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把“枪杆子”
2022-04-06蔡华锋周人果柯鸿海
蔡华锋 周人果 柯鸿海
葉挺铜像。新华社
1925年11月21日,不到30岁的叶挺成为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领导的正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的团长。这支诞生在广东肇庆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茁壮成长,支援农运、出师北伐,所向披靡,犹如“铁拳头”一般,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铸就了宝贵的“铁军”精神。
广东省是大革命的策源地,处于国民革命斗争最前沿的中共广东区委,在经过平定商团叛乱等一系列统一广东的革命战争中,深切感受到组织由自己掌握的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925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在肇庆阅江楼成立,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领导的正规军队诞生了,这就是日后威名赫赫的叶挺独立团。
独立团缘何在肇庆建团?客观上,肇庆属军事重地,是第四军的后勤部队所在地,给养充足,与广东区委联系便捷。此外,这里是水陆交通要冲,地势险要。主观上,独立团的建团,意在震慑西江一带的反动势力,支援刚刚兴起的农民运动。
独立团成立之初只有2100多人,而其中100多人的干部队伍,大多是从广州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黄埔军校、川军、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抽调而来。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介绍,1924年成立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是叶挺独立团的源头,其队员来自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虽然这支部队隶属于“大元帅府”,但实际上直接受中共广东区委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
扼西江而立的肇庆阅江楼,是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里详细地记录了独立团援助农民运动的战斗。
1926年1月初,“高要惨案”震惊全国,高要、广宁、德庆三地的封建地主纠集当地的反动民团袭击各地农会,烧杀抢掠,导致农军和农会会员死伤100多人。
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立即在肇庆设立西江办事处,成立了以叶挺为负责人的绥缉委员会。叶挺迅速率领绥缉委员会及独立团第一、第二营进驻高要,与封建地主势力进行谈判。然而,封建地主武装依仗自身武器先进,气焰嚣张、拒不谈判,还扬言要“决一死战”。
叶挺当机立断,立即率第二营官兵在高要伍村大埤头一带迎击进犯之敌,封建地主武装完全被打散,仓皇逃回老巢高要河台罗建村。为彻底粉碎封建地主武装,叶挺立即调来独立团第三营,配合第一、第二营乘势围攻封建地主武装的老巢。
罗建村周围筑有高高的围墙,四处还设有炮楼,易守难攻。战斗一开始,叶挺便率部向敌人猛烈射击,把敌人火力压住。为迅速消灭敌人,减少自身伤亡,独立团的战士们要求炮轰炮楼,但叶挺为保护村里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下令不要开炮,并提出“不伤村民,活捉匪首”的口号。随后,叶挺命令用火力封锁敌人炮楼的枪眼,由农民自卫军把村边的围墙打通,让村中老幼离村后,叶挺才发号施令进攻。经过一整天的战斗,独立团终于彻底粉碎反动地主武装。
叶挺随后带领独立团官兵到河台、乐城、水南一带帮助农民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使全县各区、乡的农民协会陆续组织起来,被地主武装摧残的农会也得到了恢复,高要的农民运动由此蓬勃开展起来。
素来主张“苦练出精兵”的叶挺,为独立团拟订了分队训练和干部训练计划,在短时期内训练出坚强的战斗力。当时,其他部队实行“三操两讲”,独立团则实行“三讲四操”,强化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独立团纪律严明,当时的阅江楼门口,左有“党纪如铁”,右有“军令如山”的匾额。
1926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受命出师北伐,成为广东最早踏上北伐征程的一支部队。在湖南安仁和渌田,独立团遇到了第一波敌人,成功地以一团之师击败了敌人的六团之众,取得了北伐的首战告捷。
第一次北伐,叶挺独立团一路上打了不少胜仗。例如,在平江歼灭守敌4000余人,在中火埔曾以一个排的兵力生俘吴佩孚所部的一个整团。
在武昌之役中,叶挺独立团战士毫无畏惧,第一营战士们更是自告奋勇担任攻城敢死队,最终牺牲了310多名官兵取得胜利。独立团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荣誉。
卫戍武汉,平定叛乱,保卫中共五大顺利召开,独立团也在战斗中不断壮大,由一个团发展成五个团,培养了许多军事骨干,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广东秋收起义等。从东北的松花江打到海南的万泉河,南征北战八千里,叶挺独立团这支英勇善战,作风顽强,敢于打硬仗、恶战的英雄部队,其发展壮大的历程,浓缩了一部人民军队的峥嵘军史。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