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4-03谢玉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

【摘要】档案修复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和保存期限,可以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客观的历史资料。在档案修复过程中,主要以传统手工修复为主,而修复用纸的选配适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档案的整体修复效果和保存期限。当前在档案修复用纸的选配过程中由于修复用纸的品种较少、适用性不断下降以及选择修复纸缺乏科学分析依据而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等问题,都会导致档案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档案修复用纸选配问题已成为当前档案修复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档案修复用纸现状,针对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的问题,明确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应遵循的原则,探究解决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问题的策略,从而为档案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研究方向,以有效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关键词】档案修复;修复用纸;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214-03

【本文著录格式】谢玉娟.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214-216.

引言

档案主要以纸质版形式留存,而纸质版档案本身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外加保管期间由于保管不当或其他因素影响,极易出现霉化、风化、老化、虫蛀等现象。纸质档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保密性、不可再生性以及易损坏等特点,在后期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因此,档案修复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档案修复工作的基础便是对老化劣变纸张的加固连接处理,而这离不开修复用纸的选配,高质量的修复用纸不仅能恢复档案的原始风貌,还能提高档案材料的耐久性、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从而满足人们长期使用的需求。但受人为主观性影响,修复用纸选择不当、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都会影响档案美观性甚至出现档案永久损坏难以复原的情况。因此,在档案修复过程中,深入研究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对提高档案修复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档案修复用纸现状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抢救性工作,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工作是档案修复工作的重要环节,涉及造纸原料和纸张定量等相关指标。不同时期的档案用纸存在明显差异,这也使得档案修复用纸具有一定的选配难度[1]。在档案修复过程中,要遵循修复用纸与原纸性能相近的原则,以保证修复后的档案在外观整体上具有协调美观性。目前档案修复用纸主要分为修补用纸、加固连接纸、撤潮纸以及衬纸和护页等四部分,具体用纸类型包括皮纸、麻纸、竹纸、宣纸等。比如,国家图书馆在修复西域文献时选用的修复用纸是贵州皮纸和马尼拉麻纸;中央档案馆在修复馆藏历史档案时选用的是竹纸修补、皮纸溜口加固以及日本无酸纸;第一历史档案馆在修复清代金榜时选用的是温州皮纸托补、加边、溜口和高丽纸撤潮。

二、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的问题

(一)选配缺乏科学依据

首先,档案修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复用纸的选配,但目前我国缺乏详尽的档案修复用纸选配标准,导致档案修复人员在进行修复用纸选配时只能依靠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同行业的口碑推荐以及当前市场现有的修复用纸,忽视了对修复用纸原料配比和加工工艺等指标的科学分析和考核,导致档案修复用纸的选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影响档案修复质量的提高。

其次,我国修复用纸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纸张质量认证机构,使得不同修复用纸的性能说明较少,而部分机构不具备自我开展科学检测的条件,就会导致修复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明确修复用纸的性能,尤其是不能精准区分不同修复用纸的白度、厚度等指标,这些都会影响档案修复的顺利开展。

最后,修复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存在档案修复用纸别名鉴定不清、多类型修复用纸混用的情况,外加部分修复用纸的供不应求,修复人员为完成档案修复工作的开展进度,选择其他性能的纸张进行修复处理,极易出现因纸张酸碱度不匹配等问题而使修复后的档案存在质量安全隐患[2]。

(二)手工纸适用性降低

我国传统手工纸采用的造纸原料大多是植物纤维,如韧皮纤维和禾草类纤维,其种类繁多,大自然中分布广泛,具有取材便捷、成本低廉、耐久性强、质量好等优势和特点。档案修复用纸对纸张的原料要求较高,只有少量优质的原料才能满足档案修复用纸的需求,如野生或人工种植的桑皮、三桠皮类等。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加人们对桑皮、三桠皮类等优质原料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多,一些林区被改造成工业区,严重破坏植被的生长环境,导致植被种类和数量锐减,也就使得手工纸的造纸原料不断减少,原料成本飞速上升。另外,受手工纸销售市场发展较为局限的影响,外加部分优质原料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使得人工种植造纸原料的规模和产量逐渐缩小降低,导致可供选择的档案修复手工纸种类日益减少。传统手工纸的造纸工序大多为人工开展,其工序流程烦琐、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极低,部分企业为增加自身赢利点,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开始引入机械化生产作业,这不仅破坏了造纸工艺的“原真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修复用纸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市场供需脱节严重

目前国内档案馆的修复用纸选购途径大多来源于市面现有的纸张或者网络渠道,其选购来源单一。部分手工纸厂家的消息闭塞,尤其是当前现存的造纸艺人呈现老龄化发展趋势,其对先进信息技术的了解尚浅,无法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对手工纸产品进行对外营销,就会因手工纸产品的销路不畅而难以为继。不同时期的档案材料采用的纸张性能有所差别,这就使得檔案修复人员在选配修复用纸时具有针对性。目前档案修复人员与手工纸厂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不畅,缺乏互通机制,既存在手工纸厂家无法及时了解市面需求而生产大量实用性较低的手工纸,且只能依靠口碑或者展销会来拓宽销量的情况,又会由于市面现有的手工纸种类较为局限,档案修复人员只能降低自身对修复用纸的性能、质量以及适用性要求,从而导致档案修复质量降低,影响档案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期限。

三、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应遵循的原则

(一)纸张的酸碱度

在选择档案修复用纸过程中要确保其具备安全性的特点,其中纸张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纸张的耐久性和强度。纸内酸的来源主要是造纸过程中使用酸性化学物质清除木素之后残余的酸性物质以及纤维素等在空气中经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有机酸。据《文件用纸耐久性测试法》等相关文件指出,酸会催化纤维素的水解,纸张的酸性越强,纸张的老化速度也就越快,其强度下降得也就越快。因此,在档案修复过程中要科学选用中性或弱碱性的修复用纸[3]。

(二)纸张的耐久性

档案修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修补完善档案原有纸张,在延长档案使用寿命的同时,增强档案使用的美观性。纸张的耐久性主要体现在纸张老化之后的强度和稳定性上,强耐久性的纸张美观度也较高,不会出现新旧用纸颜色不协调的情况。造纸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纤维素含量越高的纸张耐久性越强。同时,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在于纤维的损伤程度和杂质多少,其与手工生产和机械制作的相关性较小,因此引入机械生产也不会严重影响纸张的耐久性。

(三)纸张的伸缩率

纸张伸缩率是指纸张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尺寸相对变化,其伸缩率大小取决于纸张中的半纤维素含量以及纸浆制法、烘干温度等施工工艺水平。纸张形变是纸浆在抄纸时受力的方向性导致成纸的纤维也具有方向性,而手工加工的纸张相比机械加工的纸张在纤维分布上的方向性较弱,同时单根纤维遇水形变更具明显性,因此纸张的横向形变大于纵向[4]。修复人员在选择修复用纸时要重点关注纸张伸缩率对档案修复质量的影响,同时做好加固连接纸预处理工作。

(四)纸张的强度

纸张强度主要体现在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等相关指标上。在档案修复过程中,原档案的纸张聚合度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这时就需要通过加固纸的强度来保持档案的原有形态。纤维间结合力是影响纸张抗张强度的关键因素,纤维本身的强度以及平均长度等是影响纸张耐折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有效增强修复后档案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我们可以通过纤维定向观察法、纸条弯曲法等鉴别方法来优先选择抗张力较强、耐折度较高、柔韧性强的植物纤维。

四、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详尽的修复用纸标准

为增强修复后档案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针对档案修复人员只能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感性认知选择修复用纸的发展现状,国家档案局要在遵循《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制定详尽的档案修复用纸标准,明确不同档案修复过程中选用修复用纸的类型和具体标准,以改变地方档案修复标准中模糊词语较多的现象,不断规范档案修复用纸选配流程[5]。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成立具有权威性的纸张质量认证机构,明确标注纸张的白度、厚度等指标,确保修复人员在选择修复纸张过程中,能清晰明确地了解不同纸张性能,以有效改善由于档案修复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而存在的修复用纸选择错误的发展现状,保证档案修复人员在选择修复用纸时的精确性和规范性[6]。

(二)加强对手工纸的保护力度

对档案修复用纸而言,手工纸相比机械纸,其稳定性强、耐久性更好,而这离不开传统手工纸造纸技艺的支撑。传统手工纸造纸工艺要先后经过原料收集、原料加工、制浆加工以及成品加工四步,虽然自2006年我国就将12项传统造纸工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大多都是简单记录造纸过程、单纯进行理化分析等,不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手工纸造纸工艺[7]。因此,面对全国各地传统手工纸造纸工艺日益衰落的发展现状,国家和政府要加强对手工纸的保护力度,以增强社会各界对手工造纸工艺的保护力度和了解深度,加强国家档案局等权威性档案修复机构对传统手工纸生产厂家和传承人的认可程度,从而拉近档案修复人员与传统手工纸生产厂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增强修复用纸的针对性。

(三)积极推广手工纸质量检测

我国手工纸种类丰富,主要体现在造纸原料、造纸工艺以及成纸品种多样性三大方面,其中常见的纸种包括安徽泾县宣纸、贵州贵阳皮纸、西藏的藏纸、四川的竹纸以及江西铅山连四纸等。但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手工纸质量认证机构,且手工纸厂家在造纸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指标又较少,就会增加修复人员的辨别和选配难度,因此,国家和政府要积极推广手工纸质量检测。严格规范和约束手工纸质量检测机构,制定定量化、标准化的手工纸检测数据信息,同步开展档案修复用纸质量科学检测的推广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完善手工纸质量检测指标,从而精细化区分不同手工纸的制作原料、造纸工艺,保证档案修复人员能及时、清晰、明确地了解不同手工纸的指标详情,确保修复用纸选配科学、安全[8]。

(四)构建修复用纸信息化平台

档案修复机构与手工纸厂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阻碍手工纸厂家持续发展、档案修复用纸科学的重点原因。针对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国家或政府可通过高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构建修复用纸信息化平台,从而为档案修复机构与手工纸厂家建立修复用纸的沟通交流平台,增加双方之间沟通交流的便捷性、实时性,在保证档案修复用纸选择科学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手工纸厂家的经济效益,以真正继承和弘扬传统手工纸制造工艺[9]。档案修复机构的档案种类繁多,不同时期的档案需要采用不同的修复纸张,因此,档案修复机构可通过成立修复专用纸库的方式,建立电子管理系统,实现分门别类智能存放以及经图片对照自动配纸,从而有效提高档案修复质量和效率。

五、总结

档案修复工作的主要特征是利用纸张加固档案原有纸张,以延长档案使用寿命,而这离不开修复用纸选配问题。针对当前档案修复用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增强档案修复质量,国家和政府要制定详尽的修复用纸标准,成立专业的、具有权威性的手工纸质量检测机构,同时积极推广手工纸质量检测,在确保档案修复人员能在修复用纸选配的第一时间明确不同纸张品种的指标和性能,从而在确保修复用纸选配科学的基础上,加强对手工纸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修复用纸信息化平台,建立修复专用纸库和电子管理系统,以加强档案修复机构与手工纸厂家之间的沟通力度,实现修复用纸电子存储和自动匹配,从而保证档案修复用纸的科学性,切实提高档案修复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明继国,穆欣.档案修复用纸的选取[J].山东档案,2020(06):36-38.

[2]祝金梦.档案修复用纸选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档案,2020(10):24-26.

[3]陈爱恋.浅析纸质档案修复工作的研究进展[J].兰台内外,2018(13):10-11.

[4]谭劲松.新时期地质档案资料修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08):138.

[5]张美芳,陈玲,江付泽.纸质档案修复中的清洁技术[J].档案学研究,2017(06):110-116.

[6]张敬.纸质档案保存和修复方法研究进展[J].办公室业务,2017(19):89.

[7]彭璨.檔案机械修复用纸修复适用性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7(03):71-75.

[8]陈敏.档案修复用手工纸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5(06):77-82.

[9]孙洪鲁.纸质档案保护修复技术研究[J].中国档案,2014(4):61-62.

作者简介:谢玉娟(1976-),女,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学,副研究馆员(现职称),研究馆员(即将申报),研究方向为地质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