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工业互联网”赋能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2-04-06苗蕴慧

商业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辽宁省升级制造业

苗蕴慧,王 韬

(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线。国家推出多项政策文件,指导“5G+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发展路径,提出深化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2017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支撑。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提出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新设想,意味着制造业将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转变为整个行业甚至是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各省市也积极响应,跟进“5G+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规划和建设。

制造业体现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作为传统优势产业,一直受辽宁省重视,经过长期发展,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约束,人口红利的流失,以及需求侧的不断升级,辽宁省的竞争优势正在消失。与此同时,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给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以高资源消耗、高资本投入为基础的传统发展动力已无法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致使辽宁制造业发展规模逐年降低,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依靠资源消耗和成本优势进行的发展生产,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将逐步被淘汰。为推进数字辽宁建设,助力制造业振兴,利用5G与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走向。

对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许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方面,姜红德(2021)指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设施设备,生产现场控制方面都与制造强国间存在差距,但工业体系、产业链及供应链优势明显。初铭畅,何强(2021)运用复合系统融合度模型对辽宁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程度(2020-2019年统计数据)进行了测算,发现以2016年为拐点,融合程度呈V型结构,总体处于磨合阶段。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方面,石征蓉(2020)探究了人力资本、出口、财政支出等因素的作用。任敏(2021)从制造企业角度出发,提出战略与组织能力协同、数字化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闭环三大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胡国杰、刘强、姜骞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了企业发展水平、就业需求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对策建议方面,那丹丹、李英(2021)通过对比国内外政策工具和实施经验,对完善我国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提出建议。李建军、于志恒(2021)通过分析数字经济的优势与现状,提出加强理论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加强数据安全方面的工作、颠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综上所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运用SWO T分析法对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制造强国及国内各省市先进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引导辽宁省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辽宁省正在大力推行5G与工业互联网技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然而,辽宁省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程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融合很不均衡。为了理清辽宁制造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利用SWO T分析法对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以剖析。

(一)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势分析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

为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辽宁省政府先后发布了《辽宁省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辽宁省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政策,分别从财政支持、投融资渠道、政策宣传等角度支持制造业转型,明确制造强省建设的发展定位、路径及任务;量化发展目标;规划应用场景;并特别指出重点赋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2.产业规模庞大且基础扎实

辽宁制造起步较早,工业门类齐全,行业基础扎实,拥有大连造船、大连石化、中航沈飞等一批令国人骄傲的中国制造企业。在辽宁省内,制造业占较大比重,具有发展潜力。辽宁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在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制造业法人单位共计8.94万个,占14.9%,位于第二位;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共计234.02万人,占25.9%,位于第一位。

(二)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劣势分析

1.技术创新水平低

虽然辽宁省大力提高制造行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但是企业仍存在缺少核心技术这一严重问题,大多数关键性零件仍依赖于国外进口,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2018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财政支出75.3亿元,增长31.2%,但仅占财政总支出1.41%,阻碍科学技术提高。截止2018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454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7.4%,具有高强度科学研究与试验的制造企业数量较少,缺乏创新活力。近8年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及从业人员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辽宁省存在一定程度的优秀人才流失。另有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统计数据,全国总数为1447950件,辽宁省以28788件位于全国第13位,仅占全国1.99%,广东省以435509件居于榜首,约占全国30.08%,可以看出,辽宁省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综上,辽宁省技术创新水平偏低,是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一大弊端。

2.数字化基础薄弱

图1 全年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变动

图2 年末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变动

从整体角度来看,辽宁省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但总体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层面,在生产层面还处于较为传统的运行水平,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不足。截至2021年6月,全省已累计建成2.65万个5G基站,居于全国12位,5G网络覆盖集中在主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及企业,运行行业二级标识解析节点2个,综合型二级标识解析节点4个,信息连通仍存在障碍,数据和信息传递不畅,同时,工业互联网标准框架和安全体系建设尚未完善。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需进一步投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牢数字化基础。

(三)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机会分析

1.“双循环”格局拓展发展空间

“双循环”格局力图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使产业链现代化,使供给质量和供给水平与需求相匹配。“双循环”格局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内生动力,有利于叠加产业基础、人才资本和互联网创新优势,充分利用开发我国的超大规模的市场潜力;也有利于打开国际市场,与国际数字化转型接轨,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两个循环良性互促,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2.“5G+工业互联网”提供转型动力

工业互联网吸收5G具备的高数据速率、低时延和大规模设备连接等优秀性能,密切连接设备、生产线、供应商、客户等,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实现网络式数据与信息连通。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会使制造业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深刻变革:一是改变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实时传送海量数据对工厂实施全方位、远程、实时控制,推动制造业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二是推进制造业商业模式服务化,远程运维设备模糊工厂、区域边界,更大限度的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三是催生制造业发展新业态,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网络切片技术等新兴技术兴起,一大批数字服务企业应运而生,带动制造业加深数字化程度。

(四)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挑战分析

1.工业互联网安全存在威胁

工业互联网降低了制造业人工成本,使生产方式敏捷、灵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其根本属性中所具备的开放A PI、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数据采集、设备联网、智能控制等也对生产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2020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表示,工业控制系统互联网安全风险仍较为严峻,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存在高危漏洞隐患。工业互联网安全得不到保障,威胁数字化转型成果,势必引发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

2.国际发展环境紧张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环境日趋紧张。一是国际市场上制造业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大;二是国外先进国家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实行封锁,短时间内难以突破;三是国际环境变化复杂多变。例如,2018年,为了阻碍甚至是摧毁“中国制造2025”计划,美国发起贸易战,对中国提出一系列不合理政策,致使制造业企业出口成本和进口成本均增加,失去价格优势,给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二、推进“5G+工业互联网”赋能辽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优势和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面临低成本、边际优势递减等发展困境的辽宁省制造行业应该积极响应,采取相应策略,充分利用“5G+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优势,提高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一)增强制造业数字化基础

运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不能急于求成,在认识到转型升级迫切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复杂性和长期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必须夯实数字化基础。夯实数字化基础要重视搭建新型网络体系,建设大数据中心,要普及通信与传感控制等设备,降低数据采集难度和设备改造难度,破除“信息孤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基。

(二)落实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应用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基于此,我国大力推进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与创新,出台多项政策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相关应用示范落地和推广实施。辽宁省应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示范区,加强与智能化企业的交流,开展合作项目,吸收示范点的先进经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导产业链各方深入合作,逐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打造人才队伍

没有智力的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后续力量。为了给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我们需要建立一支高技能、跨行业的人才队伍。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提出人才引进计划的方式,吸引一批掌握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和跨行业人才汇集在辽宁省内,为转型升级献计献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通过开展学校教育的方式储备人才资源,提高高校和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重视制造业高技能职业发展教育,紧抓技能培训,持续输送人才。为了成功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应培育一批懂I T更懂工业的复合型人才,跨行业人才能够有效消除行业间的壁垒,推进信息通讯技术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为科研技术的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护航辽宁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通过运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制造业企业在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高效共享要素资源,推进生产方式智能化,将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延长产业链,最终提升经济效益。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历史交汇期,辽宁省制造业应顺应发展潮流,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化解挑战,通过梳理汇总国内外“5G+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转型升级路径。

猜你喜欢

辽宁省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字词升级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