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教科书培育革命精神

2022-04-05李臣之方丽

中小学德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教材

李臣之 方丽

摘 要用好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育学生革命精神是教学的应有之义。透过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实物、革命地域,明晰选材意图,把握革命精神的内涵;坚持把握内容逻辑、切合时代律动、用好栏目支架,以创新开发策略,挖掘革命精神资源;通过联结在地英雄故事、融入本土文艺资源、延伸研学旅行活动,以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对革命精神的情感体验。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课程资源开发;革命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3-0054-05

①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与利用研究”(编号:GD18XJY36)成果。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凝练出一系列革命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风尚与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珍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高度重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1]培育革命精神,既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教材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落实。[2]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对于学生革命精神的培育有着天然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育学生革命精神自当是教学的应有之义。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3]具体而言,革命精神凝结在某种物质形态之中。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深刻把握这一特性,精心选编了包括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实物、革命地域等在内的诸多素材。教学应立足这些不同的载体,领会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元素,才能把握教材选材的核心意图,从而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一)感悟“英雄人物”所传承的理想信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4]据统计,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选取了38位英雄人物,9个英雄团体,其中,七年级呈现了9位英雄人物和2个英雄团体,八年级出现了14位英雄人物和3个英雄团体,九年级选择了15位英雄人物和6个英雄团体。

这些英雄人物中有毛泽东、邓小平等探索救亡图强之路的政治领袖;有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坚贞不屈、英勇赴义的革命烈士;有钱伟长、裘法祖、邓稼先、屠呦呦、中国航天人等敢于探索、艰苦创业的科研人员;也有陆之方、陆兰军、查果拉官兵等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边疆战士;还有王进喜、焦裕禄、时传祥、“最美巡逻员”“最美司机”等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

透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教材对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编排比较均衡,关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精神品质养成状态。通过英雄人物的事迹,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不同时期、各行各业人们的价值选择与道德品质,意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魅力,进而汲取榜样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发芽,为创造幸福生活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领悟“革命事件”所铸就的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波澜壮阔而又千磨百折的民族复兴之路,其间发生了诸多影响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事件,共同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克服万难、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梳理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不难发现,编写者主要选取了两类事件,一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战争事件,包括领导各族人民捍卫国家利益的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这两件大事;二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难性事件,有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

这些革命事件内容编排以时间为序,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走過的风雨历程,即从拯救民族生死危亡到实现人民解放,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举国同心应对自然灾难的重大行动。透过这些重要事件,学生可以初步“经历”恢弘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今天中国的发展来之不易,懂得中国人民得以战胜一切敌对势力和重大灾难的勇气与力量,源自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团结一致的斗争精神。

(三) 挖掘“革命实物”所承载的精神情怀

革命实物是体现人物革命精神的一切可感知的东西,如英雄人物遗留下来的物品或创作作品,以及实践过程中诞生的发明等。据此,我们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呈现的革命实物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1)。

从中可以明显感知到,教材编写者尤为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并将之集中编排于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九年级上册前两课“踏上强国之路”“创新驱动发展”。这些伟大成果进入教材,对于学生真切感受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性变化,体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苦干实干的改革创新精神,进而增强自身的“精气神”有着非凡意义。

此外,教材也从英雄人物创作的文艺作品中摘选了部分语录,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家国情怀。例如,九年级上册教材在“延续文化血脉”一框中,通过“拓展空间”栏目向学生推荐了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清贫》一文,透过一句“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朴素话语,不难领略到方志敏烈士身为共产党员恪守清正廉洁的思想觉悟,以及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怀。①

(四)把握“革命地域”所孕育的精神特质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张家港精神等。这些精神不同于英雄人物的个体精神,它们集中反映了同一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5]

例如,九年级上册教材侧重选取延安、南泥湾、塞罕坝、小岗村和深圳等地方,通过图片呈现或文字叙述的方式引导教材使用者主动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发展成就等,进一步感受当地人民群众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养成的道德意志及其精神品格。如“共筑生命家园”一框利用“拓展空间”栏目,简要回顾了“茫茫荒原”的塞罕坝再次变回“林海绿洲”的历程。此处除了落实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强调学习者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注重引导学生体悟一代又一代造林人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长期实践中,凝聚而成的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塞罕坝精神,这也正是教材选用该内容的核心意图。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可见,有效培育学生的革命精神,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6]。这既是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教材观的直接体现。

(一)把握内容逻辑,准确定位融入点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7]尊重并吃透课程标准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第一步。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文本,熟悉教材的内容结构,理清内容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领会编写者的选材意图,才能深入挖掘革命精神教育内容,精确定位其在教材中的融入点。

例如,为落实课程标准“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8]这一课程内容,教材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绽放生命之花”一课,围绕“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和“怎样才能过上值得的人生”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起来”,在奉献中实现并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正是革命精神融入教材教学的立足点,教师不能随意更改。只有把握课程目标,读懂内容逻辑,找准素材的融入点,才能真正发挥教材对学生精神品格形成的影响力。

(二)切合时代律动,注重引发情感共鸣

尽管统编教材基于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与编排内容,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相对固定的文本并不能完全回应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教师作为沟通教材和学生的桥梁,就要在教材实施的过程中努力把教材转化为学材。”[9]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革命精神相关内容丰富,但它们之间存在重复引用,呈现方式单一,远离当下生活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革命精神教育的效果。

为了促使革命精神最大化发挥育人作用,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现有的编排模式与呈现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培育学生革命精神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删减、增加、替换等,“而不仅仅根据教学任务硬性规定学生学习内容。”[10]例如,一位教师针对部分初中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缺乏实干精神等现实问题,选择以2020年学生共同亲身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将八年级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担社会责任”和九年级上册“和谐与梦想”、九年级下册“走向未来的少年”中有关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快递小哥汪勇的事迹”等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感受抗疫英雄身上甘于奉献、不畏挑战的奋斗精神,鼓励他们争做新时代劳动者。[11]该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启示我们,教师需要在尊重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新律动,适时将触动学生心弦的生活事件融入教学。唯有这样,才能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产生情感共鸣。

(三)用好栏目支架,激活学习活动价值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力图改变传统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链接”等栏目,为教师“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提供了较好地引导和参考。[12]培育学生革命精神,应当以教材栏目为支架,采用探究、讨论、对话等教学方式,通过角色体验、辩论、游戏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考、体悟、交流中把握革命精神实质。

例如,在进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的抗战精神”,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段东北抗日战士们相关的视频材料,以创设故事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当学生初步了解相关事实以后,教师再提供一些支架式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日战士为什么愿意加入到这场斗争中?他们在这场斗争里表现出了哪些优秀的个人品质?当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学生得以在对话中逐步理解战士们视死如归、百折不挠、忠于祖国的革命精神。

教科书选用的革命精神素材对于学生而言不可避免地容易产生距离感,而历经岁月积淀而成的地方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成果、精神文明等,是“学校课程内容创生的营养胚”[13]。进行革命精神教育,教师不能仅停留于教科书内容本身,应重视利用周边资源,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以拉近国家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切身实地的体验中收获真情实感。

(一)联结在地英雄故事,激发革命精神的真实感悟

英雄來自人民,故事源自生活。讲好英雄故事的有效方式便是面向真实生活、走进人民群众。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学生成长的地方、家乡流传着革命者的感人事迹,它们都是鲜活的教学材料。

一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开发地方故事资源,精准把握人物事迹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报纸、图书等多样化途径收集、整理一些本土人物资料,以丰富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寻找身边最可敬的人,鼓励他们走进社区,主动与长辈进行交流对话,从人们质朴的话语中去了解历史、认识英雄,与故事在生活中“相遇”。[14]而后,教师须及时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视频、随笔作文、文创作品、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将寻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与同伴进行分享,让师生共同领略英雄风采。这种基于一方水土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进而坚定平凡亦能造就伟大的信念。

(二)融入本土文艺资源,引发革命精神的真挚情感

文艺作品作为精神世界的产物,它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生活,反映了某个时空范围内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面貌。反观《道德与法治》,不难发现,教材仅引入了少数能够体现人物精神境界的文艺创作,且题材选用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其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自觉承担起作为“课程开发者”的责任,深入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创作资源,通过影视剧、微视频、舞蹈、话剧、童谣、情景剧、小品、交响乐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营造感受人物、传承精神的浓厚氛围,以提高教材内容的生动性。例如,建党百年之际,四川某中学利用川陕西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了情景音乐剧《铁血丹心》,结合歌舞、朗诵、情景表演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红军烈士英勇不屈、团结奋斗、敢战敢胜的革命斗争精神,自然也引发了学生的崇敬之情。

(三)延伸研学旅行活动,强化革命精神的切身体悟

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我国现有革命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808家,已登记革命旧址、遗址达333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77处。①它们共同见证了党的光辉历史,最能代表一定时期的革命文化与精神,是开展爱党爱国教育的重要资源。若仅以图片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这些革命遗存,则往往过于死板、缺少生气。

学校可通过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或重游革命事件的发生地,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回顾历史壮举,缅怀革命先贤,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此延伸《道德与法治》教材空间,拉近与真实现场的距离,增强革命精神教育内容的直观性。例如,四川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重走长征路,童心感党恩”的实践活动。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沿着红军长征途径兴文县时的山路,徒步行走了4公里。事后有学生感叹道:“我们才走了那么一小段就感觉很累,可想而知红军们当时多么的不容易……”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真实体会到中国红军在万里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对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又多了几分崇敬之情。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

[2]靳玉乐.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教材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7):4-8.

[3]王炳林,房正.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3):4-15+155.

[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

[5]齐敏.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地域精神[J].人民论坛,2018(21):136-137.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8-04-25)[2021-10-24].http://www.moe.gov.cn/srcsite/ A26/jcj_kcicgh/200106/t20010608_167343.html.

[9]沈健美,林正范.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次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9):10-14.

[10]李臣之.论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及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7(02):3-9.

[11]李倩倩."抗疫人人有责"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6):71-73.

[12]焦新.把学生个体经验作为学习起点——新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6(18):22-24.

[13]李臣之,王虹,董志香.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刍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09):61-66.

[14]王乐."实地化教育"评介——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J].南京社会科学,2021(01):144-15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教材
教材精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