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22-04-02蒋琳莫江英陈频
蒋琳 莫江英 陈频
541001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1,广西桂林
541001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广西桂林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群中超过50%会患有高血压[1]。随着高血压病程的进展,会逐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彩超是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进行颈动脉斑块评分,评估颈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转运蛋白,主要用于评估早期的肾功能损害。但是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升高,可引起血管的氧化应激反应及血管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本研究选取20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61~78岁。以IMT 为切点分为IMT 正常组(IMT<0.9 mm)、IMT 增厚组(IMT 0.9~1.3 mm)、IMT 斑块组(IMT>1.3 mm)。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n男女平均年龄(岁)体重指数BMI IMT正常组60342667.2±6.123.45±1.42 IMT增厚组68383066.84±5.823.32±1.85 IMT斑块组72403267.5±6.823.55±1.76
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血压超过180/100 mmHg;③糖尿病及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及糖耐量异常者;④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或正处于急性期,包括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急性脑卒中等;⑤肝、肾功能损害;⑥新近感染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⑦甲状腺功能异常者;⑧恶性肿瘤及其他;⑨体重指数(BMI)>25 kg/m2。
观察指标:病例常规记录年龄、性别,测量身高、体重、腹围,进行血清生化检查,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尿肌酐(Cr)、血清胱抑素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α、同型半胱氨酸,入院次日均行糖耐量测定排除血糖异常,均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测定双侧颈动脉IMT及测定颈动脉粥样斑块。
(1)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素(脲酶紫外速率法),肌酐(酶法)。(2)血脂:总胆固醇(CHOD-PAP法),低密度脂蛋白(直接法),甘油三酯(GPO-PAP法),高密度脂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酶法),血清胱抑素C(胶乳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A1(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B(免疫比浊法),脂蛋白α(免疫比浊法),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胶乳免疫比浊法)。(3)使用TOSHIBA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Aplio400)进行检测,探头频率7.5~13 mmHz。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部偏向操作者对侧,颈动脉管腔内膜交界面到外界面分别的垂直距离即为颈动脉IMT,以IMT>0.9 mm 定义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斑块定义为:①IMT>1.3 mm;②局限性隆起凸入管腔≥2.5 mm;③局部颈动脉IMT 增厚超过周边≥50%。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α、AST、BUN、C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 增厚组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高于IMT 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 斑块组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高于IMT 增厚组和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n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mmol/L)(mmol/L)(mmol/L)(mg/L)(mg/L)(μmol/L)IMT正常组 602.55±0.324.82±0.561.14±0.2637.68±9.561.36±0.2610.51±1.25 IMT增厚组 682.61±0.374.91±0.581.12±0.2455.27±15.391.72±0.2813.45±2.14 IMT斑块组 722.58±0.455.02±0.621.08±0.2174.87±17.691.98±0.3516.25±2.56组别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αBUNCrAST(mmol/L)(mmol/L)(mmol/L)(mmol/L)(μmol/L)(U/L)IMT正常组1.25±0.161.28±0.2657±23.36.59±1.5770.7±5.829.1±2.7 IMT增厚组1.28±0.211.27±0.2360±24.56.82±1.7571.4±6.728.9±3.2 IMT斑块组1.26±0.181.24±0.2562±23.86.92±1.6772.2±6.529.6±2.8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颈动脉IMT 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IMT 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颈动脉IMT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以IMT是否增厚为因变量,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IMT与相关指标的Logistic分析
讨论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转运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受全反式视黄醇刺激后分泌,在血液循环中可与视黄醇结合,将视黄醇(维生素A)从肝细胞转运到靶组织,实现维生素A 的细胞内转运代谢,最后经肾小球滤过代谢。因此,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用于评估早期的肝肾功能损害。有文献报道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增高可导致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2],视黄醇结合蛋白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可能与其在细胞摄取维生素A 的过程中同时激活了炎症反应,而炎症可诱导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增高有关[3]。视黄醇结合蛋白可能通过如下机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①促进胰岛素抵抗[4];②加重脂质代谢紊乱;③参与炎症反应。也有学者提出可将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5]。说明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有密切联系。徐东升等[6]研究结果也证实,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很有可能是一个预测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有临床意义的指标。此外,吴静等[7]研究显示IMT 增厚的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明显增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MT 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 水平正相关,提示视黄醇结合蛋白是IMT及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袁勇等[8]提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甘油三酯有直线分层关系,提示视黄醇结合蛋白增高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而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IMT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
本研究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证实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是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越高,说明颈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指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作为评价颈动脉病变严重性的指标之一。李娜等[9]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并发症出现,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增高,监测其动态水平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颈动脉硬化程度的进展,为老年高血压并发症早期干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