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的选择

2022-04-03陈佳卉胡博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翻译中医药

陈佳卉 胡博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增强。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中医专家,都开始对中医“走出去”和将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和突进“引进来”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有助于中医学被世界接受和理解。本文通过对跨文化的概念要素和中医文化属性及其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从文化角度出发对于中医传播的可行性和海外传播的途径选择,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国家民众。

【关键词】中医药;翻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088-03

【本文著录格式】陈佳卉,胡博.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的选择[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88-90.

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需要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传统被当地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同时,又能够坚持自我,保持文化自信,这一直是跨文化传播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文化和中医药是相辅相成、相容相通的,在传播时,要坚持以文化先行为策略,先奠定国际市场基础再为文化认同打开空间,让二者在海外能够帮助中医药冲出困境,取得进展。

一、中医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情况下,与社会成员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以及文化要素在不同社会中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考虑到传播的目的、传播的核心要素等方面因素,跨文化传播实现了跨越不同文化差异、实现共享的传播。因此,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是符合跨文化传播的含义及特点的。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一)渊源相同

中医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是血脉相融的,作为在当今世界上唯一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医学文化,它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而成的,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民族印记,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二)内核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刻的。首先,两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天人相克、阴阳平衡等,中医药的理论依据都是来自传统文化。其次,中医药的很多观念思想来自传统文化。例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佛家的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等观点。最后是治疗手法也同样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望、闻、问、切还是推、拿、捏、打等都显示出了传统文化的理念。可见,中医药根植于传统文化中。

(三)中医药的发展丰富了中國文化

中医药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着传统文化。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死观、饮食观等都带有中医的痕迹,与中医的一些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很难相信没有中医药,中华民族会有如此灿烂的辉煌文明。

二、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和要素

无论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还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所发生的交谈、沟通、结伴等行为,都是为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来应对当前环境挑战或者其他挑战,以满足社会需要、自我需要、自我认识等需要。当前任何社会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增强人类的生存能力,提高人类生存质量。而中医药则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学科,因此,立足于这一点,将中医药进行跨文化传播交流,达到不同文化差异之间彼此认同的可能。

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信息。信息是跨文化传播的核心要素。中医药在历史中所沉淀的丰富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是通过信息的传播与不同群体、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共享和沟通的。

第二,反馈。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交流和共享的过程。在中医药的传播中,双方对于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是同时存在的,当对方接受了中医药之后,需要将其效果及时反馈给另一方,以便及时调整。而在跨文化的中医药传播中,由于双方的认知差异、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反馈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情境。在中医药跨文化进行传播时,沟通的方式、内容,所采用的方式等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的情境影响。可以让当地居民亲身体验治疗的效果,加上中医药的宣传、探讨等方式,是融入当地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中医药资源及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是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中医药中所拥有的“天人合一”等观点,虽与当前国际上的观点一致,也与当前的医学伦理所吻合,但是中医药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国家在近些年明显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但是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都没有站在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角度上去认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导致了当前中医药发展明显滞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大。我国的中医药学术中所包含的很多观点都与当前国际医学事业中的观点一致或是相符,但是在国际中,中医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共鸣,这一现状和对外传播滞后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学者指出,当前,我们所提及的中医药的传播其实主要是以中医针灸、部门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物质的身份进入海外市场的,但是它只是中医药体系的很小一部分,中医药的价值和重要理念还有待进一步传播。

三、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现状及不足

一直以来,中医药在国外受到了一系列不公平对待。2011年,欧盟在《传统植物药指令》中明确规定:未经注册的中药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常见药品进行销售和使用。而截至目前,也鲜有中药能够通过相关注册成功销售的。因此,有不少媒体曾报道说欧盟禁止中草药的进口。2013年,英国药品局声称在一味中药中发现了有毒物质,对包括北京同仁堂牛黄解毒片、包灵堂的白凤丸等几家商家药品在内的产品发出了警告。这些药品对于中国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东西,但是在国外居然被检测出“有毒”,不免让人感到诧异。

事实上,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不仅仅是上述一个问题,还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首先,西方国家对中医的认同感不高,很多西方医院对中医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对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一直持怀疑态度。其次,西方国家对于中医的认同仅仅局限于针灸,所开展的相应研究也仅仅是针灸领域的。最后,文化差异,包括了语言上和思维上的障碍,这是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最严重的问题。

虽然存在部分国家对中医药的传播无视甚至排斥,但是总体上来讲,近几年中医药在国外的传播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有很多国家与我国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在对教育、治疗、科技方面的合作不断升级,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就是在外国对于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迫切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孔子学院也大大提升了中医药的传播力度。

四、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难点

(一)价值观的对立与不符

众所周知,中医药中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观,治疗方式等都渗透着古代哲学思想,注重的是整体观念,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理念;而西方国家遵从的是科学价值观,强调对病理的科学和客观的解释,是通过药物破坏致病因素,从而使身体恢复健康。两者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是中医药难以被其他国家所承认或是接受的原因之一,加之一直以来其他国家对于中华传统的理解不足,在观念上存在冲突,使中医药跨文化传播难以取得成效的原因。

(二)中医药翻译所造成的语言障碍

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交流的方式和符号,反映了不同文化蕴含的不同含义,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于现实的理解。当来自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在一起交流沟通时,需要将一种语言转化为与之相同的语言,融入另一种文化体系。而中医药的翻译是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医药翻译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但是其翻译的理论水平一直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翻译相关专业人才的缺失、翻译技巧和翻译方式及运用手法等一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的翻译一直建立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但是由于我国的语言结构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无法深入理解的,因此将中医药翻译成多个国家的标准语言的话,是几乎不太可能的事情。加之我国现代汉语结构与中医药语言结构也存在一些差异,即使是我国自己人来学习中医药,都需要加强对古代汉语言的学习。中医药知识和理论的翻译问题不仅需要相关人士对古代和现代的汉语言精通,还要精通各国语言,发现言语中的细微差别,找到在各自不同语言中能够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

(三)中医药的合法性难

合法性是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遇到的最现实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只有将中医药合法化后才能在跨文化中得到不同国家的认可和允许。经过我国多年的努力,在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超过75个国家组建了有关中医药的管理机构,超过54个国家制定了有关中医药医师医药的注册法规。即便如此,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依然是举步维艰。

目前,中医药在美国、英国等大多数国家仍然属于灰色地区,各国都没有明确承认中医药的合法性。在英国的草药和针灸按摩店中,中医药只能作为食品或是健康补品的形式出现。由于在很多国家未取得合法身份,中医药出现了一些假医生、假广告、假药品等,毁坏了中医药的声誉,更加不利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即使在中医药取得合法身份的地区,在针对中医药立法时,也都是将针灸和中医药单独分开立法,在根本上讲并没有承认中医药与西医具有同等的地位。

五、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价值意义

一是有利于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文化,是哲学、艺术、宗教等多方面学科的融合体,是人文科学建立起来自然科学。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都对中医药的形成有积极影响。另外,中醫所倡导的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医德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

二是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三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创新和中西医合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回归自然的意识越发强烈,中西医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创新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把现代生物学和中医的辩证观结合起来对亚健康和慢性疾病进行研究,是现代医学未来的发展形式。

六、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推广途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和媒体力量

在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中,政府和媒体在其中发挥的力量是不容忽略的,可以利用强势媒体进行有策略的宣传。媒体方面要寻找中医药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融点,以此立足于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书籍、影视等进行宣传,让中医药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另外,中医药企业要积极走向国际化,要增强文化传播意识,借鉴其他药企成功的经验,将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带向世界各地,针对各国不同文化背景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宣传手段,让不同地区的人在思想上接受中医药。

(二)规范中医药翻译

积极推进中医药翻译标准统一化、规范化,用标准的不同语言向其他国家介绍我们的中医药文化,便于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让大家得到清晰的认识。同时,要加强中医药翻译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各高校要提高其选拔和培养的标准,既要懂得中医药文化,又要对古代汉语言、现代语言以及各国语言有足够研究的翻译人才。企业也要注重对中医药人员的培养,让他们有学习其他国家语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跨越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

(三)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现代语言与古代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中医药是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所以放在我们现代是难以理解,甚至是难以读懂的。所以,导致中医药在实践中缺乏灵活性,显得有些死板。因此,要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在保持中医药文化完整性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元素,将中医药的传统神秘面纱褪去,剔除不符合现实的部分,在表达上更现代化,让人更容易理解。

(四)寻找文化适用性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因此,必定会存在文化差异。在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冲突是最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中医药文化要在保持自身独特文化的前提下,适当改变融入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的大众能够从心里接受中医药文化。就像李小龙和成龙让中国功夫被大众熟知、接受那样,都是在保持自身独特性下,融合英雄主义文化,从而使大众记住了功夫,记住了中国。中医药也要从现实角度出发,在适当融入当地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五)加快中医药取得合法性

政府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中医药的标准建设,使得中医药不仅符合我国的标准,还要符合西方国家的西药标准,加快中医药在其他西方国家的合法性,使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更加便利。

七、总结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我们既要争取面对这些问题,又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寻找中医药跨文化传播途径,符合跨文化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的特色,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各国之间的医学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Dong Wei,董薇,Zheng Lin,等.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的选择[C]// 中国上海国际气功科学研讨会.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2015.

[2]李颖. 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及对策[J]. 区域治理,2019,(45).

[3]赵娣,周亚东,李卓,等. 新形势下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 (32).

[4]徐桢,王晓青. 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分析及对策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003).

[5]李颖. 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及对策[J]. 区域治理,2019,(45).

[6]程玲.善于中医药典英译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

[7]张宗明.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

作者简介:陈佳卉(2001—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通讯作者:胡博(1978— ),女,锡伯族,辽宁抚顺人,研究生学历,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翻译中医药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