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禹一方
2022-04-06李密
李密
1月8日,周六晚六点半,220名医务人员,检测材料与物资装备,共9辆大巴,与县里四大班子领导告别,从花都鄢陵出发,一路疾驰向西,对口支援禹州韩城街道。
这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曾经在这里四个年头,确切地说,是三年零三个月。这个街道也熟悉,位于禹州城区西南,紧邻南水北调干渠,下辖11个社区,约4万人。其中,8个村转社区,有5个以种菜为主,是禹州的菜篮子;每个社区我都不止到过一次,支部书记的名字还能脱口而出。还有3个城市社区,当年创建全国城市党建示范市一手打造的。街道的书记、主任和多数干部也都是我熟悉的男男女女。只是没有想到,这次在这样的时间,在这样的境况,以这样的身份返回,开启一段在禹一方的特殊时光。
元旦假期第二天,两例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消息,像一声响雷划破了这座百万人口城市的宁静。当晚,市县一系列紧急会议召开,禹州中心城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高铁、高速、国省干道实施封控,公共场所扫码进出,关停网吧、棋牌室、洗浴中心等人员聚集场所,所有机关事业人员提前结束元旦假期,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一场全民战“疫”就此打响。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尽管,经过两年多的磨练,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外地返回密接次密接的隔离管控一直在做,但总有一种心态,认为确诊病例是外地的事情,即便是近期西安、洛阳发生疫情,仍感觉距离自己这里还远。这下好了,一下子到家门口,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更为焦心的是来源不明。接下来的几天,一轮接一轮核酸检测,一例又一例阳性确诊,数量急剧上升。这里一下子成了焦点,与“夏都”“钧都”“药都”的美誉不同,这次聚焦关注带着更多的担忧:何日见底,这座小城能不能挺住?
各级领导压力山大,但分寸不乱、依然沉稳,每天召开调度会,通报最新情况,部署联防联控,市域之内各个县区联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其他县区作为大后方,抽调医务人员支援禹州,统筹宾馆酒店接收隔离转移,第一梯队到达,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同步准备,举全市之力与禹州共同打好这场抗疫之战。
从1月3日开始,自己也一直在忙碌。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等表达对禹州疫情中高风险乡镇基层的牵挂问候;另一方面本地奔走,中心镇区全员核酸检测、北部乡镇全员核酸检测、南部乡镇全员核酸检测,高速路口、国省干道、村庄之间的卡口设置运行,接收禹州转移人员隔离点的领导力量、单位调度、物资供应。多数时候,刚从基层一线返回,转身参加调度会议。
时间到了1月8日,禹州的疫情势头依然很猛。中央关注、省委关注,国家指导组专家亲临,省长直接分包联系,书记调度全市力量,市长禹州一线坐镇。当天下午的调度会,书记的话语低沉、声音嘶哑,底气一如既往:“中心城区和其他县区没有阳性病例,就为打赢禹州抗疫提供了大后方。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这场战役必须百分之百地全胜,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不行。疫情已经发生,就要全力面对。说句掏心窝的话,如果能够避免疫情、群众不受罪,我这个书记不当又如何?”这一句朴实的话语,传递着一名市委书记的坦然、毅然与决然。
新冠病毒一天不圈住封死,它就在快速传播蔓延,必须与病毒赛跑。集结号吹响,在这次调度会议上,市委决定,从其他5个县区再抽调2400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三梯队,由副书记带队,自带检验设备物资食品,对口支援禹州中心城区5个镇办全员核酸检测。会议要求,做好当天晚上九点出发准备;到下午五点,又接到通知,时间紧迫,晚上九点立即开始对口支援核酸检测。
六点半出发,路上无缝对接,车上调度安排。坚持党建引领一路同行,成立一线党支部,三个医院带队人员担任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14个采集区域、38个采集点、61个采集工作台,三家医院相对集中分包。晚上八点到达韩城,半个小时内,人员和物资全部到达采集点,在对口支援队伍中,第一家开始采集工作。
这是禹州总体第五轮、我们援禹第一场全员核酸检测。市部领导发来上级领导要求:一人不漏,安全有序,高质量,确保6个小时顺利拿下。各个采集区域安顿下来后,自己和分包县级领导、街道书记一同深入前屯、后屯两个采集点实地察看。冬日的夜,街头冷清,天气寒冷,只有采集点的灯光分外明亮。医务人员、引导人员在忙碌,群众按区域排队进行,一切井然,紧张有序。至当晚12点多,历时4个小时,比规定时间提前两个小时完成采集任务。
晚归,消杀,上车。一人一身大衣,同座两人一条被子,把座椅向后倾斜,座椅就是行军床,大巴车就是宿营车,紧张的劳累之后,很快进入各自的梦乡。接下来的几天,街道克服困难安排了早餐,家乡不远百里送来午餐晚餐。200多人在一线战斗,在路边吃饭,在车上休息。也有人发现了小秘密:街道办公大楼比较暖和,到了晚间,在会议室,在楼道,在办公室,把纸箱铺开,席地躺下,有暖气温暖,有腿脚伸展,感觉幸福满满。即便是坐在会议室椅子上过夜,也格外温暖。
经常半夜“机”叫,多数晚、有时早,夜深凌晨居多;核酸检测采集,多数全员,有时局部,全员覆盖居多,一切听从防控指挥部号令。前四轮检测,一方为家,驻扎在韩城驻地,后四轮检测,东西往返,早出晚归。有朋友感叹:感觉你们像部队一样,一声令下,随时出征。可不就是这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线党支部的要求:闻令而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虽然外界闻疫恐惧、谈禹色变,真正深入疫情一线中高风险区,我和卫健委主任都很坦然。同事、朋友、故交纷纷来电话来微信表达关切,家乡的父母、共事的同志、村里的干部,由远及近,牵挂无处不在。还有一位旧友,晚间打来电话,语气哽咽:兄弟,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一定注意安全,你要好好地回来,令人鼻酸动容。
没有紧张劳累,似乎对不起“抗疫一线”这几个字。所辖高风险村的一名乡镇基层负责人说:“都快崩溃了,两天两夜没‘眨眼’了。”自己半开玩笑地安慰道:“该眨眼还是要眨眼,可以合眼养神几分钟,务必保重。”对口支援的街道主任,原本风风火火,此次相见,也是嗓音嘶哑、眼神疲惫,只有任务下来时,才又重现当初的泼辣风骨。1月13日,瑞园小区一名物业志愿者猝死在岗位上,年仅34岁,这样的牺牲令人敬重而心痛。在某个社区,他县一名驰援的医生晕倒,市部领导专门发出指令要求:各县市区领队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安全,把工作激情和身体安全统筹兼顾,有情况的及时轮换,确保医护人员生命安全。这个时候更加体会到作为领队责任重大,当初是立下军令状的:勇敢地来,投入地战,安全地回!
8天过去,8轮检测,每轮3万余人,已经累计完成283626人次的核酸檢测采集任务。这期间,有新婚小夫妻,有上阵父子兵,有全家三人行,有战地生日歌,还有很多感人的镜头场景,更有一路同行的真情乐观。部里伙计说,回到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定心潮澎湃、百感交集。的确这样。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当村庄群众静下来时,需要我等人动起来,需要医护人员奔走在前沿,让大家感到天使在身边。
在禹一方,是曾经战斗的地方,是汗水挥洒的地方,更是记忆留恋的地方。谁让我们命中有缘,注定再次心手相牵。真情可以化作冬日暖阳,大爱可以化作寒夜星光,与街道旗杆飘扬的五星红旗辉映。一轮一轮的检测结果次第报告,好消息正在接踵而来,一路同行,走过阴冷雾霾,走过风雪交加,在不远处迎来阳光灿烂!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