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昊王渠考证
2022-04-04王飞
王飞
摘 要:通过历史文献的挖掘、水利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文物保护档案的查阅,结合田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昊王渠的开挖背景、渠線走向、作用和沿革、现状及废弃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考证,厘清昊王渠的历史脉络、全面解读昊王渠开挖的历史背景、价值及作用,实地调查昊王渠遗址保存状态,最后通过对比西干渠的现状全面分析探讨昊王渠废弃的原因,进而补全开展昊王渠相关学术研究的背景资料,重建昊王渠历史档案,为古渠道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范式。
关键词:昊王渠;遗址;文物保护档案;考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37
0 前言
黄河自黑山峡小观音入宁夏境,过青铜峡,至石嘴山三道坎出境,流经宁夏397千米,其间冲淤形成宁夏平原。青铜峡以上为卫宁平原,青铜峡以下为银川平原,具有引黄河水灌溉的优越条件,习称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塞北江南”的美誉。通过旧渠改造、除险加固、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目前灌区共有古渠14条,长1292千米,控制灌溉面积3620平方千米。经过对宁夏引黄灌区主要古渠存续情况(表1)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有的渠道被冲毁废弃,有的被重修合并后更换名称,有的至今仍在使用。翻阅《元史》《元和郡县图志》、嘉靖《宁夏新志》、乾隆《宁夏府志》、嘉庆《平罗县志》等历史文献资料,发现记载有宁夏引黄灌区主要古渠如唐徕、汉延、七星、惠农等渠道,包括渠道长度、灌溉面积、流经县域及堡庄、支渠概况、主要附属闸桥、岁修人夫、所需物料等内容,分门别类,记录翔实。同时亦发现,少部分著名古渠道如光禄渠、艾山渠、昊王渠等已废弃并湮灭在历史中,文献记载寥寥数语,以致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背景缺失,无法确定有关渠道的历史价值及其作用。本文以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昊王渠遗址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的挖掘、水利工程建设资料的整理、文物保护档案,结合田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昊王渠的开挖背景、渠线走向、作用及沿革、现状和废弃原因等进行研究考证,以期厘清昊王渠的历史脉络,梳理历史价值,弥补文献记载的缺失,重建昊王渠历史档案,从而为古渠道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范式。
1 西夏时期开挖昊王渠的历史背景
“西夏是11世纪至13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因其处于宋朝西北,别于十六国时之‘夏,故史称‘西夏。”①西夏割据政权建立之后,辖境面积虽然广阔,但多为荒漠和草原地带,得益于自流引黄河水灌溉的便利优势,只有宁夏引黄灌区最适宜发展农业,因此宁夏引黄灌区遂成为党项割据政权“赖以为生”的“膏腴之地”,水利建设既是民命所系,又与党项割据政权巩固攸关。②为了保护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灌溉的正常秩序,西夏割据政权通过水利立法、实行水利分级管理、新渠开挖审批、完善灌溉用水方式、明确渠道岁修责任部门等制度,使宁夏引黄灌区“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③,进而成为汉唐以来宁夏平原农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水利灌溉事业十分发达,“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来(徕),其长四百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长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田九万余顷”④。李元昊时期是西夏割据政权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为持续保持对北宋、辽形成三足鼎立的有利局面,李元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西夏社会进行了改革。从经济环境方面看,兴庆府周围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相对稳定的引黄灌溉农业可以保证城市的军需民食。除了原有的唐徕、汉延古渠等灌溉之利外,李元昊时期举全国之力修建了贺兰山东麓洪积冲积平原上由青铜峡至平罗县境的昊王渠,使兴庆府四郊的农业生产有了更大发展,成为西夏境内的粮食基地。⑤
2 历史文献及水利建设资料中昊王渠的记载
回顾宁夏引黄灌区两千多年的水利开发建设历程,从统治者重视层次、开挖规模、渠道长度、战略意义等因素综合来看,西夏时期开挖的昊王渠是宁夏古代水利开发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中有关昊王渠的记载寥寥无几,无形中增加了开展昊王渠相关学术研究的难度。昊王渠之名最早见于明嘉靖《宁夏新志》一书,其载“靖虏渠,元昊废渠也,旧名李王渠。南北长三百余里。弘治十三年,巡抚都御史王珣奏开之,以更今名:一以绝虏寇,一以兴水利。但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财耗力困,竟不能成,仍为废渠”⑥。清乾隆《银川小志》又载“靖虏渠,乃元昊时废渠。旧名李王渠,疑即古之艾渠。弘治中,巡抚王珣奏开,更名靖虏。石坚沙深,竟不能成,仍为废渠”⑦。由上述仅有可查的记载昊王渠史料的历史文献可知,西夏时期开凿的昊王渠(又名李王渠)南北长150多千米,为当时重要的引黄灌溉渠道,后被废弃,至明弘治十三年(1500),宁夏巡抚王珣经过实地综合勘查,奏请朝廷勅拨帑金在西夏昊王废渠的基础上重新开凿一条新的引黄灌溉渠道,命名为靖虏渠,然因石坚沙深,终未能重新开凿成功,仍为废渠,至此王珣发出“此日劳民非我愿,千年乐土为谁开”⑧的无限感慨,则更加凸显出西夏开凿昊王渠的艰难。
通过收集整理宁夏水利工程建设档案资料,发现20世纪60年代末在兴建西干渠的过程中,部分渠段或借用昊王渠故道,同时西干渠水利工程建设资料中对昊王渠遗址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西干渠是青铜峡河西灌区自流部位海拔最高的一条新干渠,于1959年冬兴建,1960年春通水,由河西总干渠引水。干渠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横贯青铜峡、银川、贺兰等市县,止于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尾水入第二农场渠。西干渠开挖过程中,在稍里桥、二旗沟、吴家湾、横沟和宁化桥北的罗家圈等处都发现或借用了昊王渠的故道,而且其显在的遗迹辨认和实测1/10000地形图证实,渠长近180千米,渠线与西干渠约略平行而稍高,由上而下以1/9000~1/6000的比降依地形高低半挖半填。⑨从西干渠水利工程建设资料相关记载来看,可以明确以下几点:西干渠部分渠道或借用昊王渠故道,经实地辨认昊王渠遗迹走向并结合实测地形图可以证实,昊王渠整体渠线与西干渠基本平行并稍高一点,渠道整体流向与西干渠基本一致,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昊王渠渠道长约180千米。gzslib2022040518403 文物保护档案中昊王渠的记载
昊王渠遗址于2005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7年公布了遗址保护范围(表2),从公布的昊王渠遗址保护范围来看,现存遗址主要分布于青铜峡市、西夏区、贺兰县和平罗县境内,这与昊王渠的渠线走向是吻合的。笔者查阅昊王渠遗址所在县区文物管理部门建立的昊王渠遗址“四有”文物档案资料,发现昊王渠青铜峡段遗址一处位于大坝镇高桥村南,废渠宽50米、深3米,一处位于邵岗镇甘城子,残渠约长300米,渠底宽约30米,渠口宽约50米,渠深2米左右;永宁段遗址在李俊镇西邵村西残存罗家洼一段,残存长约4千米,渠宽35米,深1~2米,堤高1~2米,整体形制尚存,但淤塞情况严重;银川段遗址在西夏区平吉堡农场三队残存1千米,南边的一段仅存留渠底,宽约52米,北边的一段仅存宽约26米的北侧渠坝;贺兰段遗址在暖泉农场六队残存一段,长约1千米,渠宽约35米,深1~2米,渠堤高1~2米;平罗段遗址在崇岗镇残存35千米,经常青村、长胜村、九泉村、潮湖村等地,其中以崇岗村的一段保存较好,渠底宽30米,渠堤黄土夯筑,上宽15米,下宽25米,堤高3.5米,部分地段已被开垦成农田。通过上述县区文物管理部门昊王渠遗址文物保护档案的记载,可以明确昊王渠遗址的保存现状及位置分布情况,便于开展田野调查工作。
4 田野调查中昊王渠遗址现状
笔者在昊王渠相关文献记载较为缺失的情况下,根据宁夏水利工程建设档案及有关县区文物保护档案资料,结合1945年实测1/200000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图k和1985年实测1/250000宁夏引黄灌区现状图(青铜峡灌区)l中标注的昊王渠遗址的位置和走向,对现存昊王渠遗址重新进行了田野实地调查。调查确定昊王渠开口于青铜峡峡口地区,沿贺兰山东麓地带逶迤北行,依次经过青铜峡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平罗县、惠农区,渠道整体长200余千米,其遗址渠线基本与现西干渠渠线并行,且略高于西干渠。通过实地踏勘,昊王渠比降合乎现代渠道建设要求,现有渠道遗址基本按照地形高低行走在半挖半填地带,既节省了土方工作量,又简化了工程布设,反映出昊王渠开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现存昊王渠遗址较少,大多渠段已遭到毁灭性破坏,多数被改造为农田,少部分或在开挖西干渠过程中变为西干渠渠道的一部分,剩余极少部分或因渠线位置较高,周围土质较差无法改造为农田,或因处于山洪沟口边缘地带,得以保存下来。整体看,昊王渠遗址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残损情况较为严重,多以残存状态存续,大多仅依稀可见渠道形状,其中以贺兰县暖泉农场段遗址(图1)和青铜峡甘城子段遗址(图2)保存状态较为完好,渠道形制较为完备,渠底、渠堤部分清晰可见。经实地测量,两段遗址残存渠道宽约35米、深约2米,渠堤上宽约15米、下宽约25米。从建设规模看,昊王渠与今天宁夏引黄灌区的主干渠道唐徕渠、惠农渠等相比体量规格相差不远,由此更能反映出一千多年前西夏对宁夏引黄灌区水利开发和建设的重视,受制于当时极度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修筑南北贯通银川平原的昊王渠,反映出西夏深刻认识到宁夏引黄灌区的重要性和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5 昊王渠废弃原因探析
昊王渠的开挖增加了西夏农田开发的面积,因其位于唐徕渠西北、贺兰山东麓地带,使唐徕渠灌溉不到的旱田变为沃壤,同时大量的荒田被开发出来,进而增加了粮食产量,保证了西夏军民粮食储备。这样一条具有重要农田灌溉作用和军事战略意义的引黄主干渠道在西夏割据政权灭亡之后,相关史料记载基本空白,这和西夏没有独立的专门史有关,也与蒙古军队多次征讨西夏时的破坏相关。昊王渠至迟到元代也被废弃,没有如唐徕、汉延等古渠一样被继续使用,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如此一条极为重要的引黄干渠会被废弃?笔者根据田野实地调查结合西干渠水利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经过考证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黄河河床下切,河岸不时崩塌,导致黄河主流摇摆不定,无法保证昊王渠渠口引水量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春夏之际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大的时刻,这种需供水矛盾更加凸显。同时由于黄河自身含沙量较大,引黄渠道泥沙淤积现象严重,致使自流引水的昊王渠渠口及渠道逐年抬高,出现引水困难的情况,以致渠道清淤工程量逐年大增,人力、财力、物力难以维系,遂造成昊王渠的废弃。昊王渠渠线基本与西干渠渠线并行且稍高于西干渠,因1958年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兴建,抬高了黄河水位,才为西干渠的开挖创造了条件,从而保证了稳定的引水量,西夏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无法支撑其在黄河主河道上筑坝引水以抬高水位进而保证引水量,因此高渠线的昊王渠废弃在当时也是必然的。二是贺兰山东麓山洪危害,观察1985年实测1/250000宁夏引黄灌区现状图(青铜峡灌区)中昊王渠遗址跨越的地形,结合实地查勘,发现昊王渠沿贺兰山东麓由南向北,穿越榆树沟、马圈沟、红柳沟、插旗沟、大水沟等山洪沟近20条,每有山洪暴发势必冲毁渠道。经过踏勘,发现凡山洪沟口处的昊王古渠遗址荡然无存,现存遗址段基本位于山洪沟口边缘或渠线较高地带。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解除西干渠遭受贺兰山山洪的威胁,沿西干渠靠贺兰山东麓山洪沟口附近区域建造了20余处滞洪区,从而保证了西干渠渠道的安全。西夏时期几无能力建造如此庞大的系列滞洪工程,昊王渠经过贺兰山东麓多处山洪沟口地带,直面山洪破坏是必然且常规的。三是战争破坏,宁夏经历蒙古军队多次征讨西夏的战争,对当地社会的破坏尤为严重,经济萧瑟,人口大量锐减,宁夏引黄灌区水利灌溉事业衰败,纵横交错的干支渠道遭到严重毁坏,农业一片荒芜,繁荣富庶的宁夏平原几成一片废墟,在这种情况下,无人管护,渠道常年失修而遭到废弃。
6 结语
本文通过挖掘历史文献和水利工程建设档案,参阅文物保护档案,结合田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昊王渠这一个案进行学术考证,厘清了昊王渠的历史脉络,全面解读了昊王渠的开挖背景、价值及作用,实地调查了遗址保存现状,最后通过对比西干渠的现状全面分析探讨了昊王渠废弃的原因,进而补全开展昊王渠相关学术研究的背景资料。宁夏引黄灌区2000多年的农田水利灌溉历史中,大量留存文献的古渠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水利史研究的盲点,希冀通过昊王渠案例的学术考证为古渠道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范式,助推宁夏水利史研究的深度和宽度。
注释
①吴忠礼,卢德明,吴晓红.塞上江南:宁夏引黄灌溉今昔[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21.
②杨新才.宁夏农业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13-117.
③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10831.
④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2568.
⑤陈育宁.宁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30.
⑥胡汝砺.嘉靖宁夏新志[M].管律,重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15.
⑦汪绎辰.银川小志[M].张钟和,许怀然,校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36.
⑧胡汝砺.嘉靖宁夏新志[M].管律,重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383.
⑨《寧夏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宁夏水利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177.
⑩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至第四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7(1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