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言志教育:价值异化与文化回归
2022-04-05王林黄明喜
王林 黄明喜
摘 要儒家言志教育思想菁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后人为学的重要旨趣。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教育竞争愈发激烈,言志教育隐约地被功利化、低俗化与妄想化。因应于此,借鉴儒家言志教育思想的合理要素,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以守正出新。
关 键 词 功利化;低俗化;妄想化;儒家言志教育智慧;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3-0034-04
①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近代大学经学教育嬗变研究”(项目编号:DOA170287)成果之一。
作为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儒家言志教育思想对青少年个体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如今,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对学生进行的志向教育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志向认知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缺陷。关于志向教育,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早地给出深刻理解,即“苟志于仁矣”[1],主张一个人若要立志,一定是“立于仁”,成就仁人乃至圣人的理想人格,实现修己安人的社会理想,以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去追求人生的远大理想。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竞争愈发激烈,无论学校教育抑或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都将个人志向归引到“高分数”“优升学”“考名校”等上面,促使学生在志向择选及践行上呈现出功利化、低俗化和妄想化等异化现象。
(一)言志教育功利化
言志本身不含有功利的成分,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以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引导孩子树立满足个人私利的志向。如某校四年级班主任为了提高升学率、成才率,引导全班学生树立考名校的志向。同样,父母也全力以赴地训练孩子的各种特长,期待在未来中考或高考中获得推免资格或加分特权,以增大考入名校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孩子在小学阶段就立下考名校的志向。但当问他们为什么考名校时,回答往往是:“考入名校就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更轻松地挣钱,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而且以后还能公费出国留学……”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学生,为何会立下考名校的志向,并给出这样的理由?这不由让我们反思他所处的教育环境。对此,笔者访谈了他的家长。家长表示,这是他们长期教化的结果,其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就树立“大志”,并全力以赴地追逐。而他的班主任也希望自己的学生早早意识到考名校的重要性,并及早作准备。显然,家长和班主任错读了志向的真正内涵,将立志教育置于功利化境地。
事实而言,学生所立“考名校”的志向并非真正志向,最多可以称之为跨阶段的目标,但目标背后却隐匿着种种私欲。在儒家看来,如果一个人终不能去除私欲的话,那么志向一定是没有真正立起来。如朱熹所言:“今之朋友,固有乐闻圣贤之学,而终不能去世俗之陋者,无他,只是志不立尔。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学者须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2]可以说,一个真正立下大志的人,必定不会被名利权势所左右。反之,如果被名利所左右,那么一般可以认定为是贪钱图利、自私自大、目光短浅且无有大志的庸者。
(二)言志教育低俗化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影响着人对事物的认知与践行,而志向直接关系着个体价值观及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背景下,言志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因而家长和学校开展言志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符合国家、社会、个人价值需求的志向。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家长或教师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育压力,引导孩子全面地学习各个阶段的课程知识成为他们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对地淡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政治理想的培养。而言志教育是激励学生努力求知的动力,但求知不得便容易滋生出庸俗、萎靡、颓废等低俗欲望,陷入对物质利益的渴望与沉迷。于是,这些学生渐渐地乖离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洋媚外、贪权谋私、金钱至上、注重享乐等低俗志向。就如一些青少年在学习知识方面始终难有成就,于是日日夜夜想着如何发财,立志成为“有钱人”。客观来说,自古取财正道从未有简径,如有必是生命冒险之径。以此为据,我们可知这些人为了获得大量的钱财,尽快实现“有钱人”之志向,可能会以生命为赌注去实现自己所谓的“大志”。如此一来,打劫抢夺、坑蒙拐骗等敛财方式便成为他们成志的首选之策。显然,这些举措明显背离了国家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势将造成“社会动荡、道德滑坡、伦理失范、价值失序”[3]。可见,青少年切不可树立玩世不恭、贪图安逸、虚度岁月的志向,而应以圣贤为标榜,立仁德之志。程颢、程颐就曾竭力强调“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4]。圣人之志才是切合国家、人民的大志,才能真正成为人生道路上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三)言志教育妄想化
通常情况下,言志教育是激发个体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动力。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挑选言志教育的案例时,缺乏切合实际的考量与核定,总是妄想让全班学生都成为像某某科学家、某某发明家、某某战斗英雄等一样的“大人物”。
如一些教师在开展言志教育时,以简单通俗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中国历代科学家的事迹。听其所述,似乎所有的科学家并没有多大的与众不同,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认真钻研、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样便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事实上,这样的言志教育违背了基本的常理,也缺乏实际的指导价值,容易使一些学生患上成为科学家的妄想症。如此情境下,他们所立之志基本等同于无志,也就很难激发出他们成志的动力。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涌现出的像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杰出化学家侯德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伟大的科学家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最终会成为这样的人?这不由得让人们去反思,这样的言志教育会导致何种结果?真的能够激发起学生立志上进的决心吗?孔子在一次精彩讲学时给出了答案:有一天,孔子给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四位门生上课,在作了饶有意味的开场白后,他循循善诱地让学生们谈论各自的志向:子路之志是想做一个拯救国家危亡的军事家;冉有之志是想当一个治理国家的政治家;公西华之志是想做一个穿戴好礼服礼帽的一个小小司仪员;曾皙之志是想生活在“礼治”健全的社会美景之下,也就是想做一个仁德之士。在整个师生平等而和谐的交谈过程中,孔子对四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作了善意的点评。而曾皙之志恰合孔子言志教育的目标,其他三人要么就是毫无谦虚的狂妄之念,要么就是不切实际的瞎想之举,要么就是表里不一的虚伪之言,这些皆可以称之为妄想之志,不符合孔子言志教育的初衷。
回眸历史,儒家言志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抑或后世,对整个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理想人格培养以及人的自我完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思想菁华,不单单是止步于总结前人所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更多的是期望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古为今用,活学活用儒家言志教育智慧。因应于此,我们不妨借鉴儒家言志教育思想的合理要素,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以守正出新。
(一)摈弃功利主义,确立以道德为根基的立志择选
就本质而言,儒家言志教育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教育,是以成贤立圣为归宿,重在道德思想的养成。也就是说,主德是儒家言志教育思想的根基,是人之成贤之志的基础。因而,当下教育者在引导学生立志时,就必须摈弃功利主义,而以培养学生的仁德,并将仁德高尚之士视作向往学习的对象和立志择选的参照标准。
诚如孟子所言:“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5]他向学生指明像伯夷、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才是百世之师,有这样的人在身边抑或聽闻到这类人的高风亮节,贪婪者都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人也会立下大志,刻薄者也会变得敦厚,见识浅薄者也会变得宽宏大量。懦弱的人立大志,不就是要学做圣贤君子吗?由此指明教师在立志择选上,要关照言志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切实促进青少年这一学习主体的德育价值内核生成。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教育家都高度重视立志之道德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开展言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如朱熹辨言:“心者,一身之主宰。意者,心之所发;情者,心之所动。志者,心之所之,比于情、意尤重。” [6]认为心是身体活动的主宰者,活动形式主要有意、情和志等。依照朱熹的意见,志类似于而不同于意或者情,是一种气质活动。就教育过程来讲,言志兼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摄作用。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立志的过程中,要将立志落实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之中,其实施中可以凭知觉启迪学生立志;也可凭感情力量激励学生立志;也可凭意志力承载学生立志;也可凭切身行动引领学生立志。真正将道德与志向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成功说服学生正确地、合理地立志。因而,在言志教育中,站在一线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道德价值的应用指引,突出立志素材的道德指引价值。如遇到一些像运动方面特别有天赋的学生时,教师要在有针对性地引导其立志成为一名运动员的同时,始终以道德思想文化为根基进行内化,让其成为前进的根本内驱力,从而激发他真正成为发愤图强、为国争光的有志运动健儿。如此,孩子才会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
(二)走出低俗泥淖,培养专一持守的追志信念
如果一个人确立了志向,那么专一持守的追志信念便是成志的驱动力,且表现为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追志意识及行动。在此过程中,他就会越来远离低俗,越来越向高雅靠近。中国自古非常重视培养专一持守的追志信念,此志一旦确立,“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直至不逾矩,皆是此志。变化贯通,只是一志。”[7]故追志必须要以仁德为标榜、符合人民的根本立场,否则难言对追志的专一与执着。由此可以断言,立于仁德、立于人民之志,必定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终成志。譬如解决亿万人民吃饭问题的袁隆平,从小立下“让人民吃饱”的志向。自此以后认真学习,不畏艰难,呕心沥血,一生苦苦追求着自己立下的志向,专注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事实上,每一次的科研成就中,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饱含着他对这份志向坚守的决心,也更是因为其志蕴含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德情怀,才使他终身锲而不舍、不惧困难地坚守。再如让亿万人民感动流泪的“七—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她一生的志向是尽可能地解决孩子没学可上的问题。于是,她扎根贫困地区四十多年,艰苦勤劳,倾尽全力在云南创办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累计帮助一千八百多名大山女孩考上大学。他们都把一生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体现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即“以‘天下一体’为逻辑基础,以忠孝一体为价值凝练,以经邦济世为社会实践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价值理想”[8]。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和不畏疾病、艰苦绝卓的意志。这些精神或意志展露着他们对自己志向的信奉与践行。可以说,一个人能否坚守自己的志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坚定的意志、主观自愿的努力和仁德至上的信仰,缺乏任何一个条件,皆无法专一持守地追求志向而陷入低俗泥淖。
(三)澄清妄想迷症,树立适切的个性化成志目标
中小学言志教育之所以收效不大,与成志目标过高关系极大。澄清妄想迷症,要求言志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帮助青少年摆脱虚妄想象,树立起适合每一个个体成长的理想目标。要帮助青少年厘清什么才是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向,乃至人生目标,然后因势利导,用各种办法助力志向的实现。
比如,针对高中学生进行言志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向他们阐明什么是自己合适的奋斗目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综合性大学固然是万千学子向往的梦想之地,但并非人人都能得偿所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言志教育时,要强调只有适合自己,并且能在将来的事业发展中充分彰显所能,在成人成己中实现最大价值的大学才是理想的大学。如有一颗悬壶济世之志,可鼓励其选择自己心仪的医科大学;如有一颗教书育人之志,可鼓励其选择自己向往的师范大学;如有一颗保家卫国之志,可鼓励其选择自己仰慕的军事大学;如有一颗科技强国之志,可鼓励其选择自己追求的理工大学,如此等等。为此,教师和家长要深入到孩子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了解其兴趣、天赋与缺陷,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地确立起切实可行的人生志向。总之,树立适切的个性化成志目标,既关乎青少年能否充分发挥其潜能,也决定其人生追求与价值能否实现。所以青少年只有澄清妄想迷症,自觉地将个人志向与个人发展紧密相连,并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才能开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人生里程。
对照中国言志教育菁华和当下中小学言志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就无法不对部分青少年私利小志、胸无大志等情形熟视无睹。回眸前辈时贤,当然不是要回到封建礼教的旧时代,也绝非崇拜西方宗教信仰式言志教育策略。我们认为,重温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资源,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创造性地重新认识传统言志教育之真谛,不失为根治德育低效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69.
[2]黎靖德.朱子语类[M].长沙:岳麓书社,1997:122.
[3]胡军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重理性向度[J].社会主义研究,2007(5):26.
[4]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9,322.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293.
[6]黎靖德.朱子语类[M].长沙:岳麓书社,1997:87.
[7]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0.
[ 8 ]张倩. "家国情怀"的逻辑基础与价值内涵[ J ] .人文杂志,2017(6):68.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