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4-05豆义全卢伟
豆义全 卢伟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美育工作意见的出台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中小学美育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美育却还是短板弱项。究其原因,美育师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笔者深入调研分析临泽县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现状,发现该县通过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关键词】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4—0046—04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美育教师是落实美育的参与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基础和保障。近年来,笔者深入调研分析了临泽县美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针对专业人才紧缺、兼职教师专业参差不齐、美育师资活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精准施策[1],形成了“高校支持引入增量、培训展示提高质量、提升待遇增强能力”的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有效破解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瓶颈,现总结如下。
1.专业美育师资紧缺。临泽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均为公办学校,其中规模500人以上的学校19所,村教学点66个。按标准应配备音乐、美术、舞蹈等专职美育师资216人,现只有美育专职教师55人,而且受编制限制无法引进补充。省上核定临泽县中小学教师编制1300多个,而临泽县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500人。因临泽县66个村教学点均按“一班一师”配备教师,占用了大量的師资资源,出现了“编制超”和“实际缺”的矛盾。因编制超出核定标准,无法再招聘引进教师。
2.兼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临泽县现有213名兼职美育教师,大部分是有美育特长、爱好的教师兼任,这些兼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素养、技能等都与专职教师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农村学校,兼职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对于保障美育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学校艺术社团或课后服务等能力有限。而囿于工学矛盾、培训费用等诸多因素,加之美育技能也不是短期就能熟练掌握的,提升美育兼职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的难度较大。
3.美育师资活力不足。传统教育理念下,非文化课教师基本都是学校的“边缘教师”,工作量核定比语、数、英等学科低,但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方面又与文化课教师同序列考核竞聘,得优秀、评荣誉、晋职称等方面的机会较少,导致专业美育教师积极性不高、活力不足。甚至出现高素质专业人才流失和艺术专业教师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有偿培训等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引入增量,着力解决专业师资紧缺的问题
1.突破编制限制,引进高素质人才。针对面临的实际问题,临泽县出台“每年引进紧缺学科聘用制教师,与正式教师享受正常工作福利、职称评聘政策待遇,有空编时优先入编”政策。这一举措突破了编制束缚和限制,每年可根据教师退休情况和学科教师缺额情况,及时引进补充新鲜血液。2020年以来,临泽县教育、人社、编制等部门通力合作,通过面试、考察等方式先后引进重点本科毕业聘用制教师31人,其中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素质专业美育教师5人。新引进的5名高素质专业美育教师分别分配至城区千人以上规模的学校,激活了学校美育教师队伍“一池春水”,引领带动了全校美育师资专业发展和美育质量的提升。
2.高校支持顶岗实习补充。临泽县与西北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教育领域6项支持行动,其中之一便是优秀大学生顶岗实习行动。根据临泽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师缺额需求,西北师范大学安排相关专业优秀大学生来临泽顶岗实习,每个实习期为一个完整学期,期间由临泽县财政承担实习学生生活补助。2020年以来,西北师大共选派200多名优秀大学生到临泽县顶岗实习,其中声乐、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长号、圆号等临泽县美育紧缺专业学生90多人,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化解了临泽县美育师资不足的问题。顶岗实习的美育专业学生不但可以胜任学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教学,保障学校艺术课程教学质量,还可兼任学校艺术社团指导教师;同时通过校本研训等方式为学校美育教师开展了常态化专业指导培训,为临泽县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3.支持学校自主临聘补充。临泽县教育局鼓励、支持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聘请省市县音乐、美术、书法等协会会员,校外培训机构古筝、舞蹈、书法等专业艺术教师,县文化馆专业人士,县域民间艺人等为学校特聘美育教师。特聘美育教师可以承担学校艺术课程教学,也可以在每周艺术社团活动、美育教师校本研训等时段入校担任指导、培训教师。鼓励、支持各中小学幼儿园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音乐、舞蹈等专业教授,入校开展美育专题理论、实践指导培训,为学校师生乐队、合唱团、舞蹈队等常态训练进行更专业更高水平的指导。据统计,临泽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已有高校专家教授、校外培训机构专业教师、民间艺人等特聘美育教师20多人,有效弥补了学校专职美育师资不足等问题。
(二)提高质量,着力解决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
1.以培训促培养。把培训作为提升美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举措,融美育师资专业素养提升于专业指导培训中。
一是开展全员培训。临泽县在组织好国培、省培的同时,每年开展县级选课式订单式培训,由教师提出培训需求,县教育局聘请专家来临开展集中培训。根据教师培训需求,2018年以来,临泽县连续3年暑假举办临泽县美育师资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设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四个培训科目,聘请兰州艺术学校、河西学院等高校专家教授,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素质拓展等方面现场指导培训,累计参训2000多人次。同时,鼓励支持各校合作开放办学,主动联系国内专业机构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美育师资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如,临泽县滨河幼儿园和北京乐蓓儿国际音乐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协议,2019年以来,全园60多名教师全部参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美育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幼儿园艺术领域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高校支持培训。临泽县吸纳音乐专业师资和有音乐基础、音乐爱好的200多人分别成立教师管弦乐团、教师红烛合唱团,全力实施校地合作美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建立“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业教师每月来临3~5天、寒暑假来临5~7天指导培训”长效机制,通过“集中授课、分组练习、个别指导、成果展示”等方式,重点为临泽县教师管弦乐团开展单簧管、萨克斯、中提琴、大提琴、长笛、长号等乐器演奏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技能培训,为红烛合唱团指挥、声乐、合唱等相关专业进行指导,临泽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来临专业教师交通、食宿补助。2020年以来,已邀请西北师大音乐学专业教师100多人次来临组织专场培训10期,指导培训1000多人次,教师管弦乐团、红烛合唱团专业演奏演唱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建设城乡美育教师成长共同体。依托县域教育专网,全面推进城乡美育同步课堂,临泽县3所城区小学分别与8所镇中心小学和66个村教学点组成城乡美育课堂教学共同体,以3所城区小学录播教室为主讲端,与各镇中心小学和村教学点听课教室连线,由城区小学音乐、美术专业教师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定期开展音乐、美术远程互动教学及网络教研活动,着力构建“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专业教师带动转岗教师”的美育教师成长共同体,让农村学生共享城区优秀名师优质课堂的同时,带动农村兼职、转岗美育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是“线上线下”研训。临泽县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成立美育名师网络工作室11个,与周边校园美育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定期远程开展专业交流、教学方法、资源选择、科研项目等方面的“传帮带”。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用足用好“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提供的优质资源,广泛开展美育学科网上示范课、网络优课评选、网上协作研讨、网络专题讨论、区域网络教研等线上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促进美育师资专业素养提升[2]。同时,组建全县音乐美术学科教研联组,通过现场观摩课、示范课、研讨交流等形式定期开展中小学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教材教法研讨活动,着力提升美育师资业务能力。
2.以展示促提升。搭建专业展示的舞台,通过上台亮相、舞台展示等促使美育师资专业素养提升。
一是优质课评选。分学段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展示课活动和幼儿园教师保教技能竞赛活动,专设中小学音乐、美术、书法学科和幼儿园艺术学科,以比武促提升。县级比武竞赛获得一等奖的教师,推荐参加全市比武比赛。据统计,2018年以来,临泽县累计有20多节优质课获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累计有60多名教师在全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音乐、美术、书法学科和幼儿园教师保教技能大赛艺术领域获奖。
二是专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师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技能大赛,分专业组、非专业组,现场比赛评分、评奖,以比赛促提升。鼓励支持美育教师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等各级各类艺术竞赛活动,并把参加评选、比赛、竞赛成绩作为年度考核加分项,作为骨干教师认定和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等重要条件和标准。
三是才艺展示。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县教职工才艺展示,有特长、有爱好的教师均可上台展示,吹拉弹唱、歌舞诵读、琴棋书画、话剧小品等形式内容不限,现场展示和网络直播同步进行,促使各校美育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2019年,临泽县举办了“新时代·新风采”教职工才艺展演,共有1000多名教师参演,吸引3000多名干部群众现场观看,网络现场直播点击量达50多万人次,展示了新时代临泽教师的新风采新形象。
四是音乐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师节音乐会或新年音乐会,线下演出和网络直播同步进行,为音乐专业人才张扬个性、展示风采搭建广阔舞台。2021年,临泽县教育系统承办了临泽县新年音乐会,200多名专业音乐教师为全县干部群众献上了一场专业、高雅的视听盛宴,赢得了一致好评。
(三)增强能量,着力解决工作活力不足的问题
1.单列年度考核。实行美育教师单列年度考核制度,要求各校在教职工年度考核时,按全校美育教师数量的15%单列核定优秀比例。在核定美育师资工作量时,课时工作量统一核定,除计算担任国家课程工作量外,指导社团训练、课后服务、参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汇展汇演活动等均按一定比例核算工作量,参加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比赛中获奖均按一定比例赋分计入考核加分项,让每一位美育教师的付出都能有所回报,彻底解决了以往美育教师等非文化课教师在年度考核中总是靠后,与“优秀”无缘的痼疾,有效调动了美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美育教师工作的活力。
2.单列骨干教师评审。实行美育教师单列县级骨干教师评审制度,县级骨干教师评审时,全县单列美育骨干教师数额,各校美育教师可参与竞聘县教育局分配至学校的骨干教师名额,也可参加全县单列的骨干教师评审认定,彻底解决了美育教师评优树模难的问题。同时,被命名的骨干教师享有优先参加国培等高端培训的资格,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骨干教师外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专业发展的待遇。
3.单列职称评聘。实行美育教师单列中高级职称评聘制度,即每年中高级职称评聘时,全县单列一定的中高级职称数额用于美育教师职称评聘,各校美育教师可参与学校职称竞聘,也可以参与全县教育系统单列的职称竞聘,彻底打通了美育教师职称评聘绿色通道,不断增强美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上述单列考核、评审中,临泽县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评价标准,若有违反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的“不得”行为之一,无论其专业素养多高、业绩贡献多大,均一票否决。
通过上述针对性措施,临泽县建立了美育师资补充、培训提升、活力激发长效机制,并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彻底解决了“进不来、教不好、留不住”等问题,制约美育質量提升的“师资基础和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着力提升全县美育师资专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临泽县更加注重美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针对美育教师专业特长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在职美育教师在民办培训机构兼职、有偿培训等违纪违规行为,树立教师队伍良好形象。
[1]张梦.区域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2021(05).
[2]张丹.共筑素质教育发展——信息化视角下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中华少年,2018(30).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