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复苏,2000年前就有

2022-04-02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溺水者华佗对口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80%发生在医院以外。在心脏刚刚骤停的4分钟内,如果施予正确的心肺复苏,约有50%的患者可以获救。现代心肺复苏术是施救者通过对患者进行徒手胸外按压,挤压心脏和肺部,迫使心脏和肺有节奏地运动,帮助患者进行心肺功能的循环,使之恢复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心肺复苏术的发明及完善,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古人观察到死亡患者类似睡眠,所以会用唤醒和刺激的方式,来终止或逆转死亡的进程。我国古人多采用呼唤患者、针刺“人中”和“涌泉”等穴位的方法;西方古代社会有用呼唤、嗅易挥发物质(如乙醚等)、撕咬、鞭打,甚至烫烙、风箱吹气、倒立、滚桶等方法。从现代医学来看,这些只能判断患者的神志情况,起不到心肺复苏的作用,有的方法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到公元1世纪,张仲景和华佗在史书中均提出胸外按压的启蒙理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救自缢死方”,其急救过程涵盖了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技术,尤其是其“形神并重”的急救理念,这在现代复苏术中仍然是重要指导原则:既要保证心肺复苏,又要保护大脑功能。华佗在《华佗手札》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指出心肺复苏中,恢复呼吸和循环同样重要。到明代,心肺复苏技术不但得到发展,还在民间得到普及。清朝时期,出版了不少急救专著,中国的心肺复苏技术还传播到日本等邻国,并被广泛接受。

西方现代心肺复苏术,源于溺水急救。最早可追溯到176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了“拯救溺水者协会”。该协会4年后宣称,他们成功让150位溺水者免于死亡。其中主要的方法有下列7个步骤:提高溺水者的体温;以头低脚高的姿势清除溺水者口中的残留物及吞下的水;用力压迫溺水者的腹部;用口对口或手动气囊吹气的方式,给予溺水者辅助呼吸(当时已有卫生观念,建议口对口人工呼吸前,要用手帕或衣物盖住溺水者的嘴巴);搔弄溺水者的喉咙;用烟熏的方法刺激潮水者(从口腔或肛门灌气);放血。前4项方式,现代急救措施仍有沿用,而后3项已被证明无效。但在当时,很多欧洲国家群起效仿。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不得不提氯仿这个麻醉剂。它虽不是味道很刺激的麻醉剂,但有时会抑制心肌,引发低血压造成休克,甚至死亡。1887年,在柏林拉扎勒斯医院遇到此问题的朗根巴赫医师,大胆地将动物实验中的心脏按摩方法,应用到一位手术中吸入氯仿而停止心跳的病患身上。他切开患者胸腔,直接用手在其身体内做“心脏按摩”。虽然病患生命没有被挽救回来,但经他的报告,吸引了欧洲许多外科医师效仿。

与此同时,瑞典的克拉斯科医师利用了德国医师科尼格提出的“不开胸的心脏按摩术”,成功救活了一个手术吸入氯仿后休克的5岁男孩。这一案例在德国被快速推广,产生了更多成功案例。19世纪中叶,心肺复苏法发展出许多“不开胸心脏按摩术”,如侧腹卧交替法、体操式呼吸法、间断式背部压迫法。

到1958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外科部主任布莱洛克批准他手下两位医师,在手术室对因为麻醉而造成休克的病患实施不开胸的心脏按压急救,结果连续20个病患都成功获救。由于这些成功经验的激励,全美在红十字会的推广下,将此急救方法应用到许多医院外晕倒的病患身上。

1960年,是心肺复苏术的重要节点。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电气工程师威廉·考文霍芬首度倡议以口对口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及心外电击3项措施一起救助心脏骤停的病患,开启了现代心肺复苏术(CPR)的时代。同时,美国心脏学会将急救方式制定出标准化流程,正式称为“心肺复苏术”。当然其中包含不只是心脏按摩的方式,也强调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其他重要急救措施。1972年,美国开始大规模推广心肺复苏术,并于1981开始电话在线指导现场急救,大大提高了心源性猝死的存活率。

1990年始,美国开始推广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AED+CPR走入公共社区,可大大解决心室颤动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并提高存活率。除颤及时,其生存率会以分钟为单位递增。除了应用仪器,心肺复苏术的施救方法也不断更新,期待未来可发展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拯救更多心脏骤停患者。

猜你喜欢

溺水者华佗对口
谈一谈如何抢救溺水患者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华佗学医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华佗治病
对口帮扶这一年
华佗学医
小华佗拜师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游泳救生解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