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理解”

2022-04-05孙宇琳

甘肃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历史背景音乐教学

孙宇琳

【摘要】音乐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与它同一块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某种文化观念有大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以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文化理解;历史背景;音乐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4—0030—04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音乐艺术与音乐课程本质特征的前提下,确定了三个主题词——感知、表现、文化[1]。音乐是艺术,亦是文化。之所以把音乐叫作“音乐文化”,是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是从文化整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民族的音乐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特质也必然与文化的整体特征相一致。英国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在《文化论》一书中说过:“只有把某种艺术放在它存在的社会文化制度的布局中,才能对它做到真正的考察。”音乐作品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的高中音樂鉴赏教学,只注重对音乐本身的感知和表现,而忽略了对音乐的文化理解[2]。很多教师认为文化理解是历史教师或者语文教师的任务,与音乐课堂的关系甚远;更多教师意识到音乐文化的理解是音乐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把文化理解融入音乐课堂的音乐鉴赏中却不容易做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文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时代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对此,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理解的一些实践和经验。

(水平1)从创作时代入手,结合作品题材,认知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文化。

以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教师可从创作年代入手,加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地庆祝这伟大的胜利。作者郑路,以切身的体会和满腔的热情创作了此曲。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的理解,才能体会出“喜”从何来,再接下来分析“喜”是如何在音乐中表现的:圆号在中高音区奏出了优美辽阔的旋律,同时两组小提琴奏着震音,仿佛是传来了北京的喜讯电波,小伙子激动地吹起了“牛角号”,号声在山谷中回荡,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顿时山寨沸腾起来。怎样体现“到边寨”呢?此时教师就要介绍边寨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自然而然地把文化引入到音乐里。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旋律热情奔放、节奏铿锵明快,展现出炽热的群舞场面。由于前面教师已经对乐曲特定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作了理解,后面加上乐曲中的音乐形象,情景交融,整部作品再鉴赏起来就通俗易懂了,感情上也更容易把握了。

以管弦乐曲《春节序曲》为例。作曲家李焕之当时在北京,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创作了这部欢腾的乐曲。教师:“第一乐章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分析出轻快的锣鼓声、欢快的秧歌,描绘了节日中的歌舞场面。教师继续追问:“锣鼓、秧歌,乐曲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就必须要追溯时代背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李焕之,想到了1943年亲历的难忘的延安春节,作曲家将自己对陕北故土的热爱与无限眷念融入音乐文化的情韵中,感动着国人的心。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延安根据地这段感人的历史,也可以让其探究黄土高原和陕北民歌的文化特点,体验作曲家如何将黄土高原的粗犷和陕北民歌的悠长乐思以奔放的热情与无限的眷念融入音乐文化的琴韵中的。可以看出,音乐中的文化无处不在,教师没有必要对每个文化点都详尽地解析,而是更多地给学生一个启示点,让学生自己探究。对这个点有兴趣的学生,会结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比教师探究得更全面、更深刻。

(水平2)结合音乐的题材内涵和艺术表现特点谈谈对音乐历史文化或时代特征的见解。这里的水平2比水平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鉴赏、理解作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表和讨论自己的看法。

以古琴曲《潇湘水云》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搜索关于这些古曲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的学生在《神奇秘谱》中找到了这首琴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触景伤情,对山河不在、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从而创作此曲。接下来,教师依据学生分享的题材内涵,结合乐曲的艺术表现特点分析作品:乐曲中运用了古琴技法的不同音色,奏出了五光十色的华丽效果……音乐鉴赏到这里,教师再提出问题:“音乐最后结束在低音区商音上,旋律具有沉重压抑的色彩,这是为什么?”通过前面对其文化历史的了解、对题材内涵的理解和对作品艺术特点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快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是作曲家忧国忧民情感的深沉流露,引起人们心头深深的共鸣……”

从古琴曲这里,教师可以再做拓展,讲到关于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连接不断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也反映到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琴音乐作为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中断过。历代琴人对古琴音乐的发展做出过不同的贡献,并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琴谱和有关古琴演奏的理论。据统计,现存唐宋以来的琴谱集共有100多种,不同的传曲有600多首,3000多个传谱、300多首琴歌。中国古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之所以在历经了两千多年后依然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历代琴人不断用新的观念去发展和改造它,所以不论音乐文化、音乐思想都需要去传承。例如我国出土的二音孔陶埙,是小三度音程。小三度是五声音阶的基础音程,这种以小三度特征的五声音阶,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最重要的音阶形式。这正说明我国古代的音乐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承传至今。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谈谈音乐文化传承。通过课堂、课后作业,学生也可以探究到很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精髓,也理解了传承的意义。

(水平1)能依据音乐材料和形态,领会作品的民族、地域或艺术流派特征。

以《侗族大歌》为例,笔者试过两个上课的版本。第一版本,不做介绍,直接进入侗族大歌的音乐赏析,让学生有一种“吵嚷嚷的”“不正式的”“没有指挥的”等感觉。在没有理解民族、地域文化特点的前提下,让学生来欣赏此类作品,学生很难掌握,听不懂。第二个上课的版本是在音乐鉴赏之前从作品的起源说起:“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传统音乐,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侗族大歌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带着这样的理解和疑问,学生自觉地进入了认真听赏和思考的状态。接下来再进行音乐鉴赏,水到渠成。同时进行音乐特点分析:“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民间合唱形式。村民们根本不懂和声配置技法,但是一出口就能唱出和谐自然的和声。它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很少见到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而且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精神的凝聚和传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这时学生不仅了解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还对侗族大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感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伟大,也为我们中华文化广泛博大而感到自豪。

(水平2)能從音乐材料和形态角度,简述其中蕴含的民族、地域或艺术流派特征。水平2比水平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自己梳理民族、地域或流派的特征。

以《巴洛克音乐》为例,先给学生出一个题目——“巴洛克”,然后让学生自己搜索材料,归纳总结,并上讲台来讲解。学生分小组对搜索到的材料进行了总结:讲到了建筑,17时期的意大利建筑风格华丽、高贵、宏伟,这种风格被称为“巴洛克”。后来人们发现这一时期的欧洲音乐,也具有这样的风格特点,于是把1600~1750年间的音乐,称为“巴洛克音乐”,学生还列举了巴罗时期的代表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和他们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己梳理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流派特征。教师可以对难点和重点给予提示:从巴赫的键盘曲可以发现,曲谱旋律工整有序,这种能够让多条旋律上下左右都对整齐的作曲技法叫做“对位法”。这种技法让巴赫的音乐有一种形式上的绝对美,体现了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即有序的华丽。又如,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中,庞大的合唱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合唱形式,加上庞大的乐队伴奏,共同演绎的《哈利路亚》,具有史诗般的风格,达到了巴洛克音乐宏伟壮丽的顶点。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抓住巴洛克时期音乐流派的特点来赏析和思考。

(水平3)能从文化角度解读所听赏或演唱、演奏作品的音乐形态和人文内涵,能较深入地探究其民族、地域或艺术流派特征。水平3属于一个开放性的选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沿着某一(些)作品的音乐形态和人文内涵去探究总结其民族、地域、艺术特征。学生经过水平1、水平2的学习,完成水平3也是得心应手的。

很多学生通过音乐总结探究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区别;还有的学生讲到了流行于蒙古高原的一种歌唱形式“呼麦”。据考证,在匈奴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呼麦,蒙古高原的人们在狩猎中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这是人与自然共存、相处的途径。呼麦的演唱形式是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其中一个声部是固定长音,另一个声部是歌唱性较强的旋律。

当学生看到视频上呼麦的表演时都惊叹不已。在这里教师又可以提示:“人天合一”的观点在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思想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吕氏春秋·音律》中讲到“大圣至理世,天气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说明音乐本是天地、自然的产物。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就这个课题收集资料,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人天合一”的艺术作品。

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时代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作。教师在音乐教学的实施中,要利用音乐窗口,通过对音乐形式和风格特点等的把握,让学生了解人类各民族的生活和文化,并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多元文化。

(水平1)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思想感情,理解所听赏或演唱、演奏作品的艺术形象。

以古曲《阳关三叠》教学为例。这是一首古曲,所以要先还原历史背景: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短短四句诗句包含着深沉的惜别情绪。教师弹唱《阳关三叠》,学生感受节奏和诗文的关联,并关注原诗和引申发展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原诗部分由四句“起承转合”式的旋律组成,曲调以级进呈现,表现了古人依依惜别时的温情而含蓄;引申部分旋律跌宕起伏,突出表现了悲伤、离别、期待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思想感情,感受到了乐曲情意绵绵、真切动人,诗词与音乐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进一步文化拓展,追寻历史。中国上古时候的“乐”,实际上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概念。发展到后来,中国的艺术中又有“乐中有画、乐中有诗”的说法,从表现形态上把“诗、乐、画”三者视为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补充的艺术形态。这一艺术境界,实际反映了中国艺术在表现形态上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相互融合的审美追求。

(水平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思想情感,阐释音乐作品的表现意境。

对于《阳关三叠》,先进行典范作品听赏。新中国成立后,作曲家王震亚将它改编为混声合唱,秦鹏章也将它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加人声),这些作品使歌曲的意境更加深沉、缠绵,含蓄的情绪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丰满多彩的音色也更易为当代听众所欣赏、接受。通过典范作品的欣赏,接下来教师可设立一个音乐编创环节,让学生分小组编创音乐,表现作品的意境,并把自己带到意境中,体验情绪情感。

我们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把音乐和文化割裂开来。实际上,音乐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与它同一块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某种文化观念不可能没有关系。有时候这种联系不是那么直接,但却是根深蒂固的。教师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显现的、隐藏的关系找到,把音乐鉴赏与文化理解之间的桥梁搭好。音乐艺术所呈现的时代、民族、地域等风格,都有着深深的人文科学烙印。时代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广泛摄取各学科的人文艺术养分,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王国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历史背景音乐教学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背景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