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银行理财应该怎么做

2022-04-03普益标准

理财·市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现金管理保本类产品

2022年将是资管新规全面落地的首年。如何把握净值化新趋势,是银行理财机构和投资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2018年4月27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渡期至2021年年底。

这意味着,2022年1月1日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落下帷幕的时间,也是资管新规正式的开始。与过渡期相比,资管新规真正落地之后有哪些变化?这对投资者和银行理财机构来说,又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理财产品将有什么新变化

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将会迎来真正的改革转型。同时,过渡期的产品临时过渡现象也将完结,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保本产品的彻底退出。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保息,保本产品将退出。不过,由于此前一直处于过渡期,因此保本产品也并未完全消失。据普益标准研究员涂凤婷分析,截至2021年年底,市场仍在存续的保本型产品大约有6000款,但其中绝大部分是结构性存款,少量结构性理财将在2022年内全部到期,普通产品则已经基本完成清退。

保本产品推出后,一方面,投资者在选取银行理财产品时应充分考虑自身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不要一味追求收益而忽略自己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看清合同条款具体内容,以免造成决策的失误。对追求保本的投资者而言,可考虑定期存单、国债、纯债基金及风险等级较低的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等。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应注意各类资产的流动性及配置比例,适当提高低风险等级、短期限理财产品的配置比重。

其次,净值型产品占比扩大。从2022年开始,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产品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净值型产品的占比提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接近90%,较2020年同期提高超26个百分点。从全市场情况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程度不断提高。

再次,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仍有一年整改过渡期。尽管资管新规规定,过渡期截至2021年年底,但是对于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却在2021年6月又有新的规定。2021年,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渡期至2022年年底。《通知》明确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定义、发行单位,并明确了其投资范围、资产久期、运作管理要求等,总体全面对标货币基金的监管要求。

银行理财的竞争力还有多大

这几年,市场上一直有声音在讨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银行保本产品退出,转型而来的净值化理财产品竞争力能有多大呢?尤其是与同样是固收类产品债基(非纯债基金)和保险理财相比,银行理财产品(非纯固收)还有吸引力吗?

对比来看,债基的优势主要为投资门槛较低,信息披露更完善。投资门槛方面,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除理财子公司产品外)多数为1万元起购,而债基的投资门槛多为1元或10元;信息披露方面,公募基金有非常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优势。然而,综合近几年债基的市场表现来看,债基(非纯债基金)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相比银行理财产品(非纯固收)较高,因此产品的净值波动相对较高。

而保险类理财虽然稳健,但是它追求的是长期稳健增值,集保障与理财功能于一体。这对有保险配置需求的家庭资产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相比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债基来说,这类产品往往投资期限较长,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获得可观的收益。同时,这类产品流动性及灵活性相对较差。

综合来看,银行理财转型后,收益上能够兼具稳健与灵活性,在市场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说,相比于其他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客群大多数风险偏好较低,因此对于收益稳健的固收类产品一直是银行理财最具吸引力的产品。在资管行业统一监管下,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产品的监管标准逐渐统一,各类产品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大;此外,由于不同机构间的客户群体、投研能力、风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各类理财产品也各具特色,因此也将形成差異化竞争格局。不同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将助力探索创新产品,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偏好,促进我国银行理财的良性发展。

今后产品更加与个人匹配

此前,不少银行往往是观察市场上有哪类产品较受欢迎,或哪类展业模式性价比较高,便对其进行模仿并大规模地铺开。同时,同类型的产品在机构之间同质化净值也比较常见。如今过渡期结束,产品更有待市场的考验。

而在销售端,以前投资者购买产品都是根据期限和收益来选择,现在则主要讲究与个人风险偏好匹配。即理财经理主要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投资时间这两个要素推荐产品。

同时,过渡期后,投资者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做“甩手掌柜”。即新规前,很多人都选择保本或者稳健类型的产品,买了之后就放在那里,等到到期赎回即可。而现在则需要认真了解产品的过往业绩和投资风格,从而能够选中绩优的产品。

猜你喜欢

现金管理保本类产品
组合类产品筛选试验通用工装设计
哪家银行现金管理型产品更好
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PK
企业现金管理之我见
印尼渔类产品向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国礼百雀羚双十一实现一日一亿奇迹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