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时代大城市商业布局的时空演变特征与趋势
——基于多期POI数据

2022-04-02张小英巫细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心区商业空间空间布局

张小英,巫细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10)

0 引言

商业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对于城市功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设施规模、数量、空间布局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化程度,对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消费者需求及消费行为方式发生深刻改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也引起了商业业态变革,催生了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作为商业活动的空间载体,城市商业网点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必将随着商业活动的变革发生动态调整,并在城市商业空间格局上有所响应。电商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商业业态空间变迁特点及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时空演变特征,对及时把握城市商业发展新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商业空间研究一直是商业地理学、城市规划者关注的主题。国外学者较早开展城市商业空间研究[1-4],并深入探讨了交通网络、人口分布、消费行为等因素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5-7]。我国关于城市商业空间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国内一些学者选取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为研究地,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中心区布局等进行了实证研究[8-11]。21 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购物中心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及城市郊区化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引起了国内学者持续关注[12-22]。近年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23-25]。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城市商业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兴趣点(POI)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网络数据为城市商业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商业空间数据采集难度大、样本量小、时效性长的局限。近年来,学者们利用POI数据开展城市商业中心识别、商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商业中心等级体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例如,学者们选取广州[26,27]、北京[28]、沈阳[29]、乌鲁木齐[30]、银川[31]、武汉[32]、西宁[33]等不同类型城市为案例地,探讨了基于POI 数据的城市商业中心识别、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特征。一些学者基于POI 数据提取城市商业中心区,构建城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并运用中心地理论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34]。综合来看,因为研究关注点不同,所以选取的城市商业POI 数据类别也有所不同,有的侧重探讨不同商品品类网点空间布局特点,有的侧重关注不同商业业态网点空间布局特点,这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商业空间研究。同时,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一些学者进一步探讨了地价、集聚效应、路网密度、人口密度、中心可达性、自然因素等因素对商业布局的影响[30];一些学者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对商业布局的影响[33];一些学者则重点探究了零售行业之间的空间集聚关系,零售业与居住小区、交通因素之间的空间关系[35]。另外,POI数据样本量大、易采集、时效性强等特点也让动态把握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成为可能,一些学者尝试选取多期的POI数据探究城市商业中心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集聚特征[36],识别城市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和业态重组特征[37]。

总体而言,POI 数据为城市商业空间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现阶段利用POI 数据开展城市商业空间研究以单期POI 数据为主,基于多期POI 数据的研究还较少。近年来,我国电商发展呈现新特点,实体商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城市商业业态动态调整的空间响应值得引起关注。在电商时代背景下,本文以广州为案例地,运用2015 年、2017 年、2019 年多期城市商业网点POI数据,采用GIS 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对不同类型商业业态网点规模变化、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把握大城市商业时空演变特征,有利于及时把握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发展新趋势,为大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优化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本文选取广州市作为研究区域,包括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和增城11 个区,118 个街道,总面积为7434.4km2,2019年常住人口1530.59 万人。为了便于了解城市不同区位商业网点变化特征,本文将广州市辖区范围划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外围区。其中,中心城区包括荔湾、越秀、海珠、天河,近郊区包括白云、黄埔、番禺,外围区包括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图1)。

图1 研究区域Figure 1 Research areas

POI 是一种代表真实地理实体的点状数据,包含经纬度、地址等空间信息和名称、类别等属性信息。商业业态兴趣点POI 具有信息量大、位置准确度高、实时性强、业态分类明确等特点,有助于降低城市商业空间研究的成本和难度[26]。本文的商业网点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搜集的2015 年、2017 年、2019年广州范围内商业网点POI 数据,并进行统一坐标和分类处理。结合国家《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的零售业态分类标准[38]与高德地图POI数据的自分类体系,本文选取购物服务、餐饮服务(含中餐厅、外国餐厅、快餐厅、休闲餐饮场所、咖啡厅、茶艺馆、甜品店等)和休闲娱乐(含美容美发、溜冰场、健身中心、KTV、酒吧、网吧、电影院、音乐厅、游戏厅等)3 大类POI 数据,购物服务类进一步选取购物中心、商场(不含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含体育用品专卖店、服装鞋帽专卖店)、专业店(含家电电子卖场、化妆品店、文化用品店、体育用品店、服装鞋帽皮具店、眼镜店、书店、音像店等)6小类POI数据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高德地图搜集广州市域范围内商业网点的地址坐标信息,并建立GIS空间数据库;采用核密度估计法,从宏观层面开展商业业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商业网点空间集聚状态分析,通过核密度分析开展购物中心等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核密度估计法是通过识别研究区域内不同商业业态的集聚地,提取不同经营形式的商业网点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零售业的业态空间集聚规律的GIS研究方法[26],计算公式为:

式中:f(x)为空间位置x 处的核密度计算函数;h 为距离衰减阈值,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根据点要素的属性值进行加权计算;n 为与位置x 的距离小于或等于h 的要素点数(如果采用加权方法,此处n 则为要素属性值的总数);k(·)函数则表示空间权重函数,一般是距离衰减函数。本文采用Arc-GIS软件进行核密度计算,不采用加权处理,h 值会根据样本特征进行自动计算。

2 城市总体商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本文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广州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2015—2019 年,广州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市多中心商业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2015 年广州市商业空间布局已经形成了中心城区高度集聚的多中心商业空间格局,核心圈层呈现多中心集聚连片分布特征,外围区形成多点集聚分布特征,形成了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区。2019 年,广州多中心多等级的商业空间结构进一步强化,形成由都会级商业中心区、区域级商业中心区、社区级商业中心区等不同等级组成的多中心多等级城市商业空间发展格局(图2)。

图2 2015—2019 年广州商业网点核密度Figure 2 Kernel density graphs of commercial outlets of Guangzhou from 2015 to 2019

二是不同商业中心区的演变趋势存在着差异。《广州市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时期构建都会级、区域级、社区级3 个层级零售商业网点体系,有序推进天河路、北京路、白云新城、番禺万博等16 个都会级商业功能区和15 个区域级商业功能区规划建设。商业网点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2019 年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等商业中心区商业网点聚集特征进一步凸显,商业网点密度最高等级从2015 年的1399.82—2568个/km2增加到2019 年5476.51—7388.92 个/km2。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番禺万博、荔湾十三行—上下九、越秀火车站、海珠晓港、天河奥体等商业中心区商业网点密度增长也较为明显,而白云石井—新市、海珠江南西、海珠琶洲、广州南站商务区等商业中心区商业网点密度增长较为缓慢。黄埔临港经济区、花都新华、番禺市桥、增城南岗—新塘及荔城、从化街口等商业中心区网点密度进一步提高,商业网点密度最高等级从2015 年的1399.82—2568 个/km2增加到2019 年3882.82—5476.5 个/km2。2015—2019年,南沙的焦门商业中心区发展却较为缓慢,商业网点密度保持在1399.82—2568 个/km2水平,番禺的大学城、白云的白云湖、黄埔的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区域商业网点密度变化不大,社区级商业中心区商业网点密度变化也较小。

三是不同商业业态网点规模结构发生动态调整(表1)。购物服务类网点数量呈先低速增长后加速增长的趋势,2015—2017 年增长了21.0%,2017—2019 年增长了41.3%。从细分业态看,超市网点数增长最快,4 年增长了2 倍多,专卖店网点增长了1.7倍,专业店网点数增速在60%以上,便利店、购物中心和商场增速在30%以上。分阶段看,2015—2017年各购物服务类细分业态网点数增速明显低于2017—2019年,购物中心、商场等业态甚至出现负增长,专业店、专卖店网点增速也不到10%,超市、专卖店网点增长较快。2017—2019 年,各细分业态不同程度加速增长,超市、专卖店网点增长快于其他业态。不同于购物服务类,餐饮服务类、休闲娱乐类网点则呈平稳增长态势,4 年分别增长47.0%和51.2%,2015—2017 年两者分别增长了19. 1%和23.7%,2017—2019 年两者分别增长了23.5%和22.3%。2015—2019年广州商业网点结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2015—2019 年广州市商业网点结构变化情况Table 1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outlets of Guangzhou from 2015 to 2019

四是广州不同区域商业业态网点规模变动存在差异(表2)。分区域来看,2015—2019 年购物服务类网点空间布局向中心集聚特征明显,尤其是商场、专业店专卖店空间布局进一步向中心集聚的趋势明显,购物中心空间布局郊区化趋势明显,超市空间布局均衡化趋势明显,餐饮服务及休闲娱乐等服务性体验性网点布局均衡化趋势明显。购物服务网点规模增速排序为中心城区>外围区>近郊区,其中购物中心呈现郊区化趋势明显,网点数量增速排序为外围区>近郊区>中心城区;商场集聚特征进一步加强,网点数量增速排序为中心城区>外围区>近郊区;超市均衡布局趋势特征进一步加强,各区域网点数量增速相差不多;专业店继续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特征趋势明显,中心城区专业店网点增速明显高于近郊区及外围区;专卖店向中心城区和外围区集聚的特征趋势明显,中心城区、外围区网点增速高于近郊区;便利店在中心区集聚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网点进一步加密,便利店网点数量排序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外围区。餐饮服务网点数量各区域增长较为均衡,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中心城区、近郊区和外围区餐饮服务网点数量增速分别为47.0%、45.5%和50.0%。休闲娱乐网点数量增幅区域差距较小,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中心城区、近郊区和外围区休闲娱乐网点数量增速分别为57.0%、48.4%和46.0%。

表2 2015—2019 年广州分区域商业网点规模变化情况Table 2 Changes in the size of area- wise commercial outlets of Guangzhou from 2015 to 2019

(续表2)

3 城市商业业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2015—2019 年广州城市不同商业网点空间演变特征如图3 所示。

购物中心布局呈集聚与扩散并存:广州购物中心空间分布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域数量逐步减少的态势,高密度区集中在越秀、天河,与市级商业中心区相吻合,中密度区分布在区级商业中心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空间分布格局总体表现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分布特征,郊区化发展趋势明显。购物中心体量大、丰富、综合性强、商圈辐射范围广、2015—2019 年,其空间分布呈现向中心城区集聚与向外围区域扩散并存发展,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集聚度提升,白云新城、花都新华、黄埔区政府等板块布局加密趋势明显,购物中心的空间演变趋势有利于城市多中心商业空间结构体系的形成(图3a)。

图3 2015 年和2019 年广州城市不同商业业态网点空间演变特征Figure 3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outlets with different business formats in 2015 and 2019

(续图3,2015 年和2019 年广州城市不同商业业态网点空间演变特征)

商场空间布局呈现集聚发展特征:除购物中心外,广州还拥有众多商场。从商场的核密度图来看,商场多分布于中心圈层,主要集中在各级商业中心,其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越秀的北京路商圈和天河的天河路商圈,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一些新的商场进一步集群化布局,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外围区扩散的集群化布局结构。2015—2019 年,广州大型商场数量从2015 年1526 个增长到2019 年1878 个,增长了23.67%,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和购物中心数量增多,中心城区商场纷纷转型升级,商业内部装饰也更加现代化,商业业态类型也日益丰富,客流逐步开始恢复,商场网点规模也由负增长向正增长转变,中心城区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图3b)。

超市社区化发展特征明显:超市是规模大、成本低、毛利低、销售量大的自选式购物业态,以日常生活消费品为主营产品,具有商品品类丰富、价格较低的竞争优势。超市的高密度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其热点分布较为分散。中心城区外围地区的租金相较于中心城区较低,场地规模大,大型住宅社区多等因素符合超市的选址要求和市场定位,因此中心城区外围区域成为超市分布的重要区域。2015—2019 年,超市数量增长较快,从2015 年的3360 个增长到2019 年的9514 个,增长了2.01倍,超市空间集聚区最高密度等级从5.95—10.04个/km2增长到21.92—28.31个/km2(图3c)。

专业店空间聚集效应明显:专业店以销售具体种类的商品为主,多选址商业中心区和大型商场内。当前,专业店已进入新一轮洗牌,电器卖场、儿童商业、快时尚品牌最引人关注,一些新的连锁品牌如“千鲜汇”等陆续布局,专业店品类结构调整较大,而大型家电专业店出现撤并调整。广州专业店的空间布局呈多中心发展模式,整个中心城区整体密度较为均衡,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白云的三元里和新市墟、越秀的北京路、荔湾的芳村、天河的沙河和岗顶等区域。2015—2019 年,专业店总体规模增长较快,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表现为一些商业中心区专业店空间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图3d)。

专卖店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专卖店是专门经营、销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品牌商品的零售业态,其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便于消费者选择。本次专卖店POI 数据主要包括体育品牌用品店和服装鞋帽皮具品牌店两大类专卖店,主要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穿戴需求。专卖店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天河的天河路商圈、越秀的北京路商圈、荔湾的上下九商圈、白云的白云新城和景泰、海珠的江南中和洛浦,中密度区域主要分布在番禺的大石及市桥、黄埔的科学城、花都的新华和狮岭等地,多分布在各级商业中心区,这也体现了专卖店的选址特征。随着新零售新业态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专卖店发展加快,空间集聚效应明显,最高密度等级从66.44—113.71 个/km2增长到252.23—315.29 个/km2,专卖店在沿着街道、商业步行街、专业街及大型商业综合体进一步集聚发展(图3e)。

便利店布局向网络化方向拓展:随着生活节奏加快、90 后消费群体崛起、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催生了快捷消费的需求,促使便利店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2015—2019 年,广州便利店业态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品牌连锁商继续完善网点布局,7—11、全家、喜市多、美宜佳等便利店在社区、商圈和地铁站附近增开网点,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即时消费需求。针对消费群体逐步转向时尚消费人群,便利店整合体验业态,充分挖掘端口价值,主推兼具餐厅功能、一店多能的O2O 模式。2015—2019 年,广州中心城区便利店密度进一步加密,便利店空间选址也进一步向外围拓展,便利店网点布局呈现网络化发展趋势(图3f)。

休闲娱乐、餐饮服务趋向均衡布局: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作为生活服务业与零售商业具有较为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等城市商业中心区,也会沿着街道布局。本研究的休闲娱乐设施主要包括美容美发、溜冰场、健身中心、KTV、酒吧、网吧、电影院、音乐厅、游戏厅等网点,这些休闲娱乐设施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高等级商业中心和新型的商业中心区。2015—2019 年,休闲娱乐设施网点空间布局不但在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等传统商圈集聚程度提升,而且在花都新华、从化街口、增城荔城和新塘、番禺市桥等区级商业中心区的集聚程度提升明显,休闲娱乐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均衡化的发展态势(图3g)。

2015—2019 年,广州餐饮网点规模增长也较为明显,空间布局在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区规模均有所提升,核密度最高等级也从259.07—869.22 个/km2增长到5476.51—7399.93 个/km2。总体而言,随着消费升级日益明显,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网购等渠道满足实物消费需求,通过线下实体商业满足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体验性消费需求,服务消费趋势日益明显,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网点规模也显著增加,其空间布局不同于购物服务类网点集聚特征,呈现均衡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就近消费的需求特征(图3h)。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以广州为案例地,基于2015 年、2017 年、2019年多期城市商业网点POI 数据,采用GIS 空间分析、核密度分析法探讨了大城市商业布局时空演变特征,主要结论如下:①从总体格局来看,目前广州市商业空间布局呈现中心城区高度集聚的多中心空间格局。2015—2019 年,广州市商业空间格局发生动态调整,城市多中心商业空间结构体系更加明显。②基于商业网点核密度分析显示,广州不同商业功能区网点集聚程度发生变动,部分商业中心区网点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部分商业中心区网点集聚水平有所弱化。例如,白云的白云新城等新商业中心区在2015—2019 年网点密度增幅明显,其商业等级地位有所提升,而石井—新市等商业中心区商业网点增幅放缓,其商业等级地位有所弱化。③电商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不同,从电商冲击实体商业发展到电商布局实体门店,实体商业加速转型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同实体商业网点布局也随之发生动态调整。在电商快速发展阶段,电商分流了部分实物商业的市场份额,购物中心、商场等实体商业业态受到较大冲击,网点数量出现负增长;便利店、专业店等商业业态也受到一定冲击,网点数量呈现低速增长;超市、专卖店等业态受影响较小,增速快于其他业态。近年来,随着网络渗透率提升,网上零售额增速放缓,电商企业开始布局实体门店,实体商业也加速转型升级,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购物服务类网点逐步恢复,网点规模实现加快增长,包括购物中心、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商业网点均实现加快增长,尤其是超市、专卖店等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与购物服务类网点发展特点有所不同,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类网点受电商冲击较小,一直保持较为平稳发展。可见,基于多期POI数据的城市商业网点规模变化与该时期城市实体商业业态发展态势吻合度较高。④电商时代背景下,不同商业业态的经营策略、销售商品品类、服务人群的差异性,对电商这一新业态发展的响应也有所差异,其空间布局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购物中心空间布局呈中心集聚与外围扩散并存;商场空间布局呈现向中心城区集聚特征;超市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较为均衡,趋向社区化布局的演变趋势;专业店、专卖店空间聚集效应明显;便利店空间布局呈现进一步网络化布局发展趋势;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服务消费类网点空间分布呈现均衡化的发展态势。

4.2 讨论

商业活动市场化程度高,尤其是近年来电商等新业态模式不断涌现,商业领域变革加速,而传统的抽样统计调查时效性长、样本量少等存在局限性,难以及时反映商业发展新特点。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作为商业活动的空间载体,运用POI 数据的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研究可以及时把握商业活动变化的空间响应趋势,进而侧面反映城市商业活动发展新特征,为城市决策者在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城市商圈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商业POI数据可以识别城市商业中心区及其发展趋向,准确把握一定时期内城市商业空间格局演变趋势,有助于对一定时期城市商业规划成效进行评估,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下一阶段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科学性。其次,在电商时代背景下,商业变革加剧,运用POI数据可以及时观测到不同商业业态网点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时把握实体商业业态与电商新业态的互动发展趋势,有利于把握商业变革新趋势,为商业经营者经营策略、门店选址等提供参考。第三,电商这一新业态的发展与实体商业业态发展及空间布局存在互动竞合关系,也会影响到实体商业业态结构及空间布局。电商时代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研究应考虑如何将电商这一新业态发展纳入影响因素的考虑范围,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中心区商业空间空间布局
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表达特点与设计探析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探析
城市中心区建设控制策略研究
转向盘中心区试验及数据处理
阜阳市星级酒店空间布局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