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龔志明:竭盡所能辦好澳門的教育

2022-04-04謝瑜

澳门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課程規劃學校

謝瑜

龔志明:

華南師範大學管理學博士(教育經濟與管理)。2007年進入教育暨青年局,擔任高級技術員,2012年至2017年先後擔任學校體育暨課餘活動事務處及學前暨小學教育處處長,2017年晉升為教育廳廳長,並於2018年起擔任副局長一職。2022年2月1日起擔任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一職。

新年伊始,生機盎然,澳門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本期人物訪談,我們有幸邀請到近日履新的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龔志明局長進行專訪,全方位、多角度為大家介紹澳門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現狀及其未來發展等。

定期監察各項教育規劃的執行進度

龔志明局長多年從事教育工作,對於澳門的教育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談及如何落實好澳門的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長期規劃,他胸有成竹,一一道來:“為落實《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所訂定的目標和內容,教青局已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動計劃,同時亦設有機制定期監察規劃的執行進度,以確保相關工作計劃朝著所訂定的指標有序執行。”

澳門《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於2021年6月正式公佈。文本規劃了未來教育事業“端正求真、務實創新”的願景,提出四個重要發展方向:“培養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發展學生軟實力”、“提升幸福感”以及“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此外還提出幼兒、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技術教育和持續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重點。龔志明局長續稱:“相關工作已陸續按序開展,例如在加強愛國愛澳教育、保障財政資源投入,以及推進課程改革方面,均已開展了不同的工作,包括設立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推出《憲法》及《基本法》補充教材、完善教育範疇基金執行和監察、落實課框及教材推廣等;在職業技術教育方面,教青局將加強推動公私立學校開辦符合澳門經濟發展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並深化校企合作;特殊教育方面,將增加治療及訓練場所,繼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永添)於去年2月投入使用後,預計2022/2023學年將增設另一個服務點(永寧);此外,2022/2023學年將於澳門區設立一所‘一條龍公立特殊教育學校,為學生發揮潛能,融入團體生活創設更有利的條件。”

《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於2020年12月正式發佈,“綱要”設定了69項措施(包括34項中期措施和35項長期措施)。問及此綱要落實的現狀,龔志明局長表示:“去年各項中期措施已按序落實執行,如高等院校評鑑工作方面,教青局跟進各高校開展各項素質評鑑和課程審視的工作,有院校已提早達到首四年完成半數課程審視的法定要求,受疫情影響,亦有個別措施需暫緩舉行,如涉及出外的教研人員培養項目,對此教青局會繼續檢視相關情況,並因應疫情發展作出協調。對於長期措施方面,他說:“目前各院校正在籌備或已逐步啟動相關的工作計劃,執行情況理想,例如在構建多元文化共融的校園環境方面,有高校正建立與不同國家或地區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制;在提高全職教員人數比率、提升具博士學位教學人員比例方面,高校亦持續增聘人員,資助尚未取得博士學位的教學人員攻讀博士學位,組建更優秀的教員隊伍。”

多角度深化愛國教育

愛國愛澳一向以來是澳門社會的良好基礎和核心價值,特區政府亦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意識,長期以來透過與中央政府駐澳機構及跨部門合作,共同組織、舉辦各類活動和培訓,助學生和青年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國情,以及在經濟發展、外交、國防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多方位推廣《憲法》和《基本法》的普法教育、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等活動,讓學生從法制、國情、歷史及文化等多個角度認識國家及與澳門的關係。

龔志明局長介紹,近年教青局亦有組織學生和青年到大灣區城市參訪交流,了解內地升學環境和生活情況,以及可為本澳青年提供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去年公佈實施的《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亦把增強青年家國情懷列為重點,特區政府設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讓參觀者以活潑、互動的形式了解中華文化、國家的歷史、新中國發展成就,以及澳門本土歷史的發展,並推出家國情懷延展教育計劃,以基地為據點,聯動本澳愛國教育資源,結合學校課程,深化青少年愛國教育。

高等教育逐步朝市場化方向發展

近年澳門高等教育規模逐步擴大,教學和科研水平在區域及國際間逐步獲得認同,並已有多所高等院校躋身國際性的大學及學科排行榜中,其中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澳門大學由過去的第301-350位提升到第201-250位,澳門科技大學亦排在第251-300位。

目前特區政府正以不同措施,支持本澳高等院校的市場化發展,包括從制度上為高等院校提供更有利的條件,促進產學研的發展,解決公立高等院校科研開支、科研資助跨年度使用的限制;為有關科研人員提供更彈性的空間,加強其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亦讓院校可藉著產學研工作創收,逐步提高財務自我保障能力。

對於澳門高等教育的市場化發展問題,龔志明局長直言:“教青局將持續協調各高等院校優化生源結構,以及拓展具優勢的學科,並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學術與科研合作項目,提高各院校的辦學效益,逐步朝市場化方向發展;為保障高等教育的質量,2018年起實施的高等教育素質評鑑制度,對本澳所有高等院校和高教課程設立了保障素質的相關機制,務求提升學術、教學及研究水平,確保高等教育課程的素質持續改善。”

他表示:“特區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本澳高等院校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並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開辦更多元及優質的課程,更好地回應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從身心兩方面全面支援學生

一場疫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人與人的接觸被限制或者終斷,對於必須透過大量互動、接觸的教育領域,也無可避免地深受衝擊。疫情加大了教育工作的難度。問及如何做好疫情下的教育工作,龔志明局長說:“疫情至今已超過兩年,為保障學生和教職員的安全,教青局持續與衛生部門、高等院校、非高等教育學校保持緊密的溝通,採取多項措施共同應對疫情,包括妥善執行各類人群進入校園的措施,落實特區政府的防疫指引,配合衛生部門推動具條件的高等院校、非高等教育階段學校參與組織外展疫苗接種計劃,方便學生接種疫苗;同時,針對疫情的變化採取相應的停課及復課安排,建立教學資源平台,在必要時開展線上教學,盡量減低疫情對教學活動的影響,提供適切的支援和輔導。”gzslib202204041856

澳門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出色,面向在外地升學的本澳學生,早在新冠疫情初期已開設多個網上聯絡群組,與其他地區學生保持聯繫,並在有需要時提供相關的支援,如購買口罩、返澳交通及出入境安排,以及近日的在港澳生回澳醫觀等。在非高等教育方面,龔志明局長稱,教青局因應疫情變化向各校發出指引,提醒學校在進行午膳、午睡、體育課、音樂課、跨班活動等必須注意的事項,並向學校提供“停課時的課程與教學建議”,讓非高等教育學校在停課期間,能按校本實際情況,實施包括網課、安排學習任務在內等多元在家學習方案。教青局積極推進本澳“智慧教育”的發展,透過統一的雲端服務平臺,提供不限地域的服務,為學校解決因疫情停課而須開展網課的困難。

他進一步補充到,特區政府自2020年9月起,為居住在珠海和中山的,約4,000多名非高等教育學校的跨境學生,於珠海指定醫院和機構定期進行核酸檢測以保障其健康安全。在疫情停課期間,對於有治療或訓練需要的學生,安排治療師或訓練人員以電話或視像方式繼續跟進,並向家長提供居家訓練意見及諮詢服務。此外教青局聯同九間受資助的輔導機構透過網絡平台及手機應用程式,持續為學生提供心理支援及輔導熱線的服務。

立德樹人並舉

教育興,則澳門興。教育是提高市民素質的根本途徑,是澳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對於澳門教育事業未來的發展,龔志明局長充滿信心,他坦言:“從宏觀角度看,澳門社會發展迅速,我們的教育規劃表達了對未來教育發展的期望,新時代公民除了在知識技能上需要進步外,我們更需要的是擁有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健康的身心成長過程、能適應新事物和新形勢的公民,這樣才能在未來新時代中生存和發展。”

他表示:“在非高等教育的發展方面,教青局將鼓勵和支持學校建構具特色的綜合應用技能課程,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應用能力,同時運用好如科學館等現有資源,以及一些有指標性的研究結果,如2023年首次參與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以進一步提升本澳科學教育的品質和學生的科學素養;此外,有效運用科技提升教育品質和關注學生個別差異,也是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教青局將循‘'智慧校園、‘智慧教學、‘人工智能教育等範疇推動‘智慧教育的發展。”

在高等教育的發展方面,他指出:“將進一步加強與非高等教育的銜接,引導學生做好升學和就業規劃,更好地統籌和規劃青年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推動高等院校優化生源結構,以及拓展具優勢的學科,推進高教課程內容與形式的多樣化;透過持續進行的高等教育素質評鑑工作,保障教育素質的持續改進;此外,教青局亦將積極促進院校產學研的發展,支持高等院校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學術與科研合作,開拓更多科教和人才交流等的項目,提升人才培養的成效。”

最後,他期望:“澳門的高等院校可以把握大灣區和深合區發展機遇,加強產學研成果轉化的成效,從而強化院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提升競爭力,為本澳及粵港澳大灣區培育具備國家認同感及社會責任感、身心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欢

課程規劃學校
秋季运动会
《乡愁》教学设计
人子课程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要脸干什么,不是还有你们吗
来吧,与大作家跨时空PK吧!
張維迎 城市應為人而建
How to make questioning more efficient
張高麗「十三五」規劃 要加快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