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分析

2022-04-03白玲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外宣翻译民俗文化

【摘要】本文从民俗文化外宣的概念及必要性入手,简要分析外宣翻译中的整个任务过程,包括翻译准备、实施和译后校正。重点探讨外宣翻译及塑造文化身份方面的策略建议,如确定文化特点与翻译原则,对专有名词及民谚成语进行特殊处理等。

【关键词】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142-03

【本文著录格式】白玲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142-1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项目编号:2020W340)的研究成果;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足‘讲好山西故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改革”(项目编号:GH-21163)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民俗内容多样化,根据现有研究界定,把民俗分成口头、风俗及物质三种。其中的风俗占据主要位置,其是当地居民通过风俗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内容,如节日、舞蹈等。山西风俗类的民俗文化历史久远,如春节红火、寒食节禁火、鼓乐等。

一、民俗文化外宣

(一)概述

民俗文化是不同地区民众的风俗文化,反映了在普通大众平日生活中被普遍认同并遵守的模式。各地风俗习惯均有差异,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色彩,地域性和传承性等特点比较突出。而文化外宣則表示向区域之外及他国进行宣传,是基于文化本身,向外推广本地优秀文化的活动。恰当的文化外宣,能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本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社会经济体系优化。根据有关资料,民俗文化是不同国家及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对自身的风俗生活习惯进行共享及创造、传承的成果。基于精神与物质层面上的文化,剖析文化不同维度上的有关内容,发扬及传承可取的风俗文化,由此推动国家及民族或是地区,在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模式上逐渐成为体系。现如今,国内在民俗文化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设置了相关的保护机制,但对于相关的现代产业发展与运行格局优化等方面,还有待继续探索[1]。

(二)必要性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构成,外宣翻译则是在践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新时代下的中西文化互动中,我国文化典籍成为重要载体,外宣民俗文化不仅作用在文化层面,还可增强综合实力。比如在2004年,首尔修建孔子学院,主要职责是推广汉语及宣传中华文化,而且在此之后的十年间,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数百所类似的学院,这对传播我国文化、促进各国交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展现良好的外部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另外,孔子学院的根本任务是让我国文明与其他文明体系可以有机融合,并保留各自的差异,能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思想。文化虽然似乎是一个“虚”的概念,但其带有显著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外宣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到各国面前,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层面的竞争力。同时,主动学习不同民族的可取文化成果,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的进步,保障文化“园林”的多元化。

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任务过程

(一)翻译准备

在翻译民俗文化的作品时,需先对作者及作品本身有深刻的认识,掌握最初创作的意图以及对应地域的文本特色等。以《山西民俗摭拾》为例,其包含山西本地的文化内容,如饮食起居、传统工艺等几个大块,涉及当地传说、时令特点等,由于书中包括山西本地的历史文化及社会现象,所以在翻译准备阶段,应针对相关内容查阅典籍资料,以保障了解的内容准确。该书是基于山西本地的日常起居等板块介绍民情与文化,偏向于信息类的内容,有着明显的逻辑性,通过对其在不同视角上的分析,列出当地的文化术语,特别在专有名词上,经过查阅有关资料信息,确定当地词语及民谚的实际意义,并对应查找当前比较通用的词汇,以大部分国家认可和普遍接受的方式进行描述。

(二)翻译实施

在翻译文本期间,难点主要是带着特殊地方特色的词汇,也可以说是“文化限定词”,在翻译过程中难以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加以翻译。在文本翻译期间,难免会遇到无法提前了解地域文化中蕴含的特殊文化气息的问题。例如,从译语里,无法找到和原文本词汇意义相符的表述方式,原文本和译文背后的文化体系有较大的区别,难以实现有效对等。实际翻译中,面对各个文化主题的内容,需查找有关的现有各类译本,并参照各类翻译软件给出的译文以及对相关人文景观的描述比较已有译本,全面联系语境状态,感知原文本内容包含的信息,推敲各“文化限定词”的表述方向。在翻译中,还需尝试多种翻译方法,与专业人士及当地居民加以交流,保障翻译结果的严谨性,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译文品质。翻译时,要基于原文本,尽可能全方位呈现其中的信息,并且确保译文容易理解,避免目标语的受众曲解文本的含义[2]。

(三)译后校正

在初稿结束后,要自己进行多次校正,包括单词拼写、逻辑结构和语法等的校正,重点关注专有名词以及民谚等的表述,并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上下文的连贯性,与专业人士讨论,以逐渐完善译文。而后交由有关人员审阅,并结合修改意见,进行译文调整。在完成整理校正后,可撰写实践报告,归纳翻译期间遇到的问题,注重以异化及归化视角分析翻译标准,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原文本进行说明,使得文本与译文表达含义上尽可能对等。

三、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和塑造文化身份的策略运用

(一)明确文化特点

地域文化是对应地区经过长期的推演,逐渐形成并传承至今的历史遗存生活模式与文化形态等,可以说是当地文明体系的综合反映。而我国各地的文化有不同的风格。以翻译《山西民俗摭拾》为例,原文中有一句“河东人情薄,总是馍换馍”,对于此句民谚,需要先明确“河东”原指山西的西南部,由于黄河经过该省西南区域,所以在黄河东岸,便是“河东”。而“馍换馍”为当地习俗,反映出该地区的人情状态。另外,文化形态表示的对应地区不同,但实际内涵存在交叉点,思想上有相通之处。在全球化发展局势下,人们的交流不断深化,信息物资同样在拓展中促使各地语言表述上逐渐融合,风俗习惯、生活模式等可能有其他地区的影子。在英汉语言翻译中,可选择音译与意译等翻译方法,例如,英文中的豆腐、功夫等;汉语的汉堡、沙发等。因此,不同语言体系中也会有类似的部分,可相互吸收融合[3]。

语言差异上比较明显的体现是方言。由于各地区生活环境的差异,口语化内容是地方色彩浓烈的表现。翻译时,要让方言能被其他地域的读者理解,这是实现语言准确传递的前提。比如,“受了一年”中的“受”,正常理解是类似于“承受”等含义,但山西本地的“受”却是“劳苦”的含义,因此要格外关注该谓语的翻译。信息类的书籍主要是介绍事实,传达知识等,突出特点为逻辑性,表述朴素简洁。所以翻译该类信息时要强调文本内容,保证译文能被目标语群体正确理解。

(二)确定翻译原则

对于文化限定词,可能出现不能对等的情况,该类词语是在长期历史沉淀下形成的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语,民族特点极为突出,属于孕育在当地文化环境中的独特产物。而两个语言体系在语义、表述结构、历史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如果要保留原本文的全部语言,显然是难以实现的,通常是进行基本转化翻译,这样较为容易完成,但对于包含区域文化过多的内容,对等翻译会有较高的难度。在翻译有明显地域文化特点的内容时,主要的问题有:语用涵义、联想内容、甚至是不可译等。因此,译者需尽可能留下文化内涵,防止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

在文化转换问题上,异化往往是以保留源文化为最终的结果,保存源语言的风格特点;归化则是强调目标语的文化,采用受众全体的思维模式与语言方式,呈现原文本。现实翻译中,二者无固定要求,具有辩证的联系。对于文化限定词,个人认为要让目标语读者了解源文化,既要理解对应语句的意思,还需了解有关的文化环境,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由此才能推动各文化互通,使目标受众感受异域文化。但目前也有部分学者,更偏向异化翻译,尽可能体现源文化的特点。总的来说,在面对文化限定词时,应当主要采取异化方式,保留民俗文化的特色,使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能感知异域文化,同时基于现实翻译状况运用不同策略,经过推敲对比,确定相對更优的表述方式。

(三)专有名词处理

专有名词是和他地文化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各国交往中,文化随之相互渗透,部分词汇会相互借鉴应用,逐渐变成国际通用的词汇。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英语,便有明显的包容性,不断吸收融合其他语言体系的内容,如果中式外语可以在对应语言中变得规约化或者语法化,便说明已经融进目标语的体系中,如“long time no see”已经成为英语中的习惯用语。此外,“功夫”、“龙”等汉语词汇被直接使用,融入到英语体系中[4]。在翻译《山西民俗摭拾》时,可应用多种翻译方式。一是直译法。如“炕席”,在英语体系中,已经形成“炕”的名词,而采取直译的方式,便是“Kangxi”,目标语读者难以理解表达的属性,所以改用“Kang mat”,以描述出“炕席”的用途。二是意译法。如“山西民间对春节吃饺子又有许多附会”,其中的“附会”,原意应当是将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假设采取直译的方式,容易造成读者误解,所以要采取意译处理,表达其寓意,最终翻译成“special traditions”。又如,“五服”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在服饰上,还带有宗法体制的含义。假设要详细介绍该词汇,有过多牵涉内容,对外宣翻译并不适宜,而且此类专有名词,也不能简单略过,所以,要选择意译,鉴于“五服”在直系血亲上的含义,最终翻译成“the elders who have proximity of blood”。此外,还有增译释义以及释义注释的方式。

(四)民谚成语处理

一是民谚,原文往往比较口语化,在当地属于通俗易懂的内容,山西民谚带有本地文化特色。对于此类内容,应当尽量采取异化处理,保留文化特征。同时,强调意思上的融合,侧重于神似。比如,“正月初一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其中的“小生”与“小旦”属于专业术语,前者为青少年的男子,后者为小女孩。对此,如果进行音译,显得内容没有深度,无法把关于戏曲文化的内容传达出来,因此添加注解,以弥补在含义与意象上的不足,即“the Chinese drama term,here refers to young men and young ladies in a tone of humorous”。二是成语,在汉语体系中,成语是有别于其他语言体系的重要特色。外宣翻译时主要强调文化输出,所以要采取异化处理,结合原文语境,确定成语含义。比如,“岁岁平安”,传统祭祀仪式上,一般会带有“平安”的期望,特别在年关前后。即便未举行任何仪式,在祝福及祈祷中也会有涉及。在《山西民俗摭拾》原文中,是结合打碎碗语境出现的,对此的翻译选择音译加注解的处理方式,突出“岁”与“碎”之间的联系,即“which means always be safe and sound all year round”。又如,“四平八稳”,该成语的原意是身体匀称,逐渐产生说话做事稳妥的含义,贬义则是缺少创新精神。在《山西民俗摭拾》的语境中,该成语形容生活安稳如意,对此,选择直译搭配意译的处理。在该词的前半句是“祭月月饼讲究四个一斤”,如果用“one catty produce four cakes”表达,未体现出均值,因此,调整成“four identical moon-cakes for worshiping the moon are 500g”。

(五)文化身份塑造

在文化身份的塑造上,外宣翻译时应当选择更能代表当地民俗的典型原文,以呈现出特色身份,让目标语读者对此有正确且清晰的理解。译者是跨文化的媒介,其自身需要对相应文化有高度的认同,翻译期间能借助筛选翻译素材和灵活应用翻译策略,表现出个人对民俗文化的感悟与理解,无形中影响着目标受众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对塑造文化身份有较大影响。实施民俗文化外宣的意图是向他国民众介绍国内独特的民俗文化,推动文化的互动交流。另外,目标语读者可能是专家,也可能普通的读者。所以译者要基于受众群体的需要巧妙筛选及加工。比如,面向普通读者,可采取摘译或者编译,提炼出原文素材中的精华部分体现外宣文化内涵。但不要选择细致全面地翻译,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目标语读者对国内山西省民俗文化的认知并不深刻。同时,在翻译时,要结合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外宣深度灵活选择翻译方法[5]。

四、结语

在外宣翻译中,译者主要考虑的内容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掌握情况,是否可以使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信息内容对等。总的来说,民俗文化内容的翻译要保留好原本的语言特色,表达出意义与文化上的双重性,灵活组合翻译策略,以选定最佳的表述方式。译者要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中心,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地域特色,进行传神的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孙静,郭海英,马依琳.上饶地方民俗文化外宣现状及发展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93-95.

[2]张荣格.北海海洋民俗文化和外宣翻译策略探究——以祭祀海神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163-164.

[3]肖群,张维.民俗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安庆市民俗文化外宣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09):132-135.

[4]艾玉,马翼梅.“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榆林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探析[J].新西部,2019,(36):33-34.

[5]杨琨.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山东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以潍坊民俗文化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5):174-175.

作者简介:白玲玲(1986-),女,山西省晋中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研究、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外宣翻译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