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查阅资料,提升核心素养

2022-04-04乐斯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李大钊检索

乐斯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语文要素。这并不是语文教材中首次提到查阅资料,事实上,从四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了查找、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但是在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无论是自主查阅资料的意识还是查找资料的能力,学生都有所欠缺。

究其原因,其一,学生接触到的查找资料的方法不足,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轻叩诗歌大门”的综合性学习中初次接触到搜集资料时,学习侧重点在于按类别整理资料,而“收集诗歌”这项活动,重在“收”而不在“搜”,不太能够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生学习了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明确了搜集资料的三种常见渠道,但是对于每一种渠道具体如何操作介绍不足。其二,查找资料的目的多为对课文内容的补充,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查找资料不够重视,即使部分教师布置了查找资料的学习任务,或者部分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查找了部分资料,但这些资料的有效性不足,也无法成为课堂上的学习材料。第三,学生查阅资料的实践不足。查找资料的能力要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提升,但是小学生的查找实践较少。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到“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提到“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些单元里有些课文思想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借助资料,但是这些资料的来源往往不是学生的自主查阅,而是教师直接提供或者是教材编者提供(“阅读链接”)。

从能用資料理解课文到会查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中间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并明确了相关学业质量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第三学段(5~6年级)能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第四学段(7~9年级)能广泛搜集信息并关注信息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可见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自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学生该如何查阅资料?本文借助相关案例梳理了查阅资料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把握查找时机

学生在四年级初步学过根据需要搜集资料,在五年级进一步学习过结合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可见要按需查找,有意识地去查找。以阅读课型为例,可以根据以下需求去查找。阅读前,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活背景缺乏了解时;阅读中,关注了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但对人物品质还是体会不深时;阅读后,对作者的表达意图、文章的写作意义仍不甚理解时。

明确查找渠道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汉字真有趣”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活动要求开展搜集资料的学习实践,学生明确了搜集资料的三种常见渠道: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这是继四年级“收集资料”的学习后的首次集中呈现,以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做法形成系统的经验。三种渠道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各不相同,在查找实践中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也可以将几种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收集喜欢的现代诗”这个主题活动,便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的渠道来完成。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按照类别找到现代诗歌,进行阅读和搜集。但是,在网络信息越发丰富的现代社会,在教育信息化这个整体背景下,“网络搜索”这个渠道的使用越发频繁和便捷。

理清查找步骤

第一步,确定关键词。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有些任务查找目的很明确,例如“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关键词可以确立为“革命先烈”或“革命事迹”(关键词不宜过短,否则查找出的结果不太精确);有一些任务查找目的不太明确, 例如上文提到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需要查阅资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降低查阅难度,明确查找目的,以便学生确定关键词。例如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太了解,教师如果直接布置任务“搜集资料,了解当时的情况”,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时间、人物、事件,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词“1927年”“李大钊”“张作霖”“被捕(害)”等,可将这几个关键词结合起来检索,例如“1927年 中国共产党”“1927年 李大钊”“李大钊 张作霖”“李大钊被捕(害)”等,即可以查找到学生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提出问题,找出自己的阅读障碍,例如:敌人为什么要杀害李大钊?李大钊为什么不能离开北京?直接以问题作为关键词检索,也可以找到相关信息。

第二步,检索关键词。打开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即可。

第三步,选择信息。检索后显示的条目很多,与关键词越接近的条目显示位置靠前。从前往后,根据标题和显示的内容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打开链接浏览。如果打开多个链接仍然找不到有效信息,可以调整关键词重新检索。

第四步,保存信息。找到所需资料后,可以用复制、截图、拍照等方式留存,也可以直接收藏链接。

教学过程初期,建议教师当堂演示,并给学生提供多次的实操机会;在进行网络搜索时,要强化信息过滤,提醒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筛选有用信息

面对比比皆是的信息,如何筛选出有效信息,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筛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明确判断、筛选的依据即查找的内容是否满足查找的需求。以阅读课文为例,判断依据即为此内容是否对理解课文(或深入理解课文)有帮助。仍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为例,有学生查到人民网刊载的文章《李大钊烈士的身后事》,关于李大钊从容就义及其遗骨无法下葬的内容就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烈士的敬仰及对敌人的憎恨之情,即为有效信息;另一学生查到的是《李大钊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介绍李大钊的思想及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所做的工作及成就,此内容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李大钊的认识,但学生看不懂,且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或体会人物品质的帮助不大,则不适合作为本课的补充资料。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学生容易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吸引,而忘记查找的初衷。如有学生关注了文中的父子(女)之情,查阅时对李大钊的子女信息很感兴趣,教师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之下,可以提醒学生把重点放在父亲李大钊上。例如资料《革命者李大钊的父亲角色》,认识李大钊在教育子女上的言传身教和对子女的慈爱。

此外,在网络筛选信息时还要关注信息的权威性,此内容将在第四学段进行学习,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关注网络资料的来源。

综合运用信息

关于怎样使用资料,在五、六年级已经有所学习和实践,本文不展开。但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资料,可将学生的有效资料作为课程资源使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主收集资料的意识和自信心;重视用资料的同时,更要重视查资料的过程,切忌越俎代庖,要让学生有更多自查自用的实践机会,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查阅资料的意识和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从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到能“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能具体达成“拓展学习空间”和“提升学习能力”这一目标,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李大钊检索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