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演进、现实依据与发展进路

2022-04-03高巍翔刘玲玲

决策与信息 2022年4期

高巍翔 刘玲玲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将“坚持统一战线”列为十大经验之一。“统一战线”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与历史进程的一条主线,是推动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法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是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保证无产阶级在合作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权,确保无产阶级自身的联合与团结,明确建立工农联盟、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分析和利用好资产阶级的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特点,深化了对统一战线思想的认识,总结了丰富经验。尤其是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是将统一战线思想应用到整个国际、整个世界的深刻体现。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巩固和夯实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统战对象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其次要树立大统战思维,强化统战领域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统战机制,有效解决新形势下统战领域“谁来领导、谁来做、怎么做”的关键性问题。最后要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手段与方式助推统战工作的稳步前行与创新发展,牢牢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力量基础。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战线;人类命运共同体;建党百年

[中图分类号] D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4-0022-10

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最广泛、最坚固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战无不胜、永葆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法宝。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在经验的第九条明确提出要“坚持统一战线”,这一经验总结充分彰显了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百年来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统一战线思想的根本保证

在众多阶级中,无产阶级是革命最彻底、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自身优势决定了有且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动员各阶级的核心力量,进而带动广大无产者行动起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联合。所以,无产阶级应充分意识到自身在筹划、谋建与形成统一战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运用科学的斗争策略与技巧,始终坚持自身在革命斗争中的独立性与自主权。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应该谋求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并且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1]。只有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无产阶级才能在斗争中拥有主动权,避免统一战线因阶级间的矛盾冲突而发生崩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同其他政党采取任何行动,但是,所有这一切又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提。”[2]因为各阶级的联合仅仅是在共同利益驱动下的联合,而联合也仅仅是维护或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已,而这种手段是否能够实现价值、发挥功效,关键取决于能否保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始终不变。马克思认为,只要政治目的相同或一致,无产阶级可以同其他任何阶级进行合作,只是在合作时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必须保证自身在革命运动过程中的主动权,这是影响革命成败的关键。

(二)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曾指出“竞争把他们的利害关系分开,但是维护工资这一对付老板的共同利益,使他们在一个共同的思想下联合起来”[3]。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之所以能够与其他阶级结成联盟,主要原因是各阶级间有着相似或共同的利益,他们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是一种在特定时期利益驱动下的联盟,而一旦革命形势或条件有所改变,他们可能具有破坏革命、解除联盟的危险。因此,无产阶级应充分意识到这一潜在风险,注重从自身内部抓起,筑牢无产阶级内部团结统一的铜墙铁壁。无产阶级自身的联合与团结是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前提,只有无产阶级内部的团结之网织大织密后,才能把其他阶级号召在一起,一同对抗资产阶级反动力量,共同完成历史所赋予的重大任务与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背景下,无产阶级是由一个个地位低下、处境悲惨的社会群体所组成的阶级,这一贫苦阶级要想彻底地改变自身的历史处境,就要发挥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气概顽强地同资产阶级作斗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过于强大,为了赢得与资产阶级相比较的优势,无产阶级必须加强本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形成强大合力,以此来保证斗争的最终胜利。

(三)统一战线思想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使命重大、任务艰巨,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尽可能地争取一切外来力量的支持,树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意识,联合所有利益共同体,建立一支强大的斗争联盟。而且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应该根据革命形势的深刻变化不断地调整联合对象,因时因势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一,必须筑牢联盟的基础,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农民阶级是推动革命发展的中坚力量,无产阶级在发动革命时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动农民群众,彰显农民自身的整体价值和功能,为斗争胜利赢得最优条件。马克思在总结以往革命经验教训时深刻认识到,革命如果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变成一种大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农民之中的独唱就要变成一种孤鸿哀鸣的凄唱了”[1] 769。

第二,必須准确把握和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一些社会中间等级和中产阶层也因垄断资本的吞噬而开始逐渐衰落,汇入到贫困阶层当中来。这些阶层同样遭受着资本的无情剥削和压迫,所以,共同的敌人和相似的利益决定了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联合和团结的力量。

第三,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把握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关系,分析和利用好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解組、重构的态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无产阶级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尽管资产阶级自身具有一系列的先天阶级局限性,但是这一阶级又具备同无产阶级一起战斗、共同革命的积极性与先进性”,所以,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资产阶级进行分析和研判,依据革命需要适时、适度地建立与发展同资产阶级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革命取得战斗条件最优化、胜利机率最大化。

二、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百年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实践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了建立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要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就必须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统一战线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为对抗强大的的北洋军阀,国共两党决定开始进行团结合作,决心将反帝反封建革命进行到底。这一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民众的大联合》,他指出这本书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群”和“社会”,就是联合的意思,这是毛泽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扩大革命力量的前期探索与实践。1924年,国共两党正式确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联合统一战线,使得革命力量大幅增强,推动北伐战争取得了历史性胜利,极大地助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热情。第二,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大革命的惨败,毛泽东及时总结大革命的失败教训后,提出了要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并开始深入农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此来扩大统一战线,壮大革命力量,形成了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等在内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了党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包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在内的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科学而严密的分析,鲜明地指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强调农民是我们最忠实的同盟军,应当建立两个联盟,即与劳动者的联盟和与非劳动者的联盟,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这一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同盟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在建立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第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日本对我国的挑衅和侵略愈演愈烈,开启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程,毛泽东强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工农大众是可以联合一起抗日的”[4],要把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建立尽可能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过程中,毛泽东特别强调了独立自主原则,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即统一,又独立”[5],这一强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法思维。而且毛泽东还将统一战线范围延伸到国际领域,形成了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凝聚了巨大力量。第四,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早日实现国内和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激烈斗争,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开始转变为包含两个联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毛泽东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行了深刻阐释,并指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6],明确了统一战线的对象与范围,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毛泽东深刻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并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7]。正因为共产党坚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地运用了统一战线这一大法宝,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面临着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的重大使命与任务。为了实现由过渡社会形态的顺利转变,我国于1952年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性质上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指出,对工商业的改造要以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这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鉴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毛泽东又强调,全党必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坚持“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都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8]的指导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模式仍然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服务的内容为“社会主义事业”。同时,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时指出,要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有利于团结广大人民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针对统一战线内部所出现的矛盾,毛泽东认为,要坚持以团结为主基调,以批评和教育的方式来实现或达到更新的、更牢固的团结。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入推进

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造成统一战线工作一度停滞不前。邓小平复出后鲜明地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应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9]。这一论述有力地纠正了当时党内对于统一战线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阶段的统一战线可以提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统一战线已经由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转变为“爱国统一战线”,这一全新统一战线思想的确立决定了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党的统一战线模式,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探索与确立。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现实基本国情为依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巨大的革命勇气纠正了“文革”时期的错误观点,对社会知识分子加以重新认识和界定。邓小平强调,现代化事业必须要有知识和人才的支撑,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党中央做出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与落实,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全新观念。1978年以后,邓小平的统一战线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统一战线的性质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改变。已经由建立同各阶级的联盟变成了政治联盟。第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目标与任务更加明确。确立了为建设现代化和祖国统一而奋斗的目标蓝图与行动纲领。概言之,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新时期推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新境界,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背景下,依据国内发展需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泽民统一战线思想。江泽民指出“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10]。“三个绝不能”的概括是对新世纪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表明了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离不开”理念,“四个离不开”与“三个绝不能”共同构成了江泽民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江泽民对新世纪坚持统一战线重要性认识的深刻体现。面对当时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江泽民强调,全党要把爱国统一战线作为一项事关党的存亡的重大事件来做,必须始终坚定信念、保持信心,明确“四个服务”的基本要求,把握新世纪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与范围,为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而奋斗。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国内矛盾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立足现实,高瞻远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价值理念,是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极大地赋予了统一战线鲜明的时代特色。胡锦涛强调,“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1]。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坚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赓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的统一战线思想涉及广泛,包括五大方面。第一,关于政党关系。胡锦涛提出了“同心”思想,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友好合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第二,关于新的社会阶层。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催生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做好这些阶层的工作至关重要。第三,关于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胡锦涛鲜明地提出了关于处理民族工作的“两个共同”思想,这一思想对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关于港澳台侨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用统一战线凝聚力量、争取人心,寻求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五,关于宗教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推动宗教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1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开拓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前几代领导人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依据新阶段、新局势、新课题、新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更符合21世纪新形势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为新时代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13]。这一论断是党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确立和认识。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继承和发展好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之力,助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14]一致性与多样性极具哲学意蕴,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准确把握与科学应用。此后,中共中央在2020年12月21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四条“统一战线的工作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新时代统战事业发展的工作主线。“一致性”是同利益、共诉求基础上的一致性,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做到于“异”中求“同”,致力找到各主体在利益与价值上的交叉点,以建立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统一战线。“多样性”是“共利”范围之外、彼此不相交的那部分,这部分对统战工作同样重要,要懂得于“同”中识“异”,正确对待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关键在于尊重包容差异,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奋力实现争取最大团结、建立最广战线的重要目标。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在“强起来”的新征程上努力奋进,对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与发展。《决议》强调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五大关系的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5]。关于政党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16]。要以磐石般的坚定意志团结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形成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确保将“新型政党制”的制度优势转变为推动多党合作事业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效能。关于民族关系,要努力打造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处理好民族关系提升至政治高度来把握,努力促成各民族齐发展、共繁荣的融洽局面。关于宗教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宗教的中国化观点,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深层表述与内涵延展,要努力团结宗教人士,使宗教界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作用不断优化。在阶层关系上,随着市场经济政策的日臻完善、体系的逐步健全,产生了一些知识水平高,且位于政党之外、体制之外的新社会群体,又称新社会阶层。这些新阶层与旧有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相异,要充分做好这些新阶层的统战工作,注重解决其不同方面的利益矛盾,积极回应其相关诉求,争取将其团结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海内外同胞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党派、港澳台海外等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达数亿之多,只要把这么多人团结起来,我们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17]。海内外同胞是我们重要的统战对象,全体中华儿女应充分树立主体意识,明确民族复兴伟业不是仅仅依靠小部分个体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部分群体一起携手前行,明确只有善于“凝聚众力、形成合力”,才能为复兴梦想的实现提供力量支撑。

三、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依据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

21世纪的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变”成为这一时代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2018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科学概念,此后,他又在多个不同场合多次重申这一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准确把握全球发展方向与大势而做出的时代判断,是我们党富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关系意识的深刻体现,也是我们党具有识變之智的优势彰显。变局呈现的“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世界经济版图、国际力量、治理体系等多个领域。变局带来的“变”是使国际问题进一步凸显的“巨”变,如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生物危机等国际问题愈来愈多,尤其是世界性公共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使得本就复苏乏力的西方国家经济更加困难,加速了其国际影响力的衰减,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时代发展趋势愈加显著。种种迹象表明,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体系日渐失去生命力、越来越不得人心,西方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利己”游戏规则已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全球治理体系亟待重塑与调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变局下的世界该如何建构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决议》对这一理念的地位与价值高度认同,并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这一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将统一战线思想应用到整个国际、整个世界的深刻体现,是有效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更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如果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别国的威胁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18]。生存于同一个地球的各个国家,是作为一个命运与共的大团体存在的,每个个体都应该树立起强烈的合作意识,深刻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是惠及全球各国的体系,需要各国的支持与参与。只有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编织一张全球统一战线之大网,才能为更好地应对国际风险、迎接国际挑战、解决国际困难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才能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的百花园。

(二)新征程上的困难风险亟需破解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为中国发展擎画的宏伟蓝图、设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航向标。党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指引、以坚定的必胜信念为支撑、以人民的幸福为宗旨,带领中国逐步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如今的“全面小康”,中国正向“好”发展、向“强”转变。“两个一百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的转变与任务的衔接,折射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用鲜明事实印证了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价值。从近代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那一刻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注定成为中华民族最大的心愿与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复兴东奔西走,付出艰苦努力。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继续前人未尽的事业。回顾历史,民族复兴事业已经推进了百余年,党带领人民已经奋斗了一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实现民族复兴是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旨归,亦是我们党百年来带领人民风雨如晦、不畏艰辛、努力奋斗的重要动力与最大追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解决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贫困问题,如期达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百年工程尚未完工,复兴事业征途漫漫,新的“赶考”之路并不平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20]。如2020年春节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夏季多地突发的洪灾等困难,这一桩桩一件件现实难题都会影响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成为我们追梦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难题提示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统一战线,唯有如此才能挺过难关,向前发展。而且,在面对病毒与洪水这两大灾难的严酷考验时,中华儿女团结一致、风雨前行,用坚强的毅力抵抗了“凶险”的敌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加强统一战线是跨越险阻、迎接美好的重要武器。因此,面对时代发展中面临的障碍、难题,全体中国人民只要像石榴籽一般团结一致,汇聚各方力量,动员全体、号召全员,将包括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内的所有人士紧密团结起来,建立巩固的统一战线,就一定能如期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代代相传的伟大复兴梦想。

四、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进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21]坚持党的领导是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辉煌的“压舱石”“定盘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政治引领,是统战事业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各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根本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一百年来,领导权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统战领域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乎着革命的成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效、更关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与前进方向。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统战事业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统一战线所肩负的使命、担当的任务愈来愈艰巨。统战对象来自于各领域,这决定了统战对象的人员构成越来越广泛与复杂,而且统战工作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凸显,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首先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巩固和夯实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统战对象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行动认同,从而为全民族的同心协力、凝心聚力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方法依据,为建设现代化、实现复兴梦提供思想之基与力量之源,扎实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提质增效,接续创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树立大统战思维,加强统战领域体制机制建设

进入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国内形势和无比艰巨的时代任务。首先,在国内形势上,主要呈现出“三个多样”性特征,即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这些来自各方面的考验与挑战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也决定了统战工作绝不是仅仅依靠统战部门“一枝独秀”就能圆满完成的,而要靠各部门、各团体共同协作完成。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22]。其次,在时代任务上。统战工作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庞大工程,内在性质决定了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紧紧围绕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步入新时代,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主要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助推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团结”二字,这是严峻的现实使然。《决议》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23]。这一论述指明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使命任务就是联合一切团体、团结一切力量汇聚起实现复兴梦想的伟力。因此,新时代统战工作要切实引导广大人员自觉树立大统战工作格局思维,并坚持与时俱进地根据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不断调整与强化统战领域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及时完善统战领域的领导、协调和参与等方面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的统战机制,使得新时代统战领域关于“谁来领导、谁来做、怎么做”这种关键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科学的体制机制来广泛争取和整合各方面的统战力量,使得统战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牢牢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4]。统战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争取人心、积聚力量则使统战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反之,统战事业就会暮气沉沉、日渐衰退。历史和现实证明,践行人民民主、完善民主制度是赢得民心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切实保障广大人民参与到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各方面和全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增加民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统战力量的不断增长,推动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决议》在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时将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政治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刻体现,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亦是统一战线的有效机制,它具有整合多方利益、化解多方矛盾、汇聚多方力量等强大功能与价值,这与统战工作要求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原则不谋而合,民主协商的过程也就是发扬和践行民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25]。统战工作要充分利用协商民主在妥善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重大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统战工作在民主协商中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手段与方式助推统战工作的稳步前行与创新发展,牢牢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应有之义,对内有利于在化解矛盾分歧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团结各方力量;对外有利于树立我国在海外的民主形象,从而使更多侨眷侨胞增加对祖国大陆的情感认同,更好地聚侨心、集侨智、汇侨力,推动形成海内外团结一心促梦成真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复兴目标打下坚实的力量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  许烨,张璐.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基础、实践发展及当代启示[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2]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积极主动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N].人民日报,2007-12-20.

[13]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

[1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1.

[16]  中共中央统战部.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解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

[17]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  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

[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2]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

[2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5]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2018-12-29.http://www.gov.cn/xinwen/2018-12/29/content_5353372.htm.

[责任编辑: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