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儿童音乐》曲集

2022-04-03李亚兰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

【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的《儿童音乐》曲集是留给全世界青少年音乐学习者的无价瑰宝,是一组极富色彩表达的钢琴表演曲目组合,它的出现填补了针对青少年群体专技学习的空白。本文依托曲集分析作曲家的钢琴演奏风格,并对各个乐曲进行演奏方法上的分析,希望能为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青少年钢琴音乐;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162-03

【本文著录格式】李亚兰.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儿童音乐》曲集[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162-164.

在缤纷的音乐世界、不同时代的作曲家中,经常能看到以刻画孩童世界的纯真无邪、天真烂漫为主题的作品,如巴赫、海顿、舒曼、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他们众多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创作对现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巴赫和莫扎特这两位音乐巨人以其磅礴的音乐智慧,敏锐地指出创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音乐初学者对于键盘音乐的演奏技术的理解。这是很多音乐学习者的症结所在,只有基础牢固,上层建筑才能稳固高耸。

一、普罗科菲耶夫

(一)作曲家简介

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于1891年4月23日出生在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州,是苏联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自幼就显示出异于常人的音乐才华,四岁跟随母亲学习钢琴,九岁时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巨人》,13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跟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里亚多夫学习。他在62年的生命旅程中为青少年创作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童话交响曲《彼得与狼》、芭蕾舞剧《灰姑娘》、钢琴组曲《老祖母的故事》《儿童音乐》曲集等,其中这部《儿童音乐》曲集被世人看作是他创作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二)创作特点

普罗科菲耶夫在创作中除了借鉴俄罗斯民歌的创作传统外,还加入了“库奇克斯特”(俄罗斯强力集团)的创作手法,这也使得他的许多钢琴作品都具备旋律抒情、色彩明亮的特征,这些民族旋律通过“普罗科菲耶夫式”的表现手法展示了新的生命活力,体现为超强和弦音效、大胆的和声运用、重力击键方法以及剧烈的断奏和明显的跳音。

普罗科菲耶夫称其作品是四條不同维度的线条穿插相交的产物。古典线条来自他对历史发出的叹息与古舞蹈消逝的缅怀;现代线条则体现在他对和声的大胆运用以及不和谐音程的偏好,这也体现了他在继承传统中的大胆创新与尝试;第三条线称为动力线条,他的很多作品都有着同一特点,即在紧凑密集的节奏中产生出听起来粗犷的旋律,这一点也是其作品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与动力线条相对的是抒情线条,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恬静的旋律线渗入到尖锐强烈的情感表达之中,完成整首作品除了技巧创作的艺术性提升。

除此之外,普罗科菲耶夫还为 20 世纪的钢琴文化带来了强有力的新开端,发掘钢琴不同音域之间音色的明亮度和色彩度对比的更多可能性,还积极推广组合技巧的运用,包括使用独创的、带有动态变化的重音及其发音技巧,还对踏板的色彩运用加以改良。

在普罗科菲耶夫所描绘的音乐形象中,时常出现虚幻与现实、悲剧与喜剧、幽默与讽刺,消极与乐观的矛盾对立,这些画面来自他对戏剧创作和康塔塔风格的重新思考。同时,作曲家追求创作的质朴,这使他能够简洁却完美的传达思想情感,他断然拒绝浪漫派作曲家音乐作品中固有的情感强度,所以他的创造性更接近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的特点。

二、《儿童音乐》曲集

(一)创作背景

1935年,普罗科菲耶夫在他朋友阿尔珀斯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创作针对儿童的轻音乐,同年秋天,他以“儿童音乐”op.65为标题出版了儿童钢琴曲集。《儿童音乐》曲集由十二首不同的乐曲组成,在音乐类型上属于标题曲目,在内容上,不论是在技术难度还是旋律走向、曲目风格、篇幅长度上,完全依托儿童特有的属性,符合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力不强的特点。可以说,这是为此年龄段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经典,通过此曲集的学习,孩子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短小精悍成为此曲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这套曲集主要描写孩子们是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的,他的管弦乐转录版本甚至直接被作曲家命名为“夏天”(Summer Day op.65)。作曲家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正在奥卡河畔风景如画的波列诺沃度假,这里的美景勾起了他对松佐夫卡故乡草原的遥远回忆,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葱绿的小草和白色、黄色的小花朵,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啃食着鲜嫩的草儿,马匹三两成群飞驰而过,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在柔软的草地上打滚嬉闹,唱歌跳舞,充满了欢声笑语。童年世界的样子是天然的、纯真的,对作曲家来说,孩童纯真世界与炎炎夏日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以夏天为创作背景是他脑海中深深的执念。

(二)曲目分析

曲集以一首名为《清晨》的乐曲拉开序幕,该曲调性为C大调,节拍4/4拍,速度为行板。从第一小节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作曲家的钢琴风格:出现了横跨键盘整个音域的跨度极大的音程,还有双手同时行进的旋律,它们节奏清晰、演奏技巧交替往复,旋律简单明了,朗朗上口。C大调代表了自然的宽广和人类灵魂的纯洁,为了更好地突出不同音域的音色对比,作曲家使用了大量的踏板,这使得整个音乐听起来饱满丰富,营造出了不同的音乐色彩。

第二首作品是《游玩》,调性C大调,节拍3/4拍,速度小快板。这首曲子的标题即点出了本曲明快的基调,洋溢着孩子们游玩时的开心与快乐,再现了孩子们在一片草坪上奔跑打闹,游玩嬉戏的心情。曲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19小节)要注意双手演奏时不同的发音动作的规范,在弹奏左手部分时旋律是富有朝气的,以一个固定音为基础进行反复,要突出进行曲的特点。右手部分是简单轻快的旋律,需要轻柔地连奏,每一个乐句都要尽力地往其连线的最后一个附点二分音符上停靠,从而使每一个乐句都更饱满地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的特点是表达手法的变化,添加了一些简单和聲,伴奏声部中二度三度音程集中的、有节奏地伴随着固定低音sol持续演奏,并且随着左手伴奏声部的发展,右手的旋律表现出更加细腻和富有歌唱性的特点。

右手的两个声部(从24 小节开始)动态强弱的变化和乐句的上下走向不一致,我们需要重点分析。首先把右手部分的中、高旋律声部分开来演奏,体会每一个声部旋律的变化和乐句的色彩,然后再单独演奏左手,体会一下低音的力度感与持续感,最后对这两个声部进行同时演奏,学会去倾听这个“二重奏”的不同音响效果。

第三首乐曲《童话》,调性a小调,节拍3/4拍,速度柔板。标题就将我们带入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第一部分右手简单的旋律描绘了孩子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想象和憧憬。左手部分的固定伴奏音型强调并勾勒出作品的轮廓,二者实现了有机统一。

第四首《塔兰泰拉》是一首舞曲,调性D大调,节拍6/8拍,速度快板。这首乐曲是孩子活泼性格的映照,在快速急促的节奏、明显的重音之间的转换使得一切听起来都很明亮。

乐曲《忏悔》是一首关于心理微妙变化的“异类”作品,调性d小调,节拍4/4拍,速度中板。原名为《羞愧》,第一人称视角呈现出悲伤、真挚的旋律,好像表达了孩子做错了事情,不仅没有承认错误还撒谎欺骗,虽然躲过了父母的责罚,但却使自己处于一个不安的心理困境,作曲家采用“边唱边诉说”的复调旋律。这也使得该曲的情感处理和技巧展现有了演奏的要求,成为曲集中最难作品的之一。

下一首《华尔兹》运用了A大调的柔和特性,节拍3/4拍,速度小快板。用常见的表现手法书写了不同和声的转变,带来了特殊的音响效果。练习时需多注意左手的跳跃动作,一定要规范达标,这就需要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在音域之间转换时,还要注意旋律的平稳运行,避免出现不连贯、卡壳等情况。

第七首乐曲《行进的螽斯》,调性降B大调,节拍2/4拍,速度快板。以描绘螽斯跳跃、跑动的运动形态为主题,这种生动的仿生性容易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这还是一首有趣的加洛普舞曲,在其中可以听到带有先锋歌曲和进行曲的风格。

《雨和彩虹》调性C大调,节拍4/4拍,速度行板。该曲充满了印象派色彩,在视觉上描绘出一幅大自然的图画。该乐曲包含两个和声区域的对比,分别是描绘雨和彩虹两部分。音符“re”持续在两个八度里的渐强模仿了雨越下越大的声音,同时不和谐的音程好似飓风来袭的压抑与恐怖。而紧随其后的优美旋律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生动体现出风雨过后是彩虹的美好画景。

该曲第一部分的重点是强弱的动态分配,强、弱、渐强、渐弱的力度感、差异变化要求演奏者能明显体现,这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这种抽象的表达是学习中的难点,但在演奏中异常重要,不同时期的乐曲往往有不同的力度要求,学生在练习时需要不断尝试各个力度的变化,才能在日后的演奏中达到得心应手。

描绘雨景的片段应该两手同时练习,从演示模仿开始,根据两个声部之间旋律的走向来进行手指的跳跃。9~16小节带有俄罗斯民歌旋律,象征了彩虹的出现。这里要分开学习,建议多练习伴奏部分尤其是左侧的大跳,既要速度快还要音符准;右手的“彩虹”需要优美悦耳的钢琴表达,强弱的细微差别在旋律的演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捉迷藏》调性降B大调,节拍6/8拍,在风格上与以快速练习为特色的“塔兰泰拉”相近。它模仿了一种儿童游戏的氛围。此曲的指法有一定的演奏难度,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纯粹的“普罗科菲耶夫式”的单独发音方法,所以要重点强调手指的练习,同时跳跃技巧也要练习。

《进行曲》调性C大调,节拍4/4拍,进行曲速度。与柴可夫斯基的《木兵进行曲》不同,该标题并没有体现“木偶戏”,且谱面有大量装饰音,以发音方式多样化、情感对比强烈特点著称。为了演奏者能理解作曲家意图,表达出明显的滑稽性,建议演奏者先听一下演奏视频,感受它的演奏风格之后再行演奏。

乐曲《黄昏》调性F大调,节拍3/8拍,速度为缓和的行板。右手旋律从高音逐渐缓和下降,模仿了一种名为古斯里的俄罗斯民间乐器的声音。随后以十六分音符为基础进行密集演奏的旋律以复调形式呈现在双手的各个部分。在乐曲第二乐章开始时,调性转变为降A大调,固定低音模仿了时钟的敲击。该曲是用音乐来绘画的典范,带有浅色调的印象派画作,描写了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的温暖景象。

第十二首《月亮在草地上漫步》,调性D大调,节拍2/4拍,速度小行板。采取复调曲式创作,再现了格林卡对音乐的思考俄罗斯多声部歌曲与欧洲模仿复调技术的结合。就创作而言,作曲家使用的不是民谣而是他自己所创作的的主题,虽然在音乐呈现上与俄罗斯民间旋律非常接近。乐曲讲述了在静谧的夜晚,银色的月光洒在孩子们进入甜美梦乡的脸庞上,在格式上与第一首《清晨》首尾呼应,为整部曲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政策对于艺术类教育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更加重视,这使得学习钢琴演奏的孩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由于低龄孩子的理解力与执行力较弱,因此启蒙教育尤为重要。但现阶段我国缺少针对这一特定阶层的作品,很多社会机构的教师水平也良莠不齐,导致孩子从开始就很难接受到正统规范的教育。此外,针对儿童或青少年的启蒙作品稀缺,大量的练习都是改编作品或者生硬枯燥的技术练习,并不适合刚开始接触钢琴学习的孩子们。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笔者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引入国外一些针对青少年的古典音乐作品,这样既能让钢琴教师有更多曲目选择,也能真切地让琴童们快乐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Николаев А. Очерки по истории фортепианной педагогии итеории пианизма. М.,1980

[2]Прокофьев С.С. 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 – М.: Классика –XXI,2007

[3]Прокофьев С. Дневник. 1907-1933. В трех томах,М.:Классика - XXI,2017

作者简介:李亚兰(1996-),女,山西运城人,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演奏(钢琴)。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
民族音乐与浪漫音乐的交织
阐述西洋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五种音乐语汇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如何将竖笛教学融入低年级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