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砚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2-04-06项薇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制砚端砚砚台

项薇

摘 要: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砚台不仅仅是文人墨客进行书写绘画的重要工具,而且因细腻的石材,精美的雕刻艺术也使得砚台成为了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从古至今一直被许多文人志士所喜爱并收藏。秦汉时期,砚作为一种实用的书写工具已经被普遍使用,到了唐宋时期,砚的品种增多,文人骚客们也为砚台著写了许多文辞诗句来进行歌颂。而后发展出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其中作为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也一直流传至今。端砚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历久弥香,与时俱进,不仅蕴含着中华文化悠久的底蕴,更是关系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的维系与传承,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端砚;传承发展;艺术底蕴

从古至今,砚台的发展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砚台也凭借着各式各样的造型以及稳重的质感、高雅内敛的色泽赢得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政袖雅士的青睐,探寻砚台的考古历史,我们发现早在石器时代,砚台的雏形——研磨器就已经出现了,发展到秦汉时期就出现了陶砚、漆砚、石砚。魏晋时期,出现了瓷砚,唐宋时期,文人地位提高,尚文之风席卷,制砚的工艺也更加讲究了。作为名砚之首的端砚和由此发展而来的端砚文化也以独领风骚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印记流传于世,延续着我国古老的砚文化发展。

一、端砚艺术的文化底蕴

俗话说,因“笔不能耐久,纸久置则酥脆,墨陈而失去胶性,惟砚性质坚固,方传万世而不朽”,无论从材质、性质、内核思想还是文化底蕴上来说,砚的艺术文化传播是最久远和深入的。研究统计有关端砚的砚著和诗文题跋发现,其中专著便有数十部,其余小计更是多不盛数,其中包括历代帝王将相,著名文人学者都曾为端砚题诗作赋,这在文化历史上是罕见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端砚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端砚从唐初开始计算,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发展的轨迹大致可以概括为:成名于唐,发展于宋,全盛于明清,鼎盛于当今。作为一种文房工具,也作为一种工艺品,砚台的最初使用仅仅是供研磨使用的工具品,摆在首位的是它的实用性,但随着漫长的发展,制砚艺人们也逐渐提高了端砚的艺术欣赏性,逐渐也就发展成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在诸多欣赏者、收藏者、制砚者以及贤者名士的共同努力下,端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就越积越深,形成了现今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抹独特的文化风景。

唐初,端砚的使用以实用性为主,发展到中唐时期,逐渐开始有了转变,无论是在制砚者、观赏者还是在社会环境的带动下,制作者和使用者们都开始关注端砚的观赏性,从材质、造型、花纹、技艺、砚铭等多方面进行欣赏。如若是好的端砚,文人们还会为其撰写诗词文赋,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恰恰证明了端砚在盛唐时期便已是名砚,从帝王到名臣,从文人到市民对端砚的认识都已是高雅珍贵的工艺品了。

宋时,尚文之风鼎盛,发展到宋代,端砚的欣赏性和审美性已经与实用性并驾齐驱了,除却研墨书写,人们也愈发重视端砚的石品、造型花纹、砚雕工艺和题材立意了。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学思潮的影响,端砚的艺术风格也表现为质朴、简雅的气息。宋代是端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石材的开采力度较大,形制雕刻的样式也不断地进行创新,由此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姿态。可见在装饰图案运用得恰到好处之际,端砚的艺术风格也发挥出了最佳的效果,为端砚的文化底蕴又浓墨重彩地增添了一笔。

明清时期对端砚的鉴赏和收藏已经渐成气候,制砚艺人在设计和雕刻技艺上也越发独具匠心,“天然去雕饰”之风也在这时被广泛地推崇,因而借用砚石原有的造型和样式想象,以不雕而雕的手法进行创作和设计,创作出了许多极具自然之风又具美好吉祥寓意的名砚。到了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砚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逐渐减少了,可是作为审美工艺品,历史文化遗产,端砚的制砚者们也愈加地重视作品的文化展现和底蕴挖掘。有价值的意境和内涵能够增强端砚的文化和艺术的含金量,而只有这样的良性循环,我们现当代也才能够将其发展为传世珍宝,使其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二、端砚艺术的借古传承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初期,以其上乘的石质成名于中唐,它丰富的石品花纹也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欢迎。端砚得天独厚的的石品有着丰富的样式和花纹,砚雕大师们巧具匠心,以原有的石品造型创作出许多丰富精致的砚台样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各种艺术风格,逐渐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古代的端砚最初的造型与刀法相对而言较为简单,而深入探究之后方知内在布局细密有致,线条圆润顺畅,简单明朗,格调高雅,每方砚台的刻画必然有意,都是以古人洞察天地,以象征的手法寄予寓意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濟的发展,端砚也逐步提高了作为工艺美术品的价值,逐渐也涌现出了诸多极具开创意味的作品,但无论如何,古今端砚的创作理念和雕刻艺术技法,都是一脉相承的,充分具有特色印记的意味。端砚的制作技法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传统的端砚造型和雕刻纹饰反映了古代制砚艺人丰富高雅的审美意识和高超的雕刻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不可代替的艺术瑰宝之一。

(一)石品及其艺术语言

作为工艺美术品,拥有高超的雕刻技术是必然的,但是无论雕刻技术如何出神入化,也需得一方好的砚台原石作为基础,否则所有的雕刻都不过是单一机械的技法堆砌,不能将自然和工艺巧妙地融合,那么砚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古朴气息和自然的灵气。可见想要制作出名副其实的艺术品,一方好的石品和高超的雕刻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端砚的石品种类分为石眼、天青、鱼脑冻、火捺、玫瑰紫、冰纹、金银线、石皮等,其形态色泽丰富多彩,雕刻家们可借物喻意,或是以天然形成的样式做出想象,构思出千变万化的物体对象,塑造出砚雕中的主体物对象、客体配角、背景纹饰等等。从端砚的款式上进行划分,分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等,这类造型规整,比例均匀的砚形多讲究实用功能性,展现出的是典雅庄重的品质;从纹饰雕刻上,古人多喜用奇珍异兽、名花奇木等谐音具有祥瑞之意的对象,表达是吉祥、祝福、美好的寓意。那些有图有意,简洁流畅的造型多为随形砚,制作这类端砚,制砚者通常会十分遵循砚石的自然性,在石品的造型上大致会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某个石品本身与对象物的形态特征十分的相似,可以直接作为喻体来呈现,如石眼可以作为日月星辰,鱼脑冻可以成为湖泊水流,浮云冻可以成为漫天浮云,烟雾缭绕;二是某个石品形态大致与对象物相似,那么在此基础之上,艺人们借以刻刀工具辅助,进行补充修整,也能够雕刻出设定好的内容和主题对象物;三是某个石品与所创作的对象物的关键处相似,极具神韵,在此情况下,艺人可施以雕刻的技术,使其物象达到形神兼具的标准;四是利用石品的形似,采取分解法和结合法使其石品与对象物达到形似的目的。

当艺人的雕刻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制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理解石质、石品的特点,提升自身对艺术的感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在不破坏砚石原有的自然之美的情况之下,再赋予人文艺术情怀进行艺术创作,这类将石品、雕刻、造型、立意、艺术风格融汇一体的优质作品才能够流传万世,从而促进端砚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二)雕刻及其造型设计

研究历史可以发现,砚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六千多年前。砚台雕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而前进,其中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新的风格发展。端砚的雕刻艺术一直以实用性和欣赏性两者并存的状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它满足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审美的精神需求以及对物质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它的存在一直得到群众百姓的认可,在此同时,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也促使了砚雕艺术新风格的发展,这是一个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

在砚的制作中,经常采用浮雕、镂空雕、圆雕、线刻等工艺技法,一方精品砚雕作品往往需要多种技法相互融合,根据石材的质地、形状、纹理、色彩和确定的题材以及雕刻家的个人喜好风格来确定运用何种雕刻手法来完成作品。

端砚的石质坚实细腻,用端砚研磨发墨快,墨汁润滑,书写流畅且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制作这样一方好的端砚,需要经历多种精细的工序,自明清以来,以画入砚成為了端砚制作的传统,其中山水砚的制作更是一大经典主题,传统的山水砚,装饰在砚堂,在砚池的周围,根据砚石的造型描绘出山林、楼阁、人物等小的装饰。而现代的山水砚在吸取传统雕刻技法的同时还会进行整体的布局,将砚池、砚堂和背景的装饰部分都巧妙地进行融合,使山水砚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山水砚的雕刻必须要考虑到砚的实用性,艺人需得根据砚石的纹理、造型、色彩和砚石的肌理构图,定稿之后“打大体”,用铲滑把“凿口”刮平,划分出凹凸起伏区,再使用刻刀勾勒出山水的图景,把握整体的构图效果,前后的透视关系以及物象的深浅。把握过渡区域的力度,注意衔接处需得柔和,使得山水图景生动自然而富有气韵意味。

传统的砚雕技艺是历代匠人在雕刻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产物,如何布局,如何设计,如何将自然与工艺相互融合,使之达到心境与意境,神韵与形态的高度统一,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挖掘,也需要我们去积累,去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化和美学思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用心,既不能偏离传统作完全的创新,将古之精华丢掉是不可取的,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复古,没有新时代的印记,这样相互脱离也是不对的,制砚人要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使端砚的发展开发出一个新的天地,成为一个新的典范。

(三)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传承是基础,创新发展是后续,但两者都是基于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只有认识并深入理解了,我们才能谈如何去继承传统,延续以开今。前文说道,对于端砚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始于唐代,作为研墨工具,端砚的实用性一直保存至今,但是在审美性以及欣赏性上,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便焕发出了新的审美内容。例如在山水砚上,古有“松竹梅三友砚”“五福临门砚”“宝月荷香砚”等等,古代制砚者们通常采用将有美好寓意的象征物作为砚台纹饰设计的主体。而到了现代,制砚者们也多有想法,例如以万里长城作为纹饰的主题,设计了“国泰民安砚”“江山多娇砚”这类砚台多以著名景点或经典景物为对象设计而来,可见在吸收了传统技艺和技法后,也容纳了现代样式的审美和元素。

对于端砚艺术,我们要秉持三个要点,一是端砚艺术应该要持续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三者的统一。换言说就是我们要继承传统,精于借鉴优良之处,勇于革新思想,创作出实用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的作品。二是端砚艺术应该持续保持自然性与工艺性相结合的状态。石质的肌理有自然之风的随意性,有未经雕琢的古朴性,在砚雕时,雕刻家们应充分地思考,尽力保存砚石的自然之气,再辅以金石之气,使作品在铁笔之下逐渐形成,使其浑然天成,天人合一。三是坚持时代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端砚乃是自然之精华,匠人之气韵,砚雕艺术也因如书画一般,“笔墨应随时代”,在继承传统之美的基础上,跟随时代不断推陈出新,把握时代的审美需要,加强人们对端砚艺术的了解。

“墨砚精良,一生一乐”,端砚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代人对于端砚的文化资源保护以及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应该重视起来,不能让国家之瑰宝断代。除却传承它的雕刻技艺之外,我们也要吸取精华,避其糟粕,创新性地开拓出新的风格以及技法,融合当代的审美要素,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增加端砚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要素,促进端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将古之实用审美与今之实用审美相互融合借鉴,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新时代背景下端砚艺术的创新发展

端砚艺术是一门集诗、书、画、印、雕刻五者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朝夕之间是不可能学成的,需得精于传统技法,扎实基本功,且制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雕刻、书法的功底,加之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感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学无止境,艺无止境,不拘一格的砚雕技术与自然而生的砚石相互融合,这才能使得匠人与砚石达到与石共鸣,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对于端砚艺术之美,我们要融于传统而高于传统,我们要将其文化充分地提倡并发扬光大,使其历久弥新,焕发新的荣光,而非只是陈设于博物馆之中。现代的砚台已经是审美性、艺术性高于实用性的时代,那么如何将端砚艺术传承并发展,使其更具艺术鉴赏性则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考和实践。

在互联网发达的现今社会,传播端砚文化有了很好的途径,第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视频、多媒体手段,或是杂志、学术讲座、趣味解说等方式,以新的解说方式赋予端砚文化新的生命力。亦可打造专属文化品牌,提高端砚在国民心中的地位,进而提升端砚文化在国家层面甚至是国际层面的文化影响力。第二,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文娱项目或是文娱电视平台进行宣传,例如在近些年比较火热的“国家宝藏”“国宝档案”“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就将尘封历史的国宝进行了高度的宣传,将文物、历史和人之间的关系拉近,讲述了文物的前世今生,寓教于乐,改变了以往严肃的科普,将娱乐和高度的审美完全融合在一起,带给了观众超高的审美视觉感受,相信端砚文化以这样的方式或是能够在这样的平台进行展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承方式。第三,端砚文化可作为高校研究项目向全国大学或是中小学生进行推广,例如可开设相关课程,召开学术讲座,学术汇报等,向学生们介绍端砚文化。同时政府可以联合学校、文物博物馆、相关企业进行三方联合,使得产学研一体化,搭建文化学习传播平台,促进端砚文化的发展,同时还可开展文创设计比赛,使得端砚文化进入到产业發展的渠道中,这样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发展还可提升端砚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总而言之,端砚文化艺术从古至今都不曾断流,其艺术审美也一直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历代制砚者们用心传承了制砚技艺的结果,更是将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这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解释和表达,更是传达出一个时代,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对生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正因为我们不能够窥一面而见全貌,因而我们才要在端砚深厚的文化中去挖掘和探寻,力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将端砚艺术文化再一次孕育出辉煌的发展生机。

参考文献:

(1) 砚雕艺术[J].吴珊.地方文化研究. 2019,(01)

(2) 当代砚雕的艺术特点及鉴赏方法[J].吴笠谷.艺术市场. 2013,(27)

(3) 砚雕艺术的高境界——“不雕而雕”[J].柯仲运.美术教育研究. 2012,(15)

(4) 浅谈端砚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李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07)

(5) 砚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N].徐爱国.安徽经济报.2010-08-20(003)

(6) 浅谈端砚雕刻艺术[D].杨焯忠.世界标准信息. 2004,(04)

(7) 浅说端砚古今之文化底蕴[D].张春雷.岭南文史. 2014,(01)

(8) 端砚文化与艺术传承[D].牛翰鼎.艺术教育. 2011,(02)

(9) 传承端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D].钟志容.知识文库. 2019,(16)

(10) 论宋代端砚的制式、纹饰和风格特征[D].梁善.艺术探索. 2010,24(04)

猜你喜欢

制砚端砚砚台
蒲会英《山村霞飞早》
探究徐公砚的制砚艺术与创新
翰墨飘香的砚台
徐公砚的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墨锭和砚台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端砚收藏的来源
端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