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建设

2022-04-03叶峻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岗位

叶峻峰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建设是其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角度构建专业课程比较恰当、合理,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有利于学生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强化学校专业群建设,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及归因

(一)课程体系基本上是行动体系

中职学校推广行动导向课程以来,新教材一般都采用项目、任务或案例的形式编写。冠名以行动导向课程,似乎适合职业教育特点,但实际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任务过于单一。所谓的项目、案例不能承载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适合岗位要求,不利于岗位能力培养。有一些教材逻辑性比较差,忽视课程的教学价值,把系统的科学技术或连贯的工作过程变成了工作手册,影响了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生成性。很多教材主编是一线教师,虽说教学经验丰富,但缺少教育专家的课程设计,东拼西凑,互相抄袭,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课程目标不符合岗位能力要求

专业课程建设要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出发点,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建构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选择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形成知识、技能,提高岗位能力。但是,很多教材在结构上,仍然是一章一节的逻辑结构和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的行动导向序列,很难与工作岗位需求相对接。

(三)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衔接不当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中,一般要求是教育专家、一线名师和企业工程师来完成,但在具体工作中,一般是专家和工程师很少,即使一线名师都很难做到。这不仅导致教材编写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不适应实际生产岗位的需要,难以做到与一线生产岗位对接。

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模式

(一)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深刻研究和选择课程模式。自二战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学科逻辑课程模式,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泰勒原理”,学科逻辑课程模式诞生。我国借鉴的劳动技能模块化课程、能力本位课程就是这种课程模式。第二种是主题导向课程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种是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工作现场活动为课程内容来源,以工作行动的时间维度安排课程进程,以工作行动为知识和技能的载体,以工作产品作为学习业绩的评价手段。这三种模式,实际上也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探索、发展的轨迹。

2019年,教育部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必须“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导向。我们所建设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属于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模式构建的基础。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开发思路

加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汽修專业课程建设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课程建设必须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而不是从课程的学科理论体系出发。课程建设的全部内容都应该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产物,最终毕业生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二是课程体系要做到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设满足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三是课程实施必须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

因此,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建设要从岗位职业能力出发,制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岗位实际工作情境,确定课程结构和呈现方式。课程的建设要深入企业工作岗位,密切联系实际,使课程内容既切合当今岗位实际,又充分考虑到专业发展和技术革新,确保课程的实际应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三、职业岗位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一)汽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

岗位职业能力中的岗位,是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的工作岗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面向汽车服务与维修企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从亊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对应岗位是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维护岗位、汽车车身修复岗位、汽车涂装岗位、汽车美容装潢岗位、汽车装配岗位、以及汽车销售人员、汽车保险人员、二手车鉴定评估人员。我们的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在汽车维护岗位。

(二)能力和汽修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能力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由思维、谋略、经验、知识、技能、方法、计划、组织、决策等多重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和经验。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和经验的积累。

职业能力是指某类职业共同的基础能力,是经过适当学习和训练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潜能。岗位职业能力就是在某个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所必备的能力,既包括含有智力因素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经验,也包括含有非智力因素的态度、意志、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在汽车机电维修等岗位、汽车维护等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

(三)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

岗位能力分析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职业能力所包含的要素是比较多的,不可能一一尽数,逐条分析。我们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分析知识、技能,至于态度、人际关系等我们归结为基本要素。这样,就把岗位职业能力分为基本因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三项重要基本因素。下面以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职业能力为例分析,如表1所示。

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角度看,这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课程必须保证的基本內容,也就是典型任务(或典型项目、典型案例)所必须承载的内容。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我们期望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我们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所期望的,这个期望就是学生能够适合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达到毕业后就业、创业的目的。可见,当前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加之以岗位职业能力发展的预测就是我们设置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这也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决定作用。按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根据如上汽车维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可以把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以便具体分析。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为例,如表2所示。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专业情境和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总和,是岗位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课程内容来源于岗位的工作实际、工作任务、能力要求以及客户的质量要求,最重要的还是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我们构建的课程内容必须满足岗位职业能力,特别是三要素的具体要求,同时必须结合具体工作岗位情境和工作任务。课程内容要根据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的要求,选取真实的、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或者是项目,或者是案例,等等。如,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就是按照“岗位能力—课程内容—工作任务”来设计的,具体见表3。

(三)课程结构

研究课程结构主要是研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项目或案例的结构。研究事物的结构就要研究它的构成要素和位置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可见,课程结构的设计对于开展课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的课程是由项目和任务构成的系统。因此,安排结构必须充分注意到,一个教学单元(项目、案例)要保证完成工作任务和教学任务的双重需要,对情境、知识、技能、方法、经验、思维,以及施教条件、学生情况予以综合分析和统筹安排。如“汽车定期维护”包括5个项目,22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课程的基本单位。研究课程结构主要是研究典型工作任务的结构。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核心概念—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应用情境—课后作业—学习评价”的课程结构。表4是该课程项目1的典型工作任务2的结构安排。

总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建设立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对应工作岗位,认真分析岗位专业能力要素及其关系,认真研究教育部《关于在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坚持校企合作条件下的课证融合,坚持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构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学会2020年教育科研课题“基于岗位专业能力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编号:KTLX120203006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岗位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