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对学前音乐教育的启发与思考

2022-04-03车丽珠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摘要】奥尔夫音乐的诞生对全世界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一切从“原本性”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学前音乐教育是幼儿音乐启蒙的关键时期,学习和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拉近了孩子与音乐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孩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使音乐成为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 学前音乐教育; 启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4198(2022)01-075-03

【本文著录格式】车丽珠.奥尔夫音乐对学前音乐教育的启发与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75-77.

“音乐属于所有的人,让孩子在每个伟大的艺术中活跃起来”,“人的心灵中有的地方只有音乐才可以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应该接受匈牙利最伟大的音乐作品的浩荡”。这是匈牙利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历史上唯一把音乐家和作曲家的号召付诸于教学实践的国家,匈牙利的早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音乐教育法。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地位,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和引导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创作和体验,激发幼儿对音乐本能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每一位学前音乐教师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理念,以及教学特点,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引领,为我们的学前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一、奥尔夫音乐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当代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一词,在德文中有“原始、基础的”,“初级的”,“元素性的”,“自然的”,“富有生命力的”等多种涵义。它既是构成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又是艺术创作和想象的根本和源泉。其理念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种核心理念统领、贯穿于奥尔夫教育体系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乐器等各个方面。原本性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学生不是作为观众感受音乐,要作为演奏者、表演者亲自参与其中。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和启发这种本能的表现力。音乐教育所应重视的是即兴创造过程对学生的影响及审美体验给学生带来的感受。在音乐创造过程中没有好坏对错,而是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和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快乐,表达出了学生的独创和个性,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二、奥尔夫音乐的五大特点:

(一)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音乐产生的过程就是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探索、发现和创作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都是音乐创作的主体,并且根据需要随时变换角色,充满了多种可能性,通过不同形式的参与激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创造灵感。

(二)启蒙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真正实现了在玩乐中学习,特别适合启蒙阶段的幼儿。奥尔夫音乐教育不是让孩子走进音乐,而是让音乐发自孩子的内心。孩子的学习都始于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感觉。即兴的语音和声音的节奏游戏,抓取合意的乐器、拍手、跺脚,感知声音的高低、轻重、明暗,通过身体的动作找到节奏的特点,通过呼吸、哼唱,构成简单的旋律。引导孩子去探索发现和创造短小的乐句,在不断的重复后变成孩子的旋律记忆,孩子成为了音乐创造的主体。这种不受外来意志干扰的游戏式学习,对孩子潜在的音乐表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不只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最初的感知能力,还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三)即兴性

即兴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的表现形式,是真情流露的最直接的方式。这种“感于内心,动于身体”的即兴的冲动和释放,是每个人都本自具有的天性,也是一种需求。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一大特点,每个音乐形式的学习和体验都从即兴开始,让孩子参与到每个环节中,即兴的唱起来、动起来,激发孩子本自具有的天性和冲动,在即兴中捕捉灵感的闪现,探索不断变化的神奇与不同。即兴不仅是一种有趣的音乐体验和学习,也是孩子情感抒发的最佳途径,孩子通过不同形式、节奏、强弱以及空间的变化表达自己,释放自我,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即兴的特点,自然而然的就激发出了孩子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我们经常会发现年龄越小的孩子在艺术方面的表现越自然和充满灵性。因为孩子们本自具有的天赋还没有被扼杀掉。奥尔夫音乐不仅保护了孩子们这本有的天性,还通过音乐创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和挖掘孩子的潜质。这个创作的过程没有评判,没有好坏,只有看见和引导,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体验着创作带来的快乐,发现带来的惊喜,变化带来的新鲜,成功带来的喜悦,表达了自己的独创与个性,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培养了学生勇于改变和发现的探索精神。

(五)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集语言,节奏,音乐,动作,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创作过程。奥尔夫的学习训练让孩子感知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验到了不同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的协作配合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拓展了学生对艺术范畴的认知,使孩子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培养了孩子的多重兴趣,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利弊

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老师讲解,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本功、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学方式多采用老师讲授示范的形式。传统方式教育的优点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扎实。弊端是学生的学习仅限于书本上有限的知识,缺乏拓展性。在学前教育高年级以后,开设的钢琴即兴伴奏课上,学生的课堂表现就显得僵化死板,毫无灵感和创造力,除了本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练习的缺乏,更多的是学生主观创造意识的空乏和呆板。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这种现象更是明显,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舞蹈素材的积累,但面对即兴和幼儿舞创编,大多数学生会表现的毫无想象力和创意,对自己的肢体认知很陌生、空洞,还有对即兴创编课程心里上的紧张和不自信,使得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内心一片空白,身体自然就打不开,从而局限了她们的心灵和身体。这种填鸭式教育,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孩子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这种现象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在教育中我们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四、奥尔夫音乐对学前音乐教育的启发和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未来的教学群体是幼儿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对象一致,学前音乐教育教学中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

(一)在节奏教学的练习中,打破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拍手,跺脚,响指等形式对节奏进行全新的练习和创作,采用分组的形式。先各自独立练习,再进行互动。还可以互换角色,不断创新、变化节奏形式,再加上强弱、快慢的对比,鼓励学生自己来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一节有趣的此起彼伏的节奏练习课应然而生。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准备几种打击乐器,更利于课程的拓展。

(二)视唱教学除了常规音准训练,尝试进行即兴的小型声部练习。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分组创作一个简短的四到八小节的旋律,统一调性,以一组的旋律为主题音乐,进行回旋曲式的视唱练习。还可以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练习,选其中一组的为主旋律,让学生配置低音和声,体验初级的和声效果。老师不做评价,只作为辅助和引导者,让学生体会不同和声色彩带来的听觉感受。

(三)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选择欣赏曲目的经典片段,进行节奏练习,对曲目进行分组演绎。比如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非常适合组织这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对每个乐段进行分组,加入不同节奏的动作和步伐的表达和演绎,乐曲就显得格外生动形象。教师根据欣赏曲目不同的风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演绎方式,比如圣桑的作品《天鹅》,就适合通过模唱和舞蹈来进行演绎和再现。各具姿态的天鹅在柔和的吟唱中优雅的“游来游去”,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老师给出学生一个节奏,或者学生自己来设定一个节奏进行旋律创作,再为这些旋律自主设计新的伴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伴奏音型。钢琴还可以和舞蹈结合起来,学生自创一组动作或者短小的舞蹈,根据舞蹈动作的特点和情绪,创作一段旋律,并将它弹奏出来,再配以自己喜欢的伴奏音型,在优美的伴奏中学生们一起载歌载舞,其乐无穷。

(五)舞蹈课程中的幼儿舞创编,打破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老师设定某种主题或者情绪,让学生跟随音乐,在一种自由自在的情境下,身随心动,自由起舞。当心灵自由的时候,肢体就自然而然的放松和灵动起来了,身体本有的韵律感开始闪现。老师从速度、力度、空间等方面加以引导和变化,学生就会有感而发。当我们再引导学生以一颗童心的状态去感知和展现幼儿体态的时候,源于这种充分的打开和思维的活跃,幼儿舞蹈的创编就会充满更多的想象与创造,老师再及时的给予引导和点拨,一个充满创意的舞蹈组合就油然而生了。

(六)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积累,奥尔夫音乐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和强化很有必要。设置不同的主题,让学生经由自己的亲身体验和领悟,学习掌握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特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未来的幼教工作。比如选择一首童谣《两只小蜜蜂》,首先从朗读开始,组织学生为童谣设计节奏,学生分组进行集体即兴创作和表演。带节奏的朗读环节完成后,加入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形式,条件允许的话加入奥尔夫乐器,从小组的单独表演开始,再进行排序,所有小组连贯进行,组成一个有序的集体表演,让学生观察聆听各个小组的节奏特点,看到不同的创意。其次,加入哼唱环节,每个小组自主创作,在保留节奏打击环节的基础上,把童谣唱出来。演唱形式灵活,小组可以一人一句唱,也可以集体唱,可以对唱,还可以轮唱。表演形式可以如节奏练习中排序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组作为主题旋律,以回旋曲的形式进行。老师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切换,小组内分工,一部分学生负责节奏,一部分学生负责歌唱。再次,根据大家所创作的歌曲舞动起来,可以是最简单的走步,也可以跑、跳、摇摆、颤膝、转圈等等,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舞动和表达。可以小组内练习,小组内继续分工,分组表演;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组的旋律,这个小组负责歌唱和节奏,其他小组成员负责舞动。从独立表演,到自由组合,两两三三,集体表演,老师灵活进行变化和引导,在不断的变化中创造更多的可能。这是一堂充满无数可能的音乐课,综合了多种技能的练习,从小蜜蜂的童谣诵读开始,到节奏、乐器、歌唱,最后到舞蹈,学生各司其职,共同创作,循序渐进,互相配合,组成了一个大家都参与的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音乐表演。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音乐,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在其他知识的学习中更加乐于创造,敢于参与,勇于探索。

奥尔夫音乐在学前教学活动中充满了很多的可能性,很多音乐课程都可以吸收和借鉴,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对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清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更要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运用出来;既可以灵活机动的掌握课堂节奏,还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和抓住学生灵感闪现的瞬间,看到学生本自具有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和引导。为学生无条件的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允许多种可能性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激发她们内心潜在的游戏天性的冲动。“感于内心,动于身体”,通过自己的双手、双脚和肢体创造,自发自主的走进音乐,创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很多老师有时会很武断的因看到孩子一时的表现而判定一个孩子是否具有天赋,从而使孩子本有的音乐天性夭折在萌芽中,这无疑是教育的不幸。还有很多孩子也在被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沦为学习的机器。现在涌现出一种现象,技艺超群的演奏者和嗓音嘹亮的歌者,音乐感觉的贫乏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不是教育的悲哀吗?而这种失败正是孩子的早期音乐训练中“原本音乐”实践的缺乏。而对音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热情的付诸于努力的体验,全然的沉浸在音乐中,这应该是音乐学习中的每个人的性情之本。

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只有回归原本的内在感知,才可以唤醒我们的精神力量,发展我们的创造力,脱离这片给予我们养分的“沃土”,我们就面临着被精神侵蚀的危险。就如同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人类破坏面临着危险一样,如果我们舍棄了自身的精华,我们就会丧失本有的平衡,那离精神的侵蚀也不远了。所以我们要及时转弯,看清教育的本质,紧跟教育改革的脚步,以人为本,学习和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在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思考和创新,让音乐的光亮在孩子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德]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刘沛译.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车丽珠(1975-),女,山西省柳林县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