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22-04-03卢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7期
关键词:豆包小剧场水杯

卢玉

2018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育慧学校一年级1班的门前,家长们带着一群“小豆包”簇拥到我的面前。我的教育生涯随之缓缓拉开序幕,这就是我和1班这些学生故事的开始。

一、取花名的风波

第一节班会课,我在进教室的前一晚模拟了无数次进教室,走向讲台,威严地看向前方,全班肃静的场景。然而第二天来到班里,一瞬间抹杀了我所有的“威严”,整个班级里的学生完全没发现教室门口站了一位老师。大家你争我吵,你打我闹,场面好不热闹。直到我进了教室里,在讲台上拍了几下桌子,吵闹声才渐渐停下……

“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卢老师。”唉,这单调直白的自我介绍,真不是我一晚上模拟的样子。第一节班会课就在我忐忑中结束了。一下课,学生饶有兴致地来到我身边,摸摸我的裙子,看看我的课本。“卢老师,你教我们语文吗?”“卢老师,你的卢字怎么写呀?”我一一开心地和他们聊着直到下节课上课铃响了。看来和学生打成一片,也不是很难吧!我自信地回到了办公室。

还没等我在办公室里拿起水杯,几个学生冲到了办公室门口朝我大喊:“报告!卢老师!我们班有人打架啦!”我赶紧来到班里,发现两个小男生扭打在一起。我拉开他俩,带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其中一个男生哭得几乎背过气去,另一个男生倒是淡定冷静。我让那个淡定的男生跟我说说怎么回事,“我就是叫了他的名字,他就打我!”那个哭得几乎背过气的男生听完哭得更加厉害了,一边哭一边喊:“他才不是!他给我取了花名!”“那你告诉老师,他给你取什么花名啦?”孩子啜泣地回答道 “他叫我xxx!!!”我一脸疑惑地继续看着他,他又回答:“我姓廖,我又不姓尿!”这时我转头刚想批评淡定同学,谁知他张口说到:“对啊,你姓尿,我就叫的尿xx,我没有取花名啊。”说着他也委屈了起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听了之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是淡定同学自带发音“n”“l”不分,根本就不是故意地取花名。我耐心地教会几次这个发音不准的同学,怎么样准确读出“廖”的发音,然后让他准确叫出廖姓学生的名字,直到廖姓同学破涕为笑了,两个人手牵手跑了。

我望着远去他们的背影,体验着欣慰的喜悦。

二、剧场中的小主角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老师们都华丽变成“网红主播”“电话接线员”“粤康码追踪员”,我在这重重身份下,又荣获“卢导”的新身份。在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里,让这些学生能在家里有事可做真是一件难事。除了每天化身主播,操作qq群里各种功能,制作各种微课小视频,装备买了一个又一个,奈何学生们上线率依旧不高。

看来光是我出镜小视频,没有什么吸引力。就这样,开始了二1班“停课不停学,在家一样学”小剧场。每一集小剧场的“主角”都是班里的学生,“摄影”就是在家里的家长,我担当起了“剪辑”“后期”“导演”“制片”等角色。每天家长负责收集学生生活里的片段,我在直播完课程以后抽时间学习剪辑等新技能,制作出了四集“大型线上电视连续剧”。有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厨艺,做番茄炒蛋,做三明治早餐;有的学生演技十足,认真教同学们如何做“线上课前准备”。每一集小剧场的放送都在我课后最后一分钟,学生都为了看自己同学的新技能或者自己的精彩出镜,纷纷上线,以至于后来需要积极回答线上问题才能获得“出镜”机会。结果每一次线上学习,上线率都百分百,回答的热情高涨,让我成就感满满。从中我悟到了一个道理: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主角,他们就能焕发出主人的热情和进取心。

直到返校通知下来后,他们回到学校依然在追问我,“卢老师,小剧场什么时候再放送呀?”我笑着说:“走进学校,就是走进了小剧场,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主角,生活不需要彩排。”

三、最长情的告白

与班里这群“小豆包”陪伴到第三年,我惊喜地迎来了自己的小宝贝。随着肚子渐渐浑圆,班里这群小豆包发现了我肚子里的“秘密”,暖心的举动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

有一次上完课,我水杯刚好没水了。我晃了晃空水杯,问班里的学生能不能帮我打一杯水,顺便提了一句,“我过去打水太远了,真是口渴啊!”从那以后,我的水杯好像就没有空的时候。每一天我回到办公室,桌面上就是一杯温热的水,偶尔去开会回来,桌面上的水杯也是满满的一杯,甚至有的时候因为太满,盖子都打不开,但是这“甜蜜的负担”每一天都在温暖着我。

直到将近临盆,我都难舍这个班的学生,我带到他们期末考试的前一天,给他们买了45个小蛋糕,告诉他们要好好考试。并告诉他们,我需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学生不舍的眼泪掉在了我的手心里。过了几天,我收到了这样一个视频,视频里是我班里两个小女孩同一天生日,她俩对着生日蛋糕许下的第一个愿望,居然都是:我希望卢老师可以生完小宝宝,快一点回来。握着手机的我,被她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次视频,一瞬间觉得怀胎十月日日夜夜上课的辛苦,都化作了一份长情的陪伴。

光阴起落,这份师生缘已经到了第四个年头,这个班的学生从一年级小豆苗的懵懂,长到四年级大哥哥大姐姐般的架势。我用为师者的仁心,守護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也在默默地陪伴着、督促着我成长成熟。课堂上,我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课堂下,我是这45个孩子的“老师妈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猜你喜欢

豆包小剧场水杯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水杯疑案
不爱洗澡的豆包
移水杯
红豆包的故事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粘豆包”应写作“黏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