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及发展建议
2022-04-02李春景林文海林晓青
李春景 林文海 林晓青
(1.永春县畜牧站 福建永春 362600;2.永春县乡镇畜牧兽医站 福建永春 362600)
永春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全县总面积1 451.87 km2。 永春县先后荣膺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文明县城等十几项国家级荣誉。 随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民对畜禽产品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 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永春县畜牧业现状
1.1 总体情况 “十三五”以来,永春县畜牧业发展态势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 年,在大牲畜方面,全县生猪年末存栏14.8 万头,年出栏生猪23.5 万头; 牛年末存栏0.5 万头, 年出栏牛0.33 万头;羊年末存栏2.8 万头,年出栏羊2.3 万头。在家禽方面,全县家禽年末存栏152.1 万羽,年出笼家禽250.5 万羽。 畜牧业总产值达10 亿元。 畜牧业提标改造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畜产品初加工能力逐步提高。
1.2 永春县规模养殖现状
1.2.1 规模化养殖日益壮大 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有40 家,其中,存栏5 000 头及以上的养殖场5 个,存栏 1 000~4 999 头的 10 个,500 头以上的 25 个;养牛规模养殖场100 头以上的1 个; 养禽超千羽的大户达到38 个,其中饲养蛋鸡30 万羽以上的2 个。规模养殖的热潮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 畜禽养殖逐步由散养走向小规模、小规模走向规模化、规模化走向标准化。
1.2.2 生态化养殖蓬勃发展 永春县2008 年开始生态化养殖探索之路,先后开展生猪产业体系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生猪规模以下养殖户自行改造等一系列工作。 永春县在生猪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漏缝地板-干清粪-少冲洗-种养结合-零排放” 和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等生态环保养殖模式; 在规模以下的285 个生猪养殖场大力推广应用“猪-沼-果(草、林、茶、菜)”种养结合生态养猪模式技术,促进了全县养猪模式的调整,有效提升了生猪养殖污染防治能力, 实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好结合,取得了可持续、可循环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2.3 标准化规模养殖起步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永春县畜牧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 永春县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引导农户向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实现规模养殖场硬件建设标准化。 至2020 年底,全县创建标准化示范场9 个,其中生猪国家标准化场3 个、省级标准化场2 个,蛋鸡国家标准化场2 个、省级标准化场1 个,肉鸭省级标准化场1 个, 为永春县畜牧产业从零星分散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2.4 政策推动保障有力 “十三五”以来,永春县通过深入开展桃溪流域综合整治、 美丽乡村和宜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大对生猪养殖标准化改造、自行改造的支持力度。 先后制定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非禁养区规模以下生猪养殖场(户)自行改造方案等多份文件,有力推动了生猪养殖改造工作。 全县所有规模生猪养殖场均已有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同时,制定的《永春县2016-2020 年畜禽业发展规划》以及《永春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也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部分品种规模化养殖比重低、草食性动物肉产量占比低 调查统计数据表明, 全县规模养殖比重较低,截至2020 年底,全县生猪出栏23.5 万头,肉牛出栏 3 300 头, 山羊出栏 2.3 万头, 家禽出笼250.5 万羽,猪、牛、羊、鸡、鸭肉产量比重分别为77%、2%、2%、9%、10%,草食性动物(牛、羊)肉产量比重仅4%。 规模化养殖场猪、牛、羊、家禽出栏出笼分别为 21.5 万头、100 头、0 头、97 万羽,全县仅猪规模养殖比重较高,为91.5%,;牛、羊、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3%、0%、38.7%,草食性动物(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只有3%(见表1)。 可见,畜禽市场供给仍然主要来自千家万户的散养农户, 而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既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又不符合现代养殖业的要求,同时,永春县山多、人稀、交通不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县情, 也不适合大力发展千家万户式畜禽养殖。
表1 2020 年末全县畜禽存栏、出栏、产量情况表
2.2 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低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数量上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较小,平均规模不大,带动能力有限,覆盖面积小。 实际上多数合作社只是注册了一个养殖合作社执照, 并没有有效地按合作社运作方式运行, 全县养殖户仍处于“单打独斗”局面,应对市场能力较弱。
2.3 畜牧业三产融合程度较低 一产相对粗放,高科技现代养殖少。二产仍是永春畜牧产业链的短板,“接一连三”作用不明显,尤其缺乏有区域影响力的明星企业。三产发展势头强劲,但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和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
2.4 缺乏市场预警机制 畜牧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 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养殖户缺乏市场信息收集渠道, 容易使畜禽养殖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大起大落的局面,特别是生猪养殖方面, 永春县不少养殖户因盲目跟从, 导致严重亏损。
3 发展畜牧业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在三农方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生态方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结合对以上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永春县实际情况, 针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3.1 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肉用型草食动物养殖 永春县是山区县,气候宜人,是草食动物养殖的理想之地。加大引进优良品种力度,提高品种改良进度,提高草食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着力抓好规模养殖场(户)发展,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实现牛、羊养殖质量显著提高,产品总量明显增长, 使草食牲畜逐渐成为全县的优势产业。
3.2 大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养殖 永春县畜牧业已进入“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标准化规模饲养是今后畜牧业的必然趋势。根据永春县实际情况,应从以下方面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一是支持现有的规模化养殖场迁扩建,并提升档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在介福乡、石鼓镇、五里街镇、下洋镇等乡镇做大做强蛋鸡优势产业集群;应用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 完善蛋鸡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不断提升蛋鸡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使全县规模养殖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3.3 指导畜禽养殖合作社发展,提高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 一是加大对现有畜牧养殖合作社指导,真正发挥畜牧养殖合作社作用, 把散养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统一提供仔猪、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目标,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示范,引导畜禽养殖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再组建一批组织化程度高的畜禽养殖合作社、 专业协会或养殖联合体等合作经济组织。
3.4 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能力。二是建立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完善县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培训专业人员,强化监测检验能力。三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网络体系, 建立反应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平台, 及时以短信形式提供给广大养殖场(户),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四是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稳定基层队伍,提高业务素质,切实解决乡镇畜牧兽医站存在的“队伍不稳”现象。 五是抓好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宣传引导,积极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