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奈普酶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影响
2022-04-02陈鑫芳宣浩宇武华建
陈鑫芳,宣浩宇,武华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典型的ST段抬高的一类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胸痛,且持续超过20min[1]。该病大多没有先兆,发病急,危险性大,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功能衰竭,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目前主要采取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PCI可快速开通梗死血管,保证心肌供血能力和灌注水平;但受医疗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基层医院难以广泛实施[3]。替奈普酶(TNK-tPA)是一种溶栓药物,可迅速再通血管,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且操作简便、快速[4]。本研究探讨替奈普酶联合PCI对STEMI患者冠脉血流、无复流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70例。纳入标准:(1)年龄25~75岁,男性或非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诊断为STEMI;(3)接受PCI治疗;(4)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12 h;(5)STEMI症状出现12~24h内,仍有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有ST段抬高;(6)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绝对/相对溶栓禁忌证;(2)活动性出血;(3)有颅内出血史;(4)有凝血功能障碍史,或需要使用其他抗凝药物;(5)心源性休克;(6)严重肝肾疾病;(7)近期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入院后询问患者病史,并完成初步体格检查,同时于10min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进行生命体征监护,根据病变血管选择指引导管、导丝或球囊,标准化植入支架。对照组采取直接PCI治疗,研究组先予TNK-tPA溶栓治疗,2~24 h后行冠脉评估及治疗。
溶栓前药物准备情况:(1)抗血小板负荷剂量治疗:嚼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300 mg/次,后改为口服100mg/d;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300mg/次,后改为口服75mg/d。(2)抗凝治疗: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70 U/kg,继以12U·kg-1·h-1,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3)溶栓药物治疗:16 mg rhTNK-tPA(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0001)与3ml灭菌注射用水混合均匀,5~10 s快速静脉推注,结束后采用2ml无菌注射用水冲。溶栓治疗后2~24h内采取PCI治疗。(4)冠状造影由本院心内科专科医师操作完成,选取桡动脉为入路途径。冠状造影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的心内科介入医师评价。
1.3 观察指标
1.3.1 TIMI血流分级与无复流发生率根据TIMI血流分级可分为0、1、2、3级,0级:血管闭塞远端无对比剂显影,无灌注;1级:血管闭塞远端有部分对比剂,但未见前向血流,微灌注;2级:对比剂完全充盈,但显影及清除的速度较慢,部分灌注;3级:血管闭塞远端完全显影,血流速度正常,完全灌注。无复流评定标准:置入支架后最后一帧冠脉动脉影像TIMI血流分级为0、1、2级,无夹层、狭窄、痉挛或栓塞。
1.3.2 治疗后90 min ST段回落 测量J点后40 ms ST段抬高情况,统计术后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达到50%及以上的比例。
1.3.3 心脏功能 通过飞利浦EPIQ7超声检测仪评估患者治疗后3个月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
1.3.4 不良事件发生率 疗程结束30d内,比较两组短期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缺血胸痛、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及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等情况。按照TIMI出血分级标准将出血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致命性出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IMI血流分级和无复流发生率比较 两组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92,P>0.05),见表2。研究组无复流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8.57%(3/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60,P>0.05)。
表2 两组TIMI术后血流分级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后90min ST段回落比较
研究组90min ST段回落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00,P<0.05)。
2.3 两组治疗后3个月心室功能比较研究组E峰和LVEF均高于对照,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3个月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30 d内,两组短期出血事件和MACE各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短期出血事件和MACE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PCI是临床STEMI再灌注治疗的首选疗法,但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研究指出STEMI在行急诊PCI时易发生血栓、无复流或慢血流事件等,溶栓治疗此时发挥重要作用[5]。溶栓药物治疗常用于冠脉血栓形成后,使得纤维蛋白溶酶原转换为纤维蛋白溶酶,促使纤维蛋白溶解及冠脉再通[6]。TNK-tPA是一种新型溶栓剂,可增加血管再通率,减少患者心肌损伤[7]。
本研究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可能是纳入样本量较少导致统计学偏倚,有待后续加大样本量行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研究组90 min 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TNK-tPA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TNK-tPA为第三代溶栓药物,纤维蛋白选择性更高,半衰期更长,因而具有良好的血管再通效果[8]。有研究发现,应用低剂量TNKtPA溶栓治疗可减少急性STEMI行PCI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9]。急性STEMI患者多表现为左心室功能受损,且因缺血引起左室重构、心脏功能受损,因此恢复心肌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10]。本研究显示,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E峰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有关。本研究还显示,治疗结束后30 d内,两组短期出血事件和MACE各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使用TNK-tPA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综上所述,TNK-tPA联合PCI治疗STEMI可有效再通血管,减少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MACE发生风险。但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有待加大样本量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