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快乐写作

2022-04-03杨丁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理念作文教学

杨丁敏

摘  要:管建刚作为“新生代名师”的代表之一,在写作教学路上开辟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特色之路。他的作文教学体系自成一派,在学生写作的长远发展方面有着深刻研究,在一线教学的实践中,他不断寻找解决学生写作难问题的方法,寻求创新和突破。他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管建刚;作文教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

一、为学生构建特殊写作场的教学体系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是一个以《评价周报》为中心,以五大系统(“骨构系统”“保障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训练系统”)为辅助的结构体系。《评价周报》与五大系统之间、五大系统各自之间都相互作用。每一个系统还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也交叉影响。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通过图表进行静态描述。

二、关注学生写作长远发展的教学理念

(一)激发自然的写作动机:写作兴趣发展为写作内需

管建刚认为作文教学应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的自信心,再由写作兴趣发展为持久的意志,最后形成写作的欲望和内在的需求。从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来看,《评价周报》是整个活动的中心,既是学生发表作文的平台,又是老师进行评讲的教学材料。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评价周报》一出版,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动力系统的等级评奖中,管建刚提出了六个“第一次”的评奖细节:“第一次出版要煽情;第一次选稿要偏心;第一次发卡要隆重;第一次授称号要少;第一次要求要放低;第一次示范要到位”。六个“第一次”主要是为了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维持写作的激情,营造积极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隆重的评奖活动中,感受到作文带来的尊严和荣耀。

(二)培养正确的写作意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在管建刚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能动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是作文的“第一修改责任人”,他们自觉地修改作文,把“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真正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每日简评”中,学生需要从周一至周五,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简要记录下来,可以是整个过程,也可以是细节,但必须以“真实”为前提。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两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发现能力。发现不等同于观察,它重在留心。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从生活的琐事中发现写作的“米”。其次是选择能力。周一至周五,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角色、台词、场景在不断地变更。如何从中记录下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内容,那就需要学生思考如何筛选。

(三)营造和谐的写作环境:民主平等的交往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注重个性化的写作,个性化写作的前提是“自由”。自由作文与应试作文相对,它强调思想自由、语言自由、环境自由等。只有抛开应试作文的束缚,让学生回归本真的儿童世界,才会看到童言无忌的可爱,鲜明的个性。周一贯的研究将小学生的话语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公共话语体系,是对老师和家长说的话;另一种是私人话语体系,是对亲密的朋友或信赖的大人说的。两种体系,对比鲜明。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信赖的关系,成为学生眼中的大朋友,这样学生才敢用笔写真话,用文字说心里话。

“管老师,我想对您说,请不要再这么粗心了。您不是没有优点,您的写作水平是一流的,您还出了书。不过,以后不要再粗心,您能答应我吗?” 这是学生写给管老师的心里话。“今天的‘每日简评’,不少同学写了昨天我和汤志强之间的事。感谢同学们的关心,感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在这里,我要向汤志强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昨天我的脾气的确大了些,那是因为我真的想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六(1)班,那是因为我真的很爱你们,六(1)班的每一个人……”这是管老师写给学生的心里话。学生敢于指出老师的缺点,老师能放低姿态向学生道歉,这才是真实和平等的师生交流。

(四)树立长远的写作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活动中,训练系统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炼出相应的训练点,对学生的写作知识与技能进行系统的指导。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情感、态度、能力都获得了一定的培育。学生通过在《评价周报》上发表作文,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进行对话。这里不仅有激烈的争鸣、严厉地批评,还有虚心的请教、真诚的致歉、温暖的鼓励……笑泪交织,酣畅淋漓。《评价周报》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为学生提供发表作文平台的目的,更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鸣、生命的交流……随着活动的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父母之间,早已建立起爱与信任的关系。

(五)建立相对的写作优势:设计系统化,教材自主化

第一,从实际教学来看,许多教师主要着眼于一个环节,或者是完成一次教学目标,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设计。这也正是管建刚作文教学的创新之处。管建刚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设计了这样一个持久、连续、循环的教学体系。《评价周报》为学生提供对话的平台,保障系统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动力系统和助力系统维持学生写作的兴趣,训练系统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骨构系统则保证这套体系能够有效运行。可见,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第二,管建刚的作文教学告别了传统的作文教学体系。他认为“作文教材的编排,一度想体系化、程序化”,“作文教学被作文教材给框住了。”他提倡“手中无教材,心中有教材”,认为最好的教材是要从自我确认的教学理念出发,找到切合自身特质的途径,再建设出来。基于这种认识,管建刚将《评价周报》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辅之以其他的作文教材。这样,管建刚就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写作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设计了适合学生写作的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了教材的自主化。

三、提高普遍适用性的教学展望

管建刚设计的一系列教学环节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那对中学生能否起到同样的效果,这就对实践中的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学习和操作时,就必须综合考虑自身所处的教学背景,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创新,争取将作文教学拓展到更广的写作领域,从小学走出去,提高普遍适用性。

管建刚尽其努力创建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实践的道路上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他的作文教学具有可模仿性,但這并不意味着给我们提供一种万能的复制模式,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要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根据学生的变化,不断注入活水,产生新的动力,将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推广出去,希望成为更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参考资源,以期通过教师们的努力,作文教学能走出困境,面向美好的未来。

管建刚经历的作文教学之路,对广大教师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语文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创新,需要探索,需要像管建刚这样善于思考、乐于行动、敢于突破,能脚踏实地地做出点成绩来的语文教学者。只有教师努力去尝试和探索,不怕失败,总结经验,为语文教育奉献出一点绵薄之力,语文教学活动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 佐藤正夫. 教学论原理[M]. 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管建刚.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 蒋志鹏. 风起于青萍之末——作文教学改革初探[J]. 教师,2012(27):76.

[4] 于溟慧. 擦亮我们的"慧眼"——读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有感[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0(11):44.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教学理念作文教学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