地位于滇中高原,东经102.18°,北纬25.15°,年均气温16.1 ℃,最热月均28.1 ℃,最冷月均9.1 ℃,≥10 ℃年积温5214 ℃,海拔1826 m,年相对湿度74%,年降雨量800~1100 mm,年蒸发量1214 mm,雨量不均,干湿明显,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冬、春及夏初干旱时间长,年日照1982.2 h,无霜期276 d,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侯类型。

3.3.4 贵州兴义

试验地位于黔西南兴义市郊区,东经104.85°,北纬24.96°,年均气温16.3 ℃,1月平均4.5 ℃,7月平均26.8 ℃,≥10 ℃年积温4588 ℃,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带,海拔1200 m,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终年温暖湿润,年相对湿度80%,年降雨量1471.9 mm,无霜期300 d,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3.3.5 福建古田

试验地位于闽东古田县大桥镇,东经118.90°,北纬26.61°,年均气温18.4 ℃,1月平均8.5 ℃,7月平均27.5 ℃,≥10 ℃年积温5628 ℃,海拔322 m,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年相对湿度76%~81%,年降雨量1579 mm,年蒸发量1033.1 mm,年均气压值974.3 mb,年际气压变化±19.5 mb,无霜期276 d,年日照1894.9 h,太阳辐射年总量106.7 kCal/c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3.4 南亚热带-北温带——攀枝花

试验地位于攀枝花市啊喇乡,东经101.72°,北纬26.32°,年均气温20.3 ℃,最热月均约26 ℃,最冷月均>13 ℃,≥10 ℃年积温7479 ℃,海拔1780 m,春干热、夏湿热、秋凉爽、冬温暖,雨季 6~10月,旱季11~5月,年降雨量815 mm,昼夜温差大,年日照2443 h(四川盆地的2~3倍),无霜期≥300 d,年相对湿度60%~65%,介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高山气候间,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立体气候类型。

4 材料与方法

4.1 供试材料

昆虫材料:胭脂虫(DactylopiuscoccusCosta)。

寄主植物材料:梨果仙人掌(Opuntiaficus-indicaMill)。

4.2 研究方法

4.2.1 雌成虫数测定

因加工原料为胭脂虫雌成虫,故测定成虫期雌成虫数是一个重要指标。利用10倍放大镜和机械计数器,在成虫期准确记录雌成虫数,每个试验地调查30株,每株初始放虫量均为20头/株,求出每个试验地单株雌成虫数。

4.2.2 雌成虫鲜干重测定

从每个试验地随机收集30头雌成虫,将雌成虫过筛,筛去蜡粉、杂质等,每头雌成虫依次置于AB204-S电子天平下称鲜重、记录,然后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干燥(60 ℃,46 h),干燥后再次称重、记录干重,计算鲜重和干重比(鲜干比)。单片鲜重(MFW)=该组单片雌成虫数×该组雌成虫个体鲜重(FW);单片干重(MDW)=该组单片雌成虫数×该组雌成虫个体干重(DW)[9]。

4.2.3 雌成虫体积和怀卵量测定

从每个试验地再收集30头雌成虫,也进行过筛,将每头雌成虫依次置于显微镜下,测其长度、宽度、高度,通过公式(1)可以计算出雌成虫个体的体积。将已测过长宽高的雌成虫个体解剖,用计数器和显微镜测怀卵量。

V(L,g,C)=πLgH/6[10]

(1)

式(1)中,V(L,g,C)为胭脂虫雌成虫个体体积,mm3;L为个体长度,mm;g为个体宽度,mm;H为个体高度,mm。

4.2.4 产值评估

以单株仙人掌上雌成虫数为依据,按公式(2)估算出每亩一个世代的雌成虫数,以平均雌成虫干重,按公式(3)换算出每公斤干虫数。因每年可养殖胭脂虫三个世代,故按公式(4)可得出每年每亩胭脂虫干虫原料的量。每年亩产值按30$/kg进行评估,其中1$=6.5817元(汇率时间:2016-6-2,9:55),见公式(5)。

每世代亩产雌成虫数=单株雌成虫数×18×54×667/560[11]

(2)

每公斤干虫数=1000g/平均雌成虫干重

(3)

每年亩产干虫原料=3×每世代每亩产雌成虫数/每公斤干虫数

(4)

每年亩产值=每年亩产干虫原料×30×6.5817

(5)

4.2.5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 20.0[12]和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地域养殖效果比较

不同地域林下养殖胭脂虫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不同地域胭脂虫养殖情况Ⅰ

表2 不同地域胭脂虫养殖情况Ⅱ

在单株雌成虫数方面,南亚热带(448头)远多于其他地域;在个体干重方面,中亚热带(0.0116 g)和南亚热带(0.0124 g)较其他地域明显更重;在怀卵量方面,南亚热带(306.5枚)为最高;在个体体积方面,南亚热带(59.0 mm3)个体最大。

较其他地域,南亚热带在单株雌成虫数、怀卵量和体积方面均属最佳,在个体干重方面仅轻于中亚热带昆明和禄丰两地0.0004 g;中亚热带单株雌成虫数较多,其中昆明和禄丰两地个体干重最重,怀卵量虽显著低于南亚热带,但与其他两个气候类型无显著差异(表3),个体体积适中。

表3 不同地域雌成虫个体怀卵量的多重检验(仅对中亚热带与其他三个气候类型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可知林下养殖胭脂虫在南方不同地域均可进行,尤其是南亚热带最适合养殖胭脂虫。按适生区划分,最适生区为南亚热带;次适生区为中亚热带;北热带与南亚热带-北温带属适生区。

5.2 中亚热带不同地形养殖效果比较

由表4可知:在中亚热带,试验地所在高原平均海拔1906 m,高原-低山丘陵海拔1200 m,丘陵海拔322 m。

表4 中亚热带不同地形养殖效果比较

在单株雌成虫数方面,高原(290只)>高原-低山丘陵(187只)>丘陵(146只);在鲜干重方面,高原(鲜重:0.0432 g,干重:0.0123 g)>高原-低山丘陵(鲜重:0.0400 g,干重:0.0112 g)>丘陵(鲜重:0.0393 g,干重:0.0112 g);在怀卵量方面,高原(243.4枚)>高原-低山丘陵(219.0枚)>丘陵(174.6枚);在体积方面,高原(46.4 mm3)>高原-低山丘陵(40.0 mm3)>丘陵(37.1 mm3)。

因此,林下养殖胭脂虫最适宜在高原地区,高原-低山丘陵较适宜,丘陵地区属适宜。

5.3 不同地域林下养殖胭脂虫产值评估

由表5可知,南亚热带每世代亩产雌成虫518584头,按公式(3)换算,生产1 kg的胭脂虫干虫需要干虫81301头,每年可亩产干虫19.14 kg,按30 $/kg进行评估,每年亩产值为3778.37元。而中亚热带每年亩产值为1652.74元,北热带与南亚热带-北温带每年亩产值分别为541.00元和981.58元。

表5 不同地域胭脂虫产值评估

由此说明,林下养殖胭脂虫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良好。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选取国内南方不同地域: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温带,通过比较不同地域林下养殖胭脂虫的效果,得出:林下养殖胭脂虫在南方不同地域均可养殖,其中南亚热带属最适生区,中亚热带属次适生区;北热带与南亚热带-北温带为适生区。

在中亚热带,选取高原、高原-低山丘陵与丘陵,通过比较不同地形(海拔)胭脂虫的养殖效果,得出:林下养殖胭脂虫适宜在丘陵地区,较适宜在高原-低山丘陵地区,最适宜在高原地区。

通过对不同地域胭脂虫产值的评估,说明林下养殖胭脂虫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好。

6.2 讨论

林下养殖胭脂虫在南方不同地域均可进行,是就我国南方不同气候类型进行的研究,这给我国林下养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也为我国各地林下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文中得出的适生区结论与相关研究具有极高吻合度。如,张建云等[13]对不同气候类型下繁养的胭脂虫的胭脂红酸含量进行测定,得出:较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区域更适宜;张忠和等[14]利用生命表技术,结合取样测定,对在干热河谷区、南亚热带区及中亚热带区的代表点上的胭脂虫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表明胭脂虫最适合在南亚热带地区培育。

本试验选取了高原、高原-低山丘陵与丘陵地区,进行不同地形(海拔)林下养殖胭脂虫效果研究。这是在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对于盆地地形(如:四川盆地)、平原地形(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未开展林下养殖胭脂虫试验,后续将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通过评估林下养殖胭脂虫的年亩产值,说明林下养殖胭脂虫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对各地发展林下经济将产生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胭脂成虫高原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春游凤山胭脂垴
酷相思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