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训先行”构建航空油料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研究

2022-04-03刘艺涛吕堂满陈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油料职业培训产教

刘艺涛 吕堂满 陈萌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案》全文共10处提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贯穿职业教育改革全过程;《方案》同时明确,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院校要按照国家教学标准和规定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要及时根据新产业、新业态调整专业设置。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不断出现新的岗位和专业。在开设新专业时,容易出现人才需求论证不充分、教学资源及教学团队不足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导致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招生规模萎缩甚至停止招生。

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職业教育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当前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但是长期以来,以追求学历为主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追求资格为主的职业培训这两者之间的分离,导致本应成为一个整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却长期呈现为一种“瘸行”状态。[1]当前职业院校大多数专业建设的重心放在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能力普遍偏弱,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的人次每年达不到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2倍。在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的情况,个别院校还比较浅层次地将职业培训作为获取收入的一种方式,认为学历教育才是主责主业,而忽视了职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未能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提升到同等高度来思考和谋划。[2]

(二)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总体而言,产教融合教育决策模式主要沿袭单向度的政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利益相关主体,如产业、高校对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忽视产教融合政策对产业、高校需要的回应性。[3]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方来说,其生产与发展过程以盈利为目的,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其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学校方来说,学校需要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在招生条件、课程设置、实习时间、学生管理等方面难以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种种原因,造成目前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流于形式,或者是两个主体的简单相加,并没有进行深度融合。[4]

二、新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思路

(一)以“培训先行”为基本路径

育训并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有多种不同路径。常规的做法是,依托相对成熟专业的学历教育能力,逐步建设职业培训能力,最终达到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协同发展的状态。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方面取得重要成效,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对于新专业,本研究提出了“培训先行”的理念,即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先从在职培训、合作办班做起,借此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并完成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初步积累和建设;之后,经评估条件成熟再开设新专业。此路径可以大大降低开设新专业的风险,提高专业建设成效,有效保障专业设置和产业链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将“产教融合”贯穿始终

产教融合最早是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但到今天,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理念和范式,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发挥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结合点。[5]

产教融合的深度决定了职业教育新专业建设的成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在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新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将产教融合贯穿始终,必须将企业作为办学主体予以充分彰显。本研究通过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实践“先培训企业员工,再选拔相近专业学生组成企业订单班,然后新开设新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有效解决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贯彻不够深入、落实路径不够清晰等问题。

三、航空油料新专业建设实践

(一)航空油料专业现状

本研究以我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油料专业为例,实践“培训先行”理念,构建新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航油保障是民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当前随着民航强国建设的快速推进,航油事业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世界一流航油企业对飞机加油、油料储运、油料特种设备维修等岗位有持续稳定的人才需求。但目前国内有“航空油料”专业招生备案的高职院校仅有3所,2019年实际招生的只有1所(非民航直属院校)。职业院校所培养的航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截至2019年12月,我校共开设23个专业(28个专业方向),覆盖了机务维修、航空服务、机场运行等产业链的关键岗位,但航空油料保障环节的专业尚空白。项目研究在已有航油基层管理者培训和校企合办“航油班”的基础上,新开设航空油料专业,构建完整的航空油料教育和培训体系,进一步拓展学校服务行业的能力范围。

(二)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建设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校与企业(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以“先职业培训后学历教育”为基本路径构建航空油料教育和培训体系,并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校企双方在充分沟通、友好协商的基础上,成立航空油料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校企共建专业的核心体制机制。航空油料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本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咨询的专门机构,由校企双方领导、专家担任委员。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1)定期开展专业咨询研讨,研究讨论本专业在行业和地方经济中的新发展、新动向、新课题;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改进措施。(2)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3)提供校外实习场所,推荐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4)指导本专业制订自编教材规划,负责自编教材的编审和评价工作,对教材的选用提出意见和建议。(5)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指导下企业实习锻炼的新教师。(6)对本专业研究课题进行立项推荐、审议和指导;按照规定程序,参与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评审、验收和鉴定工作。(7)为新生开展入学专业教育。(8)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协助企业接受合格毕业生;反馈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人才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9)与本专业教师联合申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奖等项目或奖励。(10)推动校企资源融合,建设集生产、实训于一体的综合型职业培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

(三)航空油料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

该体系主要由航空油料特有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航空油料专业学历教育两部分组成。其中,学历教育部分先实践校企合作“2+1”订单培养模式,再逐步过渡至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航空油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航空油料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

我校与中国航空油料有限公司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学校从1981年至1997年开办航空油料专业(中专),所培养毕业生大多数进入中国航空油料有限公司。2014年起学校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全国各分公司的一线骨干开展基层管理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机场业务、航油业务、课外实践、行业交流、油品质量控制和操作、计量统计等。

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校企双方开始建立航空油料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体系。航空油料特有工种包括油料储运、油料计量、油料化验、飞机加油、电气仪表、特种设备维修六大工种。以人社部颁布的《航空油料飞机加油员国家职业标准》等标准为参考,以航空油料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开发培训课程,制作教学课件、教材、视频、动画、题库等资源,并形成了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实施方案。

2.航空油料校企合作“2+1”订单培养模式

2019年6月,我校与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航空油料特有工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实施航空油料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从2019年9月起,招收三届“航油班”学生,采取“2+1”学制培养企业急需的航空油料技术技能人才。目前,首期45名“航油班”学生经过4个月的在校理论培训和3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除一人自愿退出,一人实习不合格外,其余43人全部顺利入职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就业率达95.6%。

此学历教育模式在全校范围从大二学生中选拔在校生,组成企业冠名的订单班。学生前两年在原专业学习,最后一年进入订单班学习航空油料专业核心课程。其中,第一学期以理论课程为主,全部课程由企业安排在职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来学校讲授;第二学期为实践教学,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完成训练。此阶段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课程体系、积累教学资源,并组建教学团队,形成此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3.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航空油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2年左右“2+1”模式摸索,开设航空油料专业,进入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航空油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为常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3年时间内制定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可以避免“2+1”模式只有1年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导致专业基础课开设不足的弊端。此阶段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打造专兼职结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形成此培养模式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2020年我校开设了普通3年制的高职航空油料专业,并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开始了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航空油料专业人才培养。2023年首届航空油料专业毕业生将与第三届订单班毕业生无缝对接,完成由“2+1”模式向普通3年制模式的过渡。

四、总结

推动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落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职业院校提出的新要求。本研究按照先职业培训后学历教育的思路,分两步走建立起完整的航空油料教育和培训体系,补齐了学校在航油保障环节人才培养的短板。

本研究成果“航院联手中国航油,首建高职航空油料专业”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培训先行”的新专业建设思路和路径,为职业院校开设新专业,尤其开设人才需求稳定但就业面窄的“小众”专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现状、愿景与当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25-33.

[2]冯远洪.高职院校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法定职责落地的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33-38

[3]沈洁,徐守坤,谢雯.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逻辑理路、实施困境与路径突破[J].高教探索,2021(07):11-18.

[4]黄春艳.“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机械职业教育,2021(02):29-34+59.

[5]刘常兴,刘源.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及推进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1):20-23.

[基金项目:2021年民航局教育人才类项目“基于产教融合、培训先行理念的高职航空油料新专业建设”(MHRC202109)、2019年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产教融合、培训先行理念的航空油料教育培训体系研究与实践”(JG201901)。]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油料职业培训产教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组建战时油料输送部队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强化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湖北省4月中旬粮油监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